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铁盾构隧道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的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铁盾构隧道在通过不良地质条件地段施工过程中会对地层产生扰动,可能引起地表及周边建筑物变形或沉降,尤其是隧道穿过正在施工的基坑止水幕墙时,可能会拉裂幕墙危及基坑及附近建筑物安全,因此必须进行监测。文章介绍了广州地铁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的第三方监测的经验和体会,可供同类工程施工中借鉴。  相似文献   

2.
广州地铁修建中的盾构选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州是目前我国应用盾构技术修建地铁隧道发展最快的城市,但因其特殊的工程地质条件,给盾构施工带来很多难题.文章分析了广州的总体地质特点,总结了已经完成的盾构施工案例,叙述了地铁修建中盾构选型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深圳地铁5号线南延工程前湾站—桂湾站盾构区间隧道上跨既有地铁11号线隧道,隧道重叠区域位于滨海淤泥软土地区,附近众多工程群坑关系复杂且相互影响极大。为确保上跨施工时既有地铁11号线隧道不发生超量变形或者破坏,在前桂区间隧道施工前采取了地质补勘、区间土体加固、补充加固、袖阀管注浆加固等施工准备措施,盾构推进过程中综合采用分段施工和参数调整、严格控制盾构推进和管片拼装质量、改良土体、同步注浆和补浆等措施,确保了盾构隧道施工安全可靠。施工监测结果表明,前桂区间盾构施工引起的既有地铁11号线隧道最大位移为5.0 mm,满足地铁保护的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4.
成都地铁1、2号线成功地采用了盾构法施工,但由于成都地质条件以高富水、高卵石含量著称,到现在为止还存在刀具消耗成本大、换刀困难、地表易坍塌及刀盘和螺旋输送机磨损严重等实际问题.文章通过对成都富水砂卵石的地质特点和现用盾构设备的优缺点的分析,提出了将盾体进行适当改进的设想:刀盘南面板式改变为辐条式、螺旋输送机由轴式改变为带式、对卵石的处理方式由破碎为主变为全部排出,这样将可以大大降低施工成本,解决地表易坍塌的问题,创新改进后的盾构设备配置将更适合成都地铁盾构施工.  相似文献   

5.
由于机车提速的需要,城市地铁隧道采用大直径盾构施工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深圳地铁11号线在国内首次采用φ6.98 m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施工。文章针对深圳地铁11号线11301标段盾构施工过程中所遇到的球状风化体区间掘进难度大、软弱不均地层盾构掘进姿态难控制及软粘土地层易引起刀盘结泥饼等三大难题,从主驱动配置、刀盘刀具设计、盾体设计、螺旋输送机设计及碴土改良系统设计等方面对盾构进行了针对性的适应设计,并提出了大直径盾构设计优化建议,能够为大直径盾构设计及其应用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地铁2222标由四站三区间组成,工程造价5.83亿元,工程内容涵盖了深基坑、大型明挖法车站、盾构法隧道、矿山法隧道,以及盾构空推过矿山法隧道等。工程特点为施工环境恶劣、地下管线密布、地质条件复杂多变、技术难度高、工期异常紧迫。施工过程中,项目部通过精心组织、科学决策、注重制度落实、讲求规范作业、狠抓节点工期、紧盯关键线路、实施工期考核与重奖重罚,使施工进度及质量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地铁2222标的顺利完工,标志着市政总公司已经成功跻身地铁盾构施工高端领域,在深圳本土建筑业企业中率先实现从简单拥有盾构设备向基本掌握地铁盾构施工综合技术的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7.
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大变形、坍塌、突泥、涌水等地质灾害,给施工安全带来重大灾难和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为了确保隧道施工安全,对掌子面前方不良地质体的发育情况进行准确及时预报,是当前隧道建设中亟待研究与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结合福建省高速公路隧道建设情况,首先介绍我省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的应用特点;然后,重点介绍和分析福建省内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程典型案例,给出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结合多年的实践,总结隧道不良地质体预报的有效方法和将要开展的研究热点和难点,并对下一步所要开展的工作进行深入探讨,对我国推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的创新提供帮助和指导。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长沙地铁2号线五一广场站至芙蓉广场站盾构区间为例,通过对当前常用的几种岩溶处理方案的对比分析,提出采用压力注浆法处理该地铁盾构工程病害,并具体介绍了压力注浆的施工方案和质量检测及补救措施,对类似地质情况下的地铁工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富水复合地层已成为盾构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复杂地层条件之一,研究该地层条件下的盾构施工技术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文章以大连市地铁2号线为工程背景,论述了盾构选型和盾构始发等施工技术;并针对盾构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复合地层长距离小半径掘进、富水碎裂带掘进、硬岩掘进刀具控制等工程难点,分别从隧道轴线控制、掘进速度控制、刀具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工程实践证明,经过严格选型的盾构适合大连的地质条件,而且对于富水复合地层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满足了本标段区间盾构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10.
隧道施工测量主要目的就是使盾构隧道按设计标准贯通。文章结合广州地铁六号线东湖站—黄花站盾构隧道施工实例,根据地铁盾构隧道施工的特点,提出了一套地铁盾构隧道施工测量方法的基本内容,通过实践验证了该方案在隧道施工各阶段的可行性,最后提出隧道测量的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北京地铁4号线某盾构区间不良地质段附近基岩埋深较浅,强风化基岩面起伏较大,隧道洞径影响范围内岩土软硬不均,这种地层条件在北京地铁施工中尚属首次。施工过程中遇到诸多技术难关,主要包括刀具磨损大、开舱换刀频繁、土舱内集水、塌方等技术难题。文章结合相关掘进参数和采取的相关措施,主要介绍刀具的磨损和更换情况、刀盘磨损和修复、土舱内水量大的对策以及对沉降和塌方部位的处理,并提出此类问题的解决对策,积累了在这种特殊混合不良地层中的盾构法施工和管理经验,以便日后其他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2.
正2018年11月28日至29日,第四届中国盾构工程技术学术研讨会暨复合地层盾构施工技术国际论坛会在广州举行,本届会议以"创新、安全、智能"为主题。会议由北京盾构工程协会、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设基础设施有限公司、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周福霖、谢先启,盾构隧道资深专家王振信、鞠  相似文献   

13.
在地铁盾构施工过程中,盾构接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了确保地铁盾构可以安全出洞,需要科学地选择盾构接收方案。文章结合实际案例,基于该工程的施工难点,制定了具体的钢套筒接收施工方案,对钢套筒设计进行探讨,并对盾构机接收施工技术进行研究,从而顺利完成了复杂施工条件下地铁钢套筒接收,值得类似工程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盾构施工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的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结合作者在重庆过江隧道、武汉长江隧道、上海地铁、成都地铁、广州地铁、郑州地铁盾构现场施工的经历,以施工现场的事故为例,对从事盾构现场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应该具备的能力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可供盾构施工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5.
广州地铁六号线东山口站为国内首例在周边环境复杂条件下实施"先隧后站、盾构隧道扩挖"修建地铁车站的工程。文章介绍了该站左线站台隧道在盾构隧道的基础上扩挖形成地铁车站的主要修建技术及施工特点和难点。实践证明,采用盾构与明(暗)挖法相结合修建地铁车站的施工技术,是城市繁华地区修建地铁车站有效解决区间盾构隧道与车站施工相互干扰难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技奖颁奖典礼在京举行,由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主持,广州轨道交通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研究的"地铁盾构隧道孤石爆破及其掘进综合技术"项目荣获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是广东省唯一获奖成果。  相似文献   

17.
复杂地质中盾构掘进控制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结合广州地铁三号线和五号线部分标段的施工实践经验,对不同地质条件下盾构控制技术进行了探讨,剖析了一些常见故障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对策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盾构机的地质适应性,减少盾构施工过程中因地质因素造成的工程问题,盾构机刀盘必须根据地质条件进行地质适应性设计.文章基于多个盾构隧道施工实践,分析了国内外盾构隧道施工中出现的掘进困难、刀盘刀具快速磨损、结泥饼和开挖面失稳等工程问题,发现刀盘对岩土类型、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不适应是产生这些工程问题的根本原因.基于岩土体与刀盘相互作用的机理和盾构施工经验,文章分别总结了刀盘结构、刀具选型布置和刀盘碴土改良装置在地质适应性方面的设计经验.  相似文献   

19.
广州地铁大石-汉溪区间盾构工程施工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盾构法施工技术在地铁隧道建设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文章以广州市地铁三号线大石站(南)-汉溪站-市桥站(北)区间盾构工程为例,介绍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利用盾构法修建地铁隧道的关键施工技术,对类似工程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上下重叠盾构隧道设计施工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结合深圳地铁2号线大剧院站至湖贝站上下重叠小净距盾构区间隧道工程实例,针对重叠盾构隧道的施工关键问题,进行了受力分析,提出下洞采取钢管支撑的施工技术措施,并通过实测进行了验证,为后续项目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