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河沟大桥采用悬拼钢拱架现浇主跨125m的钢筋混凝土拱圈,根据本工程特点,对重点部位,如悬拼拱架施工、拱架预压、拱架横移、拱圈浇筑等进行先行试验才能确定工艺参数,同时系统地探讨了钢筋混凝土拱圈现浇施工技术措施,提出重,点控制技术,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重点介绍了石拱大桥主拱圈施工支架及拱架的结构形式,主拱圈的施工砌筑工艺。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百色市澄碧大桥工程为例,探讨桥梁主拱圈施工方案和预拱度设计方法,并从拱架搭设、拱圈底模安装、拱架预压及拱架卸落等施工环节介绍了大桥主拱圈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拱圈是石拱桥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拱桥结构中承担着竖向荷载和传递分解荷载的作用。文章对拱架基础、拱架搭设、拱架预压、预拱度、拱圈砌筑、养护等影响拱圈质量有关的工序进行分析,并针对各工序所采取的施工技术、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论述,以达到质量、安全、费用和环境共赢的目的,确保结构建成后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和耐久性。  相似文献   

5.
结合工程实例,对桥型方案的比选、桥梁设计以及施工方案、施工组织等方面进行阐述,详细介绍悬拼拱架的设计和施工方法,以及拱架的拼装计算和分析过程。  相似文献   

6.
拱架是有支架建造拱桥中必不可少的辅助结构,可保证其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受力和变形要求,并使成桥后拱圈的线性符合设计要求。当采用分环分段的施工方法建造箱形拱桥时,由于拱架与主拱圈的联合作用,先期形成的拱环与拱架之间存在联合作用,后续施工的荷载由已形成的拱环与拱架共同承担,从而减轻了拱架的负担,减小钢拱架的截面尺寸或其材料强度。文章以某上承式钢筋混凝土箱形拱桥为例,利用MIDAS/CIVIL软件建立计算模型,模拟分析了该桥两种分环浇筑方案的混凝土拱圈与拱架的联合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某拱桥主拱圈现浇施工为研究背景,参照其他同类桥梁主拱圈现浇施工经验和方法,结合现场施工条件,设计了某大桥钢桁拱架预压试验,提出了合理的预压方案,通过贝雷拱架预压,有效消除了其非弹性变形。同时,通过建立钢拱架有限元模型,对拱架预压进行全过程模拟,经理论计算与实测结果对比表明:理论计算值与预压实测值的偏差较小,实际测量值略小于理论计算值,表明拱架整体刚度大于理论计算值,其承载能力比设计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8.
拱轴系数m作为悬链线的线形特征,其对于悬链线主拱圈的影响至关重要。采用大型分析软件Ansys,针对600m跨钢筋混凝土拱桥进行拱轴系数优化设计,得到了主拱圈截面的拱轴系数对于主拱圈的影响,结果表明拱轴系数应采用相对较大值。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路作为最基本、最广泛的交通基础设施,其作用日益凸显。为了实现公路危旧桥拆除重建工程节能环保的目的,结合工程实例,从拱架搭设程序及技术要求、主拱圈混凝土施工、钢拱架的拆除、加强过程观测及监测控制等角度详细分析危旧桥拆除重建“一拱两用”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郑皆连院士是我国著名的桥梁工程专家,尤其在拱桥发展方面取得了重大的创造性成就,为我国拱桥修建技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作出了卓越贡献。1968年,首创了我国双曲拱桥无支架施工方法,解决了不支拱架修建拱桥这一难题,随后这项技术迅速在全国推广,获得了巨大经济效益。1996年,首创千斤顶斜拉扣挂悬拼架设拱骨架技术和千斤顶斜拉扣挂连续浇注拱助外包混凝土技术,使我国拱桥修建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单工作面浇筑对拱圈外包混凝土施工过程的影响,文章依托某在建大跨度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拱桥,利用有限元计算程序MIDAS Civil建立全桥分析模型,对拱圈外包混凝土分环分段浇筑过程中的外包混凝土应力、主弦管钢管应力及拱圈变形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单工作面浇筑下拱圈外包混凝土应力总体为逐渐增大,局部位置有突变:由于拱架和外包混凝土的联合作用,以第一环外包混凝土合龙为分界点,弦管钢管未包的最大应力为先增大后减小;拱圈变形表现为“上下交替”出现,,反拱”现象,但整体上随外包混凝土浇筑呈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12.
平南三桥为主跨575m的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其管径大、吊重大、吊装节段数多,如果采用传统的"先合龙,再封拱脚"的施工方案,会导致施工过程中线形和各扣索索力均匀性较差。为确定合理的封拱脚时机,确保施工安全,文章采用"过程最优,结果可控"一次张拉施工优化计算方法,从施工线形、扣索索力均匀性和拱圈应力等几个方面对三种封拱脚方案(单片拱肋两岸各吊装第四段后封拱脚、单片拱肋两岸各吊装第六段后封拱脚、单片拱肋两岸各吊装第八段后封拱脚)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单片拱肋两岸各吊装第六段后封拱脚方案的施工线形、各扣索索力均匀性和拱圈应力等均较好,为最佳施工方案。基于此,对第六段封拱脚施工方式下拱圈实测线形和目标线形进行比较,进一步验证了施工方式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文章结合世界最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主跨530m合江长江一桥的200t级钢管拱肋节段拼装工程实例,介绍了卧拼和立拼两种钢管拱肋节段拼装工艺方法,指出两种工艺都是可行的,立拼工艺更接近拱肋安装施工的正式状态,而卧拼工艺可以大大提高施工的效率、经济性和安全性。通过立拼检验证明,当控制轴线偏位在±3mm以内时,卧拼工艺可以达到规范规定的精度,200t级钢管拱肋节段拼装推荐采用卧拼方法。  相似文献   

14.
大跨度悬浇钢筋混凝土拱桥合龙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龙段是悬浇钢筋混凝土拱桥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其直接关系到桥梁结构成桥后的线形以及受力状态,进而决定桥梁施工完成后是否达到合理成桥状态。文章以贵州木蓬特大桥为工程背景,以其合理成桥状态为目标,利用Midas/Civil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结构进行静力计算,分析了不同合龙方案、合龙温度以及拱圈合龙后的拆索顺序对成桥后主拱圈的应力和挠度的影响,为以后同类型桥梁的合龙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主拱圈的线形控制质量直接影响着成桥后全桥的受力,又因其吊装施工过程是全桥建设当中最为关键和复杂的工序,而扣索张拉过程又是调节主拱圈线型的重要施工步骤。因此,研究吊装施工过程中扣索张拉环节有着重要意义。针对该施工过程,文章提出主拱圈关键节点扣索张拉过程纵桥向与竖桥向位移变化的理论表达式,通过Midas软件建立罗文大桥的全桥有限元模型进行计算分析,提取计算结果与理论结果作对比。结果表明:理论计算结果与有限元模拟计算结果吻合度较高;罗文大桥主拱圈拱段张拉方案安全、可靠,在整个过程中各控制点纵向、竖向最大位移分别达到-14.6mm和32.6mm,有较大安全富余;后续拱肋节段的安装精度受之前安装的影响,并在施工过程中主拱圈线形变化遵循叠加效应。  相似文献   

16.
在软弱围岩隧道施工中常采用型钢拱架进行支护,但当拱架间距小于1 m时,施作超前小导管的外张角难以控制。为减小超前小导管外张角,现场施工中采用了型钢拱架腹板打孔的方法。文章通过建立拱架三维模型,计算了不同打孔范围、不同打孔密度情况下拱架的变形情况,研究了型钢拱架腹板打孔对拱架和支护体系的刚度影响。结合现场对比试验,根据初期支护变形、围岩压力和拱架内力的实测情况,提出打孔间距是影响拱架刚度的主要因素。在本工程条件下拱架腹板打孔的安全间距为40 cm及以上,其对拱架刚度的削弱程度小于4%,对整个初期支护体系的刚度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文章结合金钗红水河特大桥工程实例,介绍了拱肋加工制造所采用的长线卧拼技术,并分析了其施工关键技术。工程应用结果表明:设计多组独立钢管框架式总拼胎架,保证了拱肋的外轮廓尺寸及杆件位置的准确性,消除了拱肋吊装中的尺寸偏差,缩短了加工周期,提高了施工效率,为拱肋吊装施工线形的控制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钢管混凝土复合支护结构变形破坏特征及承载机制,考虑拱架-混凝土粘结滑移特性,在支护结构典型破坏模式的基础上,开展支护结构纯弯室内试验及精细化数值模拟研究,对试件在弯矩作用下的力学响应进行深入分析,明确拱架布设位置、喷射混凝土强度、钢筋网直径及保护层厚度等参数对结构承载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钢管混凝土无钢筋网试件(SRCS-FW)强度较低,混凝土迅速开裂后与拱架发生滑移破坏,钢管混凝土双层钢筋网试件(SRCS-FS)变形效果较好,呈现较好的后期承载特性;SRCS-FS试件临界滑移破坏强度较高,其极限弯矩比SRCS-FW试件极限弯矩高40.9%;构件弹性变形阶段拱架、钢筋网、混凝土三者协同作用效果明显,开裂阶段试件拉力主要由受拉侧钢筋网和拱架分担,压力由拱架和受压区混凝土分担;支护结构参数设计要综合分析其承载性能、经济性及工程经验和施工便利性。  相似文献   

19.
扣索索力直接影响采用悬臂拼装施工的钢筋混凝土拱桥主拱圈截面的应力、拱轴线的标高,因此扣索索力计算对采用悬臂拼装施工的钢筋混凝土拱桥尤为重要。文章以海马大桥工程为例,采用基于ANSYS优化模块的直接优化算法对该桥施工扣索索力进行了计算,并通过施工监控验证了该计算方法的合理性,采用直接优化算法得到的扣索索力成功运用到海马大桥施工监控之中,拱圈线形和受力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20.
北京地铁五号线蒲黄榆车站成功地采用了暗挖法施工方案和单柱单拱双层结构形式,实践证明,这种施工方法和结构形式是安全、可行的。文章介绍了施工方案和结构形式的选定、施工过程的模拟分析,以及结构设计计算结果等,并提出了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