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远洋航务》2008,(12):12-12
商务部11月17日表示,从2008年12月开始,把多项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至9%~14%,这是中国今年决定第三次上调出口退税率,是政府为帮助陷入困境的出口商应对全球需求疲软而作出的部分努力。此次调整共涉及3770项产品,约占全部出口产品的27.9%。在商务部最新公布的一份《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中预测,今年中国对美国、欧盟和日本市场的出口增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2.
政经     
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将进一步提高商务部副部长钟山日前指出,我国今年外经贸增长面临四大难题。一是全球经济进入下滑周期,发达国家尤为明显,国际机构普遍担忧,今年全球经济增长可能连世界银行最初预测的0.5%都达不到。二是国际贸易将有较大幅度下降,世界银行预测,今年国际贸易总额将同比下降2.4%以上。三是全球投资规模大幅下降,联合国预测,  相似文献   

3.
政经     
《中国远洋航务》2009,(4):82-82
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将进一步提高商务部副部长钟山日前指出,我国今年外经贸增长面临四大难题。一是全球经济进入下滑周期,发达国家尤为明显,国际机构普遍担忧,今年全球经济增长可能连世界银行最初预测的0.5%都达不到。二是国际贸易将有较大幅度下降,世界银行预测,今年国际贸易总额将同比下降2.4%以上。三是全球投资规模大幅下降,联合国预测,  相似文献   

4.
船舶修造     
最近,中国船舶制造工业协会和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CCCME)呼吁政府采取出口免税和出口补贴的优惠政策,以助造船工业走出困境。今年6月,中国政府将船舶出口退税率从9%提高至14%。行业人士表示这一举措减  相似文献   

5.
2004年1月1日起,我国对出口退税率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出口退税率平均水平从去年的15.11%降至12.11%,分别为17%、13%、11%、8%、5%五档。出口退税新政实施后对今年外贸出口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外贸企业地方财政在出口退税率调整后如何应对7记者从今年以来得到的多个渠道信息看.答案是积极而乐观的,  相似文献   

6.
自去年以来,我国政府就连续发布各项禁令,限制有关产品的出口,降低出口退税率。譬如去年9月14日,财政部、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发出财税[2006]139号文,宣布取消255个税号产品的出口退税,并禁止这些产品的加工贸易进出口。去年11月3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环保总局又联合发布了2006年第82号公告,确定了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的商品目录,增加了近200种产品,  相似文献   

7.
信息     
《中国远洋航务》2007,(12):87-94
政策 商务部:中国出口面临急速下降风险 商务部政研室发布最新调研报告,提醒各级政府和出口企业,防范因世界经济下行而可能出现的出口急速下降。报告称,以美国为主要出口市场的中国外贸企业很可能在未来遭遇订单不断缩水的尴尬。在这份以“世界经济下行风险”为主题的系列报告中,商务部专家对中国出口环境有着并不乐观的判断。“明年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将是宏观经济面临的最大变数,一旦出口大幅回落,有可能会使本轮经济增长周期出现拐点”。据商务部的统计,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同比增幅达20.4%,第二季度下降到15.6%,  相似文献   

8.
信息     
△为增强煤炭、钢材、水泥及船舶等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缓解上述四个行业生产经营的困难,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决定从今年6月1日起,适当提高煤炭等四类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其中煤炭调为9%,钢材调为11%,水泥调为11%,船舶调为14%。  相似文献   

9.
《船艇》2007,(8B):35-36
日前发布的《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规定,自今年7月1日起,调整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共有553项产品被规定取消原先享受的出口退税优惠,其中包括分段船舶和非机动船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信息     
政策国家发改委继续降低初级产品出口退税率一季度中国部分高耗能产品出口翻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人士26日表示,将进一步降低初级加工产品的出口退税率,  相似文献   

11.
亚洲金融危机使我国造船业成本剧增 由泰国引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迅速波及东亚,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造船国韩国和日本的货币先后大幅度贬值,前者由1美元兑换800韩元贬至1美元兑换1400—1700韩元,后者由1美元兑换132日元下跌至1美元兑换145日元,仅日本一家的造船成本就几乎降低10%。与此相反,在人民币保持稳定的情况下,世界第三大造船国——中国造船业原有的低价位优势已丧失殆尽,船东订船意愿大幅度下降。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决定自1998年6月1日起将船舶出口退税率由9%提高到14%,1998年底时又将出口退税率由14%上提至16%。据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测算,船舶出口退税率  相似文献   

12.
政策     
IMO有关公约修正案生效的简讯;《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宣传贯彻施行工作会议召开;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下月上调;商务部或将出台优惠政策扶植外贸企业;  相似文献   

13.
航运     
《中国海事》2012,(3):80-80
1月份进出口现罕见“双降”中国外贸形势严峻 从商务部获悉,今年1月份我国进口、出口贸易额出现军见的“双降”局面。1月份我国出口额为1499.4亿美元,下降0.5%;进口1226.6亿美元,下降15.3%。对于“双降”情况,商务部负责人表示,将出台系列措施推动外贸发展。新措施将从缓解外贸企业的资金压力、减轻企业负担、帮助企业应对贸易摩擦、  相似文献   

14.
政策     
《中国远洋航务》2008,(8):86-87
IMO有关公约修正案生效的简讯;《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宣传贯彻施行工作会议召开;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下月上调;商务部或将出台优惠政策扶植外贸企业;  相似文献   

15.
1999年世界经济与贸易增长步伐减慢,困难较多,但尚不至于发生全球性衰退;世界贸易增长阻力较大,国际市场需求维持低增长;世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贸易保护主义压力加强。中国的外经贸面临更加艰难复杂的形势,主要体现在:亚洲金融危机使国际市场需求增长迟缓,中国出口难度加大;贸易保护主义普遍抬头,贸易摩擦加剧;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国际上一些舆论对人民币缺乏信心,产生某些不良的心理预期;利用外资难度加大。尽管面临严峻形势,但希望仍然存在。今年前6个月我国出口83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4.6%。由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美国、欧盟等在过去减少配额和反倾销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技术壁垒等新花样,给我国出口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为进一步支持外贸出口,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经国务院批准,从今年七月一日起,中国再次提高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经过调整,中国出口商品的综合退税率平均提高了二点九五个百分点,退税率档次简并为四档。下半年出口形势能否柳暗花明将直接影响到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的走势。  相似文献   

16.
2004年1月1日起,我国对出口退税率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出口退税率平均水平从去年的15.11%降至12.11%,分别为17%、13%,11%、8%、5%五档.出口退税新政实施后,对今年外贸出口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外贸企业、地方财政在出口退税率调整后如何应对?记者从今年以来得到的多个渠道信息看,答案是积极而乐观的.  相似文献   

17.
《机电设备》2005,22(5):I0004
今年上半年,我国机电产品与整体外贸发展速度相仿:出口增速均在30%以上的高位运行,进口增幅回落至10%作左右,贸易顺差大幅增长。亚洲、北美洲和欧洲仍为我机电产品贸易主要市场,对其出口占比为94.2%,自其进口占比高达98.9%,出口增幅均在30%以上。我机电产品出口的十大市场与前期没有变化,分别是美国、欧盟、香港、日本、东盟、韩国、中国台湾省、加拿大、澳大利亚和阿联酋。  相似文献   

18.
《船艇》1999,(1)
2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出《关于提高船舶出口退税率的通知》,把船舶出口退税率调为16%。 4日,江南造船(集团)为瑞士劳拉希亚航运公司建造的国内首制1236箱高速无舱口盖集装箱船命名下水。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远洋航务》2007,(6):78-78
Fearnleys报道,日本的对外贸易量2005年下降31.4%,2006年重新增长16.4%.2007年3月增长量特别高,达到73.9%,为138亿美元。日元下跌支持了日本外贸增长,特别是汽车的出口强劲,表现最为出色。日本从中国的进口逐年都以13%的增长量发展。日本在2006财政年度(在3月底结束)内,对中国的出口增长21%,比日本对美国出口增长速度高出一倍。这反映了中国对日本产品有很高的需求。因此,2006年对中国出口重现2004年出超的局面。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日本经济正在重新振作起来。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远洋航务》2007,(7):94-94
Fearnleys报道,日本的对外贸易量2005年下降31.4%,2006年重新增长16.4%.2007年3月增长量特别高,达到73.9%,为138亿美元。日元下跌支持了日本外贸增长,特别是汽车的出口强劲,表现最为出色。日本从中国的进口逐年都以13%的增长量发展。日本在2006财政年度(在3月底结束)内,对中国的出口增长21%,比日本对美国出口增长速度高出一倍。这反映了中国对日本产品有很高的需求。因此,2006年对中国出口重现2004年出超的局面。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日本经济正在重新振作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