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铺路-任城大道互通立交为济宁市城市快速路网"十"字骨架交叉点,斜交角度较小且北侧紧邻日菏铁路。通过对该节点的规划条件、功能定位、交通需求以及周边建设条件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保留既有跨越铁路立交及匝道作为西铺路快速路辅路系统服务日菏铁路周边的交通联系,新建西铺路快速路主路桥梁及枢纽立交服务远距离组团间快速交通联系的方案。在此基础上,对快速路主线枢纽立交提出苜蓿叶+半定向匝道和全半定向匝道两个方案。综合考虑规划、交通、现状及用地等因素后,推荐苜蓿叶+半定向匝道方案,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简述了城市苜蓿叶立交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城市苜蓿叶立交存在的主要问题,如立交主线交织严重、左转匝道通行能力不足及辅道服务水平低等,针对性地提出了增设集散车道、改造环形匝道及贯通辅路等改造思路.并以长沙市罗家嘴立交改造为例,结合交通分析及改造思路给出了相应的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3.
中环线浦东段罗山路立交是上海市中环线与内环切线道路罗山路两条快速干道的交通转换枢纽。通过立交交通区位定性分析与预测交通流量定量分析,论述了立交形式选择过程,主要流向采用大半径半定向匝道,次要流向采用苜蓿叶形匝道,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前提下,控制立交规模,避开沿线重要控制物,同时降低工程造价及减少用地面积。  相似文献   

4.
朱宗余 《公路》2007,(11):118-120
有关互通式立交选型的文章在交通行业的刊物上刊载较多,大量统计表明:互通式立交采用单喇叭形占绝大多数,而采用半苜蓿叶形相对较少。针对半苜蓿叶形互通式立交的应用,做浅显的分析、探讨,以期与相关技术人员共勉。  相似文献   

5.
<正>山东省首个坡改桥工程——济南燕山立交桥,为半苜蓿叶+定向匝道式互通立交。该立交范围内南北、东西向道路均为高架桥,高架  相似文献   

6.
针对国内典型立交型式大多数存在交织问题从而影响通行能力与交通安全,介绍了消除交织的新型立交结构———自由流半苜蓿叶立交。研究采用我国规范设计新型立交时匝道段缓和曲线长度不够和跨线桥最大纵坡等问题,达到对新型立交的线形设计进行探索的目的。最后,通过设计案例证明,在我国自由流半苜蓿叶立交结构的线形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忠垫高速公路太平立交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太平互通式立交是忠垫(重庆忠县至垫江)高速公路项目重要工点之一。阐述了太平立交在施工图设计中对初步设计推荐方案的优化过程,探讨了枢纽立交环形匝道半径的取值,论述了匝道的平纵组合对立交造型与工程规模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分别建立了城市快速路苜蓿叶互通立交合流影响区、分流影响区、交织区的端部外侧车道交通量预测模型和车头时距分布模型,根据实测数据标定了快速路苜蓿叶互通立交各区域的通行能力模型;综合上述模型建立了苜蓿叶互通立交整体通行能力计算模型,应用该模型确定了苜蓿叶互通立交的通行能力,并应用仿真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为研究快速路互通立交的通行能力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在已建高速公路上增设服务型互通立交时3种常见立交方案的优缺点;考虑到长深(长春—深圳)高速公路葵岗互通立交的限制因素较多,经多方对比论证,确定采用B形单喇叭立交(A匝道下穿主线)方案;为降低下穿主线匝道(A匝道)施工对主线交通的影响,提出3种桥梁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确定采用单孔桥梁方案。  相似文献   

10.
近几十年来,我国高速公路由于考虑收费要求,喇叭形立交成为了高速公路立交的最主要形式,占绝大多数。着眼于"不收费"高速公路立交选型,对比单喇叭、部分苜蓿叶形立交,最后结合菱形立交在海南文琼高速公路中的实际应用,对菱形立交进行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11.
李卫青 《桥梁建设》2007,(A01):4-6,14
高速公路、城市道路交通中,互通立交得到广泛应用。简要介绍当前常见的菱型、喇叭型、定向型和半定向型、苜蓿叶型、部分苜蓿叶型等立交互通型式,讨论上述各种立交互通型式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2.
兴隆14路部分苜蓿叶立交是联系兴隆湖片区与成都主城的控制性节点之一。根据交通量预测、行人及非机动车出行条件、立交对周边地块的服务条件等因素,项目拟定2个立交竖向设计方案。在综合考虑交通量预测、行人及非机动车出行条件、立交对周边地块的服务条件、工程投资、主线行车条件、地形地貌、地铁、有轨电车等影响因素后,得出推荐方案,可为类似城市互通立交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深圳市东部快速路直田港段西拉沙头角段,东与沿海4号高速公路相接,全长约4.5km,总投资约4.37亿元。本路段上梧酮山立采用半苜蓿叶半定向式立交方案,明珠立采用部分互通苜蓿叶式立交方案,北方立交采用喇叭型立型方案。  相似文献   

14.
由于全苜蓿叶或相邻象限设置环形匝道的部分苜蓿叶互通存在距离很近的相邻进出口,互通内主线存在交织区且交织长度短,交织车辆易对主线直行车辆造成影响。为提高主线的通行能力与行车安全,经验上一般在存在交织区的主线设置集散车道。考虑设置集散车道后,互通的占地与工程造价会较大幅度增加,设计阶段需对设置集散车道的必要性进行论证。利用美国《道路通行能力手册》(HCM2000)中对高速公路交织区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介绍了全苜蓿叶枢纽互通是否需要设置集散车道的论证过程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九龙湾枢纽立交是昆明西北绕城高速公路与昆曲高速公路之间的互通立交,为三路交叉,采用全定向Y形,是昆明西北绕城高速公路上技术指标最高的一座枢纽立交,是昆明市东北出口的门户立交,建设完工后将成为昆明市的一个新地标建筑。本文结合九龙湾枢纽立交这一实例对全定向Y形立交设计进行较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6.
在有些桥梁建设中,需要在与被交道路存在较大高差的情况下设置互通式立交。广东省虎门二桥工程海鸥岛互通立交与连接道路存在着50多米的高差,在该立交方案设计过程中,分析研究了多种新型环形互通立交布置方案。新型环形互通立交不仅造型美观、结构对称、行车转向明确,而且具有克服大高差、增大匝道长度、减缓匝道纵坡、节省用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枢纽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定位与选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亚丽  武钰  周斌 《中外公路》2008,28(1):185-189
该文结合枢纽互通式立交的主要特点,阐述了枢纽互通式立交的定位影响因素和选形的一般原则,指出匝道形式决定着立交的规模和形式.提出枢纽互通式立交的选形从匝道的基本形式出发,根据相交道路的等级、立交功能、转弯交通量的组成和大小以及地形、地质等条件,初步拟定匝道设计速度和枢纽互通式立交的形式,进行立交形式的分析评价和设计.最后介绍了几种常见三路、四路枢纽互通式立交,分析了各枢纽互通式立交技术指标和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8.
立交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由左转匝道的形式所决定,在立交规划设计中,往往面临着对单一流向左转匝道的选型问题,而相关规范对此没有明确规定。文中以城市互通立交左转匝道为对象,运用Vissim建立仿真平台,探求半定向及环形左转匝道的适用性,从绕行距离、行程车速等方面给出评价,并以立交各流向流量之和最大为目标函数,以路段、分合流、交织区通行能力等作为约束条件,运用数学规划理论建立了一般立交通行能力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19.
《公路》2019,(11)
山区高速公路走廊带狭窄、地形复杂、高差大,互通立交布设限制因素多,常规单喇叭、部分苜蓿叶等服务型互通立交难以实现适应地形、保护环境、降低造价的目标,因此有必要针对山区服务型互通立交特点,总结出一套实用性强、设计灵活、安全经济的互通立交形式和方案。分析山区服务型互通立交特点,确立了互通立交布设原则,结合笔者多年的设计和审查经验,首次提出了U形单喇叭、回形针、右转环形单喇叭、伞形、碟形等互通形式,为山区服务型互通立交的设计与优化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邯郸市中华大街-南环路立交为例,结合立交的设计过程,对立交方案的交通功能、工程投资、占地拆迁、立交线形、噪音影响和景观等方面进行比选,确定了半苜蓿叶半定向的立交选型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