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为解决大风低温环境下沥青路面施工压实度不足的工程问题,依托德昌至会理高速工程,采用热拌温铺技术并通过延长有效压实时间来保证压实度。先介绍了大风低温环境下热拌温铺技术,后通过室内马歇尔变温击实试验、车辙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及小梁弯曲试验探究了热拌温铺沥青混合料的碾压温度和路用性能,再通过现场试验分析了热拌温铺沥青混合料的降温规律并对路面检测结果作出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热拌温铺沥青混合料具有更低的可压实温度,同时其综合路用性能可以得到保证;2)相较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热拌温铺沥青混合料具有更为缓慢的降温速率,可获得更长的有效压实时间;3)路面检测结果显示,大风低温环境下热拌温铺沥青混合料铺筑效果良好;4)热拌温铺技术拓宽了混合料的碾压温度范围,可有效解决大风低温环境下沥青路面施工压实度不足的难题。  相似文献   

2.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气候环境恶劣,海拔高,热效率低,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铺筑困难。在对青藏公路多年冻土区温拌温铺沥青混凝土路面试验工程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温拌沥青混合料在多年冻土区可以成功应用,且具有节能、环保、适合低温施工等特点。但温拌温铺沥青混凝土路面在低温环境下的水稳定性和耐久性需要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温拌沥青混合料从搅拌、运输、试验路段施工、路面质量检测及其经济效益等方面与热拌沥青混合料进行比较,阐述了温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的优缺点,得出了温拌沥青混合料在公路路面施工中的推广价值及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采用现场检测统计的方式,对热拌混合料施工过程中的降温速率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风力对沥青混合料低温条件下的降温速率影响显著。提出并论证了低温季节在热拌条件下掺加温拌剂的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技术,即热拌温铺技术铺筑沥青路面的可行性和技术方案,通过实体工程施工验证了该技术铺筑的路面与正常条件下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性能相当,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低温季节沥青路面施工时间段短、质量难以控制的问题,采用试验的方法对添加温拌剂的温拌沥青技术进行研究,发现掺加SAW温拌改性剂沥青混合料在降低施工温度情况下,仍可以满足路面施工的压实效果,更有利于路面的压实,延长了沥青面层在低温季节的施工作业时间。  相似文献   

6.
朱建军  陈益山  孟庆楠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9):25-26,62,318,319
介绍了软硬复配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制备工艺、技术要求及其生产施工控制。通过试验路的铺筑,将软硬复配温拌技术应用于实际路面工程当中,并对其施工控制及环保节能效果进行了简要的总结。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特长隧道中采用温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技术方案的研究,介绍了深圳市某城市道路特长隧道中采用温拌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8.
为了论证温拌沥青混凝土技术和热拌温铺沥青混凝土技术在低温环境下施工的可行性,一方面对2种材料进行了基于GTM设计方法的优化设计;另一方面在有效压实时间确定的前提下,结合材料及环境参数,应用Pavecool软件进行了2种材料表面层施工适宜的低温环境量化分析,同时建立了基于施工设备管理、施工工艺优化、精细化管理及控制在内的低温施工质量保障体系,结论是温拌沥青混凝土技术和热拌温铺沥青混凝土技术2种技术具有在低温环境下施工的可行性,实体工程验证结果表明沥青路面低温施工效果良好,可供其他低温施工项目参考。  相似文献   

9.
温拌沥青是拌和温度介于热拌沥青与冷拌沥青拌和温度之间的一种施工技术,由于施工温度较热拌沥青低,拌和时残留在集料内的水分不能彻底蒸发,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度很难达到要求,路面空隙率偏大,容易造成水损害。应用三种温拌沥青进行组合,对不同温拌沥青进行水稳定性性能试验,得出了最佳拌和温度范围。  相似文献   

10.
依托云南省昆明市西北绕城高速公路长虫山和茨坝隧道的建设为工程依托,采用温拌沥青技术用于隧道路面的施工。分析了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方法,包括温拌沥青制作、骨料级配、混合料配比等内容,达到了路用性能要求。总结了温拌沥青在隧道路面的施工技术,分析了各环节施工要点和质量管控方法,最后通过本工程的实践总结了该施工技术的环境与经济效益。实践表明温拌沥青技术不仅降低各种污染物和有害气体排放,还可以节约燃料30%,相对于1.6%的沥青单价提高值,凸显了其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为延长高寒地区的路面修筑时间、改善修筑时的施工条件和状况,对适用于高寒地区的温拌沥青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开展了现场试验研究,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温拌沥青混合料虽然出料温度较热拌沥青混合料有所降低,但混合料生产拌和的和易性良好,试验路段性能满足要求;经试验路段验证,积累了可用于高寒地区施工的EWMA温拌剂的使用参数和具体工艺。  相似文献   

12.
温拌沥青具有低能耗、环保、施工便捷等优点,是我国道路工程热拌沥青技术的良好改善和补充。分别从沥青混合料的材料特性、沥青面层结构性能及其施工性能等三个方面,分析总结了高速公路路面用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基本特征,研究说明:施工温度要求低、能耗少和粉尘、废弃污染少是高速公路路面用温拌沥青的最大优势。提出了温拌技术在道路工程的主要应用前景以及存在的缺点和问题,说明建立设计和评估的综合评价体系,是温拌沥青广泛推广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温拌技术与热拌技术的性能差异及检验温拌剂再生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运动黏度、高低温稳定性、水稳定性等试验,对比了2种温拌剂的技术指标,对添加Sasobit温拌剂的混合料特性进行了试验,并进行了施工测试。结果表明,120℃时使用Sasobit温拌剂的沥青黏度最小,其值仅为0.8Pa·s;使用Sasobit组的沥青再生混合料高温稳定性最高,Evotherm组次之,热拌组低温性能较好,3组残留强度均高于90%,且Sasobit组综合性能指标更为合理。使用Sasobi温拌技术的旧沥青再生混合料及其施工路面的技术指标均能达到技术规范要求,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公路工程应用温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过程存在的问题,文章以实际工程项目为例,分析了温拌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要求,并提出了实践控制的方法对策,其目的是为相关建设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只有在明确路面施工技术应用要求的情况下,才能保证各项施工环节内容的开展达到预期。  相似文献   

15.
为了给实体工程推荐较优的温拌技术及温拌参数,针对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最佳压实温度问题,选取Superpave设计法,以4.0%空隙率为控制指标,进行变温压实试验,研究Evotherm3G温拌剂对再生沥青混合料压实温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不添加温拌剂相比,Evotherm3G温拌剂使再生沥青混合料压实温度降低约20℃,表明Evotherm3G温拌剂形成的膜结构能够有效削弱骨料之间的摩擦系数,显著降低混合料压实温度。因此,建议在低温地区的再生实体工程中添加Evotherm3G温拌剂,掺配比例控制在0.7%左右,以降低沥青混合料压实温度,延长路面施工期,确保再生路面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6.
陕西汉中公路总段从1964年学习解放军、学大庆的革命精神以来,即派出干部分别在西乡、勉县、宁强等县部份路段的道班上蹲点。作了多次调查研究,组织道工同志反复试验铺筑路面的技术,着重抓当地路况的特点;从使用养护材料和铺筑路面的技术上认真研究改进;终于试验成功了采用“山砂拌河砂”、“料姜石”、“风化石”铺筑路面磨耗层的方法。1964年4月和5月间分别在汉中白河线西乡砂河坎试铺山砂拌河砂的磨耗层2公里;在汉中阳平关线勉县金宅试铺料姜石磨耗层2公里;在汉中阳平关线,宁强  相似文献   

17.
温拌沥青混合料在较低温度下生产,其生产能耗低、CO2排放少,有利于环境保护.为研究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所产生的污染物,文中将热拌沥青混合料和不同类型温拌沥青混合料铺筑于路面,收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将施工现场检测和室内试验相结合,对比研究热拌和温拌沥青混合料污染物排放差异.结果表明,与热拌沥青混合料相比,温拌沥青混...  相似文献   

18.
将就地热再生技术与温拌技术相结合,对于提高路面养护施工效率,延长施工季节,促进公路养护作业的节能环保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高速公路就地热再生温拌实体工程项目,介绍了就地热再生技术与温拌技术结合应用的方法,并依据项目评价结果综合分析了两者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19.
《驾驶园》2020,(4)
针对温拌超薄磨耗层施工工艺在高速公路养护施工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具体的高速公路工程实例,简要介绍了温拌超薄磨耗层施工技术特点,如提升高速公路路面排水性能、提高公路路面的耐磨损性能等等,提出高速公路养护中温拌超薄磨耗层施工工艺应用要点,希望能够为类似工程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20.
掺木质纤维素温拌OGFC在国内长大隧道工程中的应用尚属首次。文章探讨了温拌的技术特点以及其与OGFC结合在隧道中应用的技术价值。介绍了温拌OGFC沥青混合料的设计和性能验证,结果显示在显著降温情况下,各项技术指标满足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及施工指导意见的要求。结合试验段施工,针对拌和、摊铺、压实等阶段,总结和分析了掺木质纤维素温拌OGFC施工工艺。该技术方案在瑞赣高速公路长大隧道工程中进行了大规模的实体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