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材质为X70,Φ1016×26.2 mm的直缝焊管为例,对其多丝埋弧焊焊接工艺进行了研究.对影响直缝焊管焊接质量的电源、焊剂、焊丝、焊接工艺参数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为各种不同口径、材质直缝焊管的多丝埋弧焊焊接工艺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 ]在原油管道上 ,中国石油将建设从哈萨克斯坦到中国的管道 ,预计设计年输量将达到 2× 10 7t,设计压力将达到 6MPa ,采用 7 9、8 9、10 5、10 7壁厚的X6 0钢管 ;从东西伯利亚经二连浩特到北京有可能建设 1条管道 ,中国境内预计有 718km的管道 ,设计年输量为 2× 10 7~ 3× 10 7t ;中国石化将建设天津—燕山石化、沧州—天津、临邑—濮阳的原油管道 ,以及宁波—上海、南京的进口原油管道 ,还将进行东临复线 1 8× 10 7t/a增输改造工程、鲁宁线 2× 10 7t/a技术改造工程和中洛线增输改造工程。天然气管道建设将是未来中国管道建…  相似文献   

3.
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管的发展及改善大气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选择钢管的型式,在西气东输工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根据国情,提出三种选择方案,其中的第二、第三种方案较为切实可行,从螺旋焊管优点以及静压焊破强度、韧性失稳断裂,低湿脆性、低循环疲劳强度、流动特性等特殊性能方面入手,进行剖析并与直缝焊管进行比较,得出螺旋焊管可用于西气东输主干线用管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叙述了国内焊管业和无缝管业的发展方向。其中,螺旋埋弧焊管的发展趋势为钢级的提升和向预精焊及全管机械扩径工艺发展,直缝埋弧焊管的发展趋势为引进高水平的UOE机组,直缝高频电阻焊管应该向高品质、高附加值方向发展;无缝管业的发展趋势为国产化程度的提高,需要提高冶炼水平及轧制水平,向节能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结合输气管道穿越地震断裂带的工程实例,采用有限元的方法对穿越地震断裂带的管道进行强度验算和抗震分析。通过对地震断裂带附近发生大变形的管道采用壳单元进行模拟建模,并且针对不同的管道壁厚和断裂带参数,对X70材质、直径711 mm的直缝埋弧焊钢管进行分析计算,确定穿越断裂带的管道参数,并且确保管道工程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信息纵横     
◆ 1月 16日 ,珠海 -中山天然气输气管道工程中山试验段在中山市南朗镇横门正式开工。预计该工程在 2 0 0 6年 1月投产。该管道干线工程南起珠海市横琴岛横琴首站 ,北至中山市南朗镇横门末站 ,全长 63km ,设计输气能力 1 5× 10 9m3 /a ,总投资约 5 2亿元。◆“西气东输冀宁联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长输管道施工中部分对接焊口焊接裂纹产生的原因,从管道母材的化学成分、机械性能及管端宏观尺寸的偏差情况,焊材化学成分及性能的符合性、施工工艺的执行情况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情况采取了针对的对策,并进行实践验证。结果表明:直缝埋弧焊钢管母材管端的局部直径和圆度偏差造成焊口错边,施工的强力组对使焊口产生较大的组对应力,又因工装选择不合理,致使焊缝根部焊量少、强度不足,最终产生局部焊接裂纹。  相似文献   

8.
庚晋  周洁 《综合运输》2000,(12):6-8
西气东输被视为仅次于三峡工程的中国第二大工程,也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2月14日,朱镕基总理明确提出“西气东输”是西部大开发的序幕。 “西气东输”的“源头” 经过10年的勘探开发,我国石油人到1999年底已陆续在塔里木找到18座大中型油气田,累计探明和控制石油地质储量4.26亿吨,初步形成了470万吨原油生产能力。专家们认定,把塔里木作为我国跨世纪石油接替区的战略构想正在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9.
《综合运输》2001,(8):44-45
<正>交通工程 经过45天的连续奋战,由南京军区某测绘大队承接的国家重点项目“西气东输”管道工程第十标段测量任务顺利完成,近日通过了项目监理专家验收,其成果优良率达100%“西气东输”项目是我国西部大开发主干工程之一,其前期测绘保障是工程成败的关键,第十标段西起安徽省滁州市,东至上海市白鹤镇,横跨皖苏沪三省,全长297公里。 云南大保公路万宝山隧道贯通。近日,由中铁十六局四处等单位施工的云南大(理)保(山)高速公路重点控制工程万宝山隧道胜利贯通,提前工期10天,为大保公路全线按期通车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
中洛线混输中原与进口原油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中洛线混输中原与进口油的合理输送方案 ,在中原油 :进口油 =3∶1、添加BEM - 5P降凝剂 5 0× 10 - 5的工况下 ,对加剂混合原油的流动性进行了跟踪测试 ,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和过泵剪切对加剂混合原油流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厦门东通道翔安隧道是我国大陆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座海底公路隧道,隧道全长5.948 km,隧道最深处位于海平面以下70 m,隧道从进口到出口依次穿越F-1、F_2、F_3风化深槽和F_4风化囊,其中F_1风化槽为全强风化花岗岩,透水性强、水量大、水压高,隧道涌水、突泥的风险很大,因此如何通过风化深槽是整个工程顺利建成的关键。为了提高围岩的稳定性和减小隧道涌水量,采用全断面超前预注浆的方法对F_1风化槽进行堵水和加固,取得了较好的注浆效果,保证了施工的安全。文章主要介绍了进口左线行车隧道F_1风化槽的地质情况,探讨了注浆机理,并介绍了注浆方案、参数、工艺和设备配备及注浆效果的检验、评价情况。  相似文献   

12.
2005年12月30日,百色至罗村口高速公路正式建成通车,标志着百色市革命老区结束了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使广西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411公里,形成了北接湖南、东连广东、南通越南、西接云南的出海出省出边高速公路运输网络,为广西“十五”交通建设事业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百色至罗村口高速公路是国家规划建设的“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衡阳至昆明公路的一个重要路段,起点位于广西百色市,东接南宁至百色高速公路,往西沿右江左岸途经平圩、坡温、发达、百康、小二、止于滇桂交界的罗村口,与云南省八宝至罗村口高速公路相接。全长55.5公里,概算投资17.37亿元,全线采用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全立交、全部控制出入。计算行车速度为6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2.5米,行车道宽2 × 7.5米。工程于2003年2月26日正式动工,计划工期3年。 百罗高速公路位于云贵高原边缘山区,是典型的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工程量大,施工难度大。其特点和难点如下: (一)地形、地貌复杂,高填、深挖路段及结构物多。 高线位、高差大。因阳圩至罗村口段在百色水利枢纽库区,竖曲线占路线总长的47.76%,有16处达到极限设计纵坡5%,平曲线占路线总长的71.72%,全线有18.08公里海拔在300米以上,最高海拔达558.781米,高差424.27米。 高路堤、高边坡、高墩柱。全线高填深挖路段多,结构物和桥梁多,最高边坡210米,最高桥墩79米,共有大、中、小桥34座,隧道1575米/3座、涵洞、通道187座、桥隧相连,山水相依,构成百罗高速公路气势磅礴的壮观画面。 地形复杂,地质病害最集中,施工难度最大。软岩、隧道浅埋段及偏压段占的比例大,全线路基土石方1878万方,平均每公里33.84万方,为目前广西高速公路之最。 (二)水库蓄水对路基、桥涵和挡土墙结构质量要求高。 百色至罗村口高速公路是广西第一条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的高速公路,受2004年5月百色水库蓄水影响,必须提前实现半幅粗通,而在狭窄的右江河谷同期实施百色水利枢纽工程,国道323线复建工程及移民工程,施工交叉十分频繁,地方材料缺口很大,运输条件十分困难。 为实现广西区交通厅党组提出的“管理上水平,质量上台阶”的目标,建设办、总监办、临时党总支创造性地提出了“团结求实、廉洁奉献、优质安全、创新高效”的建  相似文献   

13.
广西看点     
2005年交通基本建设完成投资142亿元“十五”时期年均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超百亿元 2005年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47.2亿元,比上年增长10.18%。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42亿元,同比增长9.41%,完成年度计划的103.9%,更新改造投资完成5.14亿元,同比增长36.76%。基本建设完成投资中,公路建设完成122.7亿元,同比增长6.53%,完成年度计划的103.6%;公路运输站场建设完成1.95亿元,同比增长9.16%;水运建设完成17.15亿元,同比增长41%。 2005年交通基本建设投资超额完成年度计划目标,推动“十五”计划顺利完成。“十五”时期,广西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00.48亿元,为“九五”的173%,年均完成超百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484.6亿元,为“九五”的173.9%;更新改造投资完成15.3亿元,为“九五”的182.9%;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完成0.53亿元,为“九五”的25%。基本建设完成投资中,公路建设完成436.7亿元,为“九五”的179.1%;公路运输站场建设完成7.6亿元,为“九五”的165.8%;水运建设完成37.9亿元,为“九五”的145.5%;其他项目建设完成2.2亿元,为“九五”的59.4%。“十五”时期广西交通基础设施总量大幅增长全区公路总里程达62000公里,港口万吨级以上泊位26个 “十五”计划实施以来,广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快速发展,公路通车里程大幅度增长,公路主骨架渐趋形成,路网结构日趋合理,公路水路运输能力持续增强,港口吞吐能力不断攀升,航运设施明显改善,沿海港口竞争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区公路水路建设保持了快速发展势头。“十五”时期,全区新增高速公路623公里;新增港口泊位34个/1141万吨,其中新增沿海港口泊位13个/864万吨、内河港口泊位21个/277万吨;新建成万吨级以上泊位8个/754万吨;新增汽车客货运站50座/228898平方米,其中新增汽车客运站44座/196121平方米、汽车货运站6座/32777平方米。到“十五”期末,全区公路总里程由“九五”期末的53591公里增加到6201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1410公里,二级以上公路占总里程的比重上升到了13.3%,全区县县通二级公路、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率分别达到95.06%、86 5%和90.9%;港口总吞吐能力达到6720万吨,其中沿海港口吞吐能力3456万吨、内河港口吞吐能力3264万吨;沿海港口万吨级以上泊位达到26个;全区公路运输站场380多个,建筑面积达80多万平方米。“十五”期间广西交通科技项目通过验收75个其中16个项目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奖 “十五”期间,自治区交通厅大力推进“科教兴交”战略,加大交通行业科技投入,改善科研条件,不断增加创新能力,解决了一大批交通建设,运输生产和组织管理中的关键技术和难点、热点问题,取得了一批交通科技成果,培养和锻炼了大量的交通科技人才。据统计,“十五”期间,自治区交通厅承担和参加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共15个,科技经费总额约3550万元,完成并通过验收鉴定项目6个;下达科研项目163个,科技投入12029万元,完成并通过验收鉴定的项目69个,其中有16个项目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主要完成的科研项目有: 一、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方面:《公路修筑技术和相应病害的防治》;《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和施工关键技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及维修关键技术》;桥梁的双层组合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提蓝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大跨高墩窄桥面特柔连续钢构桥梁等项目。 二、水运建设和维护管理方面:《西江水运主通道通航枢纽建设关键技术研究》、《西江航运建设桂平至梧州航道整治续建工程关键技术研究》、《西江北线出海通道融江航道整治技术研究》、《山区冲积性河流(广西绣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