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赵艳玲 《北方交通》2024,(1):36-39+43
辽宁省西部地处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路面沉陷等病害频发,严重威胁公路运行质量和行车安全。文章梳理总结近年辽西地区湿陷性黄土路基路面沉陷、跳车、冻胀等病害的维修设计经验和处理原则,分析维修处理效果,为今后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路面设计和维修养护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山西省黄土地区公路边坡破坏问题,在了解黄土地区公路所处的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的基础上,调查分析了边坡的两种破坏形式:坡面破坏与坡体破坏。较为深入地分析了坡面破坏中的冲刷、剥落与坡体破坏中崩塌与滑坡破坏发生的原因。提出了4种边坡破坏形式的防治措施:采用草泥喷护技术防治冲刷破坏;建议山西省黄土地区采取人工植草措施、客土喷播防护措施与土工格室措施等防治剥落破坏;对于崩塌破坏,建议进行填补沟缝、削坡、拦截以及支挡等防治措施;在边坡坡体附近修筑"丁坝"、修建截水盲沟或钻孔及削坡减重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滑坡破坏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山西交通科技》2014,(6):F0002-F0002
<正>为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国外路面先进养护和管理技术,提升山西省公路服务能力和水平,2014年11月7日,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黄土地区公路建设与养护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在太原举办了"中加公路路面养护和管理技术交流会"。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山西黄土地区已建、在建公路边坡的实地调查,依据一定因素将边坡分成六类地层组合形式,并且考虑地层组合形式分析了边坡的破坏模式,最后提出了边坡设计防护建议,对类似地区的边坡设计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边坡稳定性现状、黄土边坡对公路基础的影响,总结了目前较好的黄土边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科技信息     
<正>由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黄土地区公路建设与养护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编译的《日本路面技术参考资料》(2013年)、《日本路面技术参考资料》(2014年)和《日本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讲座》,作为内部参考资料可供交流,欢迎来电咨询。联系电话:0351—7635087  相似文献   

7.
结合现场调查和资料分析,研究黄土地区公路路基边坡的降雨冲蚀破坏原因和破坏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排水措施,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阐明高寒高海拔地区高等级公路边坡侵蚀规律,为防治公路边坡水土流失提供理论依据,以青海省共和至玉树公路路基裸露边坡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径流冲刷试验分析了汇流对高寒高海拔地区公路边坡的侵蚀规律与防护策略。分析结果表明:6.0、10.0、14.5L·min-1流量下产流时间较3.5L·min-1流量下产流时间分别提前了23.83、107.63、108.13s,冲刷流量越大,产流时间越短;3.5、6.0、10.0、14.5L·min-1流量下总产沙量分别为14.65、20.42、43.61、32.20kg,产沙量先增大后减小;累积产流量与累积产沙量的关系满足幂函数形式;冲刷流量与侵蚀产沙量呈显著正相关。可见有效减少路面径流是减少高速公路边坡侵蚀量的关键,配套排水措施应具有迅速将路面汇流汇集排出的功能;高寒高海拔地区边坡防护应减少圬工防护措施,在边坡植被恢复时应采用合理的覆盖措施及固土措施。  相似文献   

9.
公路工程是一项繁重复杂的工作,在公路工程建设中,路基路面病害影响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目前我国公路路面的质量问题凸显,边坡防护、边坡变形、岩溶地区和采空区是容易发生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的地区,重视对路基路面病害问题的及时有效的解决,有利于确保公路工程的质量.如何进行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治理是当前公路工程关注的焦点.因此,研究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笔者对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治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我国黄土分布面积非常广阔,它复盖着华北和西北大部分地区,过去在确定黄土路堑边坡时,由于对黄土地区的地质地理条件注意得不够,室内试验工作和野外的观察没有密切结合,因此要全面地探寻出黄土边坡稳定性规律是很困难的,本文根据我国黄土地层分布、成因类型、地貌特征、黄土岩性及物理力学性质、以及各类黄土的破坏特征,初步讨论黄土路堑边坡的坡度和高度,同时指出黄土路堑边坡横断面型式必须根据黄土类型、层位条件、气候特征等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交通量日益增加,重载交通越来越多,我国的路面结构形式也从适应低、中交通量的泥结碎石、级配砾石路面、渣油沥青表面处理、贯入式路面向适应于高等级重载交通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  相似文献   

12.
我国公路的路面结构有砂石路面、沥青贯入式路面、沥青表面处治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由于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表面平整、无接缝、行车舒适、耐磨、养护维修简易和防噪等优点,被得到广泛应用。随着公路事业的发展,车辆交通量日益增长,重载、超载现象日益严重,  相似文献   

13.
公路排水设计与施工是公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排水系统对于保证公路路基、桥梁、涵洞、边坡防护等结构物的稳定与安全耐久性,充分发挥公路的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对黄土地区数条高速公路水毁问题调查的基础上,对于公路设计施工中一些排水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我国西北地区高速公路边坡多为黄土边坡,土壤性质较差、植被密度小、生态视觉效果差,因此有必要对黄土地区边坡植被护坡的生态恢复技术进行探讨。通过对西北地区公路典型试验段湿陷性黄土路堑植被护坡进行调查,对坡面直接种植技术、工程与植被结合技术、改造坡面形态的植被护坡技术3种类型进行了详细介绍,分析了各种类型护坡的技术效果、特点与适用性。结果表明尚没有一种边坡植被护坡技术能够完全应用于所有黄土地区。提出不同地区、不同路段在应用植被护坡技术时,应当重点关注边坡坡型选择与植被搭配两大因素,在边坡选型时确保地质稳定性及生态稳定性,在植被选型时采用乔、灌、草、藤结合,可以有效提升植被边坡的耐久性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正>1项目研究的目的及意义我国季冻地区公路沥青路面普遍使用90#重交通沥青,然而部分路段严重的车辙早期病害表明在交通量较大的条件下使用90#沥青混合料难以满足公路高温性能要求,对车辙病害严重路段的调查及现场取芯试验显示,高速公路车辙病害多产生于路面中、下面层,对此进行的相关研究表明,在车辆重载作用下,沥青混凝土路面剪应力最大区域通常位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公路建设在西部地区的发展,对黄土地区边坡支护的研究成为近年来工程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对膨胀土的实验模型研究、膨胀土挡土墙稳定支护的适用性研究,总结了近年来膨胀土挡土墙研究所碰到的困难和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7.
我国公路的路面结构有砂石路面、沥青贯入式路面、沥青表面处治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由于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表面平整、无接缝、行车舒适、耐磨、养护维修简易和防噪等优点,被得到广泛应用。随着公路事业的发展,车辆交通量日益增长,重载、超载现象日益严重,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实地调查、查阅资料,结合黄土的特性因素,通过对具体路堑边坡滑塌治理,对黄土地区深路堑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并结合山西省黄土路基边坡大量实际存在的边坡形式,总结出黄土深路堑边坡设计的参考值,给设计、施工和养护工作提供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考虑暴雨时裂隙对黄土边坡稳定性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暴雨中雨水进入黄土坡顶裂隙后对黄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建立线性边坡破坏模型.分析裂隙的深度和边坡安全系数两者之间的关系,得出暴雨时裂隙深度对黄土边坡的影响规律,为黄土地区的边坡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GTM在重载交通沥青路面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国民经济和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重栽交通十分普遍,由此而产生的对公路路面的破坏非常明显,研究适应重载交通的路面设计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介绍了用GTM法进行重载交通路面设计的思路与方法,值得探讨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