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第八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与技术研讨会于2009年11月18—19日在台湾高雄市召开。两岸2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会议由大陆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下工程分会、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和台湾隧道协会共同举办。此次会议的主题是:隧道工程与环境保护。研讨论文涉及的方面主要有:隧道与地下工程的规划与调查、设计与分析、营建管理、地下水环境课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隧道及地下工程界的各相关单位:根据第八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与技术研讨会期间,由大陆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和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下工程与地下空间分会同台湾隧道协会共同协商,第九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与技术研讨会,暂定于201 0年在河南省洛阳市举行。本次研讨会的主题将围绕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科研、设计、施工、环保、节能、设备、防排水、风险、新材料等的新理论、新技术、新经验进行研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3.
由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下工程与地下空间分会、土木工程学会隧道与地下工程分会和台湾隧道协会共同主办的第四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与技术研讨会于2004年8月21日至22日在山东济南市举行。  相似文献   

4.
浅谈铁路隧道病害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结合国内工程实践,对铁路隧道病害进行了分类和成因分析,详细论述了针对常见病害的合理整治措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预防隧道工程病害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对隧道与地下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郭陕云 《隧道建设》2019,39(10):1545-1552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项目存在的问题同样突出,重视和解决当下的隧道及地下工程困局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首先,从国家基本建设的发展态势及隧道与地下工程的优势分析,得出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发展有着良好的历史机遇。通过实例说明目前隧道的发展困局主要是隧道工程巨额亏损。然后,从工程理念、技术运用、管理体制和实务操作等方面分析导致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发展困局的原因: 1)处于主导地位的理念措施造成专业领域建设指导思想的混乱,包括低造价“王者称霸”、“狂躁症”害人害己、旧思维难以生新; 2)在技术方面,主要是工法运用不当带来的严重后果; 3)隧道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失调和管理实务操作失控,造成的不良后果明显。最后,从事业和产业进步的角度出发,提出对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发展的建议: 1)改革建设管理体制; 2)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 3)走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之路; 4)培养和造就隧道建设专业队伍; 5)重视和提倡工程经济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姚云晓 《隧道建设》2012,32(1):19-25
为解决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界存在的行业间风险管理标准不一致、不规范的现状,从丰富及普及风险管理知识,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构建规范的隧道及地下工程风险管理体系,促进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事业发展,促进风险管理制度化、法制化等方面论述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风险管理标准统一的必要性,并通过对现行铁路隧道、公路隧道、城市地下轨道交通风险管理标准的比较,就统一术语、风险分级标准、风险管理程序和风险管理内容等提出建议,供业内人士讨论。  相似文献   

7.
重庆朝天门两江隧道方案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简要介绍了重庆朝天门两江隧道的背景、设计构想和实施难点,提出了西部v型河谷地带实现水下隧道工程的可行性,同时在国内地下工程中首次提出地下立交方案,具有其独创性。  相似文献   

8.
隧道及地下工程的产业化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结合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的行业特点、国家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事业的发展现状及出路,指出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事业的产业化发展方向是历史进步的必然趋势,国家快速发展对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需求巨大,隧道及地下工程的产业化前景辉煌。同时建议国家和政府给以适当的扶持。  相似文献   

9.
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洪开荣 《隧道建设》2015,35(2):95-107
分析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的现状,包括铁路隧道、公路隧道、地铁隧道、水工隧洞、市政隧道和地下能源洞库等。总结近年来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在各个方面的技术发展与创新,包括:勘测与地质预报、设计方面、施工方面、防灾救灾与通风照明、风险控制与运营管理、防水排水新材料与新工艺应用等方面。重点对施工技术方面的技术发展与创新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包括:浅埋暗挖技术,盾构、TBM装备与施工技术,单护盾TBM,敞开式TBM,矩形顶管技术,盾构始发、到达零覆土技术,岩溶隧道处理技术,高地应力隧道变形控制及岩爆处理技术,钻爆法机械化作业线,瓦斯隧道问题,沉管隧道技术等。最后,对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发展进行展望,认为:特长隧道将成为我国隧道建设的"新常态",地铁工程将持续发展,城市铁路将逐步地下化,城市地下公路会悄然兴起,城市排蓄水工程深层隧道方案值得推广,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与地下管廊工程将由原来的"单点建设、单一功能、单独运转"转化为"统一规划、多功能集成、规模化建设"的新模式,地下能源洞库将成为必然,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值得期待,三大海峡通道的建设势在必行,互联互通的国际通道建设其隧道工程将会很多,也会遇到诸多挑战。总之,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事业将会有更大的进步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0.
2007年4月18日至4月20日,中国隧道高峰论坛在西安召开,此次大会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与中国公路学会筑路机械学会联合主办,国际隧道协会也积极参与。我院委派朱勇军同志参与了本次大会。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我国桥梁保险业的现状 ,提出实施保险的必要性并对有关保险险种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中、英、美规范温度梯度效应的分析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英、美3国公路桥梁相关规范介绍的方法,对常见跨度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温度梯度效应及其在组合应力中的贡献进行分析与比较.通过对比,认为中国2004规范规定的温度梯度效应较大,而且在抗裂方面要求较严格,建议对我国已建桥梁结构由于温度梯度效应造成的病害进行调查、分析,更合理地确定其分项系数.  相似文献   

13.
王旭峰  施黎琼 《上海公路》2007,(3):60-61,65
通过对2006年国内高速公路建设工程保险保额最大的项目—渝湘线高速公路重庆段的实例,结合我国道路工程的投资、建设现状,分析了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相关风险因素,讨论了道路工程的风险与工程保险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钢-混凝土结合段疲劳试验荷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我国公路桥梁设计规范暂无疲劳荷载规定的情况,参考英国桥梁规范BS 5400和疲劳研究成果,根据疲劳积累损伤理论,以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钢-混凝土结合段疲劳试验荷载的确定为例,对公路桥梁疲劳荷载的确定方法和原则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具体的推算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中国工程师对欧洲普速铁路路基设计规范体系的理解和掌握,分析对比了中欧普速铁路路基设计主要技术标准,收集分析总结中欧普速铁路路基设计规范体系,并就列车荷载、路基结构、填料和压实度进行对比。对比分析表明:中国与欧洲(英、法、德)铁路路基设计标准在设计理念上相通,路基工程应按土工结构物进行设计;列车荷载中欧规范基本相同;路基结构分层中欧规范略有差异;基床厚度中德规范最接近,英法规范取值比中国规范小;中国规范常用瑞典圆弧法,欧洲规范常用简化Bishop法、Janbu法等。  相似文献   

16.
进行建筑工程保险是有效控制和管理建设工程风险,保证建设工程项目顺利完成的一种重要手段。该文具体分析了美、英、法、德等西方发达国家建设工程保险的特点,并对其特点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我国建设工程保险业存在的主要缺陷。  相似文献   

17.
桁加劲梁悬索桥耳板节点抗疲劳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钢桁加劲梁悬索桥中的耳板节点存在应力集中,疲劳性能不明确的问题,对贵州坝陵河大桥钢桁加劲梁耳板节点进行足尺比例的疲劳模型试验.参考BS5400及AASHYO设计规范中疲劳设计的有关规定.考虑未来交通量的发展,计算得到耳板节点对应于200万次循环加载的内力幅.采用MTS全自动液压伺服疲劳试验机进行加载试验,研究了钢桁加劲梁耳板节点应力分布特点及关键构造细节的抗疲劳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结构部分区域存在一定程度的应力集中,在设计疲劳荷栽幅作用下,关键构造细节应力幅水平不高,经循环加载疲劳试验结构关键部位未发现疲劳裂纹,耳板节点的抗疲劳性能满足设计要求,并具有一定的安全储备.  相似文献   

18.
自动驾驶汽车之自主性,使现有侵权责任体系面临较大挑战。正是基于对传统模式下驾驶员拥有完全汽车驾驶权的突破,一旦遇到侵权案件,只拥有部分或者没有驾驶权的驾驶员承担责任的大小,驾驶系统承担责任的有无,最终由谁来为被侵权人的损失"买单",现有法律并未明文规定。通过对生产者责任、系统开发者责任与驾驶者责任分析,提出构建责任保险与赔偿基金、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顶层制度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奥威"重型系列柴油机是为满足国内市场对重型载货汽车需求迅猛增长而自主开发的具有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且真正适合我国国情的重型车用发动机。阐述了"奥威"重型系列柴油机的总体设计目标,从高强化技术、核心部件设计技术、节能环保燃烧技术、电控系统集成技术、电控系统产品生产检测与维护技术、三代机械开发与可靠性增长技术等主要方面,论述了"奥威"重型系列柴油机的自主创新成果。总结了"奥威"重型系列柴油机成功研发对行业技术进步起到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简称"工程认证")是我国"五位一体"高教评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促进我国高等工科教育发展、提升高等院校工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法和途径。本文立足重庆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工程认证建设实际,以专业核心必修课程《汽车构造》为对象,结合工程认证标准与成果导向(Outcome-based Education,简称OBE)理念,对其进行面向"工程认证"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及方式设计、教学评价设计及课程学习建议,为我校乃至其他高校车辆工程专业工程认证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