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27.5Y-6122L山地车从产品结构设计、整体工业设计以及合理选配上,集中凸显了5大特点,彰显了全地形山地车的骑行乐趣。精心设计的适配27.5〃车胎轮径的车架使该车拥有了杰出的贯通性和越野性能。特性一:车架采用锥度头管及车体头部块状的整体设计,即展现出整车的新奇性,又为整车提供了良好的刚性、强度和稳定性、操控性;在减轻质量(重量)的同时,形成紧凑而动感十足的明快风格;车架焊接全部采用"SP  相似文献   

2.
捷安特27.5〃的山地车产品有"快、稳、适"三个共同特性:快:动力操控完美平衡。采用适合27.5’’更轻的轮组,速度更快,透过加强整体轮组结构,增强旋转动能,并提升转动与扭力传达的效率。稳:从容应对最具挑战地形。全新设计的捷安特27.5’’轮胎,透过特有的胎纹轨迹设计,提高顺畅度,增加稳定性又不失越野的性能,确保您无论应对混合路面,还是林道越野,都能从容应对。  相似文献   

3.
正8月15日上午10点,小米生态链成员骑记推出一款具有智能防丢功能的入门山地车,众筹价为1 999元,已在"米家有品"上架。此款山地车的27.5"铝合金车架采用内走线设计,焊接点采用平焊工艺,涂装远看是低调的银灰色,近看能发现表面细腻的闪粉。其搭载了骑记与顺泰共同自主研发的1x11速变速器,让骑行者实现单手操作变速,两次按键可横跨11个档位,让你无论在马路还是在山地上都更专注  相似文献   

4.
正153是KONA Process系列中最受欢迎的车型之一,该系列还包括同为27.5″轮径的Process 134和26″轮径的Process 167,以及29″轮径车型——Process 111。读者或许已经看到,每款车型中的数字与该车型的行程是对应的(单位是mm)。这样的命名方式简洁明了,比起KONA早年那款叫Humuhumu-nukunuku-apua’a(译注:一种鱼的夏威夷语名称)的车型,拼写起来省事儿多了。Process 153可不是泛泛之辈,以专利避震结构加上为Enduro优化的几何角度,以及一系列配件足以证明它能经受住最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5.
正若干年前,笔者第一次接触到自行车,是一辆捷安特的山地车,蓝色的XTC770。也是在当时,第一次听到了"山马"这个名字。受当时骑行环境的影响,很多骑友的第一辆车基本上都是山地车。山地车作为一种"全能车型"能够受到普通骑友的青睐,正是因其独特的魅力和实用的价值。而山地车衍生的特色自行车比赛,也被骑友们称之为"山马赛"。  相似文献   

6.
正专为亚洲人设计的Avalanche车款是GT中美团队经过历时一年的努力,为中国市场度身定制的车款。该车款从车架到每一根车轴,每一个细节都是为中国车手精心设计。27.5"轮径,更适合亚洲人的骑行尺寸;三重三角设计,使得该车款稳如泰山,静  相似文献   

7.
正这辆Ultimate RC XT27.5让我们看到了全新的BH山地车面貌,骑乘舒适性令人满意,车架设计出色,要是换较长的车把,必然会有更好的操控表现。虽然配置上有点不足斤两,不过整体表现还是对得起它那价钱。车架设计出色Ultimate RC XT 27.5车架一改昔日Ultimate RC那乏味的圆管型车架风格,前卫造型和夸张的粗大管型令它档次感大增。  相似文献   

8.
捷安特ATX 810     
正近日,捷安特推出2015款ATX810山地车。这是一款面向入门级车友,轮径为27.5"的山地自行车。产品特点:1/27.5轮组的优越性能,无论加速还是越野,给您超群的骑乘感受。2/GIANT WIN286 MLO机械锁死避震前叉,强度和性能能轻松应对各种路况。3/24速变速套件,变速精确顺畅,满足用户对速度的不同需求。4/GIANT DA6双边作动碟刹,双边作动提供更强劲的制动,调试更简单。5/GIANT QUICKROAD轮胎的独特胎纹设计,降低阻力的同时提供最佳的抓地力。  相似文献   

9.
正山地车骑行风镜眼睛犹如骑行的第一道"程序",它接受讯息并传递给大脑,然后让你做出反应。而风镜作为骑行第一道"程序"之前的装备,除了保护这道"程序",必然还需有更多的功能。山地车骑行风镜的分类和山地车头盔一样,也分为两大类,分别搭配半盔和全盔。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看怎样选择风镜吧。  相似文献   

10.
正以山地车起家的美国原土品牌Marin,即便推出了公路车型,在骨子里依旧与山地车脱不了干系,而这一点,更是在其旗下的Gestalt系列中得以体现。Gestalt在Marin的车型系列中被定义为Beyond Road,从字面理解意为超越以往传统款式的"新新公路",在保留传统公路自行车风格的同时,加入山地车的技术与元素,增加了车辆的环境适应能力,使车辆能够适应更多的路况和骑乘环境。  相似文献   

11.
正高性能的29"轮径自行车在这几年的进化是不容置否的。从XC到DH骑行,这些自行车都已被证明拥有非常强大的性能,而不仅仅是非常好玩。制造一款强大的29"轮组需要有目标,因为光把轮径做大,而没有目的性的话,轮组并不见得一定会更好。研发一款适合这类车型的轮组意味着需要真正理解应该如何最大化地发挥它有更好滚动惯性的性能优势,但同时还得让它们保持轻量、高效、响应迅速,以及最重要的——好玩。  相似文献   

12.
加拿大的惠斯勒山地车公园在山地车迷中赫赫有名,这不仅是因为它有刺激而极富挑战的速降山道和不沾世俗之气纯净的自然之美,更因为它那里山地车运动氛围浓厚而舒适,令山地车迷们有宾至如归之感。每当周末惠斯勒山地车公园的山地密林中便随处可见  相似文献   

13.
正2017年8月26日,密苑云顶乐园山地车无链速降赛开赛,来自全国的山地车老中青玩家齐聚云顶山地车公园,上演了一场激情无限、精彩纷呈的山地车盛宴。密苑云顶乐园的山地车公园由专业团队设计,是目前国内最专业、最具挑战的山地车公园之一,整体车道依雪道而建,穿越树林,趟过岩石,这里的车道丰富多样,不论你是初级、中级还是高级选手,都能在这里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赛道!此次山地车无链速降赛设置在云顶山地车公园的山猫道,该赛道为中级道,  相似文献   

14.
正2012年,SHIMANO和i Biking带领总共9位来自Shimano的车手,在位于河北张家口崇礼县的多乐美地山地车公园举办了第一届夏之舞山地车训练营,来自台北、上海、深圳、广州、成都以及其他十多个城市的山地车爱好者参加了此次为期四天的训练营,参加的车友均感到受益匪浅,夏之舞也一时在全国山地车车友当中传为佳话。五年之后的2017年,夏之舞再次回归,SHIMANO带领超豪华大神教练阵容来中国传授山地车骑行技巧、这四位教练分别是掌  相似文献   

15.
正进入长行程前叉领域十分不易,但是Cane Creek确实在做这件事。这家来自美国北卡罗来纳的公司打算制造出适应于林道越野、全山地的自行车前叉,竞争对手的范围包括RockS hox Pike、FOX34、FOX36以及?hlins'RXF,当然还有其他的产品。本文介绍的这款前叉——Helm适用于27.5"轮径的自行车,气压可调行程为100 mm-170 mm,调整间隔为10 mm,也可以去除调整间隔。Cane Creek的调节杆由单管阻尼器控制而不是双管,可以设置低速回弹、低速减震以及高速减震。  相似文献   

16.
正毫无疑问,山地车的世界将不断出现创新和突破。现代山地车比赛正年复一年地进行革新,并且随着赛道的难度越来越大,山地车也愈加需要胜任各种艰难的路况。不管车手是需要最轻量的搭配,还是最好的操控性或者是能应付任何路况的最全能传动系统,新款XTR完成了更深入的研发挑战,大量的技术革新能够满足山地车手在追求胜利时对速度、专注以及操控的追求。  相似文献   

17.
<正>"论性能的话它确实不敌同价位的铝架车,但选择它就好比选择了一只优质蓝筹股,升值潜力大,毕竟高性能的车架摆在那里,而且前叉也不差,随便升级一下零件就会有立竿见影的性能提升,对于预算有限的碳架控来说是很好的选择。"SLM是富士的竞赛系列碳纤硬尾山地车,高配版的SLM是他们的旗舰级硬尾XC赛车,而这款SLM 27.5 2.5则是其中的低配版。虽然高、低配版的SLM车架造型一样,但在本质上还是有区别的,因为车架的碳纤维材料不一样,高配  相似文献   

18.
正对于山地车而言,脚蹬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配件,踩踏力量由脚蹬最终传递至车轮上,它密切影响车手的骑行效率和信心,若意外脱脚很有可能带来"皮肉之苦"。因此,脚蹬维系着人身安危,漂亮的脚蹬还可为车子增添颜值,展现车手与众不同的个性。选择一副称心如意的脚蹬需要花些精力研究一番,而本文就以山地车平踏为例,为大家选择脚蹬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并不是每个热爱山地车的玩家,都有机会到被称为山地车乐园的阿尔卑斯山脉,疯狂地骑上一个礼拜,尽情享受林道之美。美利达的想法是,只要你可以拥有一辆称职的山地车,无论是长距离的平缓路线,或是短程却充满刺激的林道探险,在离你最近的山林里,你一样可以体验到山地车独特的迷人魅力。这意境正是ONE-TWENTY的中心设计思想,它能带着你一同征服花样繁多的山林秘境。  相似文献   

20.
正Marin成立于1986年,发源地位于美国加州西海岸一所名为马林的小镇,小镇周边拥有连绵的山脉与骑行线路,在这里生活和骑车的Bob Buckley便创立了这个品牌。与GT、Haro等BMX起家的品牌不同,Marin从一开始便以山地车为出发点,经过30年的岁月磨砺,已然成为全世界最为顶尖的山地车品牌之一。为了紧跟山地车运动的潮流与发展方向,Marin于2014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