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管制对道路货运市场结构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银波 《综合运输》2004,(10):26-30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道路货运行业市场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从完全垄断变为完全竞争,实证分析表明该市场存在静态性和动态性无效率。本文在阐述道路货运技术经济特性、对比分析放松管制后中国和美国道路货运市场结构性质和演变特点基础上,分析管制对我国道路货运市场效率和市场结构变迁的影响,结果表明管制中存在导致信息不完全、进入门槛偏高、市场分割以及外部性等因素;最后针对我国道路货运行业管制对象和背景的特殊性,提出管制政策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2.
探讨公路交通物流运输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其在资源配置、产业结构和就业环境方面的作用。首先,发达的公路交通物流体系能够提高区域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集群形成;其次,完善的交通系统可以推动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可以培育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最后,发达的交通物流体系能够拓宽区域就业渠道,优化就业结构,提高就业的弹性。认为加强公路交通物流建设,提升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会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低碳技术创新、经济发展对汽车业碳排放的影响,基于我国新能源汽车较为普及的7个省市2013—2020年的数据,采用静态面板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细致分析低碳技术创新、区域经济发展对汽车业碳排放量的影响,并通过分样本回归检验低碳技术创新、经济发展对燃油车碳排放和新能源车碳排放的异质性影响。研究表明:低碳技术创新对汽车业碳排放量有显著负向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对汽车业碳排放量有显著正向影响;汽车业碳排放具有延续性特征,受前期排放量的影响较大;低碳技术水平的进步可以更有效地促进燃油车的碳减排,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则会更显著影响新能源汽车的碳减排。  相似文献   

4.
公路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公路交通的发展程度必然会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文章以玉林市为例,运用弹性系数法,通过详细的数据对比和计算,系统地分析了公路交通运输对玉林市经济活动区位、区域产业结构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表明公路交通运输在玉林市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交通是影响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之一,而铁路尤其是高速铁路则进一步强化了这一影响。高速铁路对人口流动的影响不但表现在对出行方式、出行频次、出行目的和空间分布等方面的基本影响,还表现在其与人口流动的空间耦合关系上。通过对基本影响和空间耦合关系的分析,从中得出指导高速铁路发展的一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6.
基于重力模型的交通对人口迁移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力模型作为预测人口迁移量的重要工具,同样在交通研究中有着广泛应用。本文以重力模型为基本,分析了影响人口迁移的决定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地分析了交通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高速铁路与经济发展及工业化进程的关系着眼,主要从产业升级、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等方面探讨了高速铁路发展对我国产业发展的影响以及若干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考虑出行时间的连续性和降雨程度不同建立了路段出行时间可靠性模型,并采用出租车GPS数据验证了该模型。拟合结果表明,兰州市不同降雨等级的城市道路出行时间分布具有相似性,且均符合对数正态分布。此外,研究表明,可以采用缓冲指数(BI)和缓冲指数变化率(BIVR)作为出行时间可靠性指标,判断不同降雨程度对出行时间变化的影响。整体而言,出租车在路段的行车时间可靠性会由于降雨的影响而增强,其增强效果会随着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强;城市次干路和支路受降雨天气的影响较主干路大;相比主干路,降雨对出租车在次干路和支路的路段行程时间可靠性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研究了快速路平曲线半径与交通特征参数对车速和交通排放的影响。根据合肥市四条典型快速路平曲线路段实测数据,建立了断面车速预测模型,并选择COPERT Ⅳ排放模型对合肥市轻型机动车排放因子进行测算。基于模型模拟数据,分析了行驶速度与平曲线半径对排放因子的影响,拟合了污染物CO排放因子与速度的函数关系。最后基于断面车速预测模型,建立了合肥市平曲线路段轻型车污染物排放量预测模型,并进行实例计算。  相似文献   

10.
罗丹 《西部交通科技》2024,(1):129-131+139
文章通过模型分析的位移值与现场实际施工观测值的对比,分析非弹性变形对支架在施工过程中沉降的影响。研究表明,非弹性变形会进加剧支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沉降.有导致箱梁高程不满足验收要求的风险。因此,在今后的施工中还需重视贝雷梁支架的预压作业,消除非弹性变形,避免浇筑过程中产生位移的突变。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分析历届世博会对航空运输业的影响,指出上海世博会短期内将改善航空业的基础设施,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而从长远来看,将显著增强行业的发展潜力,成为我国建设民航强国的重要契机。  相似文献   

12.
采用随机场模型能够有效地模拟围岩参数的空间变异性。文章将局部平均随机场理论、有限差分法和Monte-Carlo模拟结合在一起,得到了Monte-Carlo随机有限差分法,基于该方法编制了可考虑围岩空间变异性的隧道结构可靠度计算程序;并将围岩密度、弹性模量和内摩擦角等参数视为三维正态随机场,研究了围岩的竖向与水平向相关距离的变化对隧道结构可靠度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围岩空间变异性会显著影响隧道结构的可靠度,为了获得更为经济合理的支护方案,在支护设计时考虑围岩参数的空间变异性很有必要;围岩竖向或水平向相关距离的增大均会引起隧道结构失效概率的增加,但影响程度不同;隧道结构失效概率对围岩竖向空间变异性更加敏感,故在工程勘察费用较少时,可考虑将勘察费用更多地投入到竖向相关距离的勘测,水平向相关距离可参考已有经验数据取值。  相似文献   

13.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宣布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推动碳达峰和碳中和工作。隧道工程在建造和运维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碳排放,对其碳排放进行准确量化分析与评估对推动双碳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LCA方法进行隧道碳排放边界划分,并建立隧道全寿命期的碳排放计算模型;依托工程实例,对隧道全寿命期的碳排放进行计算与评估。结果表明,隧道建造阶段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是材料的生产,运维期的碳排放大小与隧道长度有着密切的联系;根据不同长度隧道照明区段能耗占比结果,可得出随着隧道长度的增加,隧道中间段的照明碳排放占比不断提高;由于隧道的照明设置与交通量相关,在结合粒子群算法和考虑交通量变化的因素下开展隧道照明能耗的不确定分析,结果表明,在长度为500~4 000 m的隧道中,入口段照明能耗产生的碳排放在整个照明区段中的占比十分显著,具有较高的节能减排潜力。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有限元接触理论,建立考虑层间粘结状态的大厚度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模拟分析不同基层间摩擦系数条件下的路表弯沉变化规律、面层层底弯拉应力变化规律以及上下基层底部弯拉应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基层间粘结接触较弱的情况下,完全假设各层间为连续状态分析得到的路面弯沉值及应力值会与考虑层间摩擦时的计算值存在较大的差异,对沥青路面结构受力分析合理性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只有基层间摩擦系数大到一定程度后,大厚度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才能近似等效为层间连续,在基层间摩擦系数较小的情况下,可采用有限元接触模型进行大厚度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设计分析。  相似文献   

15.
邻近乐业至百色高速公路伶站隧道某施工中的产业园挖方边坡侵占了伶站隧道上方和洞口100 m范围,边坡开挖或滑塌可能对隧道形成较大安全隐患,隧道进口道路外为产业园填方边坡,边坡滑塌可能侵占道路,对道路安全亦有较大威胁。对此,文章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ContextCapture(Smart3D)软件生成三维实景模型对边坡进行定性分析,采用GEO5(2022版)软件边坡稳定分析模块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填方边坡按原设计各工况均属基本稳定状态,暴雨工况下稳定性系数多接近1.05,安全储备不足,特别是暴雨工况或持续降雨工况下边坡接近极限平衡状态,且推测滑面剪出口多位于坡脚挡墙之上,滑塌后可能侵占高速公路路面,需加强坡体防护;挖方边坡按原设计正常工况属欠稳定状态,暴雨工况属不稳定状态,原设计开挖坡率及防护措施下坡体极有可能出现失稳,进而对隧道结构稳定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文章针对四方山隧道工程地质条件,采用FLAC3D建立三维数值模型,计算分析破碎带对四方山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并指出破碎带影响围岩稳定性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7.
地面堆载作用会引起地基土的不均匀沉降,为了保证油气长输管道的安全运行,有必要对地面堆载作用下埋地管道的纵向位移进行研究。针对Winkler地基梁模型的缺陷,采用考虑土体间相互剪切作用的Pasternak双参数地基模型,根据Boussinesq解,应用有限差分法建立了矩形堆载作用下埋地管道纵向位移的分析模型和计算方法。通过实例研究了堆载的大小、作用位置、管径、壁厚、埋深以及地基土性质对管道纵向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这些影响因素中,堆载的大小和作用位置对埋地管道纵向位移的影响较显著,地面堆载对埋地管道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18.
成都地铁1号线盾构掘进对建筑物安全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沿成都市中心通过,街道两侧楼房林立;又因该段街道较窄,两侧大部分建筑均在地铁开挖影响范围之内.文章对地铁盾构下穿建筑物时对建筑物的影响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参照国外规范及国内实践,提出建筑物损害程度及风险等级标准,可供成都地铁一号线建筑物安全监测及影响评估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