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隧道开挖工程中围岩与支护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动态作用"对隧道开挖施工的安全性和结构的稳定性具有关键作用。收敛约束原理是分析隧道围岩特征和支护结构特征的一种重要方式。文章通过理论分析、数值计算、现场监测综合分析方法,结合攀大高速宝鼎隧道,对复杂地质条件下大断面隧道的围岩支护稳定性进行分析。通过数值计算建立了围岩特征曲线,理论分析了复合结构支护特征方程,建立了复合支护结构并联模型;通过现场监控量测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分析隧道围岩支护结构的稳定性。结果显示现场实测与理论分析误差较小,对于采用现场监控量测指导支护施工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同时对于类似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大断面隧道支护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隧道拱部不稳定的砂、卵石地质情况,采用地表注浆、加密超前锚杆、分部开挖并对掌子面及时喷射混凝土、型钢支护等多种措施,使隧道通过复杂地层。  相似文献   

3.
浅埋暗挖土质隧道的位移和力学传递特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浅埋暗挖土质隧道所处的地质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此类隧道的位移、力学传递特性和支护与周围地层的接触特性,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此类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隧道拱部不稳定的砂、卵石地质情况,采用地表注浆、加密超前锚杆、分部开挖并对掌子面及时喷射混凝土、型钢支护等多种措施,使隧道通过复杂地层。  相似文献   

5.
隧道大管棚支护施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根据川藏公路二郎山隧道运用管棚支护通过地质破碎带的施工实例,系统介绍了采用德国专业管棚钻机进行管棚支护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6.
隧道支护体系全过程信息化动态设计,是真正体现隧道设计施工一体化的理想设计方式。针对传统支护设计存在的针对性不强、统一性不高、安全冗余度偏大等问题,利用信息化、智能化等手段,研究支护体系全过程信息化动态设计与智能决策方法技术路线及关键内容。首先,给出涵盖地质、支护、施工等全过程全要素信息的样本数据库构建方法;其次,综合对比分析Bagging、Random Forest、Extra Trees等6种机器学习算法模型的适用性,明确智能设计决策算法优选类型;再次,提出基于支护变形指标的支护结构安全度量化评价方法;最后,制定支护优化智能决策反馈规则。研究结果为隧道支护体系全过程信息化动态设计与智能决策真正进入工程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兰新第二双线兰州枢纽引入工程孔家营和东坪村等隧道穿越黄河Ⅲ级阶地,地质条件较为复杂,涉及黄土隧道、圆砾土隧道、泥岩夹砂岩隧道、二元(三元)地层组合隧道。结合阶地地质条件的特点,选择孔家营隧道不同软岩地层断面对施工进行全面、系统监控量测,以对比分析不同地质条件围岩在开挖过程中的结构和应力状态的变化和支护结构的稳定状态。评价和修改隧道的初期支护参数,进行力学分析以及为二次衬砌施作时间提供信息依据,同时深化工法的适用性,并对其进行优化,提出适用于该类地质条件隧道施工的工法参数。  相似文献   

8.
贵广铁路大岐山隧道进口段综合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克金 《铁道勘察》2012,38(4):64-67
大岐山隧道进口地质条件复杂,偏压严重。线路调整使得隧道进洞施工变得更加困难。主要阐述大岐山隧道进口浅埋偏压段的洞内开挖、支护、地表处理、洞内洞外的监测反馈等综合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9.
介绍在广州地铁二号线东风路过街隧道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中,根据过街隧道的地质和环境特点,对各工序采用了不同的支护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隧道工程喷锚支护的自动化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莉萍  张清 《铁道学报》2000,22(1):83-86
采用自动类比推理框架,并利用人工神经元网络方法考虑工程、地质、岩体结构等因素对支护设计的复杂作用,实现工程设计的智能化,从而形成隧道工程喷锚支护自动化设计系统,该系统避免了传统的经验类比设计方法,而使喷锚支护设计过程更加科学,实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