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DF4型和DF5型内燃机车砂箱盖锁闭销由螺杆和螺母组成.乘务员每次检查砂箱存砂数量时,需把螺母松开,检查完后再紧固.每台机车8个砂箱,检查1次需要2~3 min,很不方便.为此,对该锁闭销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我段自1988年6月开始,在SS1型电力机车上试用ZTL-3型自动停车装置。该装置具有速度检查报警功能。机车乘务员反映,当机车运行速度接近速度检查电路控制报警的整定值附近的临界状态时,报警盒便发出一种异常噪声。这种噪声,干扰了乘务员的注意力,须进行改进。二、噪声原因分析 ZTL-3型装置的速度检查电路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3.
马角坝电力机务段曾因SS1型电力机车蓄电池单元间串联铜条与接线螺栓接触不良,造成两起机破事故,现将事故情况介绍如下:机被Ⅰ:某机班使用SS1型227号机车,在宝成线牵引7次特快旅客列车。运行至上寺——东坝区间,发现控制电源电压表指针上下波动大。乘务员怀疑是210屏电子插件KC板损坏。于是出东坝站后与励磁电源屏互换KC板。当210屏KC板一抽出,机车控制电源立即失压。换上新插件,210屏无输出电压。列车在下一个区间竹元坝出站后,自然停车。乘务员来回倒换KC板,仍无效,请求救援。机车附  相似文献   

4.
针对双机牵引区段重控机车常发生人为违章作业而打伤钢轨,造成一般事故的情况,对重联机车DK-1型电空制动机电路进行改进,在乘务员违章作业时对机车的加载采取自动卸载的,办法,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5.
1事故概况 事故1:1999年3月20日,昂昂溪机务段DF4B1535号机车,担当三-嫩间货物列车牵引任务,当列车运行到恒地营-讷河间,突然发生接地,过流灯亮,柴油机卸载,电器柜着火.灭火后甩第3电机,恢复正常运行.运行一段距离后,再次出现接地过流现象,经检查甩第2电机后又维持运行,因牵引力不足,列车停于上坡道处,原地空转,乘务员操纵不当,造成较大事故.  相似文献   

6.
韶山3型电力机车自在石家庄和月山机务段投入运行以来,出现过被乘务员称之为“窜车”的故障。这种故障常出现在乘务员没有动车思想准备情况下,因此,给安全行车带来很大危险。引起该故障有多方面原因,其中有控制电子柜方面原因。为了确保安全行车,有必要对控制电子柜加装“窜车”故障监视和保护装置。一、故障原因当乘务员将司机控制器手柄置升位起点,调压开关从0位进到1级时,虽然没有给出电流指令,但牵引电动机却出现了不受控电流。该电流引起机车突然向前冲去。按理在控制电子柜电流调节器没有输出控制电压值(U_(631)为0)时,不应有脉冲输出,但由  相似文献   

7.
一、故障现象我段东风_4型3018号内燃机车乘务员有一次在折返段一司机室做电器动作试验,当合下1K,再合下4K时,发现一、二司机室操纵台信号灯同时全部亮。并且1K、4K处有电击声和冒烟。间隔2秒左右,总控自动脱扣开关(15DZ)跳开,信号灯熄灭。恢复一室琴键开关,用二室做电器动作试验时,故障现象与一室试  相似文献   

8.
针对机车运行过程中发生的乘务员从车门跌落事故,根据机车门锁及机车门的特殊结构要求研制了机车门锁智能控制装置,能有效防止机车乘务员跌落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1 问题的提出 防止列车折角塞门关闭是列车运行安全控制的关键之一,列车运行中一旦发生折角塞门关闭,就可能导致车毁人亡的恶性事故发生.2007年"7·9"事故就是由于列检作业人员检修车辆时关闭折角塞门,但作业完毕后忘记恢复.机车乘务员在试风中未按要求严格检查制动机充排风时间,未能及时发现列车后部折角塞门关闭.列车运行后发现无制动力,列尾故障无法排风而造成列车放飏事故.  相似文献   

10.
中国高原铁路机车司机在不同条件下的驾驶疲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铁路因机车乘务员打盹睡觉而造成铁路行车大事故屡见不鲜。有的年份,因此造成的行车大事故高达42%,在乘务中,打盹睡觉可能是机车乘务员“不负责任”、“违章违纪”,但,另一重要是司机的驾驶疲劳。本文通过对我国高原铁路机车司机驾驶疲劳的测试,研究高原铁路机车司机在不同海瓜、不同年龄及不同班次条件下驾驶疲劳发展规律。之些规律不仅对高原铁路管理局在机车乘务员的乘务交路安排、机务段机车乘务员定啧编制以及机车  相似文献   

11.
机车乘务员警惕功能是对LKJ2000型监控装置功能的扩展,实现了列车运行中对机车乘务员进行警醒的功能,可有效防止机车乘务员因精力不集中导致行车事故发生的现象,确保运输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2.
木文通过铁路干线运行的三类主型机车现职男性乘务员2111名4222只眼的5m 远视力(单、双(?))、1m 中视力(单、双眼)状态受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明确指出年龄是影响乘务员中心视力的主要因素,远、中视力明显衰退的年龄阈值分别为45岁和40岁,并对年龄阈值前后两组的正常值进行了探讨,结合乘务员视作业环境和行车事故的调查,提出了修订铁路机车乘务员中心视力职业体检标准。  相似文献   

13.
以SPMC75F2313作为测控核心,利用霍尔传感器对牵引电机电流进行实时采样,通过对电流偏差和时间尺度的判读,对列车牵引电机状态进行判定。当小齿轮弛缓、电机断轴等故障发生时,装置可以准确地报警并记录故障信息,提醒乘务员采取处置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相似文献   

14.
铁路旅客列车乘务员工作倦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路旅客列车乘务员工作倦怠是乘务人员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消极反应,是乘务员在长期压力体验下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文章首先阐述了工作倦怠的概念,然后介绍了列车乘务员工作倦怠的表现效果,最后分析了列车乘务员工作倦怠的成因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铁路客货运量不断增加,开行客货列车对数不断加大,导致机车乘务员超劳现象越来越严重,机车乘务员在超劳状态下驾驶机车易引发行车事故。因此,深入研究分析机车乘务员超劳原因,并提出应对防止措施,对于确保铁路运输安全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针对机车乘务员误操作烧损平波电抗器及打伤钢轨等事故现象,分析了事故的原因,阐述了改进电路的原理。  相似文献   

17.
针对机车乘务员误操作烧损平波电抗器及打伤钢轨等事故现象,分析了事故的原因,阐述了改进电路的原理。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影响行车安全的主要心理因素和评价指标 ,用卡特尔的 1 6种人格因素调查问卷 ,对事故组、安全组 (各 2 0人 )各 1 0个 2人搭配机班乘务员进行测试和心理因素的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发现 :事故组与安全组在敏感性、怀疑性及自律性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而事故组与安全组各机班内 2人在次级因素内外向、怯懦与果断 2个指标上也有显著差异 ,P <0 0 5 ;次级因素心理健康状况、怯懦与果断、专业有成、管理事务真确可靠及新环境的学习成长能力方面以及根源因素乐群性、有恒性、怀疑性、稳定性、自律性方面 ,差异也都非常显著 ,P≤ 0 0 1 ;其次聪慧性、敢为性、世故性、实验性、独立性、紧张性 ,P <0 0 5 ,也都具有显著性差异 ,安全组均优于事故组。结论 :这些指标应列为机车乘务员职业适应性体检的心理卫生必检指标。  相似文献   

19.
2006年8月15日韩家园开往齐齐哈尔的6302次旅客列车,编组12辆。列车在始发前进行制动机简略试验时,车辆乘务员发现全列车发生紧急制动后,立即对全列车辆制动机进行检查,发现机后第1辆XL205028车104分配阀起紧急,经乘务员换阀后开车。列车正点开车时间17:45,实际开车时间18:26,列车晚点41min。  相似文献   

20.
1 故障现象 衡阳机务段DF4B3424机车在衡阳--永州区段运行途中因差示压力计动作停机多次,并在运行至五塘--谭子山区间时,油温上升很快,机车卸载,最终因水系统循环水量不足,经乘务员处理无效,请求救援,造成机破事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