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解读《汽车产品回收利用技术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每年报废的机动车达100万辆以上。随着汽车社会的到来,我国汽车保有量急剧上升,有资料显示,至2005年底已达到2500万辆。与此同时,相当数量的汽车不可避免地进入了“老年期”。预计到2010年,国内汽车保有量将达到4530~4700万辆,届时每年报废的汽车都将在200万辆以上。这些报废汽车的回收和再利用,将是汽车消费市场面临的巨大难题。由于我国报废汽车回收工作混乱无序,一些拼装车、超期服役车仍在继续行驶,埋下了严重的安全事故隐患。  相似文献   

2.
我国二手车市场的发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高速发展,2005年销售新车574.82万辆,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的世界第三大汽车消费市场。随着国内新车销售量及私人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市场对“有保障”的二手车的需求也明显增长。目前,我国的二手车市场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二手车市场作为汽车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3.
孙琪 《汽车与配件》2007,(28):40-41
自2002年起,中国汽车市场经历了连续5年的高速发展。到2006年,中国已经成为继美国后的全球第二大汽车消费市场。从这几年汽车发展趋势,新华信预测,2012年前。中国汽车市场还将保持年均15%左右的增长。  相似文献   

4.
在经历了2004年的汽车政策年。2005年的汽车调整年.汽车工业依然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2005年,我国生产汽车570.7万辆,销售国产汽车575.82万辆,加上全年进口汽车16万辆左右的销量.我国汽车市场以近592万辆的总规模超过日本本土的580万辆,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消费国。  相似文献   

5.
我国大中城市正进入汽车社会。买得起汽车的家庭不在少数,但多数人仍在观望,原因之一是“买得起车,养不起车”。确实,对于工薪阶层,每年1.5万~2万元的使用费用制约了汽车消费市场。如果在加强维护、正确驾驶、安全行车上多下点功夫,有些费用不但可省,且节省的数量是可观的。  相似文献   

6.
李静 《汽车情报》2006,(29):37-37,39
我国汽车工业在经历了爆发式发展之后,“十一五,,期间仍将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据专家预测,到2010年,我国汽车产量将从2005年的570万辆增加到900万辆,汽车保有量将从2005年的3500万辆增加到5300万辆。  相似文献   

7.
我国车贷险业务自1998年推出后,以年均200%以上的速度迅猛增长,曾经成为有效保障银行信贷资产安全的重要手段,对促进汽车销售的增长、满足汽车消费需要发挥过积极的作用,成为汽车消费市场的重要支柱之一。  相似文献   

8.
我国汽车零部件体系发展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丽娟 《汽车情报》2006,(27):18-23
1.汽车工业发展对零部件工业的影响(1)汽车工业带动着零部件产业的发展 自1999年起,我国汽车进入持续快速增长时期,2002年和2003年更是出现了“井喷”式的发展。2005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第四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一大潜在市场。2005年汽车累计产销571万辆和57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6%和13.5%;其中乘用车产销393万辆和39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9.7%和21.4%,增速超过汽车。据预测,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需求量有望超过1000万辆,巨大的市场需求为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9.
司康 《汽车情报》2008,(5):7-8,19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权威统计结果,2006年我国汽车产销727.97万辆和721.60万辆;2007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是888.25万辆和879.15万辆,同比增长22.02%和21.84%。目前,我国汽车产量在世界排名第三,仅次于年产量达到1000万辆以上的美国和日本;在汽车消费市场,虽然目前尚没有权威机构公布实际车辆上牌数字,但根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的信息,截止到2007年9月底,  相似文献   

10.
促进汽车消费市场的成熟是发展汽车产业的主要途径之一。美国、日本和韩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经验表明,汽车消费市场的发展与汽车金融服务业密不可分。目前,中国有关汽车消费信贷的法律十分不完善,没有专门的分期付款销售法和相关的配套法律,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汽车分期付款销售。如何完善中国的汽车消费信贷法律环境,加快汽车金融建设,从而促进汽车产业的发展,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韩林 《城市车辆》2006,(4):23-24
我国国民经济1978~2005年一直呈稳步增长态势,GDP增长率在3.8%~15.2%之间波动。2004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260美元,2005年达到1400美元,且呈现逐年增长态势。GDP的增长助推了汽车产业的增速,自1992年我国汽车产量首次突破100万辆以来的10多年间,汽车产量年均增长达15%,一直高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速,成为其他行业的领头雁。尤其是“十五”期间我国汽车工业属于高速发展阶段。继2004年我国汽车产销双双达到500万辆后,2005年汽车产销量分别实现570万辆和575万辆。可以看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正在乘势而上。  相似文献   

12.
2005年4月28日,记者飞往重庆,专程采访我国重要的载重汽车企业—重庆红岩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高级工程师何勇先生。29日,在红岩汽车办公楼5楼何总的办公室里,这位年青的新任老总愉快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相似文献   

13.
2006-2007年乘用车市场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长明 《天津汽车》2007,(1):2-3,40
12006年乘用车市场评价1.1乘用车市场恢复高增长态势,带动我国汽车总体市场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升2006年乘用车国内需求跃升至新的平台,2006年我国国内乘用车需求总量达到428万辆,同比增长30.6%,需求量比2005年净增100万辆,需求恢复高增长态势。由于乘用车需求的持续快速发展,国内汽车市场总需求连续跨上新台阶,2006年全年汽车总需求达到705万辆,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名副其实的全球第2大汽车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14.
《汽车工程》2005,27(5):641-642
为促进中外汽车制造技术交流,学习国际汽车先进技术,引导我国汽车制造业的科技进步,配合2005上海国际制造技术展览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将于2005年11月2日-3日在上海举行“2005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制造年会暨国际先进汽车制造技术及装备论坛”。会议主题:先进汽车制造技术及装备。  相似文献   

15.
汽车制造业的物流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数据显示,欧美汽车制造企业的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比例为8%,日本为5%,而中国的则要达到15%。如果按2005年我国汽车销量600万辆的预测数据计算,汽车物流成本每下降1%,每辆车的成本就可以降低一千六百多元.一个销量为10万辆的汽车厂商就可以节约1.6亿元。可见,我国汽车制造商从物流环节降低成本尚有很大空间。  相似文献   

16.
促进汽车消费市场的发展,是发展汽车产业的主要途径。美、日、韩汽车产业发展的经验表明,汽车消费市场的发展与汽车金融服务业密不可分。中国关于汽车消费信贷的法律十分不完善,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汽车分期付款销售的发展。我国目前既缺乏相关的配套法律,也没有专门的分期付款销售法,如何改善中国的汽车消费信贷法律环境,促进中国汽车金融的发展,从而促进中国汽车业的发展,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的用量越来越多,全球汽车保有量以每年5000万辆的速度递增,而汽车的发展对材料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提高铝材在汽车中的用量是实现汽车轻量化的必然选择,汽车工业也将成为我国铝材的主导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18.
根据我国汽车电子产品在汽车中的比例逐年增加的形势,介绍了我国汽车电子行业正在飞速增长及汽车安全系统提高了汽车电子的增长率,阐述了2005年我国汽车电子市场的规模;并指出新兴的汽车电子技术发展引领未来汽车市场。  相似文献   

19.
2005年1~2月份,国内生产汽车近74万辆,与2004年相比基本上没有增长,增长率仅为0.96%;销量为68.5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6.94%。其中轿车产量为30万辆,同比下降7.96%;销量为28万辆,同比下降15.89%。2004年中国轿车市场低迷,曾有业内人士和权威机构预测,2005年市场形势会变好,产销增幅至少会升高3~5个百分点;国外一些研究机构也作出了同样的预测。然而,前两个月的产销形势让业界深感迷惑:2005年后几个月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走势将会如何,私人购车的时机、价位、品牌到底该怎样选择,都是大家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近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公布了2005年国内出口汽车企业排名。据海关统计:2005年我国共有1009家企业有汽车出口记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