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轿车随动悬架中橡胶悬置元件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轿车随动悬架中橡胶悬置元件的基本性能 ,探讨了橡胶悬置元件参数及其刚度特性变化对轿车随动转向效应的影响 ,着重讨论了用于随动悬架中的橡胶悬置元件对汽车操纵稳定性及平顺性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汽车前照灯检测技术发展进行了概述,比较了各种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目前各大汽车检测站普遍采用先进的CCD成像技术和DSP图像处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汽车前照灯远近光的检测,从而达到汽车前照灯的自动跟踪光轴、发光强度、远光中心坐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汽车前照灯常用的卤钨光源难以解决的车辆前照灯久用光度衰减的问题,介绍放电型前照灯的组成、工作原理,放电型前照灯的使用与维修注意事项,放电型前照灯控制单元配置及调零方法,并对氙气灯与卤素灯的性能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前照灯是保障汽车夜间或阴暗天气情况下安全行车的有效装备,为避免会车时对方驾驶员眩目,应使汽车前照灯的近光分布的大部分光直接照在"目标区",少量或微量照在"眩目区"。前照灯的光束调整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车辆夜间的行驶安全。因此,汽车前照灯应定期进行检测、调整、使之符合规定。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三轴单机客车转向随动桥的关键技术,偏角的控制、转向梯形关系的确立、保障转向平稳等。  相似文献   

6.
汽车前照灯的检测是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的站的一项重要检测项目。根据检测仪的检定方法及原理,其校准器的通常安装方法,很难控制垂线与导轨的角度误差。作者通过实践,利用平行四边形原理,找到了一种减少汽车前照灯检测校仪准器安装位置误差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由齿轮泵、恒流阀、转向机、转向油缸、随动机构和警报器等部件组成。采用前后车架铰接的形式相对偏转进行转向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汽车隐蔽式前照灯特点的分析,详细阐述了其组成结构、工作原理以及维护措施等相关事项。  相似文献   

9.
汽车前照灯的安全性能检验及其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汽车前照灯的检验意义及有关国家标准 ,分析了现行的检验手段和方法 ,针对检验中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地面边界条件对汽车外流场数值模拟的影响,制定了两种方案对某微型车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不同的地面边界条件对汽车的底部流场有很大的影响,而对上部流场影响不大;不同的地面边界条件对汽车的气动升力和前轮的升力影响很大,对气动阻力和后轮升力影响较小;在汽车的外流场数值模拟中,采用移动地面条件可以提高数值模拟的精度.  相似文献   

11.
不同的车辆在不同的情况下转向行驶具有不同的转向半径,转向半径不仅与车辆的本身参数有关,还与转向时的车速、转向角度以及减速度有关。文章对车辆转向半径跟影响因素的关系进行研究,进而寻求它们的函数关系,最终对汽车转向的路径进行模拟。  相似文献   

12.
基于ADAMS/Car建立了某微型轿车的4种不同结构的柔性拖曳臂后悬架模型,以及整车刚柔耦合虚拟样机模型进行了稳态回转道路试验,通过试验与仿真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整车模型的正确性。对不同结构的后悬架并进行运动学仿真,研究拖曳臂式后悬架结构改变对整车稳态回转性能的影响。对装有4种拖曳臂悬架的整车模型进行稳态回转仿真,结果表明:通过拖曳臂悬架的加强筋长度,来减小后悬架的侧倾角刚度,可以有效的改善整车稳态回转性能。  相似文献   

13.
车辆能源补给需求的产生存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随机性,可能会在能源供应站点形成聚集,进而影响正常道路交通.为此,本文将能源供应站点抽象为多服务台单排队系统,通过需求车辆行驶特征、能源补给行为特点的分析和元胞矩阵的设计,构建了开放边界条件下的能源供应站点元胞自动机模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模型能够实现车辆能源补给行为的模拟;需求聚集和补给行为会诱发道路拥堵现象,并会在需求高度聚集时加剧道路拥堵状态;通过模型实验可以明确需求聚集诱发拥堵的边界条件,而不同聚集程度下的边界条件对比结果证明了实施需求车辆引导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为建立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算法并确定其适用条件,考虑车队离散、车辆转出、下游交叉口排队长度3个因素,在分析罗伯逊离散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交叉口协调相位车流到达图式的预测方法,并根据车流到达时刻与协调相位绿灯启亮、结束时刻的关系,建立了协调相位车流延误的计算模型;以交通控制子区内各交叉口协调相位车流总延误最小为优化目标,以相位差为优化变量,设计了信号协调方案优化算法.仿真结果表明:与改进数解法相比,该算法降低了协调相位车流延误7.4%;随着交叉口间距、转出车辆数、下游排队长度的增加,信号协调控制效益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5.
An improved numerical method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dynamic behavior of a two part towing cable systems during turnings. In U turns and full turns, periodical heave motions are found both for the towed vehicle and for the depressor. Periodic motions of the subsea units and of the cable surface tension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turning parameters, such as turning velocity and turning radius. System parameters, such as length of the second cable and the vehicle hydrodynamics, also damp turning instability.  相似文献   

16.
高又兵 《交通标准化》2010,(23):140-142
车辆的外廓尺寸是公路几何设计中的重要控制因素。《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明确规定了设计车辆的种类及其外廓尺寸,作为确定道路交叉布置和道路几何形状的基本依据。而实际上因某些特殊需要,公路上经常出现外廓尺寸超出设计车辆最大尺寸范围的超长车辆,现行路线规范中平曲线加宽值不能满足其转弯要求。结合水东服务区设计实例,对超长车辆转弯时平曲线半径加宽值验算进行详细论述,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采用车辆道路试验方法,利用VBOX、尾气采集系统与陀螺仪对车辆行驶状况进行数据采集;基于投影寻踪动态聚类的方法,结合带有精英控制策略的NSGA-Ⅱ对不同参数指标进行处理;定量研究了参数指标对车辆燃油经济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程度,分析了特定工况下不同参数指标影响特性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行驶工况中,加速度对车辆燃...  相似文献   

18.
基于四轮转向技术和模糊控制理论,提出一种新的四轮转向汽车后轮转角控制策略,即比例前馈加模糊反馈。在ADAMS/car模块中建立四轮转向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并基于Matlab/Simulink依据控制策略设计了四轮转向汽车控制系统,由ADAMS与Matlab的数据接口实现了控制系统与整车动力学模型联合,对四轮转向汽车进行典型行驶工况的联合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后轮转角控制器能使车辆很好地跟随理想转向模型,提高了车辆的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不确定信息下应急救援路径选择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迅速有效的震后交通疏散及道路管制措施对降低地震损失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定义路网疏散连通度和安全行驶路线,对不确定信息条件下救援疏散和路径选择问题进行描述.将避难点分配、路径规划、车辆容量,以及不确定通行能力作为该问题约束条件,确立了以公交疏散问题为基础的应急救援车辆路径选择模型.考虑到模型仿真的局限性,转化为相同发车间隔下的公交均衡调度问题进行求解.以唐山抽象路网和人口分布为基础进行仿真实验分析,结果表明:不确定信息条件下选择安全救援路径,当救援车辆途中遇阻时,只需调整交叉口转向策略即可顺利通行,保证了救援调度工作的稳定.  相似文献   

20.
利用ADAMS/CAR建立了某型五轴半挂车(1+5+5)型的车辆模型,以及不同坡度、不同转弯半径的路面文件。仿真分析了车辆在弯坡路面高速下坡行驶的过程,说明了过程中动荷载变化的原因,统计分析了车辆在不同弯坡的路面上行驶产生的动荷载,找到了动荷载随着坡度、转弯半径的变化规律。可为路面设计和车辆设计时考虑动荷载的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