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龙一鸣 《摩托车》2007,(8):33-3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6年第30号公告:为鼓励摩托车生产企业持续、稳定地生产、销售符合国家安全、环保、节能、防盗等技术标准要求的摩托车产品,简化车辆注册登记手续,减轻用户负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有关规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制定了《摩托车生产企业新车注册登记免予安全技术检验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免检办法》),现予以公布,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2.
信息广角     
发改委发布实施新车注册登记检制度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出台了《摩托车生产企业新车注册登记免于安全技术检验实施办法》并于2006年7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规定,已通过摩托车生产准入的企业可以申请新车注册登记免于上检测线进行安全技术检验。列入《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内的所有摩托车产品在批量生产时能够持续、稳定地达到国家安全、环保、节能、防盗等技术标准要求,且与《公告》批准状态一致,该企业所生产的摩托车产品可认定为新车注册免检产品。获摩托车新车注册免检不但简化了购车用户在当地办理新车注册登记及挂牌手续,同时对提高企业形象和产品声誉将有积极影响。因此该项制度的正式实施,将会引导摩企积极提升产品质量,申报摩托车新车注册免检。  相似文献   

3.
信息广角     
《摩托车信息》2006,(7):59-60
国家发改委日前起草了《摩托车生产企业新车注册登记免检实施办法》,并于3月15日后择日发布,以鼓励摩托车生产企业产销符合国家安全、环保、节能、防盗等技术标准的产品。该《办法》要求,通过摩托车生产准入条件全项审查并获得国家发改委公告的企业可以申请新车注册登记免检,同时还需具备三个条件:一是产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产业政策、技术标准及行业管理规定;二是企业具备并保持摩托车产品生产一致性保证能力;三是所有产品在批量生产时能持续、  相似文献   

4.
5月20日,《中国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3年第27号公告》公布,力帆集团旗下全目录两轮摩托车产品正式入列《新车注册登记免予安全技术检验企业及产品》名单,同时江门气派摩托车有限公司、浙江力帆摩托车有限公司及其生产的摩托车产品也一起入列此名单。这意味着力帆集团全目录两轮摩托车产品获得了"新车注册登记免予安全技术检验"资格(简称"新车注册免检"),而消费者在购车时也可  相似文献   

5.
2007年9月1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150]公告,摩托车企业通过国家整车免检审核落锤,花落隆鑫,隆鑫独家率先通过国家整车免检,旗下的隆鑫、劲隆两大摩托车品牌成为行业免检车型。在9月20日重庆市经委新闻发布会上披露了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题图)。2006年7月1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摩托车生产企业新车注册登记免予安全技术检验实施办法》,凡已通  相似文献   

6.
国家发改委日前公布,江门大长江集团生产的“豪爵”和“suzuki”摩托车全系列全品种获准“新车注册免检”(上牌免检)资格。自2006年7月1日起,国家发改委推行了《摩托车生产企业新车注册登记免予安全技术检验实施办注》,所有通过摩托车生产准入的企业都可以申请,不过,目前仅有重庆隆鑫集团和江门大长江集团获准通过。  相似文献   

7.
忻文 《汽车与配件》2005,(29):40-4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原国家经贸委《关于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目录管理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经贸产业[2001]471号)、《摩托车生产准入管理办法》(国家经贸委令第43号)等有关规定,现将经审查批准的新增国产新车注册登记免上检测线的企业及车型、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和获得摩托车生产准入的企业(第一百批)予以发布。  相似文献   

8.
GB 24155—2020《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安全要求》代替GB 24155—2009,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作为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以下统称为电动摩托车)专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在电动摩托车安全方面提出了很多新的技术要求,本文结合标准及企业针对标准进行的样车整改情况,对其中新增技术要点进行凝练、总结,对生产企业样车制备及检测机构标准执行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将对电动摩托车行业长足进步提供实际帮助。  相似文献   

9.
我国摩托车产业发展到今日已经进入一个瓶颈,国内市场萎缩、出口门槛提高、出口退税下调、知识产权纠纷层出……,各种问题集中爆发,使企业一时间疲于应对,虽然间或也有诸如消费税下调、摩托车生产企业新车注册登记免予安全技术检验等消息传来,可仍难解摩企之困.  相似文献   

10.
20年来,珠海市摩托车禁牌政策致使无牌、无证车辆增多,交通管理困难。自2003年以来,关于珠海市西区(含金湾区、斗门区)摩托车开放上牌的消息盛传不断,但管理部门却一直没有明确的表态。在政协代表多次提议、民众强烈诉求以及媒体大力推动下,近日,《珠海市金湾区、斗门区行政区域范围内摩托车注册登记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终于发布。10月1日起,金湾区、斗门区将对本地户籍人口以户为单位,限量注册登记上牌。  相似文献   

11.
3月14日,中机中心发布《2012年度摩托车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以落实工信部颁布的《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办法》(工产业[2010]第109号)和工信部、公安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和注册登记工作的通知))(工信部联产业[2010]453号)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摩托车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工作,积极推进摩托车行业技术进步和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2.
近日,合肥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合肥市道路交通安全条例》于明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明年元旦起,合肥市区将停办摩托车注册登记,摩托新车注册、更新、过户全喊停,外地摩托车禁止进入市区二环路以内行驶。同时,明年5月1日起,包括燃油助力车在内的非标准车也将禁止上路行驶。  相似文献   

13.
<正>根据《合肥市道路交通安全条例》规定,为从登记环节加强对摩托车的控制和管理,从2010年1月1日起,合肥市区将停止办理摩托车登记(因公需要的除外);外地注册的摩托车(含三县)也不得迁入市区登记;合肥市人民政府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道路交通安全状况,对摩托车的通行采取限制措施,具体管理办法另行制定。为防止外地登记的摩托车长期在合肥市  相似文献   

14.
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布两则公告:一是撤销28家未通过生产准入考核的摩托车企业,撤销企业的相关产品自2005年6月30日起不再作为车辆产品注册登记的依据;二是封杀141家摩托车企业中不符合国家标准GB14622-2002《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工况法)》第二阶段要求的2100多款摩托车。  相似文献   

15.
<正>1月14日,工信部印发了《关于电动摩托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称,为实施电动摩托车相关国家标准,规范电动摩托车生产,根据《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和《摩托车生产准入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工信部决定对电动摩托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实施准入管理。  相似文献   

16.
关于规范机动车产品出厂合格证管理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明(以下简称合格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办理机动车注册登记必须提交的法定文件之一,也是车辆生产企业产品生产一致性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为提高车辆注册登记工作的效率,加强和完善对机动车生产企业及产品的准入管理,并有效防范盗抢、走私  相似文献   

17.
自《安全驾驶》栏目开办以来,刊登了大量摩托车爱好者喜闻乐见的常用知识,受到了广大摩托车爱好者的欢迎。随着广大摩托车爱好者的驾驶技术以及知识层面的提高,《安全驾驶》栏目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对栏目主旨和内容编排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以满足广大摩托车爱好者对摩托车驾驶安全,专业知识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准入制度强化电动摩托车行业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月14日,工信部印发了《关于电动摩托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称,为实施电动摩托车相关国家标准,规范电动摩托车生产,根据《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和《摩托车生产准入管理办法》的有关  相似文献   

19.
《摩托车技术》2009,(10):34-34
9月15日,财政部和工信部联合发布《关于调整汽车摩托车下乡产品目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该《通知》指出,财政部、工信部与汽车、摩托车生产企业签订的《汽车(摩托车)下乡推广工作生产企业协议书》中明确规定,摩托车下乡生产企业应在签订协议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缴纳一定数额的履约保证金,否则视为违约,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取消其下乡资格,因此将尚未缴纳履约保证金的摩托车下乡生产企业名单予以通报,  相似文献   

20.
2011年12月13日,工信部发布《关于重庆精通力阳摩托车制造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违规行为及处理决定的通报》(以下简称《通告》)指出,根据《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和“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开展的摩托车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中发现,全国有8家摩托车制造企业的12款产品排放装置与《公告》批准不一致,另外还有1家企业的2款两轮摩托车产品均是该企业提供产品合格证,由其他企业生产,该行为属于违规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