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科技动态     
《航海》1983,(5)
FSN—70卫星导航定位仪问世日本古野电气有限公司制造了一种新型卫星导航定位仪——FSN-70。它比其他同类的导航仪体积小,重量轻,并且具有更多的功能。其数据是由绿色字母在阴极射线管上显示出来的。这种导航定位仪的主要功能有:显示从船舶到大圈和恒向线航行途中的任何航途基准点的距离和航向;预计到达和驶离时间;报告流向和流速;发出过份偏航和到达目的地警报;制定航行计划;贮存前五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分解的多信号分类算法估计罗兰C接收机天波延迟的信号处理新技术。它为接收机基准点的实时设置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常规接收机为了防止天波干扰,将基准点设置在一个固定位置上,导致基准点处信噪比受包络限制而较低,从而大大增加了对准基准点的时间。利用这项技术,我们在低信噪比条件下分离出了地波和天波的到达时刻。这就使得接收机能根据天波延迟变化实时选择基准点最佳位置,并能利用地波到达时刻进行周期选择。由于此法有助于增加基准点处的信噪比,减少对准基准点的时间,因而能极大地提高现有罗兰C接收机的性能。还显示了新方法较IFFF方法有更高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3.
董守礼 《集装箱化》1994,(12):15-16
装箱与卸箱的流程是集装箱船从事海上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承运人来说,抓紧抓好集装箱在港口的监装监卸工作是履行其货物保管责任的必不可少的措施。一艘集装箱船,无论它停靠在世界哪个港口,都会面临航次装卸质量的实际问题;装箱质量直接影响到未来航途安全和卸箱进程;卸箱质量事关交货或转船的顺利与否。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对船舶倒航时操纵困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用短翼理论得到了r’O和δ_K的近似解析式后指出,航向稳定性和操纵力是倒航操纵性的两个构成要素。详细讨论了船体参数对倒航操纵性的影响。并推荐r'O作为倒航操纵性指数、自动回转试验作为标准试验。  相似文献   

5.
《航海》1995,(2)
在远洋船舶的“心脏”,他坚韧地把握着科技的动力,用青春的热血,输送着源源不断的能量。涌动的海浪为这位远洋科技精英击节赞叹,铺展广阔的航途。  相似文献   

6.
研发了一套自控自航船模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此系统以PAC为核心部件,通过开发的基于VB.NET语言的控制程序,可以实现动力系统和操纵系统的手动与自动执行,并对相关传感器的数据进行同步采集.试验数据用系统辨识的方法进行分析处理.应用此系统对一型三体船进行了快速性试验,并对处理结果进行了简单的比对,表明用此自航自控船模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工作可靠,得到的结果准确实用,而且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针对海洋石油平台沉降难以进行高精度、长期连续、实时自动监测的问题,以胜利油田埕岛中心一号平台为例,采用GNSS-RTK和静力水准沉降监测方法开展24 h的连续实测试验,监测结果表明:静力水准测量适用于海洋石油平台毫米级沉降监测,以稳定的深桩基作为基准点,能够监测平台的相对沉降;GNSS-RTK可以监测海洋石油平台的整体绝对沉降,但其监测精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智能式航迹自动舵的海上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述了一类航还自动航的系统设计及仿真调试,重点介绍了实船试验情况,并通过海试比较了增益规划式PID、喜捧控制及神经网络控制等不同算法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航迹自动舵在不同海况下长时间工作稳定可靠,航还控制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9.
郭子华 《水运工程》2017,(S2):75-77
为解决自航耙吸船在航道疏浚特别是冲淤变化大、施工中无法精确测量水下土方的难题,依托大型自航耙吸式挖泥船“长鲸6”在长江南京以下 12.5 m深水航道二期工程施工中进行研究,采用自动土方计量仪进行耙吸船疏浚精确计量,探讨自动土方计量仪原理并总结应用。  相似文献   

10.
自动测量艇     
目前,日本海上保安厅正在研制一种叫做自航式浮标的自动测量艇。1983年已完成了航运系统的设计制造以及安全防御、浮体、计测系统的设计工作。自航式浮标是由无线电遥控的一种新型机械。它适合于在海底火山周围有人驾驶测量船作业危险性大、难于施展调查的海域等处使用。浮标上装备了各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一种圆筒型的浮式防波堤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在此基础上对拖航过程进行了概述。对于本次试验的试验概况以及工况进行了设定,根据要求对试验设备进行了安装和标定。通过模型试验的方法对圆筒型浮式防波堤的拖航过程中的拖航阻力进行了较为透彻的研究,分别分析了两种工况下圆筒型浮式防波堤随着航速增加拖航阻力的变化情况。通过比较可以得出两种工况下浮式防波堤拖航阻力的差距,为浮式防波堤实际的拖航工程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以此来保证拖航过程的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2.
<正>4月26日,由中交上航局投资,振华重工及荷兰IHC公司设计,上海振华启东船厂建造的两艘耙吸挖泥船——"航浚6008""航浚6009"轮在江苏启东正式交付使用,标志着我国疏浚装备在智能领域实现重要突破。"航浚6008""航浚6009"轮型长皆为108. 25 m,最大挖深30 m,舱容量6 500 m~3,具有无限航区航行能力。两艘挖泥船配备了当前世界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疏浚控制系统,具有自动低浓度排放、自动吃水控  相似文献   

13.
航姿自动测量系统是当前船舶的重要助航设备之一,对于船舶的航行安全,自动驾驶等,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当前航姿自动测量系统成本高,复杂性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低成本MEMS惯性和磁传感器的姿态和航向参考系统(AHRS),研究其在船舶航行领域中的应用,设计航姿测量系统中航向、姿态测量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实验证明提出的方法能够保持较高的工作稳定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舰船科学技术》2015,(Z1):131-134
对一种圆筒型的浮式防波堤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对拖航阻力的数值模拟方法以及模型试验的过程进行阐述。通过数值模拟与模型试验的方法对这种圆筒型浮式防波堤的拖航过程中的拖航阻力进行较为透彻的研究,分别分析这2种方法下圆筒型浮式防波堤随着航速增加拖航阻力的变化情况。为更好地分析2种方法下的拖航阻力情况,圆筒型浮式防波堤在2种方法下的缩尺比例相同。通过对圆筒型浮式防波堤拖航阻力的数值模拟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可以得出浮式防波堤拖航阻力的数值模拟与模型试验之间的差距,为浮式防波堤实际的拖航工程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以此来保证拖航过程的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5.
美国波的确(Bowditch Navigator)航海设备公司近来研制的MK型海图自动标示仪,能自动连续地标示出即时的船位。该仪器有五种可供选择的工作方式,即航位推测法、台卡导航系统、劳兰导航系统、奥米茄导航系统和卫星导航系统。后四种工作方式均直接从各自的接受装置中获取船位信息,而选用航位推测法时,既可在预置一定航向、航速数据的情况下进行自动操作。  相似文献   

16.
《舰船科学技术》2014,(2):134-136
阐明用绝对运动分析法、以目标为基准点的相对运动分析法和以潜艇为基准点的相对运动分析法绘算潜艇驶离水面舰艇搜索带的作图步骤、作图机理及特点,并对3种绘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7.
基于大地基准点的舰载雷达零位标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基于码头上已知的基准点对舰载雷达天线进行标校的新方法,给出了标校的数学模型,对模型转换引起的真值误差进行了估算,并研究了基准点、雷达、方位标相对位置关系对标校精度的影响,给出了保精度的相对位置关系范围。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现代“海洋气象导航”中使用电子计算机对横渡大洋的航船进行航线优选,提供导航决策咨询的有关技术问题作扼要的介绍。主要内容是:船舶失速回归方程的计算和任设节点动态规划优选航线。海洋水文气象因素对船舶航行的影响,主要是反映在船舶航速的变化上。为了能定量地分析这些因素对航速的影响,并能进行预测估算,可以采用数理统计的原理,收集各型船舶的失速实测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求得船舶失速回归方程,以便在优选航线时,预测估算全程各点的航速。把水文气象因素的影响,体现在航速的变化上,同时把船舶要求的各种约束条件,作为一种信息,同样也使船舶航速自动改变。由于航速因条件而变化,故航程最短的航线并不一定是最佳航线,最佳航线应该是全程航时最短的航线。为了求得全程航时最短的航线,可以采用任设节点动态规划的方法。这种方法,在主航线的两侧任意设定适当密度的节点组成航路网络,根据“最优化原理”,对各条支路及节点进行递推计算,求得一组最优决策的集合,联结最优决策的各节点,即得最优航线。计算结果可以提供航线分析人员作最后的分析判断。由上述原理和方法编制的计算机程序,可以完成海洋气象导航工作中航线推荐、跟踪导航和总结分析的计算工作,计算机程序还可以自动绘制航线图,提供形化的显示和记录。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喷水推进操舵倒航机构的倒航性能,以仿生型操舵倒航机构为研究对象,基于带自由液面的力特性循环水槽及操纵力试验台架,对操舵倒航机构在不同流量条件下进行水动力试验,采用六分量仪测量操舵倒航机构受到的力。基于CFD技术,采用RANS方法和VOF算法对该机构进行水动力仿真计算,得到作用于操舵倒航机构上的力及流场特性,并将该计算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计算与试验值存在一定偏差,但在工程可接受范围内,说明所采用的计算方法可以用来预测仿生型操舵倒航机构在倒航工况下的水动力特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水质监测的需要,设计了一套无人走航式监测平台系统,硬件系统由无人走航式监测平台和岸基站组成,软件系统由无线通讯软件和控制软件组成。无人走航式监测平台可以实现自主导航、自主采样并检测、自诊断、将在线检测信息实时传回岸基站控制中心。岸基站可以对不能在线分析的数据如COD、BOD、营养盐等数据进行实验分析。测试证明无人走航式监测平台可以实现预期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