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林伟 《铁道建设》2008,(2):49-51
电伴热系统作为一种伴热保温方案,已成功应用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等行业,如金属管道及设备工艺装置的保温和防冻等领域,在桥梁领域特别是钢桥上应用较少,本文以烟台至大连铁路轮渡项目汽车栈桥工程为例,详细介绍电伴热系统在钢桥上的应用技术和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2.
青藏铁路第七标段多年冻土路基按保护冻土原则进行设计,高含冰量冻土地段采用片石通风路堤、通风管路堤、保温护道等措施减少冻土扰动,缩小冻土融化沉降范围;采用换填保温层、设置挡水埝、U型水沟等防排水保温措施,使冻土路基重建热量平衡系统,满足了多年冻土路基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3.
研究路基及周围土体温度的分布规律是分析季节性冻土地区路基稳定性的重要基础,结合哈齐客专DK221+150断面3 a的现场监测数据,分析了天然地表及路基不同位置的地温分布规律;建立温度场的仿真模型,研究温度沿深度方向的变化规律;利用实测数据验证模型,分析保温护道高度对路基温度场的影响。现场监测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护道对路基的边坡下部和坡脚处影响较大,能够有效减小冻深,但对路基中心的温度场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结合地处严寒地区哈齐客专路基施工实践,分析严寒地区路基冻胀原因及影响因素,介绍了通过改良填料特性,设置筏板、保温护道、沥青封闭等技术措施,施工中严格控制填料细颗粒含量、含水量等关键点,并利用冬期进行堆载预压,较好地解决了严寒地区冻胀对路基的不良影响,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哈尔滨至大连铁路客运专线采用CFG桩进行地基处理,由于哈大客专地处严寒地区,为保证进入冬季之前刚灌注的CFG桩成桩质量,采取冬季施工措施,使CFG桩及桩间土顺利过冬期,本文对覆盖土法、覆盖保温材料法进行了对比,推荐使用覆盖玉米杆保温法,介绍了该方法的施工工艺及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根据大连快速轨道交通三号线延伸工程所经过桥梁的19#~35#桥墩特殊地质条件和施工环境,提出挖孔作业护壁施工方法,即下沉钢护筒护壁法、粗钢筋插钎护壁法和打入(强夯)钢护筒护壁法。  相似文献   

7.
运用土壤冻结条件下水热耦合输移基本方程及数值方法,考虑在铺设保温层情况下,加铺防冻胀护道对路基地温特征的影响规律,并与未加铺防冻胀护道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铺设保温材料对减小路基中部附近土体季节冻结深度有明显作用,但对路基两侧冻结深度影响相对较小;加铺防冻胀护道对边坡下土体季节冻结深度有一定程度的抬升作用,上升幅度由路基坡脚向路肩逐渐减小,但对路基中部附近土体季节冻结深度影响甚微;保温板-防冻胀护道复合路基结构形式,充分利用两种措施优点,对路基中心、路肩以及坡脚下最大冻结深度抬升的综合效果更好,抬升最大值分别为1.48、1.01、0.68 m。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世界首条穿越高寒地区的高速铁路——哈尔滨至大连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于10月8日开始进入试运行阶段,为正式开通运营做最后的准备。哈大高铁自哈尔滨至大连,纵贯东北三省。哈尔滨西站至大连北站间运营里程921km,全线共设哈尔滨西、长春西、沈阳、大连北等24个车站,列车运行全程仅需4h左右。  相似文献   

9.
基于哈大高铁典型断面的实测数据,运用非稳态相变温度场的数学模型及数值模拟的方法,采用有限元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对路基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着重研究了不同型式防冻胀护道对季节性冻土区路基冻结特征的影响,分析了其对路基横向地温及横向冻深差异的消除效果。得出结论:增大防冻胀护道的高度可有效减少冷量从两侧侵入路基,能有效减小路基冻深;根据现有研究,建议在修建南北走向季节性冻土区高速铁路路基时采用阳坡侧较低,阴坡侧较高,且阴坡侧护道高度与路基齐平的非对称型式护道,以最大限度减小路基横向地温及横向冻深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盐渍土的溶陷变形可能造成线路不平顺性加剧,不利于高速铁路的安全运营。而水分是影响盐渍土地基溶陷的主要因素。为研究高速铁路路基基底盐渍土的抗溶陷措施,开展了不同反压护道宽度与垂直防渗深度的渗流计算。结果表明:不同工况下,体积含水率增量沿地基深度方向均呈先增大后逐渐减小趋势,孔隙水压力增量沿地基深度方向呈衰减变化;路基坡脚外增设反压护道及垂直防渗措施均可有效防止基底浅层土的体积含水率增大,路基基底的防渗效果与反压护道宽度及垂直防渗深度成正比;建议采用"3 m宽反压护道+4 m深垂直防渗"作为徳伊高速铁路路基基底盐渍土的抗溶陷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