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香港注册成立,由香港、深圳等地学者组成的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近日发布"2013中国城市分类优势排行榜",并首次公布香港竞争力评价研究结果。"2013中国城市分类优势排行榜"涵盖了省区综合竞争力、省区成长竞争力、中国十佳诚信政府、十佳高效政府、十佳最具开发潜力城市、十佳投资环境城市、十大创富城市、最具幸福感城市、最具竞争力百  相似文献   

2.
刘勇 《驾驶园》2010,(5):19-21
成都是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中国城市综合实力十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是蜚声中外的“美食之都”。记者有幸一睹这座魅力四溢城市风采,身心倍感舒畅。  相似文献   

3.
蓝堃 《经济导报》2007,(44):15-16
在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影响下,来自中国内地、东南亚、欧美、中东的热钱纷纷涌来香港,推动恒生指数在十个月内上升了逾7万点。港股大旺,楼市大旺,带动了香港经济大旺。经济专家认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应着眼於国家发展战略,推动香港金融业发展,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伦敦金融城市长史达德透露,伦敦成功的三个主因是:良好的监管环境和公共设施、庞大的人才库、高度开放的市场。看来香港仍有许多事要做好。[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由海内外近百名权威专家和学者共同完成的《(2002-2003)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列举了未来中国发展面临的五大挑战。首先是中国城市群人口密度过大。报告指出.前上海浦西地区的人口密度为37000人/平方公里.北京和广州地区的人口密度分别为14000人/平方公里和13000人/平方公里。而目前世界主要大城市如东京都只有13000人/平方公里,其余城市如纽约、伦敦、巴黎和香港的人口密度,最多也只有8500人/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密度过大,必然给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  相似文献   

5.
李军元 《经济导报》2007,(42):42-43
深圳是中国最大、最繁忙的口岸城市。随着深圳经济特区的快速发展,深港之间人员及货物往来急剧增多,口岸通通行能力备受关注。十多年前的深圳,人们经常见到这种景象:浩浩荡荡的香港货柜车隆隆驶过罗湖、福田市区.在各个口岸前大摆长龙.过境车辆一等五六个小时成为常事,这已成为困扰深圳快速发展的一大难题。显而易见,在深港之间增开口岸通道,势在必行。[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声音     
徐建一:以创新驱动企业发展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日前,经济日报社主办的以"全球视野创新驱动"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自主创新年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发布并表彰中国十大创新型城市、十大创新型企业、十大创新人物。徐建  相似文献   

7.
谢涌海 《经济导报》2009,(41):13-14
中国经济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传奇般经济建设成就。伴随着经济的腾飞.中国的资本市场也得到长足发展。香港和上海,作为中国资本市场上的两大中心城市,为中国的经济建设,金融之市场化和经济之资本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经济日益占据世界经济更重要地位的今天,己成为吸引世界目光的两颗明珠。  相似文献   

8.
珠三角都市圈曾有过不同的概念,狭义的珠三角指广州、深圳等广东九个主要城市;大珠三角则在此基础上添加了香港、澳门;泛珠三角则俗称“9+2”,“9”是指广东与周边八个省份,“2”是香港和澳门。  相似文献   

9.
黄定光 《经济导报》2007,(44):14-14
要壮大香港展览业发展,巩固香港国际展览中心的地位.就必须提升香港展览业的功能.消除现时展馆不足造成的限制。我认为应借鉴中国最大的小商品市场——浙江省义乌市的“全城展销”、“长期展销”的发展策略,并善用香港现有优势建立城市品牌形象,利用边境土地及空置厂厦等未被充份使用的社会资源.建立贯通中外的永不落幕的长期展销双向平台,定位为国际橱窗及内地橱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周忠菲 《经济导报》2007,(37):26-28
十年前,根据中英关於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中国恢复了对香港行使主权。十年之後,香港丰姿挺拔,依然璀璨、瑰丽、迷人。香港楼市每平方尺的售价,早巳超过1997年3,000美元的最高点。香港的消费者指数,也出现2000年以来的最好势头。就业率上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蓝堃 《经济导报》2007,(12):44-44
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港澳研究中心已经连续六年就沪港国际都会城市竞争力进行研究。在3月21日公布的最新“香港上海国际都会城市竞争力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虽然香港在整体竞争力连续六年领先上海,然而两地的国际都会城市竞争力差距却逐年拉近。  相似文献   

12.
何洁霞 《经济导报》2010,(32):45-45
2010常州(香港)城市产业推介说明于8月12日,假座香港君悦酒店举行。推介会共推出700个项目涉及六大领域,其中30个项目属地块开发,占总体近30%;其次为旅游休闲项目,共21个:制造业项目20个;城市综合体项目75个;市场物流项目8个;科技创意项目6个。  相似文献   

13.
3月18日杭州市政府正式向香港推出“杭州旅游消费券”。这是第一个向香港、澳门推出“旅游消费券”的内地城市。杭州市通过香港一些旅行社、航空公司等协助,向香港发放4万份,面值300万元人民币的“旅游消费券”。  相似文献   

14.
蓝堃 《经济导报》2007,(23):5-6
香港回归祖国已经十个年头了,基本法已实施十年。值香港回归十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在实践历程中重温“一国两制”的方针和基本法的贯彻实施情况,是有必要性。香港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区的高度自治权不是香港固有的,而是中央授予的,不存在剩余权力问题。这点,对保持香港长期稳定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点,香港人必须深入认识和牢记。[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香港     
《汽车杂志》2006,(6):186-186
香港是高密度城市的典范,是内地绝大多数城市的榜样。然而内地城市领导人也许不知道,“超高、超密”的“香港模式”并不是某种建设理念的产物,而是前港英政府在住房问题上任由市场力量主宰,爆炒地价至离奇的程度.房地产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产物。它损害的,正是大多数普通市民的生活质量和经济利益。“现代化不等于高层建筑”。  相似文献   

16.
“2009中国避暑名山榜”日前在香港揭晓,驰名中外的“避暑胜地”江西庐山被评为“中国十大避暑名山”。江西庐山自古有“奇秀甲天下”之美誉,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大部份山峰在海拔1000米以上,景区内夏季温度平均16.9摄氏度。据了解,  相似文献   

17.
11月10日,全国中心城市汽车维修行业协会第十届工作研讨会暨首届全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秘书长联席会议在东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汽车维修行业协会的负责人、企业代表以及香港汽车服务协会的负责人共6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8.
何洁霞 《经济导报》2007,(26):12-13
香港回归十年,经济大上大落。而作为香港经济支柱的楼市,也是几番起落。今天香港楼市虽然已重拾升轨,但却出现两极化,差距很大。豪宅市场升势凌厉,中小型住宅仍不复十年前勇。但业内人士认为,未来楼市可再闯高峰。[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港珠澳大桥动工在即,珠海将是Y字型大桥的落脚点之一,珠海市市长锺世坚在珠海接见香港传媒时表示,珠海目前正着力推进交通基建设施,使之成为珠三角西岸的交通枢纽及核心城市。他又说,港珠澳大桥落成后,不单缩短香港和珠海的距离,珠海亦会成为珠三角唯一连接两个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的城市,将会带动区内的经济。  相似文献   

20.
刘帆 《经济导报》2009,(30):21-21
近日,专业人士预测,在今年底到明年初香港失业率很有可能达到10%。这个数字意味着即将会有近80万人丢掉饭碗。这个情况很不乐观。尤其是在香港这样外向型、流动性很强的城市,其经济体系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和冲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