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兰渝铁路西秦岭隧道TBM步进技术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大军 《隧道建设》2010,30(2):162-168,178
根据西秦岭隧道钻爆法与TBM掘进法施工相结合的实际情况,提出TBM经过钻爆施工段的步进方案。通过介绍油缸推进、弧形滑道步进与电机驱动、整体托架步进这2种步进方法的技术特点、控制重点和详细的施工方法并对各自的优缺点进行比较,最终选择油缸推进、弧形滑道步进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2.
王海军 《隧道建设》2019,39(9):1500-1506
引松供水工程4标段隧洞主要采用敞开式TBM进行施工,为节省工期,部分洞段变更为钻爆法施工接应,TBM步进通过。为使TBM在圆形钻爆段快速步进,通过分析TBM在圆形断面空推步进的影响因素,研究钻爆段弧形底板的施工方法、质量控制措施,以及TBM在步进过程出现撑靴撑不到洞壁、撑碎洞壁,底板破碎和底部高低不平等问题的解决措施,使TBM安全、快速步进通过;通过与滑板式步进技术进行对比分析,总结2种步进方式的适应性以及优缺点。  相似文献   

3.
TBM弧形步进的滑槽快速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孝福 《隧道建设》2011,31(2):252-255
为提高施工进度,以西秦岭隧道为工程实例,从施工进度、弧面质量、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方案比选,最终选择了TBM弧形步进滑槽的快速施工方法。事实证明此方案是可行的,达到了最高日进度160m的记录,保证了TBM组装和步进的开展。  相似文献   

4.
西秦岭隧道TBM掘进步进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南川 《隧道建设》2011,31(6):749-754
为了解决二次步进中TBM就位、安装步进设备中遇到的一系列技术难题,以兰渝铁路西秦岭隧道TBM施工为例,通过采用TBM在钻爆加大断面内模拟正常掘进、材料运输车编组优化、仰拱安装机改造等手段,解决了TBM步进设备(滑行支撑架)位置确定、步进材料供应、仰拱拼装效率低等难题,顺利、高效地实现了TBM二次步进作业。  相似文献   

5.
周雁领 《隧道建设》2015,35(5):468-472
我国采用硬岩掘进机施工的项目,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TBM法和钻爆法充分结合,因而开始掘进前、中间转场或贯通后TBM都需要步进,甚至是长距离步进,TBM步进速度对工期影响较为明显。本文系统地总结了现有的TBM步进技术,重点论述目前效率最高、迅速得以推广应用的滑板式步进技术,包括结构与原理、步进流程、技术要点、应用效果、适应性改进、辅助工程需要注意的事项等。开敞式TBM采用滑板式步进技术具有设备投入少、施工设施投资少、步进速度快、适用于长短距离步进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齐志冲  贺飞 《隧道建设》2017,37(Z1):184-188
以引松工程为背景,结合TBM施工前的基建要求,详细介绍开敞式TBM滑板式步进机构的组成、步进原理,并概述滑板式步进技术对步进洞、始发洞、不良地质预处理段步进洞、检修洞的建造要求。最后,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对滑板式步进技术始发和接收的操作流程、步进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出现的问题及步进效果进行总结,并结合基建要求对该种步进机构的优缺点进行阐述,可为类似TBM工程的前期基建及步进作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朱文会  翁承显  陈静 《隧道建设》2012,32(5):739-748
为解决TBM过站及区间车站同步施工这一问题,对TBM掘进过站和步进过站2种方式进行专题研究,通过采取在施工前制定专项的施工筹划,优化车站结构形式、利用中间车站进行地面及辅助设施转场等措施,实现了以下目标:1)确保TBM连续通过6座中间车站;2)较好地发挥TBM独头快速掘进的功效;3)较好地协调区间与沿线车站的交叉施工组织。  相似文献   

8.
齐梦学  周雁领 《隧道建设》2018,38(11):1860-1867
TBM法隧道施工技术在我国已经得以大力推广,同时施工的TBM数量已达40余台(套),有TBM施工业绩的企业近20家。TBM法隧道施工规模的扩大,并未能带动整体施工水平的全面提升,TBM掘进施工速度差异巨大且不均衡已经成为较为显著的问题,导致工期延迟、成本增加,造成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损失。结合近20年的TBM施工实践,探索并实施SPS作业法,即TBM持续、均衡、快速施工技术,提出“3个基础”“10项措施”实现适宜地质条件下TBM持续、均衡、快速施工;而在恶劣地质条件下,通过完善设备功能与性能、改进施工工艺,提升TBM工程适应性; 从而促进TBM工法科学、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宋天田  李宏波  陈岗 《隧道建设》2019,39(6):998-1004
为解决双护盾TBM在城市地铁施工中始发困难、极限小转弯半径、穿越极硬岩及断层破碎带等工程难题,结合双护盾TBM在深圳地区的应用需求,研究双护盾TBM在深圳地铁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提出双护盾TBM在R260 m极限小转弯半径施工中的刀具磨损消耗规律、步进控制措施及测量顶台振动解决方案; 2)提出一种分体始发技术方案以解决双护盾TBM始发场地狭小、空间受限问题; 3)提出在210 MPa极硬岩工况下双护盾TBM的针对性设计及刀具优化改进措施; 4)提出双护盾TBM穿越断层破碎带掘进参数建议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TBM大型机械设备在云南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出口段施工使用情况,详细介绍TBM的组装与调试,始发与到达,步进与掘进,掘进过程中防扭转和泥饼措施,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隧道建设》2010,30(3):271
据地质条件和TBM的形式、安装方式及采用的吊装设备, 以及刀盘直径、TBM组件尺寸等因素, 在充分考虑扩大洞室的功能特性、施工方法、衬砌结构等的组装、始发需要, 并考虑TBM主机大件的摆放、部件转运所需的卸车区域等设计洞室的断面、长度、支护形式、衬砌结构、桥吊运行基础等,就施工过程提出有力的措施,以保证施工质量、安全与速度。上述设计方案与施工措施,为确保大直径TBM洞内顺利组装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邓勇 《隧道建设》2010,30(3):271-275,303
据地质条件和TBM的形式、安装方式及采用的吊装设备,以及刀盘直径、TBM组件尺寸等因素,在充分考虑扩大洞室的功能特性、施工方法、衬砌结构等的组装、始发需要,并考虑TBM主机大件的摆放、部件转运所需的卸车区域等设计洞室的断面、长度、支护形式、衬砌结构、桥吊运行基础等,就施工过程提出有力的措施,以保证施工质量、安全与速度。上述设计方案与施工措施,为确保大直径TBM洞内顺利组装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以青岛地铁2号线TBM隧道下穿建筑物为背景,通过数值模拟,对TBM隧道施工影响下建筑物及地表变形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下穿两栋相邻砖混结构建筑物时,引起的地表及建筑物的最大沉降并未出现在两隧道中心线处;地表沉降最大值会向较高大建筑物所在处偏移;建筑物的最大沉降值出现在两栋建筑物相邻位置处,对于存在凹凸不规则的建筑物,最大沉降值会向凸出部分所在处和相邻建筑物所在处这两方向的叠加方向偏移。下穿框架结构建筑物时,地表中独立基础所在处会出现沉降峰值,距离隧道越近,峰值越大,砖混结构所采用的条形基础并未对地表沉降产生此种影响;在远离隧道一侧会出现隆起现象,距隧道超过一定距离,建筑物隆起量会趋于一个定值。  相似文献   

14.
张武训  詹荣锋  程道信 《隧道建设》2007,27(Z1):354-360
台北捷运新庄线于松江南京站与忠孝新生站之间,其潜盾隧道工程必须自营运中的台铁与即将营运高铁隧道结构下方通过,且需穿越既有地铁结构下方之六道挡土壁体,包括不规则之连续壁体及非连续性之基桩群等。本项工程由于基地外部环境条件诸多限制,捷运隧道线形与穿越之壁体及基桩群又非正交,壁体无法维持一般完整性与连续性之需求,造成穿越过程中莫大之困扰与风险。本施工案例采取之工法系由潜盾机盾首进行挡土壁体前后之水平灌浆地盘改良,并配合出舱挖掘作业以玻璃纤维喷凝土工法及点井工法搭配使用,以确保挡土壁体敲除作业之安全,敲除过程藉由仅约85cm×55cm之进出通道,进入潜盾机前方狭隘的工作区间内,以人工敲除方式排除障碍。特就穿越前述地下障碍所实行对策与施工方法,以及穿越过程所面临困难、危险状况之发生、因应与克服,做深入之案例探讨。  相似文献   

15.
TBM及其施工技术在中国的发展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荆留杰  张娜  杨晨 《隧道建设》2016,36(3):331-337
自1964年开始,中国TBM设备研制与施工应用已有50余年,回顾总结TBM设备及施工技术的发展历程和趋势,对于认识把握TBM行业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有着重要意义。文章首先列举了国际TBM发展的重大事件; 之后分4个阶段梳理国内TBM发展历史,结合具体工程实例描述当时国内TBM研发、引入、施工和制造的历史事实,总结半个世纪来国内TBM行业从无到有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最后综合分析TBM市场需求、研制环境、施工水平和未来方向,并针对以上不足之处,预测了TBM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武汉长江隧道工程盾构始发井施工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武汉长江隧道工程盾构始发井工程位于长江南岸,施工场地距长江约500m,为长江一级阶地,地质条件差,承压水位高,且承压水与长江水有联系。同时基坑开挖深度大,周边环境复杂,施工难度极大。结合该工程介绍了高承压水软土地区深基坑防水、减压降水、基底加固等关键施工技术,根据规范和经验公式并对施工引起周边环境的沉降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7.
齐梦学 《隧道建设》2014,34(11):1019-1023
TBM是目前长大隧道施工最先进的大型工厂化成套设备,具有安全、快速、环保等诸多优势,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隧道施工的首选设备,但在我国却一直无法大范围推广应用,对于提升我国隧道施工技术水平极为不利。透过TBM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探讨其未能大范围推广应用的原因,探索出推广应用TBM法施工的措施,并提出正确对待TBM的适用范围、合理降低设备成本、科学筹划工期、编制合理的工程造价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介绍导洞法的概念及其作用,分析导洞法的特点及其适用条件。以2座已建成运营的单洞双线铁路隧道和1座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双洞6车道高速公路隧道共3座地质差异较大的特长隧道为依托,主要进行以工期关键工序--挖掘和初期支护为研究对象的工期方案模拟,并比对模拟方案工期与实际或施工图设计工期。认为: 1)软弱破碎围岩比例高的单洞隧道应慎重采取TBM导洞法。2)仅用1台TBM单向导洞法取代工期性辅助导坑对单洞特长隧道而言是不可行的;在单洞特长隧道建设中,2台TBM相向实施TBM导洞法是可行的,但须具备设置辅助导坑的条件,辅助导坑宜按无轨双车道断面设置。3)在双洞特长隧道建设中,双洞各用1台TBM相向平行导洞法则有望取代工期性辅助导坑;双洞特长隧道实施TBM导洞法,在工期、成本(投资)、不良地质应对方面有明显优势。4)川渝地区广泛分布的泥岩、砂岩、砂质泥岩、泥质砂岩及其互层地层具有实施TBM导洞法的天然地质优势。最后对TBM导洞法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引松供水工程四标段隧洞TBM法施工长度约17 km,其中7 332 m主要穿越灰岩(岩溶)、炭质板岩、断层等软弱破碎地层。为解决TBM在该类地层中掘进时TBM偏机、栽头、刀盘被糊、被卡、涌泥涌水、收敛变形引起设备被卡等难题,通过资料查阅、调研国内外现有TBM施工案例、专家咨询研讨等,对比研究多种方案;结合工程实践,提出TBM超前地质预报、钢拱架、钢筋排和喷射混凝土联合及时支护等一系列确保TBM连续施工的方案与措施。经工程验证,该方案与措施能够很好地保证TBM在岩溶及软弱破碎地层的连续掘进,为工程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研究得出了一系列理论及参数,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