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2年12月17日,印度空军首次接收了从俄罗斯定购的10架苏-30MKI多用途战斗机,标志着这种先进战斗机将逐步成为印度空军的主力机种。而先前购入的苏-30MK战斗机也将返回俄罗斯进行改装,以达到苏-30MKI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现代战争中,是否拥有制空权是决定战争胜负关键之一,这直接体现着双方空中作战能力的强弱,而空空导弹达其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中国大陆空军和海军航至兵装备歼-7、歼等第二代战斗机的现代化改进型及引进的第三代苏-27、苏-30MKK战斗机;而台湾空军也从美国购入了150架F-16战斗机、从法国购入了60架“幻影”2000-5战斗机及130多架自制的IDF战斗机,完成了由第二代战斗机向第三代战斗机的换代。在装备和引进的同时,双方新型战机所使用的空空导弹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文将对两岸现役或即将入役的空空导弹作一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3.
据俄罗斯《独立军事评论》和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报道,中国从2002年开始同俄罗斯洽谈购买24架新型苏—30MK2(也称苏—30MKK2)多用途战斗机。引人注目的是,与以往的苏—27SK、苏—30MKK等战斗机不同,这批先进战斗机并不是为解放军空军订购的,而是为解放军海军航空兵订购的。  相似文献   

4.
二战结束后,日本作为战败国不允许再拥有军队,只可以组建具有自卫性质的武装力量。日本依此组建了陆上、海上、空中自卫队,用于国土自卫防御。自卫队组建初期,其所装备的各种型号的武器基本上全部是从美国引进的,特别是空中自卫队,所使用的各型号作战飞机全部是清一色的美国货,引进的机型也全部是以对空作战为主的战斗机,执行对海作战的战斗机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仍然是空白。作为美国的同盟国,日本在美苏冷战期间担负着阻止苏联太平洋舰队进入日本海转而进入太平洋的重任。日本海上自卫队为打击苏联核潜艇而建立了较强的反潜能力,但面对拥有强大舰队防空能力的前苏联水面舰艇时,日本空中自卫队的战斗机只能使用常规炸弹执行对舰攻击任务。毫无疑问,这肯定无法有效完成任务,同时自身的伤亡也将会非常严重。因此,日本非常希望加强其空中对海攻击能力,在得到了美国的默许和支持后,日本于60年代中期开始着手发展第一代专用对海攻击战斗机。为了摆脱对美国的长期依赖,日本决定依靠自已的力量自行研制。  相似文献   

5.
近期有海外报道称,出于进一步加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考虑,同时也是出于对未来中国军机市场可能出现下滑之势的担忧和急于将其闲置多年的舰载战斗机技术换成硬通货等多方面因素,俄罗斯有关方面正在向中国军方着力推介其苏-33舰载战斗机技术。2005年10月中旬,俄罗斯航空制造业巨头“苏霍伊”公司驻北京办事处总经理波戈相在接受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采访时公开表示:“苏霍伊”公司将参加下一年度的中国珠海国际航展,而且除继续推介苏-30MKK战斗机、苏-27战斗机的最新升级型号外,还将包括苏-33舰载战斗机和苏-33战斗机项目。该负贵人同时指出:“与中方开展合作不仅是从公司的层面出发,更是从两国元首倡导的俄中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高度出发。这种战略协作高度也体现在发展军事合作和军事技术合作上……所有这些项目前景都不错,对中方来说也不陌生。我们参展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开展合作”。尽管到目前为止人们尚无从获悉中国军方对上述消息的公开评论,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因此对俄罗斯苏-33舰载战斗机以及其未来市场走向的强烈兴趣。当然,人们更希望对苏-33舰载战斗机的性能、发展及更多方面有所认识和了解。[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苏-27是苏联发展的综合技术性能最高的先进战斗机.同时也是俄罗斯苏霍伊设计局后续发展的一系列苏式重型战斗机的基础平台。苏-27问世时所代表的是苏联航空工业在战斗机设计上所达到的最高成就.通过苏-27和米格-29的发展.使苏联在战斗机技术性能上第一次站到了与西方国家比肩的位置上。性能先进、威力强大的苏-27战斗机装备苏联空军和防空军之后.在技术上和战术上都给冷战时期的西方国家带来了很大压力。而在苏联解体后.苏-27及在其基础上发展的改进型号就成了俄罗斯战斗机出口中最重要的型号。可以说.苏-27系列战斗机现在是俄罗斯航空工业的代表。  相似文献   

7.
苏-30MK的由来和发展历程 中国引进的苏-30MKK在气动外形和结构上与早期的苏-27UBK差异很小,外观上只能通过垂尾上端的天线罩和前起落架的形式进行区分,空中远距离观察这两个机型时很难准确地分辨和判断具体的型号。苏-27UBK和苏-30MKK在外形上的相近表现出了这两个型号内在的联系,但二者在使用思想和技术条件上却存在巨大差别,可以说代表着不同时期装备发展的不同要求。  相似文献   

8.
苏-27是冷战期间发展的第三代战斗机中最后投入服役的机型,作为苏联时期最先进的战斗机,苏-27A,L1986服役到现在已经历了22年,在这期间,它不但是俄罗斯空军最先进的战斗机,而且还成为中国、印度和越南等国家先进战斗机的主力。  相似文献   

9.
哪种航母战斗机最厉害呢?目前一般认为,这项桂冠应属俄罗斯海军的苏-33战斗机。俄罗斯专家就曾说过,美国航母最新的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也不是苏-33的对手。作为俄罗斯第一种传统起降舰载战斗机,从整体性能来看,苏-33算得上是当今世界最强大的航母战斗机。俄专家认为,美国海军航母的主力机种F/A-14或F-18C/D在总体性能上完全无法与苏-33相比,即使是装有AIM-120先进中程空空导弹的F/A-18E/F,在机动性和加速性上也比苏-33差之遥遥。  相似文献   

10.
军迷们每每谈及由陆基战斗机改成舰载战斗机的成功范例时,总会不约而同地说是米格-29和苏-27。但实际上,苏联的军事工业还创造出多个类似这样的奇迹,米格-23A舰载战斗机便是其中之一。这是一型在苏联时代鲜为人知的舰载战斗机,直到苏联解体十多年后,有一些该机的消息才陆续传出。  相似文献   

11.
进入2013年后,有关中国将从俄罗斯再次引进一系列海空装备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而国外更有媒体进一步披露,这次装备的引进包括24架量产型苏-35多用途战斗机和4艘最新一代的677型“拉达”级常规潜艇,总值估计将会达到30亿美元,这将是近十年间中、俄最大的一笔军事贸易。这其中的“拉达”级是俄罗斯继“基洛”级(俄方称为636型)后研制的第四代常规潜艇,将用于取代“基洛”级而成为未来俄海军常规潜艇的主力,同时也将在其基础上推出多种外销型,继续巩固和扩展目前“基洛”级所打下的世界常规潜艇出口市场的领先地位,提高俄制常规潜艇对欧洲第四代常规潜艇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浅谈舰载战斗机的降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航空母舰是当今最具综合战斗力的海上平台,拥有强大的作战能力。在世界海军拥有航母的国家中,航母都是其海军核心。而对航母来说,舰载战斗机是其攻击铁拳,正是依靠舰载战斗机的强大作战能力,航母编队才能在广袤的海洋上纵横驰骋。舰载战斗机伴随航空母舰而产生、发展、日新月异,是航空母舰超级战斗力的最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70年代是苏联国力大增、美国实力不济的时代,苏联从各方面打压美国,在武器装备的发展上尤为明显。1972年初,苏联决定研制新一级航母,即1160型"山鹰"级核动力航母,作为配套工程之一的舰载战斗机研制任务很自然地落到米高扬与苏霍伊设计局的身上。当时军方分配的任务很清楚,苏霍伊设计局负责研制保护航母的舰载战斗机苏-15K,而米高扬则负责研制攻击用的舰载战斗机米格-23K。由于苏霍伊设计局的舰载战斗机要求在今后的空战中战胜美国海军的F-4"鬼怪Ⅱ"舰载战斗机,所以本文在介绍苏-15K的同时,也将其与同时期的F-4舰载战斗机加以简单对比,以展示其真实战斗力。  相似文献   

14.
二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战斗机的性能有了很大提高,装备了高性能雷达的现代战斗机能紧贴海面作低空、超低空机动飞行,并且具备下视/下射能力,加之反舰导弹的发展和普遍运用,使现代战斗机具有了良好的对舰攻击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海军航空兵战斗机部队是用来争夺海上制空权、为攻击机护航并保护出海作战的我水面舰艇空中安全的重要力量。虽然中国海军航空兵目前已经装备有歼-8系列战斗机和新型远程多用途战斗机,但是海军航空兵现役歼-7系列战斗机仍然是现有装备中的主力机型。如何在实战中充分发挥歼-7战斗机的作用,对中国海军航空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F/A-18系列飞机是美国海军目前装备的主力多用途舰载战斗机,冷战期间曾与F-14、A-6共同构成了美国海军舰队的航空作战体系。F/A-18在应用范围和多用途作战能力方面是第三代战斗机最杰出的代表,但就是这样一种成功的机型,却在萌芽时期走过了九死一生的艰难道路,只是后来堪称戏剧化的转折才使其在即将走向航空博物馆的危机关头蜕变为慑人的“大黄蜂”……  相似文献   

17.
军迷们每每谈及由陆基战斗机改成舰载战斗机的成功范例时,总会不约而同地说是米格-29和苏-27。但实际上,苏联的军事工业还创造出多个类似这样的奇迹,米格-23A舰载战斗机便是其中之一。这是一型在苏联时代鲜为人知的舰载战斗机,直到苏联解体十多年后,有一些该机的消息才陆续传出。  相似文献   

18.
IDF战斗机是中国台湾地区与美国联合研制的一种主要执行防空拦截和夺取制空权任务、兼具对地(海)攻击能力的全天候轻型超音速战斗机(台湾称IDF为F-CK-1“经国”战斗机),是由中国人研制并进入作战服役的第一种符合国际第三代战斗机标准的高性能战斗机。IDF的研制过程中体现了美国在政治上和技术上的介入与限制,但同时也在很多方面展现出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由于IDF可能是解放军将要面对的一个重要对手,所以有必要深刻地了解它,如此才可以真正有把握战胜它。  相似文献   

19.
进入2013年后,有关中国将从俄罗斯再次引进一系列海空装备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而国外更有媒体进一步披露,这次装备的引进包括24架量产型苏一35多用途战斗机和4艘最新一代的677型“拉达”级常规潜艇,总值估计将会达到30亿美元,这将是近十年间中、俄最大的一笔军事贸易。这其中的“拉达”级是俄罗斯继“基洛”级(俄方称为636型)后研制的第四代常规潜艇,将用于取代“基洛”级而成为未来俄海军常规潜艇的主力,同时也将在其基础上推出多种外销型,继续巩固和扩展目前“基洛”级所打下的世界常规潜艇出口市场的领先地位,提高俄制常规潜艇对欧洲第四代常规潜艇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新型多用途战斗机从研制开始就一直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可以说是国产航空装备中最为神秘而又最易引起争论的型号。中国航空工业建立55周年庆典表彰结束之后,在公开发行的多家军事刊物上陆续出现了国产新型多用途战斗机的照片和介绍文章。 根据公开发表的照片,新型多用途战斗机采用了腹部进气和近距耦合的鸭式气动布局设计,整体布局设计与欧洲的“台风”、法国的“阵风”、瑞典的JAS-S9和以色列的“狮”(LAVI)式战斗机属于同类。JAS-S9和“阵风”战斗机采用了机身两侧进气(“阵风”为两侧肋下进气),“台风”采用的是远距耦合鸭式气动布局,而中国新型多用途战斗机在整体结构和气动布局上与以色列的“狮”式战斗机最为接近。[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