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步伐的加快,新建及改造的电气化丁程日益增多,随之电气化铁路对无线设施的干扰问题及建设中出现的雷达防护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现对上述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1998年5月8日,铁道部成立内昆铁路建设指挥部,对“宜宾至水富段铁路进行电气化改造”、“新建电气化铁道水富至梅花山段”、“改、扩建六盘水枢纽中的内昆引入和新建六盘水南编组站工程”(本文简称:新建内昆电气化铁道)实施工程建设的指挥管理。 新建内昆铁道电气化工程是  相似文献   

3.
对既有铁路进行电气化改造是提高运量,节约能源,实现铁路现代化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已在运营的电气化铁路达到了10000km,其中大部分是对既有铁路进行电气化改造的线路。今后一段时期内,对既有铁路进行电气化改造仍是铁路电气化的主要任务。由于这些铁路基本是运输繁忙干线,运量和运输组织已近饱和,故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电气化改造的施工,存在着两种干扰:一种是施工对运输的干扰;另一种是运输对施工的干扰。解决好这对矛盾将对我国的铁路电气化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周长江 《科技交流》2005,35(2):8-15
襄渝铁路是湖北省襄樊市到重庆市的一条国家级铁路,沿线地貌类型众多,地层岩性复杂,工程地质问题普遍,特别是沿汉江两岸不良地质发育;不仅如此,在襄渝铁路电气化改造的过程中,随着配电所、变电所等新建工程项目的建设又诱发了新的大量的不良地质问题,滑坡就是其中主要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襄渝铁路蜀河滑坡的勘察和整治的全过程的阐述,提高了对工程滑坡的认识,对实际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铁路电气化的普及后,电气化牵引电流对信号设备的干扰问题比较影响电气化铁路的正常运营。通过现场电气化牵引回流影响信号设备正常工作问题的处理,指出电气化设备在设计、施工、维护应该注意的问题,总结对该类问题处置的一般性方法,以降低对信号设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靳来生 《电气化铁道》2006,(Z1):165-168
探讨高速重载电气化铁道牵引电流的分布及对沿线通信信号等设备的干扰,比较各种回流方式优缺点.本文分析了我国现有的各供电回流方式下沿线轨地回流分布情况,以及改善对沿线通信线路干扰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介绍京秦线引进新型Re200C交叉式线岔的设计、施工,为既有线电气化改造和新建电气化线路接触网道岔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京沪铁路电气化工程是我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的重点工程。该工程要满足行车200km/h,达到高可靠、少维修的要求,采取提高接触网系统稳定性和电气连接性能、改善弓网关系、回流、接地及防雷等多项措施,应用预绞丝、化学锚栓、弹性补偿器等新技术,使京沪铁路电气化提速工程达到我国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9.
石太客运专线UM2000轨道电路在开行CRH380型动车组列车时,由于牵引回流干扰,导致轨道电路电压波动甚至造成红光带。通过对牵引回流干扰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更换大容量扼流变压器、加强贯通地线横向连接和降低接地电阻等改进措施,以改善牵引回流不平衡系数,减小牵引回流干扰。  相似文献   

10.
《铁道货运》2013,(4):53
2013年,在昆明市政府的支持下,昆明铁路局加大昆明铁路枢纽扩能改造工程建设力度,目前全线新建隧道施工全部完成,昆阳支线新建39.5 km线路和5个非电气化车站已开通。昆明铁路枢纽扩能改造工程是云南省20个重  相似文献   

11.
JWJ-C2型微机计轴设备在非电气化铁路区段得到了广泛运用,而且故障率较低。但是在太中银铁路电气化区段改造使用中故障频发,经过试验及分析,主要是由于电气化区段独特的干扰所致。从硬件及软件2个方面介绍了一些防止电气化干扰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目前我国普速铁路的接地采用各专业地线分别设置,相互之间隔离的方式。由于缺乏统筹考虑,这种接地体系标准较低,在现场已暴露出许多问题,如互相干扰、成本高、接地效果差,实施较为困难等。随着高速铁路的不断发展,电气化牵引负荷电流不断增大,电子设备增多、桥隧比例增大,针对这种情况,提出采用综合接地系统将各  相似文献   

13.
蓝烟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通信系统需要在全线增设牵引供电调度电话,对无线列调区间弱场区补强、对路内外通信线路等通信设施采取防电气化干扰措施。针对电气化改造工程既有通信系统的不适应进行了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在满足通信发展需要,不降低通信网络标准的情况下,尽量利用既有设备,降低工程投资。根椐电气化铁路改造的需求,进行电气化改造通信适应性工程设计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在详细调查、分析京沪线既有运营、施工基础上,对电气化改造工程的施工地点、内容等施工组织方案进行研究,并对施工期内按不改变现行运行图和重新铺画运行图两个运输组织调整方案进行研究,设法解决运输与电气化施工相互干扰的问题,最终提出在京沪线上进行电气化施工减少干扰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适应高速电气化铁路发展 ,采取上部结构整体到位施工方法 ,改善弓网关系 ,提高机车受流质量 ,在城市轻轨列车、新建电气化铁路、非电气化营业线进行电气化改造及各种专用线电气化接触网施工中均可应用  相似文献   

16.
2002年4月18日,内昆铁路内(江)宜(宾)段电气化正式开通。内江至宜宾段全长116km,是内昆铁路北段的既有线部分,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于1999年11月23日正式开工, 电气化开通前为内燃机车牵引。电气化开通后,有利于内昆铁路新建部分与既有线部分能力配套,充分发挥西南地区  相似文献   

17.
《铁道通信信号》2005,41(10):30-32
5接地网和贯通地线:为了信号设备的使用安全及减少雷电对设备的损坏和干扰,在新建工程和有条件的既有线改造过程中,应在信号机械室设置接地网,并在室外埋设贯通地线,以保证各处设备等电位.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通过对既有线扩能提速改造各种建设方案的分析,从线路设计能力、运输组织、提速效果、土地利用、与既有线的干扰、工程投资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既有线扩能提速改造的建设方案。研究结论:通过对几条既有铁路各种单线扩能方案、新建单线扩能方案、增建二线并部分改造既有线方案、分步建成双线和一次新建双线方案等分析比较,可以得出一次新建双线方案具有工程投资省、经济效益好、运输质量高、施工对既有线干扰小,为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路网建设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等优点。故既有线扩能提速改造建设方案宜采用一次新建双线方案。  相似文献   

19.
综合接地系统在山区电气化铁路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电气化铁道牵引电流是机车受电弓通过接触导线取流并向机车供电的电流,牵引电流必须具备回流路径。由于考虑了电流路径要构成闭合回路,按照能量守恒定律,总的回流应等于流经接触线的电流。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十分有害的大地回流,迅速消除短路故障状态下钢轨和大地之间的电位差,保障人身安全和电气化铁道系统设备安全,应该采用综合接地系统,沿电气化铁道敷设贯通地线,这是完善供电方式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当前我国大规模建设大功率、高密度、高速铁路以及地质条件复杂的山区铁路建设形势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20.
1 前言在我国铁路发展史上 ,吸流变压器—回流线供电方式 (Booster -Transformer,以下简称BT供电方式 )作为交流电气化铁道防止有线干扰的一种有效防护措施 ,自 70年代以来已经在我国干线电气化铁道上获得了广泛应用 ,为电气化铁道的普及、推广立下了汗马功劳。随着国家经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