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了二次投料搅拌工艺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通过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耐磨性与抗渗性等试验以及扫描电镜照片对混凝土的强度形成及微观结构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水泥砂浆法搅拌工艺能改善混凝土界面过渡区结构,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与耐久性.  相似文献   

2.
3.
混凝土二次搅拌的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混凝土强度破坏常发生在水泥石与骨料界面的情况,指出传统混凝土搅拌工艺在提高水泥分散性、水化程度以及平衡混凝土界面过渡区强度梯度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用新的二次搅拌工艺改善混凝土界面区的结构和性质,可提高混凝土性能。剖析了二次搅拌的机理,并与传统搅拌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二次搅拌改善了混凝土界面的微观匀质性;减少了水泥颗粒的团聚现象,提高了水化程度;改善了混凝土界面区的水化物分布状态,综合提高了混凝土各项性能。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双向、钉形水泥搅拌桩的成桩工艺及作业流程,通过对以往工程的成功经验的分析及常溧高速应用经济效果的比较,论述了新型工艺在有效解决常规水泥搅拌桩搅拌不均匀、处理深度有限等缺点方面的显著效果,同时在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施工效率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双向钉型施工工艺在软基处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沥青搅拌设备骨料二次称量的优势 ,介绍了骨料二次称量的原理及过程 ,通过控制程序、外部电路、外部气路、I/O模块的通信等进行方案设计 ,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王艳  欧阳青  王鹏 《公路与汽运》2010,(1):90-91,122
轻骨料砼因具有轻质、保温的优良性能其应用日益增多,轻骨料上浮是影响轻骨料砼施工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轻骨料易上浮的问题进行了物理机理分析和试验研究,从搅拌成型工艺上解决轻骨料上浮问题。  相似文献   

7.
根据搅拌过程的工作特点,讨论了搅拌设备的液压传动系统方案,给出了液压系统原理图.研究表明,搅拌设备的机、电、液一体化是实现智能化的必要条件之一;搅拌设备的液压传动系统应采用变量泵-定量马达容积调速回路.  相似文献   

8.
通过调整搅拌工艺,研究了其对大吸水率骨料混凝土性能的改善。结果表明:调整搅拌工艺后,大吸水率骨料混凝土混合料的初始坍落度略微有所增加,坍落度和扩展度经时损失显著得以改善,静置1小时后坍落度仅损失10 mm,各龄期强度相比于基准组均有提升,尤其是后期强度,90天时抗压强度提升7.1 MPa,密实性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改善,56天电通量调整搅拌工艺比基准组降低了163 C,56天氯离子扩散系数调整搅拌工艺比基准组降低了2.46×10-12 m2/s。  相似文献   

9.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对筒体同轴度精度的要求较高,目前由于受简体中柱筒结构和老式工艺装备的局限而难以满足工艺要求,致使筒体的制作效率低、工时成本高、安全系数低。为此,对筒体的中柱筒结构进行了改进,同时改进了组对工艺装备,由此在保障同轴度精度的前提下,简化了工艺流程,降低了工时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操作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高原斜坡软土地基处理施工中,单向水泥土搅拌桩成桩困难这一问题,结合镇雄车站地基处理施工,通过灰色软黏土原状样与重塑样的室内试验分析表明:斜坡软土成因复杂,软土成分、土层性质差别大,是导致单向水泥土搅拌桩难以成桩的主因;通过对灰色软黏土原状样与重塑样的室内试验数据分析表明,这种斜坡软土经过扰动后,无侧限抗压强度为原状土的30%左右,黏聚力为原状土的15%左右。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增加空搅”的正反向旋转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工艺,并通过工艺试验确定了工艺参数,大大提高了成桩质量。  相似文献   

11.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行驶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在行驶过程中,由混凝土偏心力矩引起整车重心位置变化,从而对车辆的行驶稳定性、车辆两侧轮胎所受载荷及拐弯行驶侧翻临界速度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到车辆在各种行驶状况下左右轮的承载百分比、车辆在拐弯状况下的侧翻临界速度和安全车速。结果表明:在行驶过程中,右旋搅拌车左右轮胎负荷较均匀;在拐弯半径一定的条件下,左旋车左拐弯最易翻车,右旋车右拐弯次之,拐弯时应在安全车速范围内行驶。  相似文献   

12.
本文总结了沥青混合料的分类。根据拌和温度,本文介绍了3种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技术:热拌法、冷拌法和温拌法.并对各种拌和技术的优缺点进行比较,指出在拌和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以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邓建林 《隧道建设》2006,26(4):49-51,71
在淤泥质软土地层中进行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土体容易产生流塑性变形甚至失稳,介绍了一种适合于淤泥质地层的新型土体加固技术--水平搅拌,该技术不仅克服了在地面上无作业条件的难题,而且能够通过监测和控制孔口的返浆量以达到有效控制地面沉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节约型搅拌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中国搅拌技术落后,资源浪费严重的现状,进行了节约型搅拌技术的研究,将机械工程、建筑材料与施工工艺有机结合起来,提出了搅拌机参数优化、振动搅拌技术及双排叶片结构3种节约型搅拌技术。对常用双卧轴搅拌机结构、运动和动力学参数进行了优化,得出了搅拌臂排列及其相位、叶片安装角、拌筒长宽比、搅拌线速度等参数的匹配关系;基于混凝土结构流变特性,设计了深度激振器,将振动活化与强制搅拌结合,明显地提高了搅拌质量和效率;双排叶片结构较好地解决了搅拌低效区问题,改善了机构与混凝土相互作用的搅拌性能。  相似文献   

15.
对实际应用中的不同混凝土搅拌机和搅拌方法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混凝土性能取决于其微观结构,而微观结构又取决于其组成成分、养护条件、搅拌方法以及搅拌机型。判定一种搅拌方法在特定的工况下是否最优,需综合考虑施工地点与拌和楼的距离、工程所需混凝土量、施工进度以及生产成本等因素;并且以混凝土搅拌质量为依据来评价混凝土搅拌方法,同时给出搅拌效率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6.
温拌工艺对胶粉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温拌工艺对胶粉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作用,通过采用综合技术指标对比试验方法,系统研究了温拌剂掺量及拌和温度对胶粉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和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掺加sasobit可显著降低胶粉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温度.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密实度及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7.
沥青玛蹄脂碎石路面近年来较为广泛地用于高速公路的新建及大修中。根据工程的使用情况简单地介绍了沥青玛蹄脂碎石(SMA)路面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8.
魏昭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10(10):155-157
温拌沥青混合料(WMA)是指相对于同类热拌沥青混合料(HMA),通过不同技术手段,拌和温度降低30℃以上,且路用性能不降低的沥青混合料。该文汇总比较了不同机构的研究成果,各种温拌沥青混合料性能各有优缺点,因此对于温拌沥青混合料选择,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考虑设备、环境等因素,采用当地使用的材料进行综合试验分析,选择合适的温拌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19.
针对水泥搅拌桩在高速公路实际工程中的应用问题,通过分析水泥搅拌桩力学性质以及影响水泥土强度的主要因素,结合相关的工程经验、工程实例,总结了水泥搅拌桩的施工工艺、施工流程以及施工质量的保障措施,提高了水泥搅拌桩的施工功效,为水泥搅拌桩在同类工程的施工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20.
程英伟  何晓鸣 《公路》2012,(4):54-58
利用正交试验对剑麻纤维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拌和成型工艺进行研究。在固定配合比的前题下,以拌和方案、沥青加热温度、集料加热温度和成型温度为试验因素,模拟路面施工的各种拌和成型情况设计了L9正交表分别进行马歇尔试验。运用极差分析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确定了纤维沥青混合料拌和成型的优选方案为"同步法拌和+沥青加热温度为175℃+集料加热温度为206℃+成型温度为165℃"。最后分析了几种试验因素对试验指标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