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合理评价交通运输业的环境效率关系到其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非期望产出的数据包络分析法来评价中国各地区交通运输业的环境效率;并结合Meta-frontier Malmquist指数分析法,在区域技术差异视角下分析其在 2007-2016年环境效率的动态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交通运输业的环境效率在整体上呈缓慢增长的态势,且仍具有较大的改进空间;同时,由于区域技术差异性的影响,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的交通运输业在环境效率上表现出不同的优势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本文给出了相应地政策建议,帮助各地区有针对性地改善交通运输业的环境效率.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1949~2012年的数据,应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对中国交通运输、经济增长和碳排放三者间相互影响的动态关系进行探讨.研究表明,经济增长和交通运输对碳排放的贡献存在"拐点效应",即二者在短期内对碳排放的贡献表现出上升趋势明显的现象,然而从长远角度看,这一影响逐渐减弱;碳排放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刺激效应较为突出,而长期方向上则表现为递减的现象,同时,在样本区间内,经济增长对交通运输业冲击的响应较为微弱,缺乏敏感性;经济增长和碳排放均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正向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城市交通系统中涌现出“共享交通”“需求响应式出行服务”“无人驾驶”“城市交通大脑”等新兴的交通工具、服务模式和管理手段,未来交通系统将面临创新发展的机遇,并对传统交通行业带来巨大挑战.本次论坛以“未来城市交通技术发展与创新”为主题,分析了预约交通系统的发展前景,探讨了超级交通仿真系统的相关核心技术,分析了无人驾驶的发展、挑战及仿真技术,说明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城市智慧发展中的作用与运用要点.  相似文献   

4.
综合运输效率高低是衡量运输结构是否合理、方式间是否协调的重要依据.引入SBM-undesirable 模型,基于时序演变,系统分析了1979~2012 年中国的综合运输效率,并对投入产出要素作定量调整.结果表明,非期望产出对综合运输效率具有显著负影响; 1979~2012 年中国的综合运输效率呈"凹"字形波动,均值为0.68,其中1999 年效率值最低,不及均值一半;从分解效率看,综合运输效率同时受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的双重影响,且纯技术效率的制约力略强于规模效率,整体呈“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运输从业人员、铁路机车拥有量及死亡人数是影响综合运输效率的前三个重要因素. 因此,调整运输资源结构、减少非期望产出和提高技术效率是提升综合运输效率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5.
交通运输业能耗强度与各行业平均水平的差距逐步扩大,使得交通运输业逐 步成为节能环保的短板之一.在此背景下,利用随机前沿模型,以中国30 省区为样本,测 算1995-2012 年各地区交通运输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全 要素视角下的中国交通运输业能源效率总体呈扁平W型走势波动上升,平均有56.3%的 节能潜力;东中西部地区差异明显,呈现自东向西逐步下降的空间格局;全要素评价结果 比单要素能源效率更加稳健;各省区交通运输业能源效率在2004-2012 年以年均9.6% 的速度发散,其中西部地区年均发散速率达到10.7%;对外开放、工业化进程、人力资本显 著促进交通运输业能源效率的提升,制度因素与政府干预抑制作用明显,基础设施水平 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针对北京城市网络交通流的统计特性,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混合流量模型,通过三类交通流量的组合得出:M型日均流量、振荡幅值符合时变Super-Gaussian分布的分形随机波动和到达率符合Poisson分布的流量“尖峰”,以此来描述实际的交通流。通过该模型得出北京市交通流数据的去日平均概要曲线,对去日概要曲线进行离差统计分析可以较好的反映实际观察的交通流“尖峰”现象,这种现象和Internet通讯流的研究结果相符。进一步对交通流“尖峰”的到达规律进行研究发现,“尖峰”到达时间间隔呈负指数分布,并且这种随机波动具有与高速公路交通流相似的多分形特性。对交通流“尖峰”的认识和其到达率的结论对于进一步理解城市交通流复杂现象的起因和特性,提高交通流预测和仿真效果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交通运输业能耗强度、碳排放强度的上升趋势,与其他行业稳步下降的趋势相悖,使得交通运输业逐步成为节能环保的短板之一.本文在考虑CO2排放约束的前提下,构建超效率非期望Min DS模型,评价1995—2013年中国30省份交通运输业能源效率,并利用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动态分析效率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各地区交通运输业能源效率总体呈反N型波动下降;东部、西部地区各省表现出较大差异性;中部、东北地区内各省表现出一致性,但整体水平较低;超效率非期望Min DS模型有效克服了非期望SBM模型无法完全排序和低估效率结果的问题;造成交通运输业能源效率下降的主要因素是技术效率的下降,但这一状况将在未来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8.
为厘清中国交通运输业能源消耗量攀升的原因,本文应用中国交通运输业1991-2014年的数据,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估计出各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和技术进步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进而测算出中国交通运输业的能源回弹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期内中国交通运输业存在较为严重的要素错配与效率损失;中国交通运输业仅有少数年份出现了回弹效应,且有"回火"情形出现;多数年份里中国交通运输业由于能源效率无改善或技术无进步而未形成能源回弹效应,中国交通运输业能源消耗量攀升的主要原因在于行业"高增长、高能耗"的粗放式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9.
采用外生性影响因素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联合估计的方法,对公路货运效率展开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皖江城市带建设对公路货运效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存在“塌陷”现象;考察期间安徽省公路货运技术效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存在公路货运业发展粗放,资源浪费现象;经济发展水平、财政及开放程度促进技术效率提升,但该作用存在地区差异;产业结构、等级公路占比阻碍技术效率提升,运输需求的增加及等级公路的投资建设并不意味着运输效率的提升.最后,根据上述发现并结合实际给出优化安徽省公路货运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针对港口群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本文在借鉴“钻石模型”及“GEM模型”等核心竞争力研究传统方法基础上,尝试提出港口群核心竞争力研究的新思路:首先从宏观、中观及微观层面探讨港口群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因素及变化趋势,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港口群核心竞争力所处生命周期进行判定;再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计算港口群核心竞争力的强度;然后构建“权重-得分”矩阵,区分出港口群的核心竞争力和一般竞争力;最后以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群为实例,运用该方法体系进行实例验证,得出其具有可靠性和准确性的
结论.  相似文献   

11.
“十三五”期间是加快推进综合交通运输行业转型升级,推进现代物流业“降本 增效”,统筹多种运输方式协同融合发展,全面提升综合运输服务能力水平的关键时期.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为多式联运发展带来新的机遇,物流大通道加快建设、铁路货改不 断深化、各类扶持政策密集出台.如何积极服务并融入于中央“一带一路”战略,实现综合 运输通道和枢纽节点的集约化运输组织,提升多式联运服务水平,成为行业内外普遍关 注的课题.本次论坛重点围绕多式联运体系进行研究,在“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 基础上,开展中欧班列国际运输与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的有效衔接,促进各种运输方式 和不同运输组织形式间高效转换,分享西部节点物流园多式联运发展的最新成果与资 讯,商讨解决多式联运领域的重点难题,提升多式联运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2.
交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在国家发展战略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借助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将互联网与交通运输业进行有效的渗透与融合,形成具有"线上资源合理分配,线下高效优质运行"的新业态和新模式,满足人们更便捷出行、更人性服务和行业更科学决策的需求.在纪念钱学森归国60周年之际,本次论坛旨在运用钱学森所倡导的系统思维及总体部思想,为"互联网+交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指导,推进交通运输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使交通发展迈向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3.
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交通运输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首先要针对我国交通运输现状问题,按照科学发展观和现代交通运输的科学内涵和要求,明确我国现代交通运输的科学发展方向以及实现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策略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4.
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交通运输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首先要针对我国交通运输现状问题,按照科学发展观和现代交通运输的科学内涵和要求,明确我国现代交通运输的科学发展方向以及实现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策略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5.
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将建设成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一极、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引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论坛以“服务雄安•交通光电网创新发展论坛”为主题,说明了光电网是服务雄安新区建设,构建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的可靠、安全、稳定的基础网络;针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特点,通过能源互联网建设,构建能源物理网和互联网融合平台,可实现整个能源系统效率的最优化;分析说明了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可为城市管网、道路等基础设施的智能检测、灾害预警报警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6.
多式联运是运输业发展新阶段所要求的时空形态,高质量经济增长对多式联运提出了全新要求.运输枢纽及运输模式必须匹配枢纽经济发展,才能使运输组织效应和运输链条价值达到最大化.构建科学合理的运价体系和清算体系,推进综合运输体系立法,将有助于各运输方式合理分工与有效竞争,会促进运输方式之间及承运人之间的联合协作.完善物流体系是建设物流强国的基础.神华集团利用自有资源,开展多式联运智慧物流试点,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