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现代有轨电车主要特征与国内外发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运能、速度、定制的灵活性及使用的舒适性4个方面,将现代有轨电车与传统有轨电车进行对比,分析了现代有轨电车的主要特征。以法国阿尔斯通公司的Citadis系列有轨电车和劳尔公司的Translohr系列有轨电车为例,从尺寸、运能、技术性能、噪音等方面,研究对比了钢轮钢轨和胶轮+导轨两种制式的有轨电车,介绍了这两种制式的有轨电车尤其是Citadis系列有轨电车的使用情况。针对当前国内现代有轨电车的使用状况,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前,有轨电车线网规划的编制工作尚缺乏全国性的统一标准,各城市主要参考原地铁线网规划进行编制。从有轨电车与地铁的技术特征入手,提出有轨电车以地面敷设为主、常规公交模式的运营组织、交叉口信号控制优先、司机瞭望驾驶等区别于地铁的技术思路;进而通过与地铁线网规划内容的比较,提出有轨电车线网规划内容不仅应当包括线路及车站布局、车辆基地、运营组织、资源共享、协调性规划等共性部分,还应当增加有轨电车特性的研究,主要包括网络化运营方案研究、道路交通组织研究、因地制宜的系统能力分析等;最后将有轨电车线网规划根据有无地铁分为两种模式,结合相关案例分析两种情形下有轨电车线网规划的编制思路,以及在规划时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有轨电车的发展历程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回顾有轨电车的起源、发展和衰落历程,总结世界各国对有轨电车进行现代化改造的两种做法:针对路权和车辆、仅改造车辆。在此基础上,明确有轨电车的概念,从线路、车站、车辆、信号、运营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其技术特征,指出在有轨电车规划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其运营特点,不能过高估计其客运能力。最后指出,要冷静而理性地思考中国当前有轨电车规划建设热潮,并在有轨电车名称的规范、适用范围、建设标准、对道路交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深度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城市交通》2006,4(5):85,49
编者按:有轨电车是一种适用于路面混行的低运量轨道交通,具有线路半径小、爬坡能力强、节能、无污染、低噪音、投资少等优点.中国最早的有轨电车出现于19世纪末,此后设有租界或成为通商口岸的城市(香港、天津、上海、大连、抚顺等)相继开通有轨电车.随着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和车辆增多,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大城市陆续拆除有轨电车线路.到2000年,中国大陆仍有有轨电车运营的城市只剩下大连、长春和鞍山.鞍山有轨电车现已完全拆除,长春有轨电车做了一定的改造,大连有轨电车则被改造为现代有轨电车.正在建设中的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有轨电车一号线预计2007年2月试运行.在目前私家车急剧增加、道路拥堵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有轨电车可以为公共交通的建设提供新的解决方案.以下是城市交通论坛网友关于有轨电车在中国发展前景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地铁时代大连有轨电车的发展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连是我国最早建设和开通有轨电车的城市之一,经过百年的发展,最终保留201路和202路两条有轨电车线路,其意义不仅是一种公共交通工具,更是大连这座港口城市的历史印记。近年来,随着地面交通流量的持续增大,以及轨道交通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这两条有轨电车线路由于占用道路资源、与社会车辆干扰严重、与地铁线路大范围重复等问题,引起了各界人士对其保留与否的探讨。本文从大连市城市特色、规划建设历史及发展趋势等方面综合考虑,结合部分案例,对大连市有轨电车的发展思路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许多城市往往是凭借经验规划建设现代有轨电车,针对目前有轨电车线路存在的乘客体验性差、未达到预期客流强度以及线路规划不合理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有轨电车建设时序确定方法.首先对现代有轨电车在城市发展中的功能定位进行识别,不同的功能定位将影响有轨电车的建设时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有轨电车的建设时序方案,通过分析有轨电车...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绿色出行环境建设,现代有轨电车作为一种重获新生的城市轨道交通方式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在城市交通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然而有轨电车在带给市民便捷出行的同时,也带来了交通安全隐患。为科学、合理、高效地对有轨电车进行管理,保证其安全运行,本文从法律规制角度对有轨电车进行分析研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健全完善有轨电车法律规制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有轨电车中燃料电池(FC)动态响应慢、输出特性软,且无法回收制动能量的问题,提高整车的动力性能和经济性能,在Matlab平台下,以两动一拖编组型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有轨电车为例,分析了在最高运行速度、最大加速度和爬坡度这3种典型工况下分别由燃料电池、蓄电池(B)和超级电容(SC)供电的动力和能量需求特性.在此基础上,根据指定工况要求提出了不同的配置方案,并探究了混合动力方案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为满足有轨电车以1 m/s~2的加速度加速到30 km/h并持续加速到70 km/h的动力性能要求,配置两套150 k W的燃料电池系统、800节蓄电池和108个超级电容模块的三混动力系统是一种可行且合理经济的方案,可为同类混合动力有轨电车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弥补对包含有轨电车的干线绿波优化能力的不足,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路径绿波模型的干线绿波优化模型, 确保干线转向有轨电车与干线直行社会车辆的通行效率与独立运行; 确定了转向有轨电车线路的信号相位与干线社会车辆信号相位之间的协调关系, 构建了干线绿波模型的基本约束条件; 考虑有轨电车停车过程的加、减速特性, 以及通过交叉口时清空时间的要求, 建立了有轨电车补充约束条件; 设置了相位顺序控制变量, 增大解空间, 提高了干线绿波优化模型的建模能力; 设置旅行时间变量, 保证社会车辆行驶在路段规定的安全速度之内, 确保有轨电车上、下行总旅行时间一致, 保障调度运行的高效合理; 在满足有轨电车绿波带宽基本要求的条件下, 构建了社会车辆绿波带宽最大化的目标函数; 应用干线绿波优化模型对南京麒麟镇有轨电车干线路段沿线4处交叉口进行了交通信号协调优化。研究结果表明: 干线绿波优化模型能对各交叉口信号相序进行优化, 为有轨电车提供包含转弯相位的绿波; 优化后干线信号周期为142.4 s, 各交叉口相位差分别为0、116.8、52.0、5.7 s, 单方向社会车辆绿波带宽为26.6 s, 上、下行社会车辆绿信比达到37.4%, 有轨电车绿波带宽为10 s, 满足干线系统交通需求。   相似文献   

10.
正有轨电车是一种传统的公共交通工具,起源于1879年的柏林,曾经为世界大量城市居民的公交出行做出巨大贡献。现代有轨电车系统是建立在传统有轨电车技术基础上,通过车辆系统、动力系统、信号系统等技术革新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兴公交方式,是一种采用低地板车辆,敷设在路面的轨道上,按公交化模式运营的公共交通系统。  相似文献   

11.
在内陆地区借助专用装具模拟海上浮动目标进行射击训练,从而有效地提高现役部队官兵和预备役指战员的实战技能。浮动靶标的研发成功地实现了这一预想。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粉煤灰改善混合料结构的理念,通过替代细集料的方式对3种不同级配设计的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混合料试验,研究分析表明:级配1混合料形成了较大程度的嵌挤密实结构,最大干密度和无侧限抗压强度最大,而采用了骨架密实结构的级配2混合料形成了不密实的多孔结构,最大干密度和无侧限抗压强度最低,悬浮密实型的级配3混合料最大干密度和无侧限抗压强度略低于级配1。  相似文献   

13.
针对视频图像车辆智能跟踪问题,提出了利用帧间差异积累动态矩阵进行自适应背景建模算法,采用背景差提取运动目标区域,设计了一种基于知识的多Agent智能系统进行目标分割、轮廓提取和空域滤波,增强了抗背景干扰能力,使获得的目标区域具有更好的空域连通特性;通过自适应核窗宽改进了MeanShift算法的收敛速度,利用SSD算法实现了快速初始定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自治能力强,跟踪目标快速准确,实时有效。  相似文献   

14.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的防治和相应设备使用工艺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沥青混凝土路面是当前道路的主要形式,基于工程实践,对其常见病害的产生机理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处理这些病害的工艺及适用设备。  相似文献   

15.
简述了汽车综合性能检测中影响检测结果5个方面的因素,提出了公司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公正性、科学性而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长逢沟隧道为一座左、右线分离的四车道高速公路长隧道,地质情况复杂,围岩软弱破碎,总体较差,Ⅲ级围岩仅占32.86%,Ⅳ、Ⅴ级围岩占67.14%,且穿越3个大断裂带,埋深较浅.根据新奥法施工原理及隧道施工实际情况,在施工过程中严格地、系统地采用监控量测技术指导施工,以现场监控的围岩观察、拱顶下沉、水平收敛、地表下沉等数据...  相似文献   

17.
结合山区地形,按照"以人为本"和"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新理念,对典型路段的路线方案进行优化设计、比选分析,最终选择最佳路线方案。  相似文献   

18.
具体介绍了掺加硫酸钠的几种半刚性基层材料的选择和试件成型的方法,以及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的方法和步骤,得出了在最佳含水量下的几种含硫酸盐的半刚性基层材料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回归方程。从试验结果可以得出掺加硫酸钠能显著增强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且含盐量不宜过大;在硫酸盐渍土中,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石灰含量、粉煤灰含量、初始干密度、冻融循环次数、含盐量等会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大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现场失稳岩质边坡的调查,简述了边坡存在的隐患,对其进行了失稳机理分析,根据工程特点设定了治理目标及治理方案,并简要阐述了施工工程布置方案,对类似的工程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泥稳定碎石在我国公路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比分析了两种不同的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方法,以成型原理、试件最大干密度、试件强度为切入点,充分证明了室内采用振动压实法对提高半刚性基层的路用性能有明显的作用,最后结合试验路工程,总结了水泥稳定碎石振动压实法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