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燃机车牵引电动机小齿轮弛缓故障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在轴和轮毂之间传递扭矩,轮毂和轴之间常用过盈连接和键连接。过盈连接是利用轮毂和轴之间的过盈量,将两个零件连接成一体的结构。若能够保证配合表面的加工精度并控制适当的过盈量,就可以既传递较大的扭矩又保证连接的同心精度,故在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的牵引电动机的主动齿轮(小齿轮)与电枢轴的配合中广泛采用。ND5型内燃机车5GE752AF8型直流串励牵引电动机的主动齿轮(小齿轮)与电枢轴为锥度配合,通过过盈传递扭矩,当小齿轮与电枢轴之间的过盈连接发生弛缓时,发生弛缓的牵引电动机的转速将大大高于其它牵引电动机的转速,使空转保护…  相似文献   

2.
内圈蠕滑是滚动轴承损伤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会引起车轴的磨耗,甚至由于轴承发热引起热熔着及车轴损坏。文章介绍了采用试验装置,实施高速列车用车轴轴承内圈的蠕滑再现试验,研究了以内圈蠕滑为起点的车轴及轴承损伤的过程。指出了为防止内圈蠕滑,轴承内圈与车轴之间应保持适当的过盈量;为防止轴承发热损伤,应装备轴承温度监测系统,这两项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1983年12月3日到8日在成都由铁道部工业总局及机务局委托大连内燃机车研究所和成都机车车辆工厂主持召开内燃、电力机车牵引电动机滚动轴承专项技术座谈会。部内有关局、厂、所28个单位58名代表参加。代表们对目前牵引电动机电枢轴承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例如:轴承烧损;保持架磨铜粉及松动;轴承内圈断裂、腐蚀、弛缓;滚柱体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声波通过轴承内圈和轮对车轴摩擦连接处进行传播过程的模型,并进行了计算。研究了能量的损失情况,这种能量损失是由于在不同的过盈量时,内圈与车轴之间界面上的能量通过能力受到限制,以及内圈一车轴界面由于处于应力状态的内圈金属弹性波速度与处于无应力状态的车轴金属的弹性波速度不同所引起的反射而造成的。在制订检查过盈程度的声波方法时就使用所研究的规律性问题,本文提出了有关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铁路货车滚动轴承压装压力检测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论计算和实测数据两个方面,分析了轴承组装压力与轴承和轴颈过盈配合的关系,对轴承压装力检测标准提出异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列车不断向高速、重载和轻量化方向发展,列车关键部件过盈配合面(如轮轴、车轴-轴承等)微动损伤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关键问题之一。在分析列车关键部件过盈配合面微动损伤机理的基础上,归纳几种典型的过盈配合面微动损伤的类型,进一步分析其影响因素及防护措施,并论述过盈配合面微动损伤的研究方法。最后,对过盈配合面微动损伤的研究进行展望,为铁路列车列车关键部件过盈配合面微动损伤的研究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7.
铁路货车轴承压装质量控制是车辆制造、修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文中阐述了轴承压装工艺,提出了测量器具温度统一、配合过盈量的控制、压力值判定、到位检查等是控制质量的关键要素,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车轴轴承内圈“蠕变”现象会导致内圈绕着车轴“旋转,”它是轴承磨损和发热的一个潜在的原因。人们仍不清楚内圈蠕变开始后车轴和轴承是如何迅速恶化的。文章用与实物等大的铁路车辆轴承在实验室进行了内圈蠕变仿真试验,调查了以内圈蠕变为起点的轴承损伤进程。试验结果揭示了轴承温度、振动以及车轴外径与内圈内径之间间隙的变化关系,并对内圈蠕变作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9.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预负荷空心圆柱滚子(HCR)轴承的承戢性能进行分析。主要计算预负荷空心圆柱滚子轴承的最底部滚子和次底部滚子的等效应力、接触应力和滚子内圈拉应力的分布情况,分析滚子空心度和过盈量对轴承应力和额定栽荷的影响。通过分析和计算得到数据结果为预负荷空心圆柱滚子轴承的进一步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车轴轴承在承受径向载荷并转动时,与轴承过盈装配的车轴会产生弯曲,车轴轴承内圈与后盖的接触面就会产生因微小相对滑动而引起的损伤即"微动磨损".微动磨损产生的金属磨耗粉末一旦进入轴承内部,将引起车轴轴承磨损,或使润滑剂出现老化问题.文章介绍在轴承后盖与内圈的接触面上实施硬质涂覆膜处理,然后进行车轴轴承的台架旋转试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ZQDR-204/410牵引电动机轴承故障原因作了初步的分析,提出了轴承轴承组装中与转轴配合过盈量,以及配合游隙的推荐值,对机座变形因素影响轴承运行提出了改进措施,对加脂量和加脂方式作了探讨,并建议轴承运行中检测的方法和新型轴承的试用。  相似文献   

12.
与铁路行车安全紧密相关的问题之一,就是缺少用于批量检测轴承内圈在轮对车轴上套装可靠过盈量的仪器.目前所使用的常规方法,其可靠性较低.因为它是以套装之前测量轴承圈和轮对车轴的直径为依据的,并没有考虑到轴承圈的加热和与车轴的机械连接,这些随机工艺过程中的许多因素对套装质量将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车轴设计参数对轴毂配合接触压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铁道车辆中,轴毂间配合的接触压力,不仅是研究微动损伤的重要参数,而且也是保证轮轴间扭矩的传递、抵抗轮轴相对运动的重要因素.本文以空心车轴和车轮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轮轴有限元模型,考虑轮轴间过盈配合,在高应力梯度区细化网格,详细研究空心车轴轮座区的设计参数对接触压力的影响.这些参数包括过盈量、过渡圆弧半径、轮毂悬伸量、轮座与轴身直径比和空心度,以及使用条件下的摩擦系数、轮轴温度和轮对旋转速度.结果表明,过盈量对轴毂配合接触压力的影响较大,应慎重选择;过渡圆弧半径和轮毂悬伸量显著影响轴毂接触边缘的接触压力;其他设计参数对轴毂间接触应力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统计CRH380A(L)和CRH380A型动车组的新/旧轴箱轴承后挡圈内径和新/旧车轴防尘板座外径尺寸,以分析车轴报废比例和报废原因。对统计数据进行概率分析,得到轴箱轴承每次检修退卸后的防尘板座外径尺寸的减少量;对现有检修标准和后挡圈与防尘板座配合过盈量进行分析,提出防尘板座尺寸公差标准的优化方案;根据车轴报废比例和报废原因,得出标准优化后每年检修成本的节约量。通过寿命和成本分析,验证对现有标准进行优化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刘青山  刁克军  赵雷 《铁道车辆》2021,(1):102-105,124
针对货车26型轴承典型故障类型进行了台架试验,得出新造轴承及注脂量超差、保持架裂损、滚子环形条纹、内圈挡边角度超差、滚道剥离等故障轴承在不同试验载荷、不同试验速度及运转时间下的温度变化规律,为货车26型轴承热轴故障分析及在线健康检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第五讲总装零部件的制修要求 1 电枢轴承 轴悬式牵引电机的电枢轴承是在十分复杂的作用力条件下工作的,这些作用力为:电枢质量的固定载荷;由于牵引力、单边磁拉力引起的可变载荷;电动机特别是电枢动力加速度引发的动态载荷;电枢的残余不平衡量引发的作用于电枢轴承上的载荷;其它因素(例如电机有关制造公差、齿轮传动装置的磨耗以及轮对与电枢之间相对转动的角加速度)引发的作用于电枢轴承上的载荷.当然,在研究电枢轴承的工作条件时,还必须研究与电枢轴承正常工作配套的轴承盖、内油封、外油封和端盖相应部位的结构与工作条件. 牵引电机中常采用单列短圆柱轴承.单边传动时,为了使刷盒能正确地定位在换向器工作面上,即电刷既不超出换向器工作面,刷盒壁也能与升高片有足够的距离,在换向器端(前端)常采用止推式滚柱轴承,而在非换向器端(后端)采用无挡板的滚柱轴承.双边传动时,大、小齿轮均为斜齿,此时两端大、小齿轮上斜齿的倾角方向相反,从而产生方向相反的轴向作用力,使得在后端无挡板的滚柱轴承下电枢能自由地轴向定位.这种电枢窜动量保证了大、小齿轮的正确啮合,关于电枢窜动量问题将在下面专门讨论. 众所周知,电枢轴承是根据额定工作能力C来选取的,C值常列举在轴承的产品说明文件中.轴承外形尺寸越大,C值也越大,即  相似文献   

17.
研究外部驱动方式的和谐型机车走行部动态检测系统,并利用加速度频谱分析和包络分析技术检测齿端抱轴轴承外圈故障和刷端抱轴轴承内圈故障,提出实施和谐型机车走行部动态检测技术方案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8.
电枢轴承是牵引电机关键部件之一。到目前为止,仍是牵引电机机械故障的主要故障。在国产牵引电动机中,轴承故障比例达10%左右。因此电枢轴承问题值得注意。本讲座系根据国内外资料编集的。文稿引用了我所电机室同志们收集的一些数据和资料。轴承室密封等问题也直接关系到轴承的寿命和可靠性,但它属另一方面的问题。限于篇幅只能待今后有机会再专门来讲。本讲座包括五讲:电枢轴承选择和寿命计算;轴承的配合与游隙;滚动轴承的振动和噪声;电机组装完毕后轴承状态的检查;润滑和一般维护。  相似文献   

19.
针对内圈装反的轴承,根据其径向载荷分布建立了有限元模型,研究了接触部位网格细化对接触应力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网格大小.根据ISO国际标准理论算法计算了正确安装轴承的寿命,通过L-P寿命理论和ASH法则得到了内圈装反轴承的寿命,并对比分析了不同凸悬量对内圈装反轴承的寿命影响.结果表明,接触部位网格大小选择0.1 mm,不...  相似文献   

20.
利用有限元ANSYS软件仿真与弹性力学理论对比分析某高速列车轴箱轴承与空心轴过盈配合产生的边缘效应,研究了车轴空心系数对边缘效应应力集中程度的影响规律,同时结合微动磨损理论分析增大车轴孔径在配合边缘区产生裂纹的工程现象,研究表明,空心车轴的空心系数不宜超过0.5,研究结果为空心车轴的设计、运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