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马喜发 《摩托车》2004,(5):16-17
2004年,我的工龄已满30年。30年来,我与摩托车有着不解之缘。 在童年时代,电影、小说、家乡驻军的行动中。 “摩托车”与“驾驶摩托车”在我的童心中打上了“神秘”的烙印。我十分羡慕“摩托车”与“驾驶摩托车”,曾有过一  相似文献   

2.
郑松涛 《摩托车》2004,(9):17-18
1989年开始学修摩托车的我,在1996年9月的一天下午于镇上见证了一架超低空水上飞机的“轰炸”:投下了五彩翻飞的“糖衣炮弹”。由于我的摩托车启动快,提速快,最先冲到着陆场,抓到了七八张福利彩票宣传单,凭着宣传单兑得二注票,更幸运的是,有一注中得一等奖———一辆大阳DY90-C  相似文献   

3.
杨德林 《摩托车》2006,(2):54-54
我是来自辽宁省抚顺市的一名选手,已经连续参加过三届由《摩托车》杂志社主办的“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大赛”,并分别在第四届,第五届大赛中获得三等奖和荣誉证书。这些都应归功于《摩托车》杂志和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俱乐部的各位老师和朋友的帮助与支持。  相似文献   

4.
赵景伟 《摩托车》2004,(8):19-19
在农历的十一月中旬、黄淮地区迎来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那天下午没有什么修车的客户,我坐在室内看起了《摩托车》杂志。因为漏订,每月我都要去几十里外的县城才能买到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摩托车》,我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知识。每次买回来我都会认真地阅读。“有人吗?”突然一声叫问,打破了室内的安静。合上书抬头顺声音望去,一个全身是雪的中年男子推着一辆正三轮摩托车站在了我的门前。我起身热情地和他打招呼,问明原因后得知,他的摩托车在行驶过程中,随着几声嗑喳声后,车慢慢停了下来,当时认为是转动大链条与链盘脱离所发出的声音,…  相似文献   

5.
陈国辉 《摩托车》2004,(3):46-47
我是摩托车维修俱乐部技术顾问。各地维修俱乐部会员们常来电话、信函与我切磋摩托车维修技艺。大家总以为我是一个中年人,实际上我已步入老年行列,学摩托车修理已有30多年了。我非常爱好摩托车,以骑摩托车、修  相似文献   

6.
李贵华 《摩托车》2004,(9):16-16
“叮铃铃,叮铃铃”,李老师电话。这样的声音早在1996年就悄悄地出现了。我聆听着这样的声音,也喜欢听这样的声音,它给了我摩托车生涯最棒、最繁荣的开始。也伴随着我走过了将近10个年头。“李会长祝贺你成为三分部副分会长。”话虽减短,但给了我由衷的喜悦,这是领导们对我的信任和会员们对我的支持,以及我的学生们对我的期望。  相似文献   

7.
与你同行     
戴巧芬 《摩托车》2004,(6):25-25
我是一个八个月大的孩子的母亲,与《摩托车》杂志相识三年。最初的日子是每个月都站在路口的报刊亭为老公买新出版的《摩托车》杂志。刊中字里行间“填”满了技术和机械,我不懂,他却爱看。记得第一次不经意地为他买回杂志的时候,他很开心。他告诉我,在当学徒时曾从师傅那里发现  相似文献   

8.
我是广东省汕头市朝阳区文光新兴摩托车行的黄育新,是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俱乐部的2161号会员。我与摩托车结缘是1988年的春天。当年由于种种原因,我没有能继续学业,为了求得生存,在汕头市职业中学摩托车维修培训班学习,在陈桂发老师的言传身教下,我初步懂得了摩托车发动机结构原理。维修培训班学习毕业后,在汕头“坚明车行”实习一段时间,年底自己办起了修理店。刚开始,碰到很多困难,如本田CG125启动弹簧断,必须拆卸整个发动机。拆卸时我一点一点做上记号,然后,装上弹簧,小心地按记号重新装上,整整用了两天两夜的时间。当发动机启动的一刹那,心情是无比兴奋的,时至今日再也找不到那种感觉。由于在维修培训班学习时间短,我除了虚心向老师和同学的交流外,主要利用业余时间,阅读学习内燃机书籍和《摩托车》杂志,使自己的技术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9.
修车拾得     
曹邦利 《摩托车》2003,(11):38-38
我是“中国的底特律”——湖北十堰东风汽车制动公司的一名钳工,平日里,除了努力工作外,还刻苦钻研专业理论,也是一个七八成的摩托车迷,也想借《摩托车》杂志说说我的修车拾得。 一日晚饭后,我正欣赏着近期的《摩托车》杂志,突然被一朋友电话唤去,原来他修理的一辆建设150太子车磁电机拆不下来,但车主第二天一早就要来提车,时间非常紧迫。我认真地看了看车子,发现磁电机中间有一  相似文献   

10.
三十多年来,我对摩托车痴情不改,我最爱逛的地方是摩托车专卖店和修车行,最爱看的体育节目是摩托车比赛,最爱读的书是《摩托车》杂志及各种维修书,做的最多的梦是骑摩托车旅游。  相似文献   

11.
摩托轶事     
石炎 《摩托车》2004,(3):28-29
“为什么要骑摩托车?” 妻子多次问我。 是的,我实在是可以不骑摩托车了。就工作条件而言,单位为我配了小车,出行很方便;就身体而言,我  相似文献   

12.
侯力安 《摩托车》2004,(6):24-25
我叫侯力安,是《摩托车》杂志的忠实读者,我给大家讲一下自己的经历,它记述了我所走过的摩托之路。虽然从中看不出什么骄人的成绩,但从我二十几年的经历中,或许您能发现或认识一点东西。艰难的脚步这话还得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谈起。那时,国内摩托车厂家寥寥无几,比较出  相似文献   

13.
大太阳 《摩托车》2007,(6):84-85
2007年4月底的一天,当我接到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俱乐部打来的电话.让我报名去重庆参加建设集团举办的“走进建设,走进雅马哈”,参加重庆市二运会和重庆直辖十周年庆典活动。我很疑惑,不太相信这是一个事实,直到拨通国内最大的摩托车类刊物——人民邮电出版社《摩托车》杂志李健社长的电话,我才相信,这原来是真的。  相似文献   

14.
任秦霞 《摩托车》2004,(3):47-47
2003年9月21日下午6点多钟,正在做饭的我听见电话铃响。拿起电话,就听到对方着急地讲: “我是西安的小王,我驾驶的摩托车行驶到安邑风机厂附近时,发动机自行熄火后不能启动,我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人生地不熟,  相似文献   

15.
摩托狂人     
韩明 《摩托车》2004,(4):20-21
我可以没有豪华的住宅,可以没有时尚的西装,可以没有香醇的美酒,但决不能没有摩托车! 20世纪60年代,我蹒跚学步时,看到邮局的叔叔骑着一台军绿色的,屁股底下冒烟,不用蹬的庞然大物(大概是幸福XF250之类的摩托车),停在一家的门口,我高兴地  相似文献   

16.
读车     
庄纯理 《摩托车》2003,(2):22-23
我们平常把书本知识的学习研究叫做“读书”;画家们把对古今名画的学习研究叫做“读画”;而书法家则把对著名碑帖的学习研究叫做“读帖”。在我看来,摩托车也是一本内容丰富而且只有开头没有结尾的“大书”,于是我把了  相似文献   

17.
修车有感     
刘亚飞 《摩托车》2004,(6):14-15
我是先认识了《摩托车》,然后才开始有摩托车的,至今已骑了6个年头了。虽然摩龄不长,但阅读的《摩托车》可不少,除了每期必读外,还经常到旧书摊上寻觅旧刊,凡有必买。旧刊内容比现在要少,但通俗易懂,令人爱不释手。另外,我搜集的摩托车剪贴画也已足足贴了两大笔记本,内有中外古今许多不同品牌的车型,闲暇时翻看一下,是件十分惬意的事。  相似文献   

18.
未名 《摩托车》2004,(12):41-43
我作为一名隆鑫维修站的维修技师,肩上担负着细心呵护隆鑫摩托车的重任。本文以隆鑫摩托车为例,按照“问、看、试、听、摸、闻”六字口诀人手,让维修人员快速掌握摩托车的维修保养窍门,在日常工作中做到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19.
谜面曰:“任我污染任我走,只因有牌身份优,交警吸我污浊气,股股烟尘路人愁”,谜底请在文章里找。我是一名摩托车爱好者,对实行“禁牌”政策的城市中摩托车的命运很是关注,并以我所居住的沈阳市为例对“禁牌”政策谈些看法。现在沈阳市拥有摩托车正式牌照并有市内通行牌照的数万辆摩托车绝大多数  相似文献   

20.
《摩托车》2008,(12)
2003年的11月,我报名参加了由《摩托车》杂志社、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俱乐部主办的第四届"金城杯"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大赛,赛事期间,我有幸看到了MSC标识部件。当时,心里虽然对MSC标识部件的质量很是认可,但在私下里却有一个小想法,认为一名优秀的摩托车维修工,只要在摩托车维修作业中,通过认真分析、准确判断,帮助用户排除故障,使用什么品牌的摩托车零部件,都能够修好摩托车。为了提高摩托车维修店的声誉,有的摩托车维修店更换维修零部件承诺保用半年,我就承诺保用一年,这样做总该没有问题吧。但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情,改变了我的想法,使我对使用MSC标识部件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