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地下交通工程的高速发展, 立体交叉隧道在施工期间相互影响的案例日渐增多, 由于交叉隧道施工顺序对隧道结构安全影响明显, 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依托义东高速公路东阳段双线西甑山公路隧道与上方邻近杭温高铁单线梧坞隧道的立体交叉工程, 以多线立体交叉隧道施工顺序对周边围岩及隧道结构的影响为研究对象, 建立了弹塑性有限元模型, 模拟了隧道施工过程中, 下方公路隧道先施工以及上方隧道先施工两种工况, 对比分析了两种工况下后施工隧道对先施工隧道的位移及应力的影响规律。 得出结论: 两种工况均满足隧道安全设计要求, 但上部隧道后开挖时, 其施工开挖过程对下部双线隧道的影响更小, 故对于此类立体交叉隧道而言, 选用先下后上的施工顺序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2.
隧道施工是公路和铁路施工单位必须面临和承担的主要施工对象和任务之一,本文介绍了隧道机械化施工的情况,探讨了施工机械设备配置的原则和方案,分析了隧道开挖施工以及管理措施。结合当今隧道机械化施工开挖现状和施工人员的精神理念,得出了相应的优化施工建议,以及如何让机械化施工做到可控的一些见解。肯定了机械设备与配套技术的关系是隧道机械化施工的效率和效益的关键因素。本文对今后隧道机械化施工的发展提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引言 随着隧道施工技术水准的提高,在大规模的建设过程中,快速施工将是我们21世纪隧道修建的主攻方向,也为国内隧道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隧道塌方、冒顶、涌水等地质灾害的频发,一直是制约隧道快速施工的一大难题。特别是隧道不良地质段具有的一些自身的特点,如:浅埋、偏压、地质条件复杂、岩土破碎、岩体力学参数难以确定、自承能力差等,增加了隧道在山区公路的建设难度和投资成本,从而大大增加了施工难度,提高了经济造价,同时对工人的生命安全和施工设备造成了危害。因此,研究隧道施工安全控制技术,从而为有效地指导隧道不良地质段的施工,提高隧道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礼明 《北方交通》2012,(9):117-120
介绍了隧道防坍塌控制技术。隧道防坍技术依靠地下工程施工的经验,利用新技术的集成和优化,推行隧道防坍"二十四字"施工方针,灵活应用软弱围岩隧道施工"十八字"施工方针,贯彻"四项防坍基本经验",充分考虑地下洞室开挖支护的时间与空间效应,可广泛应用于公路隧道工程施工防坍。  相似文献   

5.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高速公路施工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并且公路隧道施工也得到了很好发展。随着城市附近浅埋隧道工程的不断增多,其对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要求也变得更为严格。主要从原有隧道施工工作数值模拟相关分析手段以及相关理论知识前提下,利用三维弹塑性模型以及平面应变弹塑性模型,并且利用有限单元法帮助探究隧道工程施工中支护机构力学作用、围岩变化情况。然后将其运用在隧道工程施工工作,获得施工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基础建设项目,特别是交通设施(公路、铁路、地铁等)项目蓬勃发展,新建隧道与原有隧道由于地形地质条件等的限制,遭遇各种近接的现象日益增多,如何评价新建近接隧道施工对既有隧道受影响程度、保证既有隧道安全营运是新隧道设计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文章基于浙江S49省道北接线新建隧道与既有金丽温高速公路剑石隧道的近接实际条件,通过分析两近接隧道的净距离、新建隧道施工时既有隧道的支护结构变形、受力变化以及爆破施工引起的振动等,研究了新建近接隧道对既有公路隧道的安全影响,可为类似近接隧道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张宝成 《北方交通》2012,(3):107-110
详述了草帽山隧道的工程概况和主体设计,基于大量的施工现场跟踪调研资料,研究草帽山隧道围岩变形的原因;在分析隧道整体详细情况的基础上,运用隧道工程现代支护最新成果和施工方法,结合数值模拟方法和数学模糊理论,从围岩变形稳定性的理论、支护方法模拟出最适用于草帽山隧道的支护方法,为现场施工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齐海锋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10):261-261,263
本工程既有隧道衬砌裂纹,漏水现象严重。为保证新建隧道施工时既有隧道运营安全,新建隧道施工前应对既有隧道进行加固维修。新建隧道施工中进行爆破振速控制,以保证既有隧道衬砌安全。新建隧道设计借鉴了既有隧道病害情况,黄土地段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结构,鸡鸣驿隧道低洞口段设计中心深埋水沟排水,保证排水通畅不冻结。  相似文献   

9.
隧道防水施工为隧道工程施工中最重要的施工工序之一,防水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隧道结构的耐久性和行车安全。结合具体的工程施工实例,对公路隧道渗漏水机理和治理原则,公路隧道防水材料,公路隧道防水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和隧道防水施工处理措施等4个方面介绍了公路隧道防水层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0.
我国各种隧道的特点及相关施工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明哲 《交通标准化》2011,(18):162-166
主要针对我国目前常见的三类隧道进行了介绍,同时阐述了目前我国常见的隧道施工方法,并提出了各种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可能遇见的常见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我国隧道施工技术水平,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高效,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我国隧道施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轨道交通》2009,(2):60-61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软土隧道施工的企业。依靠四十余年从事隧道及地下工程的技术优势,隧道股份积极拓展土木工程施工领域,并始终保持着中国软土隧道事业的领先优势:承建了上海黄浦江底所有营运的越江公路隧道、轨道交通越江隧道等,隧道施工技术水平接近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南京、深圳、广州、天津、郑州、成都、杭州、武汉等地承建了地铁施工项目,先后建造了宁波常洪隧道和西湖湖滨隧道。建造的世界上最大直径的超长隧道——上海长江越江隧道和大直径的上中路越江隧道都实现了贯通。  相似文献   

12.
结合某连拱隧道施工经验,从中导洞施工、中隔墙施工、中隔墙顶部防排水、正洞开挖等连拱隧道施工技术方面对连拱隧道的施工工艺做了详细的介绍,强调了隧道监控量测在隧道施工中的重要性,从而不断的完善连拱隧道的施工技术,积累对连拱隧道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3.
主要对公路隧道施工及其不良地质段施工处理技术进行分析,以某地的隧道为例,详细阐述了施工注意事项及使用的处理技术,处理技术有:隧道洞口施工技术、动身开挖技术、断层带施工技术、涌水施工技术、岩爆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4.
以北京地铁12号线大钟寺站—蓟门桥站区间暗挖隧道下穿京张高速铁路隧道为工程背景,在高速铁路隧道保护设计的基础上,建立了暗挖隧道下穿京张隧道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总结了京张隧道竖向位移和横向位移随施工步变化特征.通过现场监测,对暗挖隧道拱顶沉降和结构收敛监测结果以及京张隧道竖向位移、横向位移、结构收敛及自动化监测等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京张隧道竖向位移变化过程为两阶段"S"型曲线;京张隧道中心前16m和后14m范围内是穿越施工显著影响区域;先行和后行隧道施工引起的京张隧道竖向位移分别占总竖向位移的68.3%和31.7%,先行隧道施工是铁路隧道保护关键阶段;数值计算和现场监测表明后施工隧道对铁路隧道竖向位移的空间位置变化作用明显;京张隧道横向不均匀沉降明显,最大值为1.267mm;综合现场监测结果,暗挖隧道和京张隧道相关位移不超过容许值的44%,可认为暗挖隧道设计参数和施工保护方案符合铁路隧道保护要求.  相似文献   

15.
我省第一座整体式双跨连拱隧道的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我洎主溪至元江高速公路练江隧道的设计与施工,介绍我省第一座整体式双跨连拱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情况,探讨了在不良地质质状况下连拱隧道施工的技术处理措施,介绍了其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促进浙江省公路隧道工程建设中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回顾了浙江省公路隧道建设的发展历程, 总结了近年来省内隧道工程领域的科技成果及其应用情况, 包括竖井送排式纵向通风技术、 火灾安全独立排烟技术、 节能通风技术、 防灾救援技术、 水下隧道建设技术、 机械化施工技术、 洞口微开挖及景观技术、 能耗监测与智能管控技术、 节能照明技术、 发光照明诱导技术、 交通安全运营技术等十余项代表性成果。 同时, 与全国公路隧道及铁路隧道的科技成果进行了比较, 分析了省内公路隧道领域在钻爆法施工质量缺陷、 钻爆法机械化信息化程度低、 TBM/ 盾构法占比低、 智能新技术应用少、 预防性养护与装备技术应用滞后等方面的短板。 最后提出了未来浙江省隧道工程领域科技创新重点发展方向, 包括隧道精细化勘察与地质预报、 隧道机械化施工、 隧道新型衬砌结构形式、 隧道装配化技术、 隧道智能化建造、 水下隧道建设关键技术、 隧道智慧防灾、 隧道病害智能诊断和修复、 隧道结构耐久性设计、 四新技术应用等。  相似文献   

17.
双跨连拱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方案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结合金竹林隧道的具体情况,从总体施工方案,施工实施步骤和具体施工方法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双跨连拱高速公路隧道的修建方法,为该种类型的隧道施工积累了知识和经验。  相似文献   

18.
隧道涌水一直是影响隧道施工安全以及成本的主要因素,一旦隧道施工涌水控制不好,会对施工造成严重影响.准确的预测隧道的涌水量,将为隧道的施工安全以及降低成本带来巨大的益处.以重庆轨道交通一号线中梁山隧道为研究对象,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了经济、合理的隧道涌水模型预测隧道涌水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可为隧道安全、经济施工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隧道超控原因的分析,提出了控制隧道超挖的措施,以供隧道开挖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隧道工程施工由于施工作业空间狭窄,施工作业面积较小,施工作业机械开展困难,因而工程施工难度较大。大断面隧道施工主要是指隧道净空断面积在20100 m2范围之间的隧道工程施工项目,大断面隧道由于隧道断面面积较大,因而工程施工规模也更大,施工技术相对较为复杂,施工工序繁琐,施工质量影响因素较多,因而对于施工项目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完善大断面隧道工程施工流程管理,提高隧道工程施工工艺水平,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合格已经成为隧道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这也是确保大断面隧道顺利建设竣工的关键措施。以大断面隧道工程施工中较为常用的新奥法施工工艺作为论述点,重点对新奥法在大断面隧道施工中施工工艺以及施工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