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LHY系列催化除氧设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内目前常用的锅炉除氧方法,无论是物理法(热力除氧、解析除氧、真空除氧)还是化学除氧(亚硫酸钠直接加入法、铁屑法、联氨法),应用于中小型锅炉补给水的除氧设备经上百家用户使用证明,该设备除氧效果稳定,工艺简单,占地少,维护管理方便,非常适用于中小型锅炉补给水除氧。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传统地面低压变电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为核心的低压变电所母联备自投方式,结合石武高速铁路(河南段)工程,介绍PLC低压变电备自投系统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3.
宽叠合梁斜拉桥屈曲稳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宁渡甬江特大桥的联塔四索面斜拉桥工程,详细分析了各施工阶段的失稳模态,结果表明该桥各施工阶段稳定安全系数满足规范值,有较高的稳定安全系数.分析结果为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联塔斜拉桥的稳定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胡斌  王健 《铁道知识》2014,(4):58-61
由中国中铁电气化局四电系统集成的杭(州)长(沙)铁路客运专线进入分段联调联试阶段。杭长客专施工组织分浙江段、江西段、湖南段,自3月8日杭长客专江西试验段完成联调联试试验车组首次行车动态测试后,5月9日,杭长客专湖南段启动联调联试,进入7月份,浙江段启动联调联试,自此,杭长客专全线进入联调联试阶段,为提速试验、国产新型动车各项运行试验和正式开通运营提供了重要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5.
京津城际铁路科技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京津城际铁路是我国首条工程实践、运营实践的高速铁路,整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通过与世界高速铁路代表线路比较,分析我国面临的工程科技难题和关键技术,阐述京津城际铁路在系统设计整体优化、线路高平顺与高稳定、高速列车安全与舒适、运行(营)控制系统可靠与高效、联调联试系统集成、节能环保修复生态、高速铁路技术体系等方面的科技创新及主要成果。这些创新成果对支撑京津城际铁路优质,高效建造和开通运营,支撑在建项目快速、有序推进,推动我国发达现代铁路网又好又快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性、示范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针对检测车动态联检中提速设备动态联捡优秀率不稳定的问题;分析研究其原因,提出消除轴温检测系统(THDS)故障的处理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DF4c型机车上、鸣笛、撒砂装置采用电控制,且在机车前进、后退时单向动作。在机车运用过程中时常出现鸣笛时撒砂或撒砂时鸣笛故障,尤其是当撒砂或鸣笛电路的某一电器不能断开时(如开关触头粘联)即会出现机车撒砂、鸣笛不止,严重影响机车正常运用,为此我们对机车鸣笛、撒砂电路进行了分析改进。  相似文献   

8.
通过实例分析了残余剪切试验的剪切速率对新黄土和黏性土残余强度值的影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①在工期紧时,可以直接用扰动带土每级压力下(固结稳定后)初始剪切峰值强度后的强度衰减稳定值,代替多次剪切的残余稳定强度值。②对于粉土或低塑性的粉质黏土,可以将残剪试验的剪切速度提高到直接快剪的速度0.6~0.8mm/min,不影响结果数据的准确性。③对于高塑性粉质黏土和黏土,剪切速率对试验结果有着明显的影响,为保证结果数据的准确性,仍以规范规定的最高限速(0.06mm/min)进行剪切。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南方湿热地区沥青路面受紫外光老化影响问题,利用紫外老化环境箱和动态剪切流变仪研究老化时间和受阻胺类抗紫外老化卉l】(GW一944)对沥青高温动态力学性能、低温和疲劳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强紫外光降低了沥青疲劳性能和低温性能,改善了抗车辙性能,且随老化时间延长而加剧;受阻胺类抗紫外老化剂(GW-944)能较好地对SBS改性沥青进行抗老化性能改善,且对其性能改善存在合适的掺量范围,适宜掺量为0.5%,而对基质沥青性能改善并不适用。研究成果为沥青路面有效防治紫外光老化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上海市餐饮业厨房除油降噪装置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设计了既除油又消声的新型厨房排风机消声器,该消声器体积小、价格便宜,使用寿命明显高于同类消声器,且降噪效果好,消声量达到20dB(A)~25dB(A)。  相似文献   

11.
基于可拓方法的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裂缝宽度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简述可拓评判方法的基本原理和评价步骤的基础上,根据京珠高速湖南段耒宜高速公路CRCP 3个路段的裂缝宽度检测结果,进行了用可拓方法评价CRCP裂缝宽度的研究,确定了相应的评价步骤,并将其评价结果与统计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而提出了运用可拓方法评价CRCP裂缝宽度的方法。结果表明,可拓方法不仅能合理评价裂缝宽度的现时状况,而且其关联度可以反映裂缝宽度等级的动态发展趋势;而统计方法的评价结果受个别较宽裂缝的影响较大,且为静态结果,只能反映CRCP裂缝宽度的现时状况。因此,可拓方法比统计方法更可靠、更准确,更能满足CRCP裂缝宽度检测的要求,从而为CRCP路面养护维修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辅助变流器热设计的需求,建立有限体积法的迭代方程,并结合城轨辅助变流器的热设计,提出热仿真的设计步骤与方法。依照此方法建立北京城轨13号线辅助变流器箱体与内部主要电气部件的数学模型,采用仿真与公式计算结合的IGBT热损耗计算方法,使用六面体网格离散时间与空间域的模型,借助流体力学软件迭代有限体积法方程进行热仿真的计算,计算结果满足温升要求。依据此热设计结果试制成样机,完成稳态温升试验,并将主要电气部件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满足设计初衷,验证了有限体积法的热仿真分析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王华胜 《铁道学报》2012,34(5):15-19
针对机车车辆产品可靠性数据特点,在分析传统区间故障数据置信限估计方法的应用范围及其不足的基础上,依据秩统计理论,提出一种机车车辆区间故障数据置信限近似估计方法并据此开发计算软件,对机车继电器、机车柴油机水泵等相关产品可靠性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并与传统估计方法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小样本数据情形下,可获得满意的估计结果,克服了传统方法的大样本苛求;在相同置信水平下,本文方法给出的置信限估计结果更偏安全,适用于对可靠性要求较高的机车车辆产品。  相似文献   

14.
极限状态法与容许应力法铁路大跨连续梁设计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铁路桥涵设计规范的基本理论正在从容许应力法向极限状态法转轨,通过对主跨100 m连续梁采用极限状态法和容许应力法进行正截面抗弯强度、正截面抗裂性和斜截面抗裂性等结构控制因素的对比分析,校核铁路桥涵极限状态法设计规范的适用性,并对铁路桥涵极限状态法设计规范的部分内容提出修改建议。对比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安全储备基本接近,采用容许应力法进行设计更为保守。研究结果对铁路规范的转轨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使我国铁路设计技术更好地与国际设计方法接轨,针对高速铁路桥上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依据Q/CR9130-2018《铁路轨道设计规范(极限状态法)》,结合有限元和数值计算的方法,运用极限状态法对道床板和底座进行配筋设计研究。结果表明:极限状态法中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弯矩结果与容许应力法基本一致,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结果较大;道床板和底座极限状态法的配筋数量略低于容许应力法。  相似文献   

16.
在简要介绍3种手算方法的基础上,以两跨12层现浇楼板中框架为例,分别通过3种不同的手算方法计算结构侧移,并与SAP2000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从计算公式分析中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并对3种手算方法进行综合评述。计算结果表明:反弯点法计算结构的侧移误差很大,不应采用;D值法与S-C法计算结果较为接近精确值,考虑到后者能以较小的计算量获得更高的计算精度,实际工程中推荐采用S-C法来计算框架结构的侧移。  相似文献   

17.
基于雄忻铁路保定东站临近既有京石高铁设计项目,综合采用数值仿真分析、理论分析、有限元分层总和法对既有京石高铁路基附加沉降变形开展系统研究。根据既有保定东站站台区既有京石高铁路基附加沉降对比分析结果,确定新建铁路对既有高铁附加沉降影响的基本规律和关键影响因素,提出大断面并站站场路基附加沉降评估的基本流程和关键参数确定方法,形成邻近既有高铁附加沉降评估的成套技术。分析结果表明:数值仿真技术由于当前采用的边界条件和本构模型限制,既有高铁路基仿真结果出现了局部隆起,同现场沉降监测结果并不相符;基于Boussinesq和实体Mindlin理论的分析方法可有效解决既有高铁沉降分析结果的局部隆起问题,但附加沉降影响范围相对较大;有限元分层总和法有效综合了数值仿真分析和理论分析方法的特点,更适宜于复杂工况下的既有高铁路基附加沉降量和沉降范围的评估。  相似文献   

18.
给出了一种在车测量铁道车辆轮对圆度误差的测量系统和测量方法,同时介绍了系统的标定公式、标定公式检验方法和检验结果。检验结果表明,该测量系统可以高精度地连续测量轮对圆度误差。  相似文献   

19.
铁路罐车量值传递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路罐车量值传递方法有几何测量法、比较法。论述了几何测量法和比较法,并对它们的量值传递结果进行了分析。一般情况下采用几何测量法检定铁路罐车,比较法用于仲裁检定。  相似文献   

20.
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采用等效分割与耦合自由度法两种方法对某罐车罐体垂向载荷施加方法进行分析,并就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作了详细的比较。通过对比分析表明,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很接近,并且等效分割法随着分割份数的增加,其分析结果收敛于耦合自由度法的结果,基本能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