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小净距隧道净距小和出口段围岩较差的特点,在进洞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新奥法对其进行监控量测,对洞内掌子面、支护状况、拱顶沉降、水平收敛和地表沉降等项目进行了监测,并对量测数据进行分析;同时建立数值计算模型,对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分析.通过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得出该隧道围岩变形规律.此结果对变更施工措施和安全施工有...  相似文献   

2.
根据深圳地铁一期工程罗湖-国贸-老街-大剧院三区间隧道的地质条件及设计文献对重叠及交错地铁区间隧道,按不同净距分为先上后下及先下后上施工,采用FLAC分析软件,按平面应变问题模拟围岩、支护结构及开挖过程,对应力场、位移场进行了计算模拟分析,其结果供设计及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优化在建交叉隧道施工顺序,对不同近接施工影响程度进行动态分区以便于施工管理。以在建的珠海大横琴山一号隧道与珠机城际隧道交叉段为工程背景,其中珠机城际隧道(断面小)在上方,而大横琴山一号隧道(断面大)在下方,应用数值仿真软件建立“先上后下”及“先下后上”2种施工工况模型。对比分析不同施工顺序下立交隧道纵向位移、横断面位移、拱顶沉降、仰拱位移、塑性区及支护结构应力等变化规律。讨论地层围岩位移分区准则与既有结构强度分区准则。研究后行隧道掌子面施工至交叉点不同距离时,先行隧道位移以及结构强度的动态分区情况,其中红区为特危险区、黄区为危险区、白区为注意区。研究结果表明:“先下后上”施工比“先上后下”施工要好;现场采纳了此方案,先施工下方大横琴山隧道,然后再施工上方珠机城际隧道。“先下后上”施工时,上部隧道开挖至交叉点前6 m至交叉点后12 m对下部隧道影响明显;并以下部隧道距中轴线前18 m至中轴线后10 m范围内作为特危险区,同时上部隧道开挖至距中轴线前后0.25D(D为开挖隧道跨度)范围内需加强监控量测,以保证隧道安全。“先上后下”施工时,以上部隧道距中轴线前27 m至中轴线后13 m作为...  相似文献   

4.
深圳地铁重叠隧道近接施工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根据深圳地铁一期工程罗湖-国贸-老街-大剧院三区间隧道的地质条件及设计文献对重叠及交错地的区间隧道,按不同净距分为先上后下及先下后上施工,采用FLAC分析软件,按平面变问题模拟围岩、支护结构及开挖过程,对应力场、位移场进行了计算模拟分析,其结果供设计及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5.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隧道施工监控量测的目的 ,监控量测内容、手段 ,监控量测项目确定。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中岩柱厚度小于2 m深埋超小净距隧道先行洞未施作二次衬砌时的近接施工力学特性,通过数值模拟、现场试验等方法,研究超小净距隧道近接施工围岩变形和支护结构受力特征。结果表明:(1)先行洞未施作二次衬砌时开挖后行洞,近接施工影响显著,因后行洞施工引起的先行洞围岩变形约占其总变形量的43%;后行洞开挖使得先行洞初支变形和内力呈现明显的偏压效应,即靠近中岩柱侧收敛变形和结构内力增幅远大于外侧。(2)初支钢拱架受力大致可分4个阶段:先行洞开挖影响段、中期稳定段、后行洞近接开挖影响段以及后期稳定段。施工过程中先行洞左右拱脚和仰拱部位存在较大拉应力,应重点关注。(3)先行洞仅施作初支情况下开挖后行洞,将初支变形和内力作为必测项目,可动态掌握其变化规律,及时采取控制措施,保障施工安全,避免后行洞爆破对先行洞二次衬砌造成结构损伤。  相似文献   

7.
桥梁与隧道的近接施工是目前最常见的近接工程之一,为了研究桥梁桩基与隧道之间近距离施工所产生的影响,采用ANSYS模拟计算桩基近接隧道施工过程,通过桥梁桩基修建造成既有隧道位移和应力增量的变化,对桥梁桩基近接既有隧道进行影响分区划分。结果表明:依据桥梁桩基与既有隧道的距离,可划分为强影响区、弱影响区和无影响区,3个区域的两个分区界限分别为1. 0倍和2. 0~2. 5倍洞径;桥梁桩基越长对隧道影响越大,一旦桩基伸入既有隧道潜在滑移破裂面以下,桩基继续加长对隧道的影响可忽略不计。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对即将修建的宜(宾)毕(节)高速公路斑竹林大桥上跨成贵铁路青岗脚隧道工程进行三维计算,其结果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并给出评估结果和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8.
大断面隧道施工监控量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岙隧道为例,介绍该桥施工监控量测方法,包括监测项目、测点布置、监测方法等,为今后大断面隧道监控量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京珠高速公路坪石隧道施工监控量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京珠高速公路坪石隧道右线必测项目的现场监控量测工作及主要量测方法和分析结果,探讨施作二次支护的判据和条件。  相似文献   

10.
根据雪家庄隧道的现场监控量测工作,对围岩收敛量测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了隧道围岩的稳定性。为保证施工安全、调整围岩支护参数和确定合理的二次衬砌施工时间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深圳地铁7号线红岭北站—笋岗站区间工程为背景,通过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并结合经验计算公式,研究了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以及后期施工隧道对先期施工隧道的影响。基于实际工程中存在的5种工况,对比分析隧道在不同空间角度和净距下地表沉降的变化规律以及后期施工隧道对先期施工隧道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天津地铁5号线思源道站结建工程为背景,从施工监测和数值模拟两方面对基坑施工过程的变形控制进行研究。通过对周边环境、深层位移、基坑自身支撑体系等进行监测,实现工程施工全过程数据信息的无缝对接和实时反馈,保证了既有地铁站安全运营。建立数值仿真模型,对基坑周边环境竖向沉降、水平位移、基坑自身支护体系受力变化等进行研究分析,验证基坑开挖方式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零距离近接既有地铁站地下空间拓建施工,基坑采用分层岛式开挖及地下连续墙+混凝土环形内支撑支护体系,能有效地控制基坑变形,确保周边环境和基坑自身安全。  相似文献   

13.
以昆明地铁首期工程环—昆区间交叠隧道为工程背景,运用MIDAS/GTS有限元程序模拟盾构开挖过程,采用先下后上的开挖方式和不同交叠角度作为施工工况,分析不同交叠角度工况下交叠隧道施工对地表沉降和管片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表沉降和管片内力随着交叠角度的变化而改变,交叠角度减小,地表沉降范围增大,而最大沉降值和管片应力均减小。  相似文献   

14.
对于临近既有隧道新建小间距隧道而言,由于两洞之间的相互影响,围岩及衬砌结构受力比较复杂,施工过程中的现场监控量测显得尤为重要,这既是对既有隧道结构安全性的检测,也是对新建隧道施工的妥当性以及加固措施有效性的评价。针对包西铁路通道新宝塔山施工中洞周收敛、拱顶下沉、围岩压力、喷射混凝土应力及钢架应力等进行了监控量测,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5.
盾构与浅埋暗挖隧道小净距并行施工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的难点,为更好地研究并行近接施工的力学效应,以某市轨道交通区间盾构与浅埋暗挖隧道并行为背景,采用数值分析软件建立模型,分"盾构先行"和"浅埋暗挖先行"两种情况,对施工产生的位移、土体应力及支护结构内力进行对比分析,为施工提供预判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地铁盾构隧道近接桩基的施工力学行为研究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张志强  何川 《铁道学报》2003,25(1):92-95
针对城市地铁新建隧道近接既有民房桩基的工程情况,进行了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施工力学行为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近接桩基施工将引起新建隧道自身结构特别是与既有桩基近接一侧边墙,有不利的受力状况和变形特征。因此,需要采取加固措施,以确保隧道自身结构以及近接建筑物的安全。本文研究对城市地铁隧道的近接施工,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以广深港客运专线狮子洋隧道为依托,采用三维有限差分法FLAC3D,模拟盾构隧道与联络通道组成的空间交叉结构的施工过程。结果表明,由于联络通道的施工,使盾构隧道的变形由对称变形转为不对称变形,并使与联络通道相连接的交叉部管片产生应力集中,导致开洞侧管片及联络通道结构自身产生上下截面整体受拉的不利受力形式。应注意对开洞侧管片及联络通道靠近开洞口处混凝土进行适当的加厚并增加配筋量。  相似文献   

18.
西格岭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通过现场施工监控及数据回归分析,获得了围岩及支护结构的变形、稳定性能及发展趋势,为确保施工安全、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如:仰拱、二次衬砌等)提供了依据,实现了动态施工管理及预警。也反馈了施工方法、初期支护及二次衬砌设计参数等相关信息,为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9.
通过某高速公路第X标段隧道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溶洞、溶槽情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溶洞进行长时间监控量测,并对监控量测结果进行分析,检验隧道溶洞处理效果,提出隧道溶洞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李宝平  何晖  王睿 《铁道建筑》2011,(12):83-85
介绍了荼镇公路隧道左线施工监控量测的内容和方法,提出了围岩稳定性及支护效果的判别依据和施工管理标准,并对初期支护各监测断面的围岩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为指导施工和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