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武广客运专线路基接口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从基础开挖、下锚地脚螺栓安装、综合接地预留等施工环节,总结接触网支柱接口预留工程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技术参数,为客运专线路基接口各种类型接触网立柱基础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铁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高速铁路的发展,对铁路接触网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接触网基础的施工也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而接触网支柱预埋螺栓的固定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接触网支柱能否准确就位、受力是否合理。结合贵广铁路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重点介绍了接触网支柱基础预埋螺栓采用双层模具固定法施工控制关键技术,采用该施工技术,满足了设计和验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接触网预埋槽道施工中必须采取相应的控制技术措施来确保槽道嵌入施工误差、倾斜施工误差、平行误差等指标不超限,从而满足站后四电接口施工顺利衔接和确保运营安全.本文通过研究隧道接触网预埋槽道施工控制技术来确保各项误差满足要求,供同类高速铁路隧道接触网预埋槽道施工借鉴.研究结论:通过对接触网槽道施工工艺及控制措施分析,施工过程中可采用二次定位法来控制其施工精度和误差,即先确定槽道型号、间距、尺寸,在洞外采用固定模具或带刻度钢板上进行焊连成槽道组,然后再将槽道组放置在二衬模板台车对应的槽道预留孔位上,采用特制T型螺栓进行固定,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在拆模前再将T型螺栓卸除.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接触网工程中大面积使用的螺栓型系列产品金具存在的结构粗大笨重,安装、施工十分繁琐,运营中的导线极易产生断线或破损的安全缺陷和不足,阐述预绞式金具的主要性能,分析接触网工程中推广采用预绞式金具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根据膨胀土的基本特性,鉴于接触网支柱承载力的特殊性,在西安南京线电气化CDH23标膨胀土地段接触网支柱下部工程施工中,从减少膨胀土胀缩性和尽量减少雨水的浸透这两方面,来着手解决膨胀土地段接触网支柱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魏忠超  桓素娟 《西铁科技》2000,(3):18-19,23
接触网支柱是支持接触悬挂的结构物,其稳定与否是关系到接触网在空间的几何尺寸位置能否保持稳定可靠的关键。对于接触网锚柱来讲,其稳定性主要依赖于支柱本身下部的基础与支柱配套连接的拉线及锚板。本文所述的接触网锚支柱反倾指的是锚支柱加载后向拉线反侧倾斜。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新建快速和提速电气化铁道接触网杯形基础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施工中应控制的要点和可采取的控制措施,以保证杯形基础的施工质量和接触网支柱的安装标准.  相似文献   

8.
针对接触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从零部件螺栓连接角度进行分析探讨,对接触网螺栓连接受力情况分类说明,分析螺栓连接拧紧过程,阐述螺栓紧固力矩值确定的原理,介绍螺栓的标识,分析摩擦力与压紧力对压紧的影响。最后从施工安装和运营维护方面,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工艺标准和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杨佳 《铁道工程学报》2012,(4):72-75,99
研究目的:在我国200 km/h及以下客货共线铁路中,车站咽喉范围内单横腹杆式腕臂支柱同时悬挂三支接触网的形式得到了广泛的采用。随着铁路的不断运营,接触网系统需要及时的检修或更换。但是传统的腕臂绝缘子更换的施工方法已不能满足三腕臂支柱悬挂的特殊要求,将导致接触网支柱破损、扭面,甚至断裂等更大的接触网事故。本文对三腕臂支柱类型设计选择和施工过程进行计算和分析,以为接触网安全运营检修提供依据。研究结论:(1)设计在支柱类型的选择时必须充分、全面地考虑施工检修增加的附加荷载;(2)施工检修过程中合理地采取施工方法,避免对接触网系统增加附加荷载;(3)提出了两种更加合理的三腕臂支柱腕臂绝缘子施工更换方法:采用杉木杆对其卸载后进行更换;采用接触网检修作业车对其卸载后进行更换。  相似文献   

10.
盾构管片预埋槽道技术近年来逐渐在轨道交通工程中得到应用,但对于区间内管线及设备如接触网、疏散平台等具体安装方式及槽道螺栓的受力性能鲜有报道,尤其随着大直径管片(直径6 m及以上)应用的增多,高净空下接触网的安装方式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提出预埋槽道T形螺栓固定点的最大单点工作荷载为8 kN,对接触网、疏散平台等盾构区间内管线与设备的安装方式及受力特点逐一进行探讨,重点研究高净空下接触网的安装难题;然后在现场拼装完成的管片上对槽道及T形螺栓进行拉拔、剪切试验。经分析,接触网螺栓受力最大,但满足工作荷载限值要求;通过试验验证了在接触网专业要求的3倍工作荷载条件下,槽道不变形、管片不开裂,在实践层面上进一步证明T形螺栓工作荷载及管线与设备的安装方式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赵东波 《电气化铁道》2018,(2):45-46,49
电气化铁路有砟轨道的铺设精调滞后于接触网上部结构安装施工,在接触网上部结构施工前轨道不能达到设计标准,待线路精调完成后,接触线实际高度不能满足验收标准,致使接触网后期调整工作量较大。本文通过建立数字参数模型,在有砟轨道线路精调不到位的情况下对接触网吊弦进行测量和计算,并以瑞九铁路试验段为例进行应用分析,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赵正路 《电气化铁道》2014,(1):32-34,39
分析了高速铁路接触网支柱基础限界超标的相关数据,并针对桥梁结构上支柱限界不满足3m安装条件,从满足基本建筑限界和接触网上部安装结构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我国山区的老旧电气化铁路由于建设时间较早,技术标准较低,施工材料性能较差,在出现水害时铁路两侧山体成为铁路的重大安全隐患,因此增建明洞棚洞是十分必要的。针对在增建明洞棚洞时,已有接触网设备对施工产生的干扰,对明洞棚洞增建时接触网改建实施方案中的关键点,即接触网锚段关节及中锚的处理、接触网定位装置的选择和接触网工程定位支柱的选择进行详细论述,对施工过程中如何处理出现的问题作了介绍,提出过渡支柱基础采用在棚洞立柱内预埋底座的形式、在悬臂梁上安装吊柱并用弓形腕臂进行定位以及利用边墙的过渡立柱结构形式等建议,为既有电气化铁路增建明洞棚洞提供重要技术支持,为后续大批量水害整治工程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4.
H型钢接触网支柱在高速铁路中得到广泛使用,直接影响铁路接触网系统安全。长期处于风荷载作用下,H型钢接触网支柱存在疲劳问题。通过建立数值计算模型,应用热点应力的表面外推法,对H型钢接触网支柱柱脚焊缝在风荷载作用下的疲劳性能进行分析。以兰新高铁H型钢接触网支柱为例,依据热点应力-寿命曲线,计算支柱焊缝的疲劳寿命。分析结果表明: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型钢规格和柱高,热点位置不发生变化;随着支柱高度增加,疲劳寿命降低21%左右;随着型钢截面的增大,疲劳寿命增加23%左右。  相似文献   

15.
通过支柱的3种不同安装位置,结合接触网的设计重点安全可靠性,对比分析接触网故障情况下,事故影响范围大小和人工抢修的安全性,以及施工安装调整难易程度,确定支柱设置在线路两侧的方案最优。  相似文献   

16.
结合新建郑西客运专线的设计实践,论述高速铁路路基、路堑、车站、桥梁接触网支柱选型和基础设计的特点;接触网在隧道内安装的新措施,接触网在桥梁上下锚的实施方案.使电气化设计人员了解高速铁路接触网支柱选型及其基础设置的特点,并注意到在前期施工中接触网专业与土建专业协调配合.  相似文献   

17.
盾构隧道中管片连接螺栓是个重要的结构受力构件,施加于螺栓上的预紧力使管片缝间防水密封垫形成接触压应力而具有防水能力,同时,螺栓还承受着接缝面上水土压力或地震作用而产生的拉应力,现有设计规范对管片连接螺栓的设计配置无明确规定,造成设计和施工中的无章可循。文章就管片连接横向螺栓、纵向螺栓、螺栓预加力和螺栓安装扭矩等设计计算理论和计算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结合京包线接触网综合大修工程,提出一种在石质路基区段更换接触网支柱的施工方案:先不拨掉原支柱,在原支柱基础位置开挖基坑,全部灌注C20微膨胀混凝土,经过养生达到设计强度后,再从根部拆除原支柱,并安装新支柱及支柱装置,最后在基础上浇100mm的基础帽。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客运专线接触网支柱参数的测量方法,如何在CPⅢ精测网的基础上对接触网支柱的坐标进行计算及常见的计算方法,如何在测量施工时对测量数据的精度控制,并提出了针对接触网支柱参数的边线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速铁路接触网用整体吊弦组成零件较多,安装和维护存在诸多不便,本文针对现有整体吊弦的技术特点提出了一种锻造式无螺栓整体吊弦的设计。结合整体吊弦的工作特性和应用环境,通过对产品结构组成、设计原理、受力计算等方面的对比分析,该锻造式无螺栓整体吊弦具有组成部件少、重量轻、易成型、质量高、耐疲劳及滑移性能优、安装方便、免维护等技术特点,特别适用于自然环境恶劣、人烟稀少等运维难度大的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