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城市枢纽型高铁站站区是人员、信息、资金等要素快速流动的地区,兼具交通节点和城市场所双重功能。文章基于节点-场所模型,选取我国20座大城市的枢纽型高铁站作为研究对象,构建节点-场所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指标测度,对以高铁站为中心、半径为1500m站区空间的一体化程度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建议,以期促进枢纽型高铁站充分发挥潜能,带动站区空间、城市乃至城市群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高铁线路引入航空枢纽已经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国家发改委关于打造现代综合客运枢纽提高旅客出行质量效率的实施意见发布以来,多地开展了机场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研究。分析明确杭州萧山机场的发展定位,预测未来萧山机场旅客吞吐量;基于萧山机场航空客流腹地,研究确定萧山机场高铁站合理吸引范围和旅客高铁与航空客流换乘比例,预测机场陆侧客流各集散方式客运量,分析杭州萧山机场高铁站客流。可为区域内类似机场高铁站客流分析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高铁枢纽站城一体化开发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深圳尚无成功案例。探索西丽高铁枢纽站城一体化规划方案,是深圳打造新一代高品质枢纽、支撑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介绍了高铁枢纽站城一体化开发在国内的研究和应用情况,总结了高铁枢纽站城一体化规划基本策略。基于站城一体化开发理念,结合西丽高铁枢纽实际特点开展了规划探索,以空间一体化统筹交通枢纽与城市开发总体布局,以交通一体化统筹枢纽接驳设施布局,以建筑一体化统筹枢纽功能多样性,并提出加强枢纽空间产权划分政策研究和制度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计算机软件对客流进行仿真模拟分析,提供详尽的接近真实的疏散过程,其数据可以用于流线分析、成果验证及设计优化.以重庆三线换乘地铁枢纽冉家坝站为例,建立人、流线、结构、障碍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模型,对紧急状况下的客流疏散进行仿真模拟.结果显示:疏散设施、人员属性等要素在疏散过程中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提出大型枢纽车站疏散设计的优化思路与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5.
优化高铁站接运公交时刻表和车辆调度,可疏散更多高铁客流密集到达期间高铁站的积聚客流,并有效减少因无法及时换乘接运公交而产生的公交流失客流。以流失乘客数最少、使用的公交车辆数最少为目标,并考虑车辆满载率、乘客等待时间、最大可用公交车辆数、最大流失乘客数等约束条件,建立高铁站接运公交时刻表与车辆调度多目标综合优化模型,并设计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求解模型。最后,以某高铁站接运公交线路的时刻表与车辆调度综合优化为例,验证了模型与算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多个高铁站接运公交时刻表与车辆调度综合优化方案,供决策者选择。  相似文献   

6.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构建我国高速铁路列车服务网络,阐述复杂网络的指标在列车服务网中的实际意义,对比分析Space L和Space P 2种网络构建方式下高铁列车服务网络的基本特征,并引入旅行时间和服务频率2种权重计算介数,实现对铁路车站枢纽影响力的量化评估。利用Space P方式构建考虑换乘服务理念的局部网络,针对列车接续关系及其特征,提出对接续关系的修正表达与网络构建方法。以武汉站为核心的局部网络为例,通过对比修正前后网络特征的变化,验证修正表达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显示表明:现行列车开行方案下,每个高速铁路车站平均与52.3个车站有列车直接通达,任意2个车站间平均通过1.1次换乘可以到达。部分车站的可达性、枢纽影响力、服务频率特征不匹配。论文提出的网络构建方法与特征分析结论对高铁列车服务网络性能的综合评价与优化调整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各类客运枢纽及周边区域已成为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TOD)模式在我国 落地的重要载体之一。在客运枢纽区域开发前进行适应性评价,可帮助优化分配有限的开发资源,对海量待开发 客运枢纽实现全盘统筹。综述国内外客运枢纽区域 TOD 开发政策及适应性评价的相关研究,包括面临的问题、 相关的影响因素等,指出适应性评价应从客运枢纽区域开发的全生命周期,以及枢纽、区域、城市整体功能最优 化的角度出发,通过采用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为客运枢纽区域开发提供指导,促进枢纽及周边区域与所 在城市的协同发展,优化国土空间利用。  相似文献   

8.
阐明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是目前城市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阐述站城一体化开发理念,即:轨道交通作为城市更新和引导发展的重要载体,应当在进一步强化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固有优势基础上,通过以车站为核心的城市再生,提升集约型城市的内在品质,重组城市结构。以深圳前海枢纽规划设计为案例,从开发规模及用途规划提案、客流及设施规模等方面论述如何构建以枢纽车站为核心的,具有聚集性、便利性、象征性、生态型的站城一体化城市空间,为车站与城市建设一体化设计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高铁物流是一种全新的物流模式,其服务对象主要针对高时效、高附加值产品。研究了基于层次分析法和ARCGIS空间分析技术的高铁快运基地选址方法。通过层次分析法选择区位、产业等主要影响因素,并运用GIS中邻域分析及叠加分析工具,确定多因子导向下的城市高铁快运基地最佳选址区域,进一步结合城市空间管制因素、枢纽总图车站布局,最终确定高铁快运基地选址。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建设综合客运枢纽是解决城市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我国高铁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高铁型综合客运枢纽的建设面临着诸多问题,特别是公益与效益之间的平衡、铁路与地方之间的融合等问题。本文在总结高铁站枢纽的发展趋势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相关政策进行探索和研究,力求创新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进行有益的创新性实践。研究结论:(1)高铁站枢纽呈现出交通一体化、土地集约化、功能综合化的发展趋势;(2)高铁对沿线城市的发展有明显的拉动作用,其给城市带来的"高铁红利"最终要靠高铁站枢纽建设来实现;(3)以"政策导向"为支撑,以"多方共赢"为目标,以"管理创新"为保障,创新性地进行高铁"全线统筹",是解决当前高铁站枢纽建设困境的有效方法;(4)本研究结论可为高铁站枢纽及类似项目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与城市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商业区的无缝换乘和空间一体化设计要求很高。基于对乌鲁木齐行人行为特征的调查分析,以乌鲁木齐轨道交通2号线、4号线的换乘站及乌鲁木齐高铁站为案例,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与高铁进出站层的衔接,对地面、站厅、站台层的空间布局和渠化、换乘模式、商业区布局、应急疏散等功能环节进行了针对性的仿真优化,并提出了一体化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功能布局的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网的密集,高铁站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客流,高铁站前广场作为城市与高铁站的中转缓冲区域,成为各方客流中转换乘的重要场地,所承担的交通压力越来越重。以郑万铁路邓州东站为例,基于交通需求预测方法,在充分考虑车站旅客到发量的基础上,预测各种交通方式的接驳换乘客流需求,计算站前广场各功能分区所需规模,从而设计出布局合理、换乘方便、土地集约的高铁站前广场。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预测模型精度,简化模型数据需求规模,提出基于空间加权的LS-SVM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预测模型。基于交通网络距离重新划分车站的影响范围,提出分距离影响带的线型和指数型空间权重系数方程,结合空间权重系数,输入区域特征变量和车站属性变量构建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LSSVM预测模型,运用动态改变惯性权重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DCW-APSO)对模型参数进行优化选取。应用模型预测2011年成都市地铁1号线部分车站客流,并与其他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模型明显提高客流预测精度,简化数据需求量,作为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补充模型可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阐明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是目前城市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阐述“站城一体化”开发理念,即:轨道交通作为城市更新和引导发展的重要载体,应当在进一步强化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固有优势基础上,通过以车站为核心的城市再生,提升集约型城市的内在品质,重组城市结构。以深圳前海枢纽规划设计为案例,从开发规模及用途规划提案、客流及设施规模等方面论述如何构建以枢纽车站为核心的,具有聚集性、便利性、象征性、生态型的“站城一体化”城市空间。为车站与城市建设一体化设计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李娟  黎明  王有为 《中国铁路》2021,(2):107-116
作为国家空间政策的重要抓手,高铁枢纽选址应遵循“交通、产业、空间”耦合协调,以推动城市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以烟台中心城区为例,建立高铁枢纽选址的“交通、产业、空间”主要指标体系和选址模型,分析“交通、产业、空间”耦合协调关系及时序特征、空间特征,厘清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句法和重力模型组合的方法,研判烟台市区未来“交通、产业、空间”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1)从发展关系来看,2006—2016年“交通、产业、空间”未实现同步发展,总体呈现“核心区最高、东西两翼次之、南部最低”的空间分布;(2)从未来发展来看,烟台南站北部地区适于建设新的城市中心,能推动空间优化和产业升级;(3)选址潍烟高铁烟台南站能促进未来烟台城市空间拓展,据此提出基于“交通、产业、空间”耦合协调的高铁选址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八达岭长城站是京张高速铁路唯一的地下车站,也是我国第一座深埋地下的高铁车站。八达岭长城站具有车站埋深大、客流集中、进出站行程较远、进站乘客站台等候时间长等特点。为了提高旅客舒适度和车站服务水平,改善站台空间环境和旅客心理感受,通过对八达岭长城站站台基本方案及3种加宽方案站台安全、舒适度及客流模拟分析,得出站台加宽之后均满足疏散及施工安全要求,且极大提高了站台区域的服务水平。三个站台加宽方案中,从整体的造价、服务水平等方面综合比较,推荐站台加宽方案1,站台加宽长度376 m最优。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对紧急情况下的轨道交通枢纽人员安全疏散问题日益重视。相比其他环境下的人员疏散技术,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紧急疏散具有系统复杂、环境特定、危险因素多、规范不足等典型差异化特征。为此,围绕影响轨道交通枢纽人员紧急疏散效果的疏散空间环境设计、疏散人员客流环境分析、疏散行为模式研究等3个关键领域,对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紧急疏散技术相关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面向现有应用不足之处,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对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北京—张家口高速铁路(简称:京张高铁)地下站隧—八达岭长城站是一个大跨度洞群集中的地下暗挖车站,具有埋深大、防灾疏散救援难度大等特点。为实现地下站隧智能展示管理,通过突破面向运营管理的站隧信息模型一致性表达、站内特定设备三维重建、深埋复杂空间虚拟场景构建及地下候车空间隐蔽工程的可视化表达技术,实现了京张高铁地下站隧虚拟现实(VR,Virtual Reality)智能展示与基于增强现实(AR,Augmented Reality)的隐蔽工程展示,构建了与站内实景空间一致的虚拟仿真场景,为旅客提供虚实交融、感知交互的出行体验服务,同时为现场工作人员在站内开展可视化综合维修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铁快速发展,高铁枢纽成为各城市的交通中心,应融入"智慧化"城市建设。分析我国高铁枢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新建高铁枢纽应构建一体化管控体系,采用BIM集成、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信息技术,实现高铁枢纽的智慧规划、智慧设计、智慧建设、智慧运营与管理,为人们提供更现代化的换乘出行服务,实现站、城融合,同时实现枢纽本身各系统集成、安全、精细、智慧的运行管理。  相似文献   

20.
结合车站站台客流类型、客流集散流程和客流集散影响因素,建立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客流集散模型。采用Anylogic软件建立站台客流集散仿真流程和仿真模型。以北京地铁4号线北京南站站为工程背景,对其站台客流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站台客流集散模型能有效刻画高峰时段内站台客流的集散变化规律,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可行性。进一步探讨了高峰时段内基于不同发车间隔和不同上下行时间差的站台客流集散变化规律以及疏散仿真试验。形成了一种可操作的站台客流集散动态分析方法,可为城市轨道交通运力配置和车站客流组织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