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2 毫秒
1.
编组站作业计划自动执行依据阶段计划进行,根据自动执行的反馈信息进行阶段计划的自动调整,并依据调整后的阶段计划重新生成执行计划的指令.通过分析阶段计划与自动执行之间的共享关系,应用阶段计划编制调整模型,有效整合数据资源,实现阶段计划自动调整,使编组站的作业真正实现自动化,提高编组站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2.
成都北编组站综合集成自动化系统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丁昆 《中国铁路》2006,(8):46-48,56
新建的成都北编组站通过采用编组站综合集成自动化系统(CIPS),整合现有成熟的各种过程控制分系统,建立共享信息平台,从调度计划管理着手,将调度计划中与站内经路有关的部分直接下达给控制系统自动执行,并采用优化决策方法,提供站内调车机、线路与走行径路等资源的合理分配与优化使用方案,实现调度决策指挥自动化。成都北编组站CIPS系统的核心是编组站信息化的重构,从全面性、一体化、动态性、实时性、自动化等方面,对编组站信息化重新定位、规划、分析、设计与实施,从而实现编组站高度综合自动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针对编组站阶段计划需要频繁人工调整的问题,借鉴博弈思想,对站内调机和分配车流进行协同优化,建立编组站调机运用与配流协同优化模型。在南昌铁路局向塘西编组站的编组站综合自动化(SAM)系统运用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编组站阶段计划自动编制、调整的系统方案,并用软件仿真实现。仿真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对需要人工调整的阶段计划进行自动优化调整,验证了系统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卷首语     
我国铁路从本世纪初,开始了编组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其目标是将编组站已有的溜放速度控制、进路控制、车辆管理、信息管理、决策管理等集成为一体,通过在编组站建立统一的综合信息管理与控制平台,完成计划自动编制与调整、计划自动执行与集中控制、作业过程自动控制,实现作业管理和控制一体化、路局调度与车站调度一体化、运输管理与决策支持智能化,以提高编组站作业能力与效率,保证运输安全生产,使编组站信息管理和生产过程全面自动化。  相似文献   

5.
在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内,整合行车调度系统信息、联锁信息、驼峰自动化系统和调机综合安全监控系统信息,结合先进的车号识别和计轴技术进行作业计划执行的跟踪,实现自动采集作业时间,反馈作业实绩,使编组站综合自动化中管控一体化达到无缝链接,提高编组站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6.
编组站CIPS系统的调度计划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度计划管理是编组站综合集成自动化系统的核心部分,本文阐述了编组站调度计划管理的原则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将MAS具体应用于调度计划管理,在实时和优化之间取得一个比较好的平衡,满足了编组站调度计划的动态调整要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铁路枢纽地区计划不统一、编组站及周边站各自为战、效率低下的困境,借鉴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理念,创新研究铁路货运枢纽综合自动化系统,实现铁路枢纽内包含编组站、周边站的计划、行车、调车管控一体化,统筹机车、车辆、车站、货运等资源,指挥监督实际的作业按计划执行,实现调度所宏观调控和枢纽精细化管理的两级管控,使运输资源利用最...  相似文献   

8.
在对编组站调车作业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了编组站调车作业计划管理系统。对系统的架构、数据结构和系统功能进行分析,并对系统主要功能进行介绍。设计出的高效安全计划-现车管理逻辑,能够对站场资源、实时现车、调车作业计划进行综合管理,为编组站的安全高效运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结合西安铁路局新丰镇编组站站改工程的实施,新一代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SAM)经过几个月来的每日3,12,24 h的测试过程后,SAM系统工程的最后关键功能--集中自动控制功能于2009年2月25日、3月1日先后在新丰镇编组站上行出发场(含编组场尾部)、上行到达场投人试运行.集中自动控制功能可以根据铁路局行调、编组站站调的行车作业计划、调车作业计划对作业指令进行分解,并根据实际作业情况进行指令优化,排解冲突,实时调整指令下达的时机,并将作业指令下达到控制系统,从而实现了接发列车进路、解体/编组调车进路的自动办理,提高了车站的作业效率,减轻了现场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还实现了接发车方向、设备状态、外勤作业等关键作业环节的自动卡控,最大程度地保证了编组站的运输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0.
从铁路编组站的作业流程出发,对编组站各作业过程的能力确定方法进行理论分析,根据能力匹配关系提出编组站规模的配置原则和方法。总结编组站综合自动化对编组站作业效率的提升体现,运用能力匹配原则对综合自动化编组站的配置规模进行分析和关键点评测,给出编组站综合自动化效率提升的计算方法和量化指标,对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的规划、设计、配置和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CIPS是编组站综合集成自动化控制系统,其子系统包括联锁系统、驼峰自动化、调机自动化等。CIPS系统对与编组站管理相关的所有业务进行全面、整体的信息化管理,其中包括:接、发列车管理;到达、解体、编组、出发等一系列技术作业管理;接收调度所的班计划和阶段计划;接收邻站的到达列车确报,向路局和邻站发送出发列车确报;与邻站的接发列车线路闭塞信息交互等等。  相似文献   

12.
研究编组站作业信息流的产生、传递过程,探讨新一代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SAM)下编组站作业如何适应作业自动执行的要求,初步提出编组站作业信息流程的整合原则。  相似文献   

13.
机车综合安全控制系统对编组站的所有调车机车进行控制及实现作业中的安全防护,提高了编组站的控制水平和解体效率,又保证了整个作业过程的安全,实现推峰及调车信息车-地双向传输,是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该系统设计施工中的关键技术、现有资源的利用、系统配置及设计施工要求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统计报表子系统是编组站综合集成自动化系统(CIPS)的重要组成部分,CIPS统计报表子系统基于信息共享、管控一体化的综合自动化系统CIPS的统一信息平台,使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和先进的统计手段,及时、准确、全面的收集编组站生产数据的真实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自动进行加工分析,产生多视角、多层次的统计报表。  相似文献   

15.
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管控结合信息交换接口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新丰镇编组站综合自动化(SAM)系统中信息子系统与控制子系统信息交换内容、接口方式及安全防护技术,指出信息交换接口技术是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管控结合的基础,可靠和开放的信息接口对系统稳定运行、管理维护以及二次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实现编组站作业计划的自动执行能力,核心在于实现编组站内各作业所需进路的自动优化选择,为每一项作业合理的安排走行进路及进路排序时机。本文以某编组站为背景,通过绝缘节和道岔节点,构建了车站网络的抽象描述方法。以作业准点率最大,作业总延误时间最小及进路总路径长度最短为优化目标,以进路冲突、作业时间冲突、满足作业计划要求等为约束条件建立了编组站进路选择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利用进路选择的0-1特性,提出了适合求解进路选择模型的遗传算法。实际案例证明:该模型可以较好地实现优化目标,有效调整进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相互干扰,实现了作业计划的自动执行功能。  相似文献   

17.
动车段(所)集中控制系统(CCS)实现动车段(所)接发车和调车的自动控制,系统采用作业计划管理、进路自动办理和作业实绩反馈的方式,有效解决了计划无法统一管理和频繁人工办理进路等问题,实现了动车段(所)调度作业的综合自动化。重点从计划信息接口、计划信息整合规则和功能设计方面对其自动控制技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榆次站位于石太、太焦、同蒲、太中银4条铁路干线的交汇处,通过分析榆次站运输组织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分配编组站工作量,调整列车编组计划;优化机车交路,提高机车使用效率;优化列检人员配置,合理调整作业流程;优化调度指挥,合理调整列车运行计划;加快设备技术改造,适应增量运输形势等措施,有效提高榆次站的运输能力。  相似文献   

19.
CIPS系统集信息集成、技术集成、功能集成、管控集成、系统集成优势,是目前全路编组站管理中,处于领先地位的应用系统。苏家屯站以CIPS系统为基础,全面开展CIPS系统在既有编组站改造的探索,从计划指挥入手,实现阶段计划自动编制、调车计划自动生成、车流自动推算、作业图表自动铺画,进而实现行车自控、调车自控、本务机车自控,大幅减轻工作量的同时,也提升了编组站的运输安全。  相似文献   

20.
编组站到解子系统是编组站改编作业的核心,对其作业能力的准确计算是非常重要的.采用离散系统仿真模型进行分析计算,符合编组站系统复杂、作业过程多样的特征,可以综合考虑到达流分布、作业时间分布、解体方法多样、作业进路冲突、设备配置变化、固定作业时间不同等多种条件,可以准确地得到计算结果,是编组站作业能力分析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