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获得更高速度条件下动车组能耗水平,研究并提出动车组速度—能耗为目标值的分布规律。通过国内外相关技术文件和动车组试验结果,提出采用动车组在平直道恒速运行时的人均百公里耗电量指标,用于评价动车组由设计制造所赋予的固有能量消耗水平。根据动车组单位能耗构成特点,给出了具体的单位能耗指标计算方法,分析动车组固有属性决定能耗水平的影响因子。以某高速动车组能耗实测结果为例验证其速度—单位能耗分布规律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铁路机车运输能源消耗统计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我国铁路机车跨局运输的新形势,对现有机车能耗统计现状进行分析,指出现有能耗统计在计量设备、统计方法及流程和统计规章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对动车组的能耗统计进行讨论。结合新型能耗计量设备的特性,提出需要尽快将新型能耗计量设备在全路推广,并且要以相适应的能耗统计规章、合理的能耗标准及客观的考评办法作为保障。强调建立动车组能耗统计体系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3.
围绕基于永磁电机牵引系统的特性,阐明了高速动车组的设计原则,论述了牵引变流器、牵引电机等技术的设计特点,介绍了动车组研制及关键部件型式试验及能耗对比试验情况。30万km运用考核表明,采用永磁电机牵引系统的高速动车组牵引能耗得到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4.
动车组运行能耗影响因素的量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动车组能耗对铁路运输成本具有重要影响,列车性能和运营状况是影响动车组运行能耗的主要因素。针对目前对于动车组能耗影响因素以定性分析居多,以大量数据分析为基础,以各CRH型动车组为实例,以计算机仿真技术为手段,分别设置不同的仿真环境,从坡道设计、曲线半径、车站分布、动车组质量和限速5个主要方面,定量分析各影响因素对动车组运行能耗的影响,得出各因素对能耗的重要度和灵敏度。实现动车组运行能耗影响因素的量化分析方法,解决由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的关键问题。为合理确定动车组能耗水平、优化高速铁路线路设计、高速铁路节能运营组织和宏观把握高速铁路节能方向提供了更为直观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动车组能耗现状和现有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测算动车组能耗的经验公式法和受力分析法,选取特定线路利用两种方法对动车组能耗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了特定线路条件下不同速度下经验公式的系数,测算出特定线路条件下的能耗。测算结果表明:动车组的行驶距离越长,用经验法计算得到的能耗误差越小;同样条件下,列车加速阶段能耗大于匀速阶段能耗,在同一运行阶段,列车合力能耗最大,基本阻力能耗次之,附加能耗最小。故列车在实际运行中,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起停。  相似文献   

6.
动车组能耗评估对于列车顶层参数设计、新建线路能耗评估等工作意义重大,其关键在于动车组能耗的准确测算。文中采用基于牵引效率曲线的能耗计算方式进行仿真计算。根据实测动车组牵引效率曲线,总结不同级位下牵引效率特点,并将其作为能耗测算的输入条件,建立能耗计算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将能耗仿真计算结果与实际线路测试的能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误差在2.4%~7.3%之间,验证了该能耗仿真计算模型及方法的实用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动车组运行能耗对动车组运行成本具有重要影响。在系统分析复杂线路数据、车型参数和操纵模式对牵引能耗影响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牵引能耗仿真模型,静态和动态仿真数据的管理机制,兼顾主机厂和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两类用户需求,设计并开发出动车组牵引能耗仿真系统。该系统前端采用layui框架,结合jQuery和Highcharts进行开发,后端采用SSM架构整合开发,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易于维护和功能扩充,具有较高的可扩展性和可靠性等特点。实例验证表明,该系统对分析动车组能耗影响因素、快速估算动车组运行能耗提供有效的支撑。  相似文献   

8.
动车组能耗水平是决定高速铁路运营成本的关键因素,其大小取决于运营速度目标值的选择。依据新一代高速动车组京沪先导段的能耗测试结果,提出一种长距离多工况下列车牵引能耗估算方式。估算不同速度级直达开行方式下京沪全程高速列车的牵引能耗,比较不同速度级下总牵引能耗大小、牵引能耗组分、运行时间,以此作为选定京沪高速动车组速度目标值的部分依据。能耗估算结果表明,京沪高铁高速动车组一站直达开行方式选择300km/h作为速度目标值相比其他速度级具有较优的能耗水平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动车组技术特征和运用、维修、管理特点,分析动车组寿命周期费用(LCC)主要影响因素;构建兼顾不同车型特点的模拟动车组及其技术经济参数,提出动车组寿命周期总费用、年均费用、日均费用、单位列车运行里程费用、单位客座运行里程费用等评价指标,并开展模拟计算、分析和评价;针对动车组购置、能耗、维修等主要费用单元,从研发、...  相似文献   

10.
牵引供电系统是高速铁路的动力来源,其安全、可靠、高效、节能地运行是高速铁路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本文基于在京沪高铁进行的能耗测试,对比分析了不同型号动车组、不同速度级、不同工况条件下的能耗水平,为动车组及牵引供电系统工程设计和应用提供技术依据,并结合日常运营管理需求提出了节能及能量合理利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动车组的接地技术方案关系到动车组运行的可靠性。从合理设计某型城际动车组接地技术方案的角度出发,利用仿真计算的手段,选取最优的接地技术方案,并通过样车的动态测试试验验证,证明了接地技术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可为其他新型动车组设计借鉴。  相似文献   

12.
高速动车组新型压力控制装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与常规的主动式和被动式压力保护装置不同,新型高速动车组用压力控制装置采用主动式和被动式相结合的双电机驱动装置实现车内压力控制,通过隧道和隧道交会试验,验证了新型压力控制装置抑制车外压力波动的能力,形成了高速动车组车内压力控制新型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3.
西门子公司将在德国柏林轨道交通技术展览会(Inno Trans)上展示新型铰接式轻量化电动车组Mireo的3D虚拟模型,这一新型动车组将被用于通勤和区域性的交通服务。Mireo将在欧洲市场代替Desiro ML成为新的西门子动车组平台。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动车组辅助供电系统负荷能耗测试装置的整体结构、下位机软硬件、上位机软件等进行设计,采用动车组列车网络实现上层数据采集软件与底层硬件系统和列车数据网关之间的数据通信,对中国动车组辅助供电系统的各种负荷能耗实施跟踪测试,可得到各负荷的运行状况,为分析辅助供电系统容量及配电结构的合理性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5.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于2014年建成,速度等级为200~250 km/h。介绍了国内现有各型动车组的技术指标,对比分析了欧洲标准和日本标准两大系列动车组的技术特点,针对兰新第二双线的环境特点对动车组的特殊要求,并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建议选择CRH3A型动车组,对其做适应性技术改造,将改造后的新型动车组作为兰新第二双线铁路的运营动车组。  相似文献   

16.
为替换东京临海区旧型轻轨车辆,东京百合鸥轻轨交通运输公司自2013年起推出新型7300系动车组。新轻轨车采用橡胶轮胎走行部,实现牵引、承载与导向分离。7300系动车组依据多年积累的轻轨车辆运营与维修技术、经验,引进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对基本车型做了诸多改进。文章介绍了新型动车组的主要技术规格、结构、特征,描述了主控制装置、转向架、制动系统等的设计和性能。  相似文献   

17.
高速动车组在两个停车车站之间运行,如按照时刻表规定的运行时间计算的区间平均速度为目标速度,则必然晚点。如按照轨道设计限速运行,则必然早于时刻表到站。在这两个速度之间,存在一个“理想目标速度”能确保高速动车组准时到站。文中通过建立并分析高速动车组的能耗模型,认为高速动车组的能耗方程是速度的3次方。因此,通过迭代算法找到的“理想目标速度”,就能同时满足高速动车组准点到站和能耗最低两大要求。通过仿真对比,证明该节能算法完全能满足这两大要求。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CRH3型动车组侧窗与内饰板间的排水原理及排水结构系统分析,继而为后续新型动车组设计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新型高速卧铺动车组的噪声特点及噪声控制方法,并提出了降噪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20.
动车组制动系统常用制动采用电制动与空气制动复合的形式,制动指令的传输采用硬线为主、网络为辅的方式。在充分吸收国内动车组成熟制动技术的基础上,提出新型动车组常用制动的控制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