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在基于传统铁路专用线引入到港口栈桥或码头前沿,由岸桥吊具直接与车船直取接驳集装箱中转倒装作业方式下,提出一种铁水联运智能轨道牵引车与取送装卸车辆的铁路调车机车相互交接车辆的安全防护系统及方法,解决港口作业区轨道牵引车与取送车调机机车的协同作业安全防护问题.  相似文献   

2.
铁路运输是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有效运输方式,也是我国应急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联运优势成为铁路应急物流的发展趋势。在阐述国外应急物流经验、国内应急物流发展现状及铁路应急物流联运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以货场仓储为主的分级联合仓模式、以干线运输为主的铁水空联运模式、以城市配送为主的铁公联运模式、以大数据应用为主的信息联运模式等铁路应急物流联运模式,以提升我国应急物流发展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3.
为了高效组织物流基地的货物运输,在阐述"集装箱运输""公铁联运"和"甩挂运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集装箱甩挂运输形式和甩挂模式,以及一线两点甩挂、多点循环甩挂、网状化甩挂等集装箱甩挂模式的特点和适用性,根据铁路物流基地的货物运输特点,在网状化甩挂模式的基础上构建基于铁路物流基地的集装箱甩挂模式。这种新型的运输组织模式的应用与推广,有助于铁路物流基地开展多式联运,提供"门到门"全程物流服务。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提高铁路集装箱利用率,丰富铁路集装箱信息化运转调度方式,在进行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调度分析基础上,针对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运转调度存在的铁路集装箱空箱利用率较低、铁路集装箱费用较高、铁路集装箱站回送时限较短以及回送站限制等问题,从到站重去重回信息化调度服务平台、到站重去空回信息化调度服务平台、发站待装箱信息化调度服务平台3个方面构建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信息化调度服务平台,以加快铁路与公路区域内信息共享,减少铁路集装箱空箱回送率及成本,提高铁路集装箱运转效率。  相似文献   

5.
借鉴国内外多种交通方式联运应用经验,为实现铁路12306互联网售票系统(简称:12306)"一站式"购买联运电子客票,和一票制"一体化"出行,提出构建多种交通方式的铁路旅程规划平台技术方案,设计符合铁路旅程规划业务及需求的铁路、铁空、铁公、铁水联运产品,阐述实现多种交通方式的旅程规划算法,并基于铁路电子客票二维码技术提出联运电子客票"融合码"智能出行方案,为将12306建设成为为综合交通出行服务智能平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铁道货运》2012,(4):60
沈阳铁路局在大力发展物流业的同时,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完善经营网络,丰富服务功能,拓展"门到门"物流服务,使之成为增收的新亮点。2011年,沈阳铁路局物流业共计完成营业收入61.8亿元,实现了飞速发展。在开展"门到站"、"站到门"服务的基础上,沈阳铁路局非运输企业开始向"门到门"服务业务发力。  相似文献   

7.
介绍美国铁路传统多式联运办理站装卸作业模式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及西雅图站和孟菲斯站使用和安装轨行式门吊情况,分析了美国铁路多式联运办理站装卸作业由轮胎吊到轨行式门吊转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根据铁路与港口发展需要,研究港铁联运各种可行模式及优缺点。对应各种联运模式,结合外高桥站特点,深入分析了外高桥站港铁联运各可行方案,推荐港铁场间“零换装”方案,最后归纳出确定最优港铁联运方案需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铁路货物运输的货物发送及到达作业无法实现"门到门"式的高效率、快捷式物流服务的问题,提出将EDI技术运用于铁路货物发送和到达过程中,设计基于EDI技术的铁路货物运输流程,通过电子商务技术、计算机及通信网络技术,改进货物办理、取送环节,从而提高铁路货物运输效率、改善运输服务品质。  相似文献   

10.
叶为民 《铁道货运》2011,29(9):9-12
阐明铁路货物"门到门"运输方式的概念,将铁路货物"门到门"运输分为3类:发送货物"门到门"、"门到站"运输,到达货物"站到门"运输,变更运输"站到站"服务。除此之外,"门到门"运输还可以采取其他方式:联合实行"门到门"运输、实行经营式"门到门"运输等。最后,提出完善铁路货物"门到门"运输的建议:建立铁路物流信息化网络、实行铁路货运营业站物流联合、制定"门到门"运输的服务标准。  相似文献   

11.
集装箱运输一口价(简称集装箱一口价,下同)是指集装箱自进发站货场至出到站货场铁路运输全过程各项价格的总和,包括门到门运输取空箱、还空箱的站内装卸作业,专用线取送车作业,港站作业的费用和经铁道部确认的集资货场、转场货场费用。集装箱一口价按发到站分箱型列明于《集装箱运输一口价表》中。  相似文献   

12.
在简单介绍了专用线取送车作业在铁路与企业生产活动中的重要性之后,分析了解决取送车问题的几种途径及其局限性,讨论了使用规则引擎技术解决取送车问题的技术方法,介绍了基于规则引擎的铁路专用线取送车钩计划生成系统的结构设计、类设计和阶段性匹配算法,为解决铁路专用线取送车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在市场经济日趋完善、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传统单一的运输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从多式联运业务模式的特点、优势、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等方面阐述了企业多式联运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合理确定取送车作业顺序,有利于减少货车在站非生产时间,加速车辆周转。运用图论中的哈密尔顿图,建立取送及装卸作业的数学模型,从整体取送车作业过程来分析,将树枝型专用线的取送车问题,转化为寻求哈密尔顿图回路机车作业时间最短方案的最优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市场经济日趋完善、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传统单一的运输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从多式联运业务模式的特点、优势、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等方面阐述了企业多式联运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小塘西货场是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重点关注的卸车困难站之一,为提高小塘西货场运输能力,解决货场卸车困难问题,在阐述小塘西站及小塘西货场基本运输组织情况的基础上,针对小塘西货场目前存在车站取送能力低及装卸能力低的问题,提出提高取送作业效率、整合装卸资源、打造专业化货场等提升货场运输能力的对策,对逐步改善小塘西货场取送及装卸条件,不断提高小塘西货场运输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树枝形专用线取送车作业的特点,针对多次列车相继到达车站情况下各种车流到发方式的取送车问题建立统一的数学模型.对一种特殊的调移作业,即跨调作业,进行界定,并将其纳入模型的处理范围.该模型可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自适应的选择各种合理的取送作业方式,通过求解模型,可以得到合理的取送车顺序、取送批次和取送车时机.提出时距期望启发式信息的概念,它在准确刻画取送车流优先级别的同时,也被运用于算法的寻优过程,从而改善算法的求解效率.最后,针对模型的具体特点,设计模型解的编码方式,并采用基于云模型的参数自适应蚁群遗传算法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概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发展、上海港集装箱集疏运结构现状,分析上海港集装箱公路、水路、铁路集疏运体系,提出构筑上海港海铁联运体系、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强城市和港口融合互动等上海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对策,最后阐明港站分离条件下、上海港集疏运体系下上海港集装箱海铁联运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为加快形成义乌西货运站与省内沿海港口物流联动的新格局,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依托我国最大的小商品出口基地和重要的国际贸易窗口,结合义乌西—北仑港海铁联运的运营现状,分析海铁联运运营存在的问题。在阐述义乌西—北仑港海铁联运运营的优势与机遇、挑战与风险的基础上,提出创新铁路口岸海关监管模式、加快推进义乌西货运站货场补强建设、发展苏溪站建海铁联运中心、大力推进信息系统建设、积极加强地方政府扶持政策等优化对策,以推动实现海铁联运短驳成本的大幅降低,从而更有效地实现"公转铁"项目实施,进一步缩短义乌市至北仑港的铁路运营里程。  相似文献   

20.
优化多式联运问题的一种广义最短路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多式联运问题是目前引起普遍关注的一个研究课题,但针对多式联运网络的性质及其相关算法的研究,尤其是寻求最佳运输路线方法的研究,各类相关文献仍涉及很少。本文首先回顾多式联运问题的理论研究现状,并分析了Reddy(1995)构建的总运输成本最小化条件下的多式联运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求解最佳运输路线的广义最短路法,即通过构建多式联运网络多重图,将运输过程中的数据、信息和图中的节点、边关联起来,然后对运输费用和中转费用进行分析估计,并通过在联运网络图中加入虚拟的发、到站,使得该问题可用Dijkstra算法进行求解,从而获得广义费用最少的联运方案。最后,将该方法和后动态规划法同时应用于由5个城市及3种运输方式构成的多式联运算例求解,通过实际对比分析,证实该优化方法的计算复杂度不高于后动态规划法,从而验证了该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