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科学有效地梳理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发展脉络并分析BIM技术发展方向,基于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筛选出2006—2022年BIM相关文献3 085篇,以可视化文献计量分析角度,对国内外BIM发展现状及热点趋势进行总结与分析。分析结果表明,BIM当前处于快速上升期,中、美、英、澳、韩等国处于BIM理论研究的领先地位;BIM领域的理论研究、技术研发及实践应用已形成一套循环进化生态体系。该成果可对BIM技术研究及应用方向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传统铁路房建设备管理中存在的信息化应用浅、数据资源分散、协同管理效率低、维护更新投入大等问题,提出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的铁路房建信息管理平台方案。通过引入BIM技术,将房建设备台账、空间布局、安装复杂工艺工序等各类数据信息融合到三维模型中,实现房建设备可视化管理、数据信息集成和设备模拟及仿真分析;通过运用GIS技术,实现人员作业实时定位与跟踪管理。基于BIM的铁路房建信息管理平台对推进铁路房建设备标准化、信息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近年来在铁路建筑领域取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成为该行业赋能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为研判BIM技术在铁路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以国内外文献为数据源,运用文献计量理论方法,从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两方面构建国内外BIM技术在铁路行业应用的知识图谱,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剖析铁路领域BIM研究现状及趋势。研究结论:(1)国内外BIM技术在铁路工程领域的应用研究各有侧重点,国外注重BIM基础理论及标准化方面的研究且起步较早,成果较为丰硕,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国内则多集中于工程实践的应用,虽原创性成果相对缺乏,但呈现出奋起直追之势;(2)从研究趋势角度分析,BIM技术与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实现铁路工程的协同设计、施工管理、运维阶段可视化管理、铁路全寿命周期管理、BIM应用标准化等工程领域深化应用,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3)本文研究可为深入推广BIM技术在铁路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我国铁路桥梁传统运维技术存在工作效率低、人为因素影响大等问题。现代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等高新技术快速发展,为桥梁运维技术的创新和跨越发展提供了机遇。本文根据朔黄重载铁路桥梁管养特点,通过顶层设计搭建实时、动态数据管理平台,研究基于平台管理的新型感知、智能算法、智能分析、辅助决策等关键技术,推进智能技术与运维作业流程的深度融合;通过将桥梁构件单元化和唯一化,实现基于BIM+GIS(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可视化技术的桥梁全寿命周期信息关联与数据交互,形成重载铁路桥梁智能运维闭环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5.
施工进度作为项目管理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直接关系到项目的形象和经济效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传统的项目进度管理中,诸多问题难以解决,随着BIM技术的出现并不断发展成熟,利用其可视化的特点可以大大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减少资源浪费,达到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将BIM可视化技术引入项目进度管理,有助于提高进度管理效率。以进度管理为研究对象,从建筑施工的角度入手,重点研究BIM技术在工程项目施工阶段中的进度管理应用问题。首先,对施工行业进度管理存在的问题和BIM技术的优点进行剖析;其次,对基于达索系统的BIM技术应用于施工项目案例进行分析,阐述BIM可视化技术的优点;最后,分析施工行业BIM技术推行工作的问题及对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6.
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互联网技术在桥梁领域应用广泛,但目前该领域的研究依然不够全面,缺乏全生命周期中多项技术集成应用研究。鉴于此,集成应用云计算、物联网及BIM技术,构建适用于桥梁全生命周期的BIM信息管理平台,通过解决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孤岛问题,改善工程数据的积累、存储、管理及应用状况,同时针对信息协同、监测信息管理、安全风险预警等进行全方位三维可视化管控,实现桥梁项目的精细化管理。实例应用结果表明,BIM信息管理平台解决了桥梁全生命周期内可视化程度低、数据信息整合困难等问题,从整体上降低了桥梁项目的安全质量风险,加强了参建方之间的协同交流,提高了应急反应速度和效率;并进一步验证了云计算、物联网与BIM技术之间相辅相成,能够充分发挥BIM的价值,实现基于项目的智慧型决策与管理。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信号设备运维管理中台账管理混乱、故障分析难度较大等问题,提出基于BIM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信号设备运维管理方案。方案以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精细化建模、模型轻量化处理、数据库存储数据、接口与服务、BIM与GIS融合等技术,完成基于BIM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信号设备运维管理系统的架构设计。系统通过对信号设备BIM模型族库的可视化管理,信号设备的动态状态显示及静态数据管理,设备状态的监测以及故障统计、历史维护等信息的查看,实现了城市轨道交通信号设备可视化、信息化、集成化、高效化管理,有利于提高信号系统的运用效率。该系统已在南昌地铁3号线应用,效果良好,可为BIM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信号领域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基于BIM技术的三维设计重新定义了设计流程。基于Bentley系统,以临时工程建设标准为主要依据,对临时工程的梁场、轨道板场、混凝土拌和站、铺轨基地、项目驻地(含工地试验室)等的BIM设计标准、方法和流程进行深入研究,利用BIM技术实现方案制定、比选及审核调整全过程的可视化,并采用实景建模及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全面提升企业临时工程规划设计水平与视觉信息传递能力。  相似文献   

9.
为将BIM技术应用于铁路信息机房内信息系统的深化设计和设备物资管理领域,通过分析BIM技术在铁路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对信息机房的BIM铁路信息系统设计平台进行功能规划。以Revit软件为工具进行机房快速建模、机柜布置、设备布置、参数导入导出4个模块的开发;结合典型信息机房工程实例对软件功能进行验证,BIM铁路信息系统设计平台能够高效利用BIM技术集成丰富的模型数据信息,可应用于设备物资管理领域,实现全生命周期的可视化信息设备物资管理。  相似文献   

10.
中国铁路建设逐渐进入运营维护高峰期.为利用BIM技术解决运维阶段信息化管理存在的数据阶段性转换难度大、可视化效果不佳等问题,基于B/S架构对BIM技术在铁路运维中的可视化技术展开研究.使用Revit精细化地搭建铁路运维中的监测设备对应的监测点族模型,将其作为运维数据集成与可视化管理的载体;基于MySQL数据库,以传感器...  相似文献   

11.
BIM实景建模精度低一直是指导桥梁施工急需解决的难题。为顺利进行空间Y型钢箱肋拱桥施工并提高施工精准度和效率,以陕西省泾河大桥为研究对象,针对构件形式复杂、施工精度要求高的特点,融合BIM技术和倾斜摄影技术建立精细化、可视化模型,对桥梁施工进行全过程指导。结果表明:BIM技术应用可以较好地进行施工方案优化,利用BIM技术虚拟施工可以提前规避图纸问题,快速统计工程量,进行三维可视化技术交底;此外,利用BIM+智能建造技术提出基于BIM的三维动态吊装监测技术,完美解决了施工高精度要求;对无人机倾斜摄影与BIM技术进行多源异构数据结合,可显著提高施工方案编制信息获取效率与准确性。研究结果为复杂桥梁工程结构的高效精准施工提供重要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城市轨道交通是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作为新兴的建筑工程信息化技术,具有可视化、专业协同、数据自动采集等特性,可为城市轨道交通的高质量建设和运营提供重要保障。通过对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BIM技术应用现状的研究,从设计、施工、运维3方面分析BIM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实际应用点,并对其具体应用内容展开分析,以期为BIM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中的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铁路站房施工现场环境复杂、多方协同管理难、进度失控风险高、资料收集整理工作量巨大、信息孤岛难以共享继承等问题,以南宁北站站房建设项目为试点,搭建可视化管控平台,研究BIM+GIS在铁路站房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可视化管控平台以地理信息为基准,将BIM模型和地理场景相结合搭建数字沙盘,以信息技术为纽带,将宏观的地理环境与微观的构件信息相结合,对施工进度、质量安全、文档资料等多维度数据进行动态可视化管理。基于BIM+GIS的铁路站房可视化管控平台设计与应用对推动铁路站房施工可视化、数字化、智能化具有良好的指导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BIM的核心理念,对比了BIM技术和CAD技术的本质区别,介绍了BIM可视化建模平台,并选择AIW作为道路可视化建模软件;从三维地形的获取和导入、地形的分析、三维道路模型的创建等三个方面对BIM技术在道路三维可视化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针对供电系统监控管理及运行数据无法集中处理、智能分析、数据融合、趋势判断的问题,提出基于BIM技术的供电系统可视化大数据综合维修管理系统方案,利用设备级唯一识别字段与各系统建立统一管理模式,涵盖BIM可视化模块、数据库模块、输入模块和分析模块,为供电系统提供可视化大数据综合维修管理。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过程对工期、质量和技术要求越来越高,施工技术管理难度随之大幅提升。在此背景下,应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创新开展施工管理,能够改进传统技术管理的不足,可实现实时可视化交流沟通,提前发现图纸的错、漏、碰、缺,做到技术前置、一次成活、一次成优。本文通过研究BIM可视化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技术路径,将高大上的三维模型转化为接地气的二维码、二维图纸、视频、可执行文件、图纸、文档等,做到BIM成果可直观表达,真正实现BIM技术在施工现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从分析当前铁路设计所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将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到铁路设计中的方法,提出实现BIM进行铁路设计的步骤。研究结论:参考BIM在房建、公路等领域应用的成功经验,将BIM引入到铁路设计中对提高设计生产率、减少设计返工、减少施工中曲解设计意图、乃至提高铁路建设的整体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提出在铁路设计中分阶段、分步骤实现BIM设计的构想,从而为开发多专业集成的BIM三维可视化设计软件平台提供初步实施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顺应城市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需求,开展信息化整体规划、顶层设计,研究编制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标准体系与管理体系,研发基于 BIM 的建设可视化协同管理平台与基于 BIM 的安全 管控系统,依托重庆市铁路集团在建 15 号线、27 号线项目开展建设阶段基于 BIM 的数字化管控,以 BIM 模型 为数据载体,挖掘 BIM 技术的价值,重点探讨 BIM 技术在项目管理层面的应用延伸,以组织架构创新为先 导,以信息化应用重塑项目管理流程为核心,利用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各管理层级、各部门、全员实时参与,管 理过程全专业覆盖、全过程实施、全维度管控,实现企业管理由传统的经验管理向数字化管理、流程化管理、标 准化管理的转变,提升项目管理水平与效率。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地铁项目针对建设周期内基于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的设备管理平台的开发路线。分析了该平台的开发需求,介绍了该平台的业务流程架构;阐述了BIM可视化及设备模型与数据分离处理的工作原理和流程,介绍了设备ID及二维码以及云架构和云计算的应用;描述了该平台的主要功能模块设计。该平台的开发融合了BIM和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设备管理平台对地铁设备的采购、到货、验货、安装、调试、验收进行全过程可视化的跟踪管理和资料记录,在交付运营时形成设备完整的BIM模型和关联设备履历数据,可用于地铁运营的设备资产管理。  相似文献   

20.
BIM技术在地铁车站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目的:BIM技术被誉为建筑业的第二次革命,是建筑业信息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针对我国BIM技术在地铁车站主要应用局限于结构建模、碰撞分析等方面的这一现状,探索BIM技术在地铁车站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将BIM技术应用推广到结构计算和工程量统计的过程中,为实现BIM技术在地铁车站的全生命周期的应用提供参考。研究结论:(1)建立了地铁车站标准段的BIM三维模型,通过Revit extensions将完善后的BIM模型导入Robot中,进行地铁车站的结构计算,实现了物理模型和分析模型之间工程信息的共享,体现了BIM核心价值;(2)使用Revit生成了包含多种结构信息的墙的明细表,是解决规模建筑工程量统计困难的有效途径;(3)本研究成果完善了BIM平台整体功能,能够为BIM技术在地铁车站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