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碳刷支架是接地装置的重要组成零部件,其主要作用是固定碳刷并传递接地回路电流,此外接地刷架与转向架连接部位还需保持充分绝缘.针对某型动车组用齿轮箱接地装置的性能要求,研制了一种国产化碳刷支架.本文阐述了一种高速动车组接地装置碳刷支架的结构设计、材料选型及加工工艺,试验及运用结果表明产品结构合理,性能优异,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CRH380B型动车组运用中发生轴端接地装置进水故障的情况,分析了故障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3.
动车组运行工况复杂且车体结构具有差异性,车下各轴端接地电流分配不均,给接地碳刷维护带来不便。为探究动车组接地回流的基本分布规律,找出改善接地回流的方法,基于PSCAD仿真软件建立动车组在高速铁路上过吸上线动态仿真模型,并结合现场实测数据验证仿真模型的可靠性,探明动车组与吸上线的相对位置移动时动车组接地回流变化规律。通过分析动车组运行过程中不同车体的各个轴端接地装置处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接地电流大小变化趋势,提出对动车组头尾车保护接地加装接地电阻器以及在部分保护接地回路串接阻值不同的接地电阻器两种接地方式优化方案。仿真结果表明:优化方式一保护接地电流较大的1车接地电流整体降低了50%;优化方式二使各车保护接地电流大小限制在72 A以内。优化后的接地方式抑制了保护接地电流大小并使各轴端接地电流分布均匀,以上结论为设计更优良的接地方案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城际统型动车组是在城际动车组的基础上改进,设计结构方面存在差异,在机械与电气组装工艺方面对组装工艺流程和出现的组装工艺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优化方法,并在城际统型动车组的生产实践中得以验证,对城际统型动车组批量化生产以及后续城际动车组在高级修的改造具有借鉴和参考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不同型号的动车组具有不同的结构及配置,这些差异对基层部门在检修作业和现场管理上具有不同的影响。通过对各型动车组在总体布置、结构设计和功能配置等方面进行比较,初步探讨了各型动车组的优势,提出了有关设施的优化方向,以期改善动车组的检修性能。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各型动车组运用检修共性需求和个性化差异,提出了不同车型动车组高级修规程横向对比分析方法,制定了取长补短、求同存异的原则和确保安全性、维持可靠性、兼顾经济性的规程优化目标;确定了对动车组检修技术、人员、设备、设施、成本、停时等具有显著影响的动车组共性重要部件;按照检修复杂程度、技术水平、资源需求不同,对动车组检修工作类型进行了定义和分类;通过典型示例分析,说明了该方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比分析了有轨电车接地装置的特点与要求,介绍了一种自主化的有轨电车接地装置,详细阐述了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对该接地装置在额定电流下的温升进行了计算及试验验证。该接地装置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可承受额定电流大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动车组自动过分相最低入口速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刚 《铁道机车车辆》2014,34(6):122-127
依据我国高速铁路分相区长度设置规定,总结各型动车组自动过分相的差异,确定动车组过分相时无电运行走行距离的计算方式。在此基础上,分析动车组自动过分相最低入口速度与分相区长度设置、动车组自身运行阻力、坡道等附加阻力的关系,通过数学模型仿真计算得到在GFX装置过分相和ATP过分相两种条件下动车组通过典型坡道的自动过分相最低入口速度结果,给出了动车组自动过分相最低入口速度的通用速度等级。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既有各车型动车组旅客信息系统的主要差异,介绍了新型动车组旅客信息系统新增的受电弓视频监控、车厢视频监控、车载无线网络等功能。  相似文献   

10.
文章简要介绍了一种地铁车辆用轴端接地装置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针对此种接地装置不满足防护等级IP67的现状,对其进行结构优化,提出一种满足防护等级IP67的接地装置,避免接地装置及转向架轴箱组装内部进水出现零部件锈蚀和轴承失效等现象。  相似文献   

11.
动车组空调机组是影响旅客乘坐舒适度的重要部件,针对各车型空调机组功能相同、结构相似,但检修范围和要求存在较大差异的状况,依据现代维修理论和方法,通过开展高级修规程对比、分析及提炼,制定了动车组空调机组的模块化检修规程大纲,并参照大纲修订了相关检修规程,对于规范和优化动车组检修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根据时速160公里动力集中动车组转向架的技术要求,梳理顶层指标差异。并据此开展转向架方案设计,对转向架总体以及构架、轮对、基础制动装置等关键部件进行改进设计。结合简统化要求,研发满足动车组运用要求和统型要求的转向架。并进行了仿真分析、台架试验、线路试验、运用考核,经设计验证,转向架满足动车组使用要求,目前已广泛应用于CR200J动力集中动车组拖车和控制车。  相似文献   

13.
基于动车组车体实际结构,构建了高速动车组升弓过程的电路分析模型,解析了过电压在各车体上的传播及折反射特性,在现场开展了试验测试,理论结果与实测结果波形基本一致,过电压幅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对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综合接地装置的施工工艺和要点,并将几种接地装置用材及焊接施工方法进行了比较,指出采用铜排、铜包钢接地极和热熔焊接方式进行综合接地装置安装的先进性和必要性,并简要介绍了热熔焊接方式的原理、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5.
陈凯  全威 《电气化铁道》2022,(S1):155-160
针对当前可视化接地装置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对可视化接地装置与综合监控系统集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研究,提出了两种与综合监控系统集成的方案,并对方案结构组成及优缺点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可视化接地装置更好服务于运维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接地装置是客车接地系统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技术状态直接关系到列车用电系统的接地可靠性和安全性。根据铁道部《客车轴端接地装置检修规程》的要求,重点就轴端接地装置弹簧压力试验台控制系统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7.
转向架轴箱轴承作为列车传动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列车的运行安全。介绍了广州地铁某型车转向架轴箱轴承及接地装置多次出现进水导致轴承失效的情况,并深入分析得出轴箱进水的两个原因:轴箱端盖部件倒角尺寸异常,进口和国产的轴箱、接地装置间存在尺寸差异。提出了对轴箱端盖进行普查、更换、统型等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8.
晏锐 《中国铁路》2010,(4):23-26,41
高速动车组是高速铁路建成后实现安全、正点、高效运营的关键。因此,确保动车组始终处于良好状态和舒适性在高速铁路运营管理中就显得十分重要。动车段是动车组运用和检修的基地,动车组采用不同的维修制度、维修模式,其检修工艺流程、厂房组合、设备配置均存在一定差异,了解和熟悉动车组的运用、检修流程,可以更好地做好动车段的工艺设计。  相似文献   

19.
为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中国铁路总公司展开"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系列化研制,其中CR200等级标准动车组逐步取代普速旅客客车,与传统的"机车+车辆"普速列车相比,动力集中型动车组采用不解编的运营模式,减少解编、换端等作业时间,采用机车车辆固定编组、一体化检修模式。动力集中动车组检修作业面临客整所既有整备线均无接触网设施,无法满足动力集中动车组走行要求和车辆检修作业的困难。另外,动力集中动车组的结构参数较传统的动车组颇有差异。有鉴于此,本文根据适应性改造需求,提出一种通长龙门架式动力集中动车组整备检修方案,用于完成160公里动力集中型动车组动力车D1修程中的机车一级整备、客车日常检修等。  相似文献   

20.
动车组检修管理信息系统基于上海铁路局上海动车段动车组高级修检修的实际需要,是提高动车组检修效率、保障动车组检修质量和在线运行安全、充分发挥检修一体化管理模式优势的重要生产系统.系统采用信息集成技术和检修一体化管理模式,将动车组检修资源和信息进行系统整合与综合运用,从而提高了动车组检修效率,保障了动车组检修质量,确保了动车组在线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