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大铁路黄河特大桥为一联(120+4×180+120)m的双线铁路连续钢桁梁桥,采用顶推法架设钢梁,顶推距离840 m,顶推重量11 600 t,最大悬臂长度达160 m。结合本桥施工特点,系统地研究了钢梁顶推支架系统、120 m长导梁设计,长距离多点同步顶推等关键施工技术。通过采用多点同步顶推施工方案,确保了钢梁拼装质量和施工安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
马永强 《铁道勘察》2012,38(4):74-77
新建郑州黄河大桥为郑焦客运专线铁路暨改建京广铁路跨越黄河的公用桥梁,为四线铁路特大型桥梁。主桥上部结构为11联(2×100 m)下承式连续钢桁梁,两孔一联,共11联,总长2 200 m。结合钢梁结构形式、桥位环境、成本投入及工期等因素确定主桥钢梁架设方案为顶推与悬拼施工相结合,即黄河南岸7联采用顶推施工,北岸4联采用悬拼施工。  相似文献   

3.
大中跨度斜拉桥主梁普遍采用钢结构,斜拉桥钢梁架设施工方法主要有支架法、顶推法、悬臂拼装法等。对钢梁顶推施工过程中的工序安排、关键工序控制要点进行了总结;用MIDAS软件建立模型,对洞庭湖大桥边跨钢箱梁顶推施工进行仿真分析,重点分析了顶推施工过程中钢梁杆件应力、节点位移、支撑反力、钢梁稳定性等。  相似文献   

4.
在盆克特2号大桥钢梁施工方案比选中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分析各施工方案下钢梁整体应力、位移分布情况,由具体数据定量探讨不同施工方案对钢梁施工精度控制、安全风险把控、成桥承载量等的影响,并由此选出最优方案。分析结果显示,分步吊装方案较顶推方案可提高钢梁耐久性及抗疲劳性能;组合梁吊装可避免钢梁应力集中,提高成桥载重量。经综合比选分析后选定组合梁吊装方案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5.
合福铁路安徽段铜陵长江大桥主桥桥跨布置为(90+240+630+240+90)m的五跨连续钢桁梁斜拉桥。主桥南岸两个边跨位于陆地且跨越长江大堤,钢桁梁构件运输上岸到达待拼装位置十分困难。对比分析单点顶推、多点顶推2种方法,确定采用单点连续顶推方案进行南岸钢桁梁架设,并对顶推辅助结构、设备与施工过程进行了介绍。主桥南岸钢梁单点顶推架设施工克服了顶推质量大、距离长、跨度大等困难,具备顶推点少、容易控制及调整、操作简便、同步性强等优点,可为同类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结合苏州人民路宽幅钢箱梁在不中断沪宁高速通行下顶推施工实际,对顶推施工方案进行分析,并介绍了顶推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福厦客专安海湾特大桥主桥为国内首座跨海高速铁路结合箱形截面梁斜拉桥,该桥主桥采用(40+135+300+135+40)m双塔双索面斜拉桥跨越安海湾航道。本文结合桥址处水浅、滩涂发育,潮汐明显,周围养殖密布等影响因素,对边跨钢箱梁进行了悬臂拼装施工、高位支架滑移施工、高位支架顶推施工等多方案比选,同时针对顶推方案又从顶推过程是否设置前导梁,是否一次性带桥面板上桥及实施中所用工装设备、顶推支架进行了综合比选,重点对无导梁不带板顶推施工方案进行了介绍,为以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鲁南高速铁路高上1号特大桥上跨京沪高速铁路施工难度较大,本文提出了一种支撑体系平移顶推与转体相结合的跨线桥施工方法。首先施工转体结构;然后进行顶推施工,在距离高速铁路30 m以外的工位搭设支撑体系,再顶推支撑体系至主墩区域进行梁体混凝土浇筑;最后进行转体施工,使主梁就位、全桥贯通。顶推和转体结合施工确保了桥梁顺利跨越京沪高速铁路,显著减轻了对既有线行车的干扰,降低了安全风险,缩短了工期。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外已有超过1 000座桥梁都是利用顶推施工方法建成,研究成果也相对成熟,但对于大跨度上承式钢桁架拱桥而言,研究成果较少,特别是对于利用拱上平台作为拼装场地进行顶推施工的例子更是为数不多。本文根据基于拱上平台的顶推施工法进行钢梁支反力变化趋势研究,发现由于顶推过程的重复性,顶推钢梁的支反力变化趋势呈现周期性的特点。对于墩顶支座反力来说,当导梁距离该主墩较近时,该主墩顶支座反力随施工过程变化较大;当导梁距离某一主墩较远时,该主墩的支座反力随施工过程变化较小,这对同类型桥梁顶推施工具有一定指导作用,并为日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江阴市长江路下穿新长铁路工程采用箱涵下穿铁路线,施工中采用便梁架空钢轨结合箱涵顶推法施工。文章以该工程箱涵顶推为研究对象,在原施工方案的基础上,调整并提出了适用于该工程的其他4种箱涵顶推方案并对这些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最终得出了箱涵顶推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1.
跨铁路钢箱梁顶推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开发区泰达大街京山桥,由于主桥跨越京山铁路,钢箱梁架设采用顶推法施工。施工时利用钢箱梁的可拼装性,在桥一端的拼装平台将钢梁进行逐段拼装,在钢梁拼装完成后,利用设置在墩顶上的水平千斤顶及其自动牵引装置牵引顶推传力索,通过主控台的集中控制,将整体顶推到位,再起梁,拆除滑道,安装支座,落梁,调整支座反力,完成钢箱梁顶推施工。重点介绍顶推施工的主要技术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燕山大学斜拉桥30m箱梁顶推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燕山大学斜拉桥跨越京秦电气化铁路顶推施工中的难点进行了分析,介绍了顶推方案的选择,同时对顶推施工工艺及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箱梁质量大、跨越铁路顶推时间短、混凝土箱梁允许悬臂值小等是顶推施工中的难点,文中对顶推的关键部位,箱梁与导梁的连接接头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桥式盾构法改进了以往的顶进方法,在结构物顶进端设置钢立柱及钢梁,为前端掘进提供了支护,避免了传统的大开挖方式,避免了对既有设施的影响;通过研究制定了横推中继顶进、激光轴线实时监测等施工技术,通过优化施工场地布置、调整顶进方案以及加强安全管控的措施,解决了现场空间、时间受限的问题;提高了施工质量,缓解了对既有线路的安全和运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姜金凤  姜贺 《铁道建筑》2012,(10):15-18
武汉二七长江大桥主桥非通航段,布置有6×90 m钢—混结合连续箱梁,设计采用顶推法施工。本文在叙述了顶推方案、顶推流程及过墩方案后,较详尽地介绍了拼装平台、导梁、顶推设备及限位装置等的构造。  相似文献   

15.
对哈尔滨尚志大桥钢梁顶推施工中临时墩基础、墩身杆件进行检算.重点介绍了预拉钢索的计算与布置.  相似文献   

16.
张涿高速公路卧佛寺连接线永定河大桥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前国内公路上跨铁路桥的方案主要包括预制架设、悬臂浇筑、顶推、转体施工等方案,随着铁路运输的日益繁忙,桥梁设计方案,应尽量减少对铁路运营的干扰,降低公路桥梁施工方案对铁路运营安全的风险。张涿高速公路卧佛寺连接线永定河大桥经过多方案的比较研究提出了墩中转体的刚构连续梁方案,降低了工程风险,缩短了施工工期。  相似文献   

17.
郑州黄河公铁两用大桥主桥第一联为(120+5×168+120)m六塔部分斜拉连续钢桁结合梁,第二联为(120+3×120+120)m连续钢桁结合梁。采用三主桁斜边桁的空间桁架形式,其结构新颖,架设施工难度大。经过多方案比选和研究,第一联钢桁梁采用多点纵向拖拉施工方案架设。第一联钢梁于2008年12月初开始拖拉架设,至2009年11月,历时约1年工期,顺利完成钢梁架设并拖拉到位。第1联多点纵向拖拉施工采用新型材料MGE板和不锈钢板作为滑动面,摩擦系数约为0.05~0.08;顶推采用连续千斤顶作为牵引动力,正常拖拉滑移速度约为10 m/h;拖拉方案和架梁吊机悬臂架设方案比较,节约费用400余万元。第2联钢桁梁采用跨线龙门式吊机悬臂架设。  相似文献   

18.
北京中低速磁浮交通示范线(S1线),采用84m钢拱桥跨阜石路高架,该桥钢结构为世界中低速磁浮线中跨度最大的钢结构.受复杂地形限制,采用步履式顶推施工,顶推条件苛刻;顶推行程长365 m,顶推平面线路为圆曲线、缓和曲线,立面为37‰、-41‰的纵坡;前端最大悬臂63 m,后端最大悬臂48 m.设计了一种新型的84 m钢拱桥的结构形式,通过方案比选分析,确定了和33 m钢梁临时焊接,加设前后导梁、临时索塔的最优顶推方案,并进行了详细的检算;提出了复杂条件下步履式顶推的一系列保障措施,有效解决了钢拱桥大悬臂顶推受力复杂、变形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有关钢桁梁顶推施工的研究大多局限于杆系有限元的静力学分析,然而钢梁顶推是一个动态过程,桥墩-钢梁-滑块-滑道梁相互作用成为三维空间体系,力学机制复杂,目前对顶推动态过程的计算分析较为少见。鉴于此,本文采用数值模拟和试验监控相结合的手段,对三门峡黄河公铁两用桥钢梁顶推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以便明确各细部结构的受力状况,为主体结构的安全施工提供技术保障。研究结论:(1)顶推过程中墩身承受交替变化的拉/压应力,初始阶段的拉应力和变形较大,随着向托梁中部顶推,桥墩拉应力和变形减小,易开裂区向弧形帽梁底部扩展;(2)滑道梁的应力和变形随着滑块接近托梁中部逐渐减小且分布趋于均匀,最大应力出现在腹板与加劲肋连接位置;(3)滑块在顶推初始阶段出现类似"爬坡"的现象,与滑道梁接触面的受力、变形不均匀,且存在静-动摩擦系数的转变,导致桥墩在顶推开始时刻承受一定水平力;(4)本文研究可用于指导高墩多跨连续钢桁梁的顶推施工。  相似文献   

20.
搜集了俄罗斯和前苏联20年来顶推架设钢梁的较为典型的资料,着重介绍了顶推装置、顶推设计、顶控控制技术等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