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7 毫秒
1.
<正>柴油车排放的检测方法采用的是烟度法,烟度法分为稳态和非稳态两种,稳态烟度指的是柴油机全负荷烟度测量方法,检测的数值不仅有烟度值,还有轮边功率和最大转速,非稳态烟度指的是自由加速烟度测量方法,检测数值仅有烟度值。自由加速烟度测量方法由于人为造假因素较多,且检测数值单一,检测出排放超标的柴油车较少。全负荷烟  相似文献   

2.
进行了柴油机燃用柴油、天然气制油GTL燃料及GTL-柴油混合燃料(GTL燃料体积分数分别为10%和20%)的外特性、负荷特性和ESC十三工况试验,研究了柴油机燃用GTL燃料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特性.试验结果表明:与燃用柴油相比,随着GTL燃料比例的增大,柴油机排放逐渐降低.燃用GTL燃料时的外特性功率和扭矩与柴油相当...  相似文献   

3.
在额定功率、额定扭矩两车速点,分别采用统计法、测量法、计算法、达标法、最高车速法,实际车速法等10种方法进行营运车辆台试动力性检测,分析和比较了各方法的优、缺点;推导了两次滑行法和一次滑行法测量车辆台架系统损耗功率的不同参数的公式;建议在柴油车动力性检测评价中,检测评价功率和车速两个参数、测量车辆的发动机功率,取消不必要的台架阻功率测量和补偿.  相似文献   

4.
柴油车颗粒物排放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柴油车颗粒物排放的特点,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状况,从选择燃料、柴油机改进设计和排气后处理三方面对柴油车颗粒物排放控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在1台电控高压共轨柴油机和装有该型号发动机的轿车上,进行不同掺混比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的性能对比试验,分析了在不同转速和负荷下柴油机燃用不同掺混比混合燃料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柴油与柴油相比,在2 200 r/min负荷特性下,有效能耗率减少,NOx排放增加较多,中小负荷炭烟排放基本相同,大负荷炭烟排放明显降低,中小负荷HC排放明显降低,大负荷HC排放基本一致,CO排放基本不变;在外特性下,功率略有增加,HC排放和炭烟排放均有所降低,CO排放和NOx排放增加。  相似文献   

6.
二甲醚/柴油混合燃料在压燃式发动机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二甲醚/柴油混合燃料作为柴油机替代燃料的应用性能,对D20二甲醚/柴油混合燃料的喷雾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同时,开展了直喷式柴油机燃用二甲醚/柴油混合燃料动力性能、经济性能及排放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同样的环境背压下,D20混合燃料的油束与柴油相比较,贯穿度有所缩短,喷雾锥角有所增大;柴油机燃用二甲醚/柴油混合燃料时,通过适当调整循环油量,发动机的动力性可以超过原柴油机,最低当量比油耗下降4.5%,烟度指标下降70%以上,NOx排放降低30%~50%;二甲醚/柴油混合燃料是一种能实现高比功率、低排放的石油替代燃料。  相似文献   

7.
针对大型车辆的动力性能检测,首先介绍汽车动力性能检测方法,包括驱动轮输出功率检测、驱动轮轮边稳定车速检测及判定方法;然后介绍三轴六筒测功机原理,并以大型车辆进行现场测试,得到实时检测数据,验证检测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轮边稳定车速60.8km/h,大于额定车速57.9km/h;且在额定车速下发动机功率为203.4kW,小于该车型发动机额定功率248kW,检测结果符合车辆动力性能检测标准。  相似文献   

8.
利用AVL BOOST软件建立了柴油机仿真计算模型,针对喷油嘴流量为710 ml/min时全负荷工况下柴油机功率和比油耗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该计算模型正确有效.在不改变气门升程的情况下,利用该仿真模型对配气正时进行了优化,并在此基础上模拟研究了不同喷油嘴流量对柴油机全负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方案可使柴油机中低速扭矩、燃油耗和NOx排放得到改善,且排放可达到欧Ⅳ标准.  相似文献   

9.
车辆状况对柴油机烟度测量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油机由于燃油消耗低、动力性能好、可靠性高而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近年来,柴油车在汽车产品中的比例逐年增加,一些轻型客车甚至轿车也开始采用柴油机作为动力。另外,在柴油车排放的尾气中,HC、CO的含量远远低于汽油车。  相似文献   

10.
肖仁鑫  梁大平  陈贵升  刘爽 《汽车工程》2022,(12):1926-1935
基于高原环境模拟试验台架,研究了不同海拔下国六柴油机全负荷和40%负荷工况下的动力性、经济性及排放特性,同时探讨了4 000 m海拔下发动机持续运行在低转速大负荷工况柴油机颗粒物捕集器(DPF)堵塞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全负荷和40%负荷工况下随着海拔的上升,发动机的进气流量、空燃比、有效热效率,排气氧浓度、排气压力呈非线性减小,有效燃油消耗率、排气温度、NO排放呈不同幅度增加;动力性、经济性下降明显,排放性能恶化;全负荷工况对海拔的变化更加敏感,特别是低转速和高转速的性能降幅较大;国六柴油机在4 000 m海拔下持续运行在低转速大负荷工况,DPF内大量颗粒物沉积但再生困难,较短时间内被堵塞。  相似文献   

11.
二甲醚均质压燃模式非常规排放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ZS1100柴油机上进行了二甲醚均质压燃、二甲醚—柴油混合燃料燃烧模式下的非常规排放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二甲醚均质压燃非常规排放物主要是甲醛,其排放量主要与负荷变化相关,柴油机能够稳定运行的最大扭矩是20 N.m,混合燃料燃烧时,负荷可达到45 N.m。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对于在用柴油车排放污染的治理标准也越发严格。文章介绍了自由加速、加载减速和遥感三种在用柴油车排放检测的方法,通过梳理我国在用柴油车标准的发展进程,对比了不同时期标准在用柴油车排放的限值,有助于了解我国在用车检测限值、检测内容及检测流程的变化,明确未来国家对在用柴油车排放污染治理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柴油机代用燃料排放性能比对试验方案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柴油机在燃用不同燃料时,其动力性能、排放性能、经济性能有很大区别。为研究代用燃料对柴油机排放性能的影响,必须设计出合理的对比试验方案。文中通过对样机燃用不同燃料的实际试验,研究分析各类试验方案的合理性,从而确定柴油机代用燃料排放性能对比试验的方案。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车辆油耗法、标准状态发动机油耗法、标准状态车辆油耗法、标准状态油耗等效法4种营运车油耗台试加载方法,分析了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及各自的优缺点,比较了4种方法的准确性和操作性,探讨了GB/T18566-2011《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评价方法》确定加载负荷的不完善和没有换算在标准状态下检测的不足,建议通过测量基态温度光吸收系数等对在用柴油车碳平衡法油耗检测值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15.
柴油机的大功率、低排放、良好的电子控制等显著优点将使柴油发动机在新时代有长足的发展。近年来,汽车新能源技术发展,迅猛,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电动车、生物燃料汽车等新技术、新概念,不断冲击人们的头脑,并且随着先进柴油机技术的发展,柴油车在许多国家得到大量应用。欧洲出现了越来越明显的轿车柴油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加载减速法废气检测的新实施方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试验,分析了现行设备柴油车加载减速法废气检测存在的过加载严重、加载动态扫描最大轮边功率错检、检测车速误差大、动态功率比值错误、错误车速点光吸收系数错检错判等缺陷;在符合国家标准原则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确定柴油车实际额定功率车速的新方式,无需加载动态扫描,以国家标准车型系列统计车速作为车辆直接挡发动机额定转速的基准车...  相似文献   

17.
通过在柴油机上燃用生物柴油(Biodiesel)、微乳化油生物柴油(MB)、乙醇柴油(E20)与纯柴油4种燃料,研究在低含氧量情况下不同含氧结构对柴油机燃烧和排放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纯柴油,标定点工况下,生物柴油着火时刻约提前2°CA,放热率峰值和最大爆发压力略有降低,而MB和E20放热始点相对滞后,但放热过程更集中。大负荷时,发动机燃用3种含氧燃料总体表现为NOx排放增加,而HC、CO和烟度等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中低负荷时,E20的HC和CO排放明显较高。对于酯基或醇基不同结构来源的含氧燃料,携带氧的碳链长短及其附属燃料特性造成其燃烧和排放性能的显著差异,需根据各自属性优化在柴油中的添加比例,协调含氧燃料在发动机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一、散热器设计所需要的基础技术参数 1.散热器设计工况点的确定和校核点的选择汽车拖拉机用散热器的最苛刻工作条件在下述两种情况发生 (1)低档全负荷,爬坡或重载,发动机在最大扭矩点附近工作。 (2)最高档全负荷,发动机在额定工况点附近工作。  相似文献   

19.
基于柴油机的电控天然气发动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某柴油机基础上通过改进燃烧系统和进气系统,设计高能点火系统、燃料供给系统、电控单元、传感器及执行器,并加装三元催化转换器,采用闭环空燃比控制等措施,研制了压缩天然气(CNG)单燃料电控多点顺序喷射发动机。试验结果表明,天然气发动机的动力性能与排放性能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0.
宋军  黄震  李孝禄  乔信起 《汽车工程》2006,28(5):446-450
在配有电控共轨系统和扫气系统的二冲程柴油机试验台上进行了3种不同喷油模式对柴油机燃烧及排放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单段早喷有助于实现低NOx和碳烟排放,但柴油机无法在高负荷下运行;标准喷射的排放很高;双段喷射表现出良好的性能,它实现了柴油机的柔和运行,并且在全负荷范围内使NOx和碳烟排放降低40%以上。在双段喷射基础上,利用高压喷射及内部EGR进一步改善了柴油机的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