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主要研究CRH_2型动车组转向架减振器的内部结构、阻尼特性、密封型式和配置原则。与CRH_3型动车组技术平台减振器对比分析,提出CRH2型动车组转向架减振器的技术特征,为后续减振器自主化和转向架研发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高速列车持续运行对转向架构架结构疲劳可靠性的影响,选取京广线上运行的高速动车组进行了长期跟踪试验,采集得到了转向架构架动应力数据,并据此评估了动车组转向架构架结构的疲劳可靠性,为高速列车优化结构设计和修程修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介绍动车组转向架构架的结构、作用及其部分技术基准,依据检测需求对三坐标测量机进行选型配置。列出三坐标测量机检测动车组转向架构架的检测过程,并进行检测示例说明。应用三坐标测量机在转向架构架、工装中开展检测,可有效保证转向架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高速动车组转向架联系枕梁的结构型式、技术特征,与摇枕进行对比分析,提出设置联系枕梁转向架的设计原则,以期为后续动车组转向架的研发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适用于最高运营速度为120km/h的A型地铁车辆ZMC120型转向架的技术参数、基本结构,总结了其结构设计特点,除对整车进行了动力学性能计算外,对主要结构件如构架、一系弹簧、轴箱体、车轮、车轴、牵引装置等部件进行了强度计算,对转向架总成及相关部件进行了型式试验,各项计算和试验结果均满足标准要求,其合理的设计为城轨车辆及动车组转向架的开发提供了较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根据时速160公里动力集中动车组转向架的技术要求,梳理顶层指标差异。并据此开展转向架方案设计,对转向架总体以及构架、轮对、基础制动装置等关键部件进行改进设计。结合简统化要求,研发满足动车组运用要求和统型要求的转向架。并进行了仿真分析、台架试验、线路试验、运用考核,经设计验证,转向架满足动车组使用要求,目前已广泛应用于CR200J动力集中动车组拖车和控制车。  相似文献   

7.
针对部分地段出现CRH3型动车组转向架构架横向振动加速度报警限速的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据此确定了对钢轨进行打磨的对策,制订了打磨工艺参数.通过实施打磨后,改善了轮轨匹配关系,解决了动车组转向架构架横向振动加速度报警限速问题,提高了动车组运行品质.  相似文献   

8.
根据200km/h动车组转向架构架的结构组成以及运行时的载荷分布情况,运用有限元方法对构架进行强度分析、结构优化设计,得出了优化结果.  相似文献   

9.
国内首次成功自主研发动力分散型低地板动车组铰接转向架.介绍了铰接转向架设计结构,构架、车轮及车轴等关键承载零部件强度分析及台架试验,以及动力学性能仿真分析和实际线路试验情况.结果 表明,转向架关键承载零部件静强度、疲劳强度和动车组相关动力学性能指标满足合同规定的限值要求.  相似文献   

10.
李冠辉  马青山 《铁道车辆》2012,50(1):41-44,49
针对CRH1型动车组转向架三级修工艺流程,结合CRH3型动车组转向架的结构特点,提出了CRH3型动车组转向架三级修检修工艺及与CRH1型动车组兼容修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针对CRH1型动车组转向架三级修工艺流程,结合CRH3型动车组转向架的结构特点,提出了CRH3型动车组转向架三级修检修工艺及与CRH1型动车组兼容修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文章阐述了适用于最高运营速度120 km/h的马来西亚动车组ZUA120型米轨转向架的主要特点、技术参数、基本结构和性能。重点对驱动单元和轮盘制动装置的结构进行了设计,对构架、车轴、车轮、轴箱体、牵引装置等重要部件进行强度计算,对整车进行了动力学性能计算以及相关部件进行型式试验。各项计算结果和试验均满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3.
根据小半径曲线弯道特性,设计一款具有通过小半径曲线能力的动车组工艺转向架。采用有限元软件分析该转向架构架结构静强度,运用Mooney-Rivlin和Ogden橡胶非线性本构模型对其关键支撑连接部位的橡胶堆旁承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转向架具有良好曲线通过性能,且构架满足结构静强度要求。线路实测试验的橡胶堆变形结果与MooneyRivlin模型预测非常吻合,能够保证动车组车体顺利通过小半径曲线并按A3修工艺线路运转。  相似文献   

14.
利用I-DEAS和3ds MAX软件对某型号动车组转向架构架进行三维实体建模、虚拟装配动画演示,应用有限元方法对转向架的构架结构及载荷性能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其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基于70%低地板有轨电车车辆基本参数和技术要求,设计了有轨电车非动力转向架,详细介绍了非动力转向架构架的结构型式。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构架进行离散,参照相关标准对其进行静强度、疲劳强度及模态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构架局部结构进行改进和优化。计算结果表明,构架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同时能够减轻自重,实现轻量化,在运行过程中车辆与构架不会产生共振等不利情况。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CRH3型动车组系统悬挂参数、质量参数、轮轨参数对临界速度的灵敏度,并针对敏感参数进行转向架蛇行运动稳定性的影响分析,探明导致构架横向加速度报警的根源,提出转向架性能提升方案,经线路试验验证确认要因并改进,为后续转向架设计优化提供参考及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250 km/h动车组转向架构架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构架的基本结构特点,给出了构架侧梁组成、横梁组成的制造工艺流程,并对其工艺难点进行了具体分析。针对工艺难点以及实际生产中易出现的工艺问题,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论高速旅客列车转向架的结构模式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高速列车转向架是提高列车速度的关键部件。作者在分析了日、德、法三国高速列车转向架的结构发展概况,阐述了我国高速旅客列车转向架的结构模式与发展趋势,提出我国高速旅客列车仍将以提高运量为前提这一实际情况,列车的牵引重量比较大,因此高速客车转向架型式应立足于适用动车组使用。  相似文献   

19.
对动车组转向架焊接构架焊接材料(焊丝)的工艺评定进行了介绍,同时对动车组转向架焊接材料的选择、评定内容及性能指标做了相关要求,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针对转向架构架静强度实验结果仅对测试件有效,不能准确反映整批构架的结构强度是否满足要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6σ的非概率可靠性分析方法。首先,通过对转向架构架进行结构强度分析,确定受力较大部位的区间变量,并基于参数化模型对其进行D-最优试验设计,建立表征转向架构架结构特征的多项式响应面函数。其次,结合6σ原则和Chebyshev不等式,建立描述区间变量的分段函数模型,给出新模型中区间变量的生成策略和非概率可靠度的计算方法。最后,以动车组转向架构架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结构可靠性分析,并与传统的分析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信息缺乏或小样本的条件下,分段函数模型更好地反映整批构架的结构可靠性,弥补了基于均匀分布假定相对保守的缺陷,同时,解决了由测试次数少导致的实验结果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