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介绍民和(甘青界)至小峡(平安)公路的项目位置、路网地位及其设计指标,分析该公路在路网建设、经济发展以及国防战略中的实际意义,探讨该公路建设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奇华 《运输经理世界》2023,(13):143-145
随着我国公路里程不断突破新高,路网规模已经十分庞大,国家和社会大众对公路安全也越来越重视,为解决公路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问题,使公路应急事件得到高效处理,对公路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和服务体系进行研究,提出完善数据服务体系平台、加强应急组织体系建设及提升应急运行机制水平等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动向     
正"十三五"全国公路养管工作谋篇布局3月30日,全国公路局长座谈会在河北召开,分析了公路养护管理面临的形势,集中研讨《"十三五"公路养护管理发展纲要》(征求意见稿)。与会代表从公路养护体制制度建设、优化路网结构、强化科技治超、智慧路网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议和意见;对如何推动公路养护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  相似文献   

4.
智慧公路既是公路发展的主要方向,又是必然趋势。智慧高速公路建设的总目标为“智能、快速、绿色、安全”,通过进行数字化基础建设,集成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车路协同的智能道路交通环境,提高路网运行平均速度和路网通行能力,消除路网安全隐患,减少安全施工的发生,为人们带来更为智能、快捷、安全的交通服务。现针对智慧高速公路建设相关内容,围绕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展开具体的论述,提出物联网技术应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根据新疆公路网发展规划,到2020年,新疆将建成总里程为1.5万km,形成"两纵三横两环八通道"的路网格局,其中高等级公路达到5400km。新疆多为干旱荒漠化的戈壁或沙漠区,降雨量少,植被覆盖稀疏,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水土保持是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做好公路建设中的水土保持工作,进而实现公路建设和环境保护两者协调发展。本文针对提出新疆戈壁区自然概况,提出符合该区域公路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措施,为该区域公路建设水土保持措施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公路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措施的可行性,对公路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的意义、技术与建设标准方面的难点进行分析,并总结出现代化公路建设背景下的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策略。得出只有通过合理采用智慧路网、系统监测、机电等技术,打造完善的建设机制,才能保证公路智能化与信息化建设效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自2008年广西掀起交通建设新高潮以来,桂东公路管理局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桂东公路路网建设和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已基本实现了路网工程建设项目“质量优、进度快、投资省、安全好、环保佳和文明高”的管理目标,对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国道315线是我国重要的东西横线之一,它是横贯青海省的一条干线公路,也是省会西宁联系青海省西部地区的重要公路。既有湟源至西海一级公路道路技术标准不统一,指标偏低,影响公路通行能力。为提高公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完善区域路网布局,强化西宁与湟源、海晏、西海等西部县区之间的经济往来,促进沿线区域经济发展,带动旅游资源开发以及高原特色农牧业的发展,拟对湟源至西海公路进行扩能改造。本文介绍湟源至西海公路扩能改造工程的项目背景,从完善国家公路网布局,充分利用有限走廊资源;破解交通瓶颈制约,提高区域路网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保障人民群众出行;促进区域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开发;维护边疆稳定,保障国防交通安全等方面进行论述项目的建设必要性,进而探讨该项目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9.
刘雪英  蒋恒 《西部交通科技》2011,(10):100-I0010
“十一五”以来,桂中公路管理局按照“实行大投入、构筑大交通、促进大发展”的总体思路,以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积极开展大规模的干线公路路网建设和一般路线改建,桂中地区公路技术等级、路况质量大幅提升,公路通行环境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西部交通科技》2010,(9):I0013-I0013
在全区交通运输事业大建设、大改革、大发展的新形势下,为全力迎接2010年全国干线公路检查和全区公路检查,贵港公路管理局围绕“发展现代公路,奉献一流服务”的目标,不断加快公路建设和路网改造。“十一五”期间,贵港公路管理局计划完成总投资15亿元,新增二级公路里程300km,大面积提高了技术等级,再创贵港公路建设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
本文概述了宁夏公路交通建设总体情况和公路运营管理的现状与特点,结合实际工作,分析了我区路网管理工作的发展需求及现阶段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浅谈了自己对宁夏路网运行监测管理工作的一点看法与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2.
<正> 9日 交通部最近确定了加快西部公路建设的初步总体目标,计划用20年的时间,基本上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公路运输服务网络。前10年西部公路重点建设分三个层次:一是国道主干线建设,“五纵七横”中有8条连通西部地区,总长1.26万公里。目前已建成和可利用的原路里程有近4000公里,在建里程4600公里,还有4000公里将陆续开工;二是区域路网改造和省际通道建设,将同时安排重点国道改造、地方路网技术等级结构改造、公路主枢纽场站以及国防公路建设,总规模约19.5万公里。重点安排8条公路建设,总规模1.5万公里。其中已建成2700公里,在建1900公里,待建1.03万公里;三是实施的乡村通达工程,要求有条件通公路的乡、行政村,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实现通公路,提高通达深度,建设总规模约15万公里。  相似文献   

13.
贵港市公路、铁路、水路四通八达,324国道和209国道在市区交汇,南宁至梧州二级公路、南宁至广州高速公路以及建设中的南宁至广州高速铁路贯穿全境。承担贵港市路网建设、管理、维护的贵港公路管理局,不断提高公路“三个服务”的能力水平,全面完成了“十一五”各项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对交通需求不断增高,公路上时常发生拥挤、事故与污染等问题。如果公路经常发生堵车和事故,不仅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而且还会对货物的及时运达产生很大影响。而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相关部门必须完善公路监控系统,使公路路网监控业务标准化,才能保证道路畅通和行车安全,打造出安全、快速、高效、舒适、方便的公路。但是我国在建设公路路网监控系统中遇见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并没有获得明显的减少事故的发生和增高行车速度的效果,使得我国经济发展不能稳定增长。所以,公路路网监控业务的标准化是势在必行的,相关研究人员要结合实际,符合国情需求,研究解决公路发生的系列问题,分析解决路网监控业务的标准化所遇见的困难。本文旨在通过研究路网监控业务的标准化程度,试图提出合理的改善路网监控业务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公路投融资政策演变及趋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斌 《综合运输》2004,(5):36-39
论文回顾了我国公路管理体制的变迁过程,划分为:计划经济体制、事业性投资体制、道路收费制度和经营权转让和股份制四个主要阶段。在这个变化过程中,不断吸纳公路建设资金,缓解公路需求与公路供给不足的矛盾是公路政策发展的主线。因此,以现行的公路政策思路,为了解决公路中短期债务问题,公路政策有进一步加快经营权转让,推行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趋势,在完成了路网建设以后,公路政策实现回归。  相似文献   

16.
梧州被誉为广西“东大门”,是广西乃至中国大西南地区沟通粤、港、澳的咽喉之地、交通要冲。多年来,为推进东大门建设,实现新跨越的宏伟蓝图,桂东公路管理局全力投入公路路网建设。构建了四通八达、接轨珠三角、融入北部湾的公路枢纽。  相似文献   

17.
通过介绍德国高速公路的通信信息系统、交通事故处理机制以及公路景观和服务区的建设,阐明德国发达的高速公路路网系统,为中国高速公路的发展提出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公路是我国未来公路建设的发展趋势,而研究公路建设中的土地资源节约与保护技术是目前公路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本研究以彭湖高速公路土地资源节约与保护工作实施情况为例,总结了彭湖高速公路设计、施工和生态恢复阶段土地资源节约与保护的对策措施,研究成果对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开展路网规划设计和其他同类工程建设中开展土地资源节约与保护工作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白同舟  林旭  张颖达 《综合运输》2024,(2):11-17+23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部分城市已进入存量发展阶段,城镇化地区路网在经历了规模快速扩张阶段后也面临发展转型。路网仍存在与沿线用地功能融合不足、功能级配结构不完善和道路空间资源分配不合理等瓶颈短板。进入存量发展阶段后,路网面临的外部资源环境约束、运行效率与安全压力和存量设施更新养护压力等挑战也将显著加大。路网转型发展不应再以追求规模总量作为发展目标,而应兼顾合理的规模增量与存量设施提质增效,从促进公路与城市道路融合、实现路网功能级配结构差异化引导、促进道路空间存量资源更新重构和强化安全导向的路网建设与管理等方面着手,促进路网存量资源优化利用,更好地发挥路网总体效能。  相似文献   

20.
利用山东省干线公路2008至2011年交通量数据,分析了境内国、省道路交通流量发展状况。结果表明近年来山东省路网平均交通量持续增长,路网拥挤度有所上升。最后,根据分析结果,给出了山东省干线公路未来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