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公路工程中公路工程地质专业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为了交流经验、相互学习,以促进专业工作的发展,提高从事这项工作的技术水平,适应公路开创新局面的需要。在部分单位的倡议下,由交通部科技情报所主持于1982年10月12日  相似文献   

2.
地质学对地质构造的认识正由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纵深发展,以提高对其判断的准确性。对影响公路与桥梁建设的一些地质构造,同样有进一步判明其客观存在的必要。该文以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数学模型为例,最化分析了一桥位下部的褶皱构造在空间的分布情况,以期探讨定量分析在此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从解决公路工程中决策问题的角度出发,针对工程地质问题的特性,以数理统计及有关计算方法为工具,以系统科学及决策论为理论基础和基本方法,建立公路工程地质决策问题模型,探讨研究在实际工程中,对于工程地质问题的科学的决策程序和决策方法,使公路工程中由直觉和经验决策转入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4.
《上海公路》2011,(4):I0003-I0004
2011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结果公示 日前,2011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已经由评审委员会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完成。并经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长办公会议审忘核准,评审结果公示。  相似文献   

5.
《上海公路》2006,(4):71-72
学会组团出访澳大利亚、新西兰为进一步学习、了解国外在公路交通运输方面先进、科学的管理方式,探讨交流公路交通运输方面的技术和经验,由学会组织的会员单位技术骨干出国考察和交流团一行5人于2006年10月7~19日对澳大利亚、新西兰进行了学术交流和技术考察。代表团在考察期间与两国专家探讨交流了公路交通运输方面的技术和经验,以及在上海运用的可能性,并进行了实地考察。  相似文献   

6.
《上海公路》2011,(3):I0003-I0006
第八届长三角科技论坛公路分论坛在上海举办 为配合“第八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提高包括上海在内的长三角地区公路的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科学养护能力,由上海市公路学会、江苏省公路学会、浙江省公路学会联合主办的第八届长三角科技论坛公路分论坛——“可持续的公路建设养护技术”于9月15日在上海举行。来自江苏、浙江以及上海的公路、市政行业的150余名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了论坛。  相似文献   

7.
《上海公路》2006,(3):62-64
换届工作信息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章程》的有关规定,公路学会第四届理事会自2001年12月成立至今已近5年,已到换届时间。在市科协的指导下,学会于年初召开了第四届常务理事会2006年第1次会议,参照《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关于学会理事会换届工作的暂行办法》,制定了本次换届筹备工作计划,并经理事会通讯表决通过。成立了张蕴杰理事长为组长的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并相应成立了换届工作小组,具体负责换届日常工作。经过工作小组半年的工作,在有关会员单位和联络员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对会员的重新梳理统计工作已经完成,会员代表和理事候选人已经产生;理事会工作报告、章程修改、会员管理办法已经撰写完成并经过工作小组讨论;委托市级审计机构进行的财务审计也已完成;工作小组和领导小组分别于7月、8月、9月连续召开三次专题会议,专门对上述换届工作内容进行了审议,并就下阶段工作进行了部署。  相似文献   

8.
9.
《广东公路交通》2013,(2):65-66
2012年3月19日中国公路学会在上海市召开部分省市公路学会工作座谈会。会议由中国公路学会刘文杰秘书长主持,胡希捷理事长出席会议并讲话,上海市等七个省直辖市公路学会的理事长、秘书长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10.
公路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工程地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岩质边坡稳定性问题对公路工程建设的决策、造价和工期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同时,它还是公路边坡工程设计与施工的重要依据条件之一。针对漳龙高速公路XX段岩质边坡的稳定性问题,从边坡的地形地貌特征、岩石类型与特征、岩体结构类型与特性、结构面发育度与优势面状态等多方面因素,并采用赤平极射投影法;对该段岩质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定性的工程地质分析。  相似文献   

11.
12.
云南岩溶地区公路的工程地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14.
本首先系统地阐述了我国公路工程地质发展的历程,划分了企业、发展、恢复、提高四个时期的内容与特点;其次又简要地小结了四十年来的成就与不足;最后详尽概括地提出了对这项工作的展望。笔们从事这项工作以来的体会与感受攥写了这篇章,可供公路工程地质工作的同仁们参考。  相似文献   

15.
16.
针对高速公路地质选线仍然以案例分析为主,缺乏通用性定量分析模型的现状,以某高速公路为背景,在分析文献与案例的基础上,提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地震与新构造运动、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等8个影响因子,构建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基于地质调绘、地质勘察,遥感影像等原始资料,借助ArcMap的空间与属性分析功能,将地质影响因子分离,并分级量化。采用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格栅数据进行加权叠加、模糊逻辑运算,形成格栅综合成本。基于Dijikstra算法原理,综合运用ArcMap内嵌距离成本分析、成本路径分析工具,实现全面考虑工程地质影响的最佳线路选择。  相似文献   

17.
《公路》2021,66(9):105-111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逐渐向地质环境复杂的山区延伸,地质选线方法已成公路建设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现有的方法主要针对具体工程特点提出原则性解决方案,缺乏通用性的定量分析模型。在分析文献与案例的基础上,提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地震与新构造运动、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等8个影响因子,构建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基于地质调绘、地质勘察,遥感影像等原始资料,借助ArcMap软件的空间与属性分析功能,将地质影响因子分离,并分级量化。运用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格栅数据进行加权叠加、模糊逻辑运算,形成格栅综合成本。基于Dijikstra算法原理,综合运用ArcMap内嵌距离成本分析、成本路径分析工具,实现全面考虑工程地质影响的最佳线路选择。将所建模型运用于新建G0711高速公路乌尉段线路走向选择,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公路工程地质选线与方案综合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聂承凯  孙永红 《公路》2003,(11):79-80
近年来高速公路建设飞速发展,合理降低工程造价应引起高度重视。该文从地质选线和方案综合设计等方面,就如何保证设计质量、合理降低工程造价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上海公路》2009,(1):I0005-I0006
学会召开五届6次学会常务理事会,学会召开迎新春学会工作座谈会,学会举办世博交通展望讲座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公路学会于去年12月16日至20日在郑州举行成立大会。河南省、市、地交通部门和有关单位近百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广泛地进行了学术交流。对如何搞好河南省的公路建设,尽快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