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我国岩体分级常用规范《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T 50218—2014)中的BQ分级系统与国外岩体地质力学RMR分类方法、巴顿Q系统分类方法进行比较分析,阐明三种方法在岩体分级评价时的评价过程和评价特性;结合国外在建某高铁项目,对项目某段路堑边坡岩体的分级和强度参数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岩体质量分级(BQ)和RMR分类方法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而巴顿Q系统分类方法主要为定性分析方法。三种方法对砂岩夹泥岩岩体评价结果分别为Ⅱ级、Ⅱ级和Ⅲ级,对砾岩夹泥岩岩体评价结果分别为Ⅱ级、Ⅲ级和Ⅲ级。在对路堑边坡岩体强度参数进行评价时,岩体质量分级法(BQ)所得岩体黏聚力与最终采用值相近,而岩体地质力学RMR分类法和巴顿Q系统分类法确定的岩体黏聚力分别为最终采用值1.4~2.7倍和0.4~0.6倍;岩体内摩擦角与最终采用值相比分别偏大8.7%~52.2%、偏小9.4%~43.5%。  相似文献   

2.
喷锚网护坡技术在软质破碎岩体高边坡工程中应用较多,本文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对几项关键施工技术,例如施工控制参数、机具配套、施工优化等进行研究,提出了具体看法。  相似文献   

3.
TDR技术在监测岩体和土体变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TDR技术是岩土工程领域的一种新型监测手段,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针对TDR技术在监测岩体和土体变形中的应用,阐述了TDR技术的基本电磁学原理,分析了岩体和土体的变形对TDR波形的影响,并结合国外工程实例,分析了TDR监测技术的实际工程应用,体现了该技术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巫(山)至奉(节)高速公路为依托介绍了工程岩体抗剪强度参数取值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这其中包括室内现场试验法、工程地质类比法、经验强度准则法、参数反分析法、可靠度分析法、随机—模糊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智能法及计算机模拟试验法,并对上述各种方法作了简要的分析与讨论。根据工程的规模、重要性、影响力的区别提出了不同的抗剪强度指标的选取方案。  相似文献   

5.
刘卫华 《路基工程》2020,(4):25-30,36
针对危岩体稳定性快速评价问题,选取代表性强、现场易于收集危岩体主控结构面倾角、基座情况、地形坡度、凹腔状态、岩体结构和卸荷松弛状态等6个基本因素作为快速评价指标,在评价指标相互作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关系矩阵法半定量地研究了指标之间相互作用对危岩体稳定性影响的权重和指标重要性程度,根据评价指标重要程度和权重大小,建立了定量的危岩体稳定性快速评价方法,提出危岩体稳定性快速评价的危岩体不稳定指数(UMII)方法。据此,对锦屏二级水电站闸址左岸高边坡危岩体稳定性进行了快速评价。  相似文献   

6.
在裂隙岩体隧道工程修建领域,大体量塌方、渐进式围岩失稳、巨石垮落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虽然近几年针对隧道工程的勘察手段、理论模型、数值方法及评价体系研究等很多,但围岩稳定可靠性作为隧道等地下工程修建的“老大难”问题仍未得到解决。数据不完备的复杂地质系统与理论严密的力学模型之间严重脱节,已然成为确定性分析方法的“瓶颈”; 单一的分析手段或确定性计算方法均无法获取准确的评价结果。不同于纯粹的结构工程,有着比较明确的数学模型,裂隙岩体隧道工程修建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岩体结构的不确定性问题。从岩体结构的不确定性这一根本属性出发,分别在裂隙岩体结构信息提取与解译、隧道围岩整体稳定性分析、局部块体稳定可靠性分析以及隧道工程智能反馈与系统评估4个方面进行概述,并对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针对性总结与探究。  相似文献   

7.
地下洞室围岩变形监测及岩体弹性模量反推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工程实例出发,介绍了围岩变形监测断面的布设方式、位移监测结果及其对设计与施工的指导作用。然后.利用实测岩体位移,采用有限元法,反算出岩体的平均弹性模量.并初步探讨该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池林海  田剑锋  马超 《公路》2008,(7):62-65
岩体风化程度分带,是常用于区分地壳表部岩体工程地质性质优劣的一种较老的岩体质量分类方法,但由于参与风化带划分的因素中定量指标较少,因而造成分带的误差较大。本文依托广东省清远~连州一级公路升级改造工程裸露边坡特征,以弹性波法为主要方法,获取地层风化速率,以地层时代为依据,较精确地得到该地层目前风化层厚度,所得结果与其他划分方法做以校正、对比,从而对风化岩进行量化分带。较好地将岩体风化分带与岩体结构、岩体工程特性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岩体风化程度的定量划分上做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蒋鹤  李莉 《路基工程》2000,(6):12-16
从锚杆长度,锚杆间距,锚杆预应力、岩体E、c、ψ等六个因素出发,运用平面应变二维有限元方法对锚杆菌固岩体效果进行了敏感性分析,通过锚固岩体的变形及大小主应力的变化趋势体现锚固参数敏感性,研究成果对于岩体边坡及地基有效锚固均有指导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纳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保护全面协调发展的全新模式,减少隧道洞口段施工对自然生态的不利影响,保护和合理利用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结合吉怀14标羊和岩隧道具体工程地质条件,采用零开挖进洞法成功对原设计方案进行了优化,通过适当延长暗洞长度,减少仰坡刷坡土方量,采取合理的施工方法和辅助措施,实现了稳定仰坡、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梁安宁 《路基工程》2019,(4):228-232
通过软件计算,对某隧道进口危岩体滚落运动速度、运动轨迹等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防护措施。结果表明:隧道进口段滚石滚落至B点的速度约为45 m/s,滚落至C点的速度约为25 m/s。假设每块滚石的重量达到100 kg时,滚石滚落的总动能最大值达到120 kJ,在BC段上滚动的总动能最大值为80 kJ。处治方案主要在危岩体下设置拦石(水)沟、堆积缓坡设置被动防护网、两隧道洞门上垫层和端墙加厚、两隧道洞门前设置柔性棚洞共4部分防护工程对危岩体进行防护,保证隧道施工及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12.
根据岩体的力学介质分类和块体理论和赤平投影,结合工程实例,推导了滑动方向的计算公式,研究了裂隙化岩体地下隧道围岩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利用该方法分析了梨子坪隧道k10 977段围岩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采纳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保护全面协调发展的全新模式,减少隧道洞口段施工对自然生态的不利影响,保护和合理利用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结合吉怀14标羊和岩隧道具体工程地质条件,采用零开挖进洞法成功对原设计方案进行了优化,通过适当延长暗洞长度,减少仰坡刷坡土方量,采取合理的施工方法和辅助措施,实现了稳定仰坡、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朱传刚  苏永华 《公路工程》2008,33(5):161-164
根据岩体的力学介质分类和块体理论和赤平投影,结合工程实例,推导了滑动方向的计算公式,研究了裂隙化岩体地下隧道围岩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利用该方法分析了梨子坪隧道k10+977段围岩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浅埋偏压隧道地表及洞内开裂的岩体整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梅坎铁路松南隧道在进口端DK98+860~+940段施工期间和二次衬砌施工后出现的工程病害,主要介绍了产生病害的工程环境,分析了病害产生的原因及机理,介绍了病害处理的具体工程措施和具体施工方法,总结了浅埋、偏压、破碎围岩条件下隧道施工的综合技术。  相似文献   

16.
顺向缓倾岩层临坡地基的破坏模式及极限承载力,与层面抗剪性能及产状与组合关系密切相关。迄今为止,众多学者基于临坡地基极限承载力的滑移线法对这一问题开展了研究,这些方法可以考虑层面特征与组合关系的影响,相比其他方法具有明显优势。然而这些研究大多都假设主动朗肯区底部与优势结构面直接相接,忽略普朗特尔过渡区的范围,这在一些情况下会出现计算结果偏大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基于滑移线严格解,考虑地基中客观存在的普朗特尔过渡区,采用应力间断面静力分析的力矩平衡法,建立了顺向缓倾岩层临坡地基极限承载力试算方法。采用该方法对不同倾角的顺向缓倾岩层破坏模式进行了分类:当岩层倾角小于最小临界值βmin,时,岩体发生“自锁”,为均质破坏模式;当岩层倾角大于最大临界值(βminmax)时,发生顺层滑动破坏;当岩层倾角位于区间βmax时,发生复合破坏模式。最后将该模型应用于洞庭溪沅水特大桥中。结果表明:忽略过渡区范围的双平面破坏模式在该工程中应用时,计算结果偏大;所提方法计算结果最小,符合潘家铮“极小值”原理,计算结果更准确...  相似文献   

17.
围岩分级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结果处理复杂、围岩分级量化数值范围交叉及围岩分级精度较低等问题,为了对层状岩体地下洞室施工阶段的围岩进行精细化分级,基于HC分类法,重点考虑层状岩体的层厚与产状对围岩稳定的影响,通过有限元软件Midas GTS对25种由正交试验方法得到的代表性工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位移计算结果进行了极差分析。结果表明:层状岩体隧洞位移分布方向主要取决于结构面走向与洞轴线夹角α及结构面倾角β,而位移分布范围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岩层厚度h;对层状岩体隧洞稳定性影响的大小排序为,饱和单轴抗压强度Rc>结构面走向与洞轴线夹角α>张开度W>层状岩体层厚h>结构面倾角β,因此,层状岩体隧洞围岩分级时,应充分考虑结构面产状的影响;饱和单轴抗压强度Rc、结构面走向与洞轴线夹角α均与层状岩体隧洞的稳定性近似呈正比,张开度W则与层状岩体隧洞的稳定性近似呈反比;层状岩体层厚h=0.6 m时,层状岩体隧洞稳定性最差,结构面倾角β=60°时,层状岩体隧洞稳定最差。基于HC分类法提出了基于隧道相对变形的修正分级区间,并分别采用了模糊物元...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模型重点探讨了预讨了预应力锚对块状岩体的加固效应,分析了影响预锚加固效果的主要因素,给出了不同因素的影响范围及特征,为进一步分析预锚加固作用机理和探讨预锚加固设计方法提供了基础性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台湾近10年来之重大山岳隧道工程进行概述,并分析近期隧道工程所面临之挑战,继而就所衍生之相关课题及相关隧道技术发展进行探讨,最后展望台湾未来隧道工程之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在山区破碎岩体深挖路堑边坡防护方法中,锚固法是常采用的方法,对破碎岩体边坡特点、锚固边坡力学机理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提出了一种锚固边坡的稳定性计算方法,即将锚对岩体的作用视为一种沿最佳锚固方向的体积力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