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开挖基坑的过程中,基坑的开挖技术是不可忽视的,影响着完成后的基坑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基坑的开挖要本着安全有效的原则进行,基此,本文从基坑的开挖应注意的事项、开挖技术、稳固技术和沉降等影响进行阐述,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坑的开挖对邻近建筑物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引发建筑物沉降、结构变形等问题,威胁建筑物的安全。为研究盾构隧道基坑开挖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以某隧道明挖段及盾构井基坑开挖为背景,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基坑开挖引发邻近建筑物的位移变化。结果表明:基坑开挖完成后,建筑物最大沉降值在远离基坑一侧,靠近基坑一侧发生隆起;建筑物桩基向基坑一侧发生位移,楼顶有向远离基坑方向的位移。建筑物总体位移值较小,无倾覆风险,验证了基坑开挖方案的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的东缘,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1200mm左右,地下水十分丰富,在上海地铁基坑施工中降水是基坑工程顺利施工的关键,也是保证基坑土方开挖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降潜水对基坑内土体进行固结,增加土体的抗剪能力,通过降承压水可以有效的控制基底隆起和突涌。  相似文献   

4.
深基坑施工会对周围土体、围护结构及周围环境的安全造成极其不利影响。文章依托佛莞城际铁路长大深基坑工程,针对基坑开挖过程中地表沉降、建筑物沉降、墙体深层水平位移、墙顶水平位移及竖向位移和支撑轴力实施监控量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在基坑开挖初期,墙体侧移表现出悬臂弯曲状,水平位移最大值点在墙顶附近处。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大,其最大值点位置逐渐向下移动,最终出现在坑底处;基坑开挖60~120 d内,墙顶竖向位移发展非常迅速,墙顶水平位移达到位移总量的65%左右。基坑开挖120 d后,其位移量变化越来越慢;随着基坑开挖深度增大,支撑轴力越来越大,基坑开挖完成后各道支撑轴力均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5.
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结构的变形及内力的变化直接影响基坑的稳定性。以白塘路道路工程某深基坑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深基坑工程建立数值分析模型,分析深基坑开挖回填过程中的水平位移、基坑竖向位移、地下连续墙水平位移量、内支撑结构轴力,结果表明:采用钻孔灌注桩、高压旋喷桩、钢支撑、混凝土垫层相结合的支护结构支护效果较好;距离基坑中心越近,水平位移值越大,且位移方向为向基坑内部变形;基坑开挖过程中,地下连续墙竖向隆起位移值逐渐增大,回填过程中逐渐减小;支撑结构的受力特征在基坑开挖回填过程中逐渐增大;模拟值与实测值结果相差不大,且均在安全稳定值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明珠线二期宜山路车站深基坑工程施工与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车站基坑距离明珠线一期宜山路车站、轻轨高架很近,周围民房建筑与管线众多。环境保护要求极高,所以对基坑开挖引起的环境变形要求十分苛刻。经过方案论证决定采用地下连续墙、钢支撑/混凝土支撑混合的围护体系,按照时空效应原理进行施工,并且在开挖过程中,采用常规监测和自动监测两个监测体系,及时分析监测数据,实时反馈于施工。目前。整个车站基坑本身安全及周围环境保护都处于受控工作状态,对整个工程进行总结分析。希望这些经验能在今后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环境保护的要求,通过对实测数据的反分析,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开挖参数对基坑变形的影响,认为制定合理的开挖施工参数可以起到控制基坑变形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2022年冬奥会日趋临近,张家口冬奥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张家口奥运村建设项目中,对于其基础工程施工有了更新的、更高的要求,而基坑的开挖与支护起着关键作用,如何保证基坑开挖与支护的质量成为"奥运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重大难题。本文从安全方面考虑,以"奥运村"工程项目为例,进行基坑开挖支护及质量控制的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9.
深圳地铁前海湾车站地处前海填海区域,属于典型的海积淤泥地层,在复杂的海积淤泥地层条件下进行地铁车站基坑开挖、控制基坑围护体系及周围地层的稳定是整个工程施工的重点,也是一大难点.前海湾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呈平行布置,在开挖过程中多个基坑会产生相互影响,通过对不同的基坑间距、两个基坑开挖顺序和加固措施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基坑围护结构位移与两个基坑施工中基坑间距、基坑开挖顺序的关系,得出了产生相互影响的基坑间距、合理的开挖顺序及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10.
文章结合平南三桥拱座基坑开挖施工技术,对该项目的基坑开挖特征、技术要点和处理方案等开展了综合研究。研究认为,通过采取粉质黏土层开挖、石方爆破、围堰施工等施工技术和工艺流程,能较好地完成拱座基坑的开挖施工,保证基坑的轮廓平整性,促使岩石得到良好破碎,提高基坑开挖效率。  相似文献   

11.
软土基坑工程中时空效应理论与实践(上)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阐述了在上海地铁车站基坑工程中,运用基坑开挖中时空效应规律的理论和实践,以调用软土自身控制地层移动的潜力,而达到安全经济地保护城市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针对基坑开挖过程中对下方运营地铁隧道的保护问题,通过基于工程实测的隧道回弹隆起值的监控,对隧道回弹隆起的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在考虑基坑开挖时空效应的基础上,分别对基坑放置时间、开挖方式、分块开挖宽度对隧道回弹变形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得出了隧道位移受基坑放置时间、开挖方式、分块开挖土体宽度的影响的规律。  相似文献   

13.
考虑流固耦合效应的水下隧道岸坡深基坑开挖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长沙市湘江大道浏阳河水下隧道工程为依托,改进了以往数值方法在反映隧道流固耦合效应方面的不足,建立了同时反映岩土体力学特性和水体流动规律的流固耦合模型,基于弹塑性流固耦合效应,对明挖段基坑开挖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从而揭示出:基坑开挖至预定深度后,由于岩土体内渗流尚未达到稳定状态仍会继续发展,基坑变形及支护结构受力还会继续增长.这一研究结果为基坑支护及安全施工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为避免邻近区域基坑开挖引起隧道结构沉降变形,保证地铁隧道的施工和运营安全,对全站机器人监测系统进行研究。基于全站机器人监测技术建立相应的监测系统,在邻近基坑开挖过程中对地铁隧道的结构变形情况进行监测,经实际应用,证明该系统稳定可靠,可以达到实时监测的目的,在地铁隧道结构安全监测及预警工作中有较高的推广与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济南市轨道交通6号线梁王站,车站位置地下水丰富,水位高,仅在地面以下约5m处。通过MJS封底及降水回灌对于保泉线的微扰动及保护技术应用,填补深基坑大面积MJS与地连墙的结合封底保泉的技术空白,实现深基坑降水回灌对泉水的保护,确保深基坑地铁建设的安全,减少基坑内降水井数量,同时减少回灌,基坑开挖过程中坑外水位稳定,减小周边地表沉降影响,确保既有铁路线的运营安全;保证泉脉不受基坑开挖降水影响,泉眼正常喷发,促进泉城“保泉”重大任务的落实,减少水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16.
轨道交通地下车站基坑开挖时立柱可能发生隆起过大现象,严重时可导致支撑失稳,危及基坑安全。结合软土地区轨道交通某地下车站基坑工程,依据立柱隆起量,通过对支撑、格构柱、立柱桩的承载力计算及稳定性分析,复核其破坏极限状态,并在此基础上,对设计和施工提出合理对策及建议,以保证基坑安全。  相似文献   

17.
软土基坑开挖周围土体变形的离心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用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模拟基坑开挖施工过程,并研究不同的施工参数及加固方式对软土基坑开挖周边土体沉降的影响,通过试验和现场实测数据的比较及试验各模型间的比较分析,得到了一些对于指导施工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基坑开挖技术是综合管廊施工过程中的重中之重。为了探究出综合管廊基坑施工中特殊地段施工技术的有效途径,本文依据实际工程背景,采用基坑施工中常规地段及特殊地段的施工技术及设置对比分析方法,对特殊地段基坑开挖关键技术进行深刻探讨。结果表明:管廊基坑开挖及基坑支护问题在管廊施工中较为突出,更应该注重对综合管廊质量的控制,故对特殊地段综合管廊基坑开挖及支护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19.
深基坑开挖引起的应力释放将不可避免地引起邻近隧道的附加应力和变形.通过开展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研究了深基坑开挖尺寸和管片接头刚度对下卧隧道三维变形的影响.利用土工离心模型试验验证了有限元计算模型和结果的合理性.在基坑中心线下,隧道隆起和横向弯曲应变随基坑开挖长度的增大而增大.当基坑开挖长度为基坑开挖深度的9倍时,隧道隆...  相似文献   

20.
在深厚软土地层中开挖狭长型深基坑将对周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文章通过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HS-Small小应变本构模型模拟狭长基坑开挖过程软土变形特性,分析在狭长基坑开挖过程紧邻土体深层位移发展规律。结果表明:邻近土体竖向及水平位移对基坑开挖深度敏感,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水平位移发展曲线呈V形或弓形形态,最大水平位移基本与开挖深度一致;开挖深度以上土体发生沉降变形,而开挖深度以下土体由于基坑卸荷发生隆起变形;当拆除支撑而不及时施作新梁板结构时,将减弱整体支护刚度,引起地层水平位移与沉降。由于基坑空间效应影响,基坑长边测点水平及竖向位移最大,短边测点次之,坑角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