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林森林 《北方交通》2020,(10):73-76
冷补沥青混合料作为一种新型的路面修补材料,具有不受天气季节的限制、可随取随用、使用方法简单等特点。以东北地区养护工程为依托,用柴油、冷补填加剂、基质沥青制备冷补液,并将其与骨料拌和得到冷补沥青混合料。进行了不同配比的冷补沥青混合料粘附性、浸水马歇尔试验及冻融劈裂试验,结果表明:由74%基质沥青、24%柴油、2%添加剂组成的冷补液所制备的冷补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好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原材料性能和冷补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确定了最佳沥青用量,通过储存性、粘聚性和水稳定性、强度等一系列室内性能试验对冷补沥青混合料的各项使用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储存一定时期的冷补料施工和易性较好;破损率较低,粘聚性良好;且具有良好的抗水损害性能及抗变形能力。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同种级配不同种类沥青生产的沥青混合料,不同试验温度下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能力,不同配合比设计方法生产的沥青混合料对路面高温抗车辙能力的评价分析,科学的提出改善和提高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注意事项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3种不同类型冷补沥青混合料(乳化类、溶剂类和反应类)的强度形成机理基础上,以AH-70为基质沥青成型相同级配的3种冷补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并测定其马歇尔稳定度和单轴抗压强度,以此评价材料的初始强度.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冷补沥青混合料的初始强度差异较大;乳化类和溶剂类冷补沥青混合料的初始强度较低;反应类冷补沥青混合料由于加入固化剂后发生放热的化学反应,其初始强度明显大于其他两类的.通过吹风加热,能够提高乳化类和反应类冷补沥青混合料的初始强度,缩短道路开放交通时间.  相似文献   

5.
采用室内试验方法,对一种用于公路冷补的乳化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方法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乳化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的养生条件、击实方法以及试验温度等关键参数.结果表明该冷补料马歇尔试件在60%烘箱中养生48h后二次击实,与冷补路面的实际情况相符,在40℃水浴温度条件下进行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其结果接近热沥青对比试件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6.
概括了国内外冷补沥青混合料应用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列举了冷补沥青混合料常用添加剂类型及应用效果,并对冷补沥青混合料的研发和制备提供合理化建议,为合理使用冷补沥青混合料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沥青混合料冷补技术的特点,对冷补沥青混合料的组成、形成过程、施工工艺及应用作了详细的说明。冷补技术解决了冬季沥青路面养护的难题,克服了热拌沥青混合料加工对环境影响的缺点。  相似文献   

8.
周烨 《交通标准化》2009,(23):194-196
从环保及资源节约角度,分析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方法,其中包括对旧路沥青混合料进行抽提后所得原材料的试验、不同掺量再生剂的沥青性能试验、不同部位旧路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性能检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检验,结果表明,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切实可行的、能够节约成本和能源并达到路用性能要求的沥青混合料,其配合比设计须结合实际进行。  相似文献   

9.
从环保及资源节约角度,分析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方法,其中包括对旧路沥青混合料进行抽提后所得原材料的试验、不同掺量再生剂的沥青性能试验、不同部位旧路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性能检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检验,结果表明,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切实可行的、能够节约成本和能源并达到路用性能要求的沥青混合料,其配合比设计须结合实际进行.  相似文献   

10.
基于摩尔-库伦理论分析了冷补沥青混合料的成型特性、强度形成原理和过程,并通过马歇尔试验确定了SBS改性沥青冷补料的配方。对成品沥青型、基质沥青型和SBS改性沥青及其冷补沥青混合料进行路用性能试验。3种材料的性能对比表明SBS改性沥青用于坑槽冷补中具有更高的强度和耐久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预拌式冷补沥青混合料修补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坑槽等病害,能在全气候条件下对沥青路面进行养护,特别是在多雨的春季及低温的冬季都可进行沥青路面的修补。阐述了预拌式冷补沥青混合料的配制技术,通过试验研究和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坑槽修补,效果明显,效益可观,其推广与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2.
冷补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能及试验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试验方法和技术标准的制定时,应充分考虑冷补沥青混合料的自身特点,解决好这种沥青混合料高温强度衰减和高温有机溶剂挥发的矛盾,从混合料强度机理和试验可操作性方面入手,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标准规范.  相似文献   

13.
以法国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为依据,将中国和法国级配进行对比,最终通过性能试验来综合评价各种添加剂的性能指标。结果表明,外国设计方法中的高模量混合料EME2具有较好的路用性能,对于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国内产品添加剂是可以满足其技术要求的,并且可以应用于以后的EME2混合料中。  相似文献   

14.
为深入分析天然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对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岩沥青对沥青混合料级配的影响、高温下沥青质析出情况、不同类型胶结料与不同级配岩沥青组合效果展开试验分析,并通过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试验确定了影响岩沥青路用性能的关键因素,其中岩沥青级配、拌和温度对于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5.
冷补沥青混合料工作机理与特点冷补沥青混合料在20世纪90年代由国外进入中国,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我国已拥有许多国内自主品牌的冷补沥青混合料。在新颁布的《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相似文献   

16.
通过研究不同击实次数下马歇尔试件体积指标的变化以及对比马歇尔方法与GTM方法设计的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试验数据表明,GTM设计方法更适合于重栽交通沥青路面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设计.  相似文献   

17.
通过研究不同击实次数下马歇尔试件体积指标的变化以及对比马歇尔方法与GTM方法设计的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试验数据表明,GTM设计方法更适合于重栽交通沥青路面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设计。  相似文献   

18.
温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若干问题的试验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以等体积参数为设计原则,进行温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探讨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合理施工温度、温拌剂掺量、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密度计算的修正方法等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存在的问题。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温拌沥青混合料体积参数取决于温拌剂掺量、拌合温度等,为了保证温拌沥青混合料具有与相同组成热拌沥青混合料相同的性能,应在体积参数相等的设计原则下,确定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在计算温拌沥青混合料体积参数时,不能忽略温拌剂对混合料理论最大密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应用贝雷法进行沥青碎石混合料级配设计,在取用相同材料的条件下,选用不同的设计密度调整矿料的级配,通过性能指标及密度对比试验,结合施工可行性优选矿料的级配.在完成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的施工碾压工艺组合进行现场碾压.测试结果表明,应用贝雷法优选设计的沥青混合料,如在初压阶段采用轮胎压路机、复压阶段采用适宜的振动压路机组合具有优良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20.
热拌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依据设计文件选择合理的材料、确定各种粒径矿料级配和选择沥青型号和用量的比例,最终形成满足配合比技术要求、路用性能指标及经济原则的沥青混合料。因此;在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因地制宜的得出比较合理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使之具有良好的抗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耐久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