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体沥青混合料体积参数是半柔性路面材料设计的重要指标,它关系到半柔性路面的各项使用性能.通过体积法设计了不同空隙率以及相同空隙率、不同孔结构的基体沥青混合料,并且对不同龄期半柔性路面材料进行了力学性能和路用性能的试验,然后与普通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基体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和孔结构对半柔性路面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基体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的增加,半柔性路面材料的力学性能明显提高,路用性能有所改善;对相同空隙率、不同孔结构的基体沥青混合料,均匀级配设计的力学性能和路用性能优于连续级配设计.采用30%空隙率均匀孔结构基体沥青混合料制备的半柔性路面材料,7 d马歇尔稳定度高达17.69 kN,7 d劈裂强度达到6.32 kN,残留稳定度和冻融劈裂强度比均超过100%,动稳定度达到30 000次/mm以上,低温抗弯拉劲度模量达到6 486 MPa,抗压回弹模量模量达到2 812 MPa.  相似文献   

2.
为了对比分析就地热再生技术对道路的路用性能及功能性的影响,对就地热再生前后沥青胶结料和沥青混合料进行性能测试,对原路面和再生路面进行功能性评价。结果表明,就地热再生的加热过程不会使沥青胶结料明显老化,不会影响级配。由于再生剂的加入,沥青胶结料车辙因子下降,劲度模量下降,沥青变软,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明显提高;就地热再生后路面抗滑性能及平整度均明显优于再生前路面。  相似文献   

3.
热压式沥青混合料路面(Hot Rolled Asphalt Pavement,HRA)作为一种独特的沥青混合料路面形式,在英国、日本等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文以国道G318线四川康东段(四川康定至东俄洛)改建段项目为依托,以其中HRA试验路为研究重点,探讨热压式沥青混合料的级配组成特征。并通过堆积密度及间隙率试验说明热压式沥青混合料路面具有比典型传统的AC和SMA型沥青混合料路面更加适应中国西南高寒陡坡地区特有的地形和气候条件,突出了抗水损害、抗滑和耐磨耗能力。热压式沥青混合料路面具有节约优质石料、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修筑成本的优点,更加适宜西南地区高寒山区道路工程修筑。  相似文献   

4.
该文研究了级配类型和集料种类对超薄层沥青混凝土力学特性与疲劳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密实型级配类型或石灰岩作为细集料均能显著改善沥青混合料的力学性能,提高超薄层沥青混合料的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和破坏劲度模量;超薄层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均大于普通沥青混合料,有利于提高沥青混合料抵抗永久变形的能力;普通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方程适合于描述超薄层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寿命与应力的关系,SAC-10(完断)级配的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寿命在相同的应力强度比下始终最大.  相似文献   

5.
基于微波对物质的加热特点即是从物质内部向外加热的方式,且其对沥青混合料加热具有一定的敏感性;本文将微波这种特有的加热技术引进到路面养护中来,对相同级配不同种类的沥青混合料分别多次作用后进行物理力学性能实验分析,总结出微波这种作用方式对路面材料性能影响的一般规律,并与普通热拌路面材料性能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初步探讨了微波这种加热方式对沥青混合料进行多次加热的可行性,颠覆了沥青混合料不能进行多次加热的传统观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沥青混合料开裂机理出发,采用沥青混合料微单元理论计算分析了影响混合料低温开裂的主要因素,发现沥青胶结料的低温劲度模量和蠕变速率是主要因素,结合路面结构温度应力分析,面层是低温开裂的位置,指明了沥青路面低温开裂要控制沥青面层胶结料的低温劲度模量和蠕变速率。  相似文献   

7.
《公路》2017,(2)
沥青混合料基灌注式半刚性路面是由基体沥青混合料和灌注复合水泥胶浆两部分组成,基体沥青混合料的材料组成是影响沥青混合料基灌注式半刚性路面各项性能变化的主要因素,通过对A1~A5等5种不同矿料级配组合配制空隙率为28%的基体沥青混合料性能测试、沥青混合料基灌注式半刚性路面材料的试件制备和不同矿料级配组合配制的基体沥青混合料灌注复合水泥胶浆形成的沥青混合料基灌注式半刚性路面的性能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室内制备马歇尔试验试件时,水泥砂浆的灌入量为(500±10)g为宜,基体沥青混合料不同矿料级配组合对沥青混合料基灌注式半刚性路面各项性能影响较大,A4矿料级配组合配制的沥青混合料基灌注式半刚性路面综合性能最佳。该结果为沥青混合料基灌注式半刚性路面室内试验和工程施工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公路》2020,(1)
针对现有大粒径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中存在的问题,依据现有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适合最大粒径在25mm以上的大粒径嵌锁式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方法。对关键控制筛孔的选择和矿料级配计算进行详细地论述,最后选取不同级配进行了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和动态压缩模量试验。结果表明:ATSM的水稳定性与传统的密级配大粒径沥青混合料ATB系列材料持平,高温稳定性和动态压缩模量优于ATB混合料。  相似文献   

9.
为了评价低标号沥青与高掺量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材料)拌制混合料的高模量性能,对4种RAP材料掺量的混合料性能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混合料的体积和力学指标来确定最佳掺量,并从劲度模量、韧性、温度敏感性、抗车辙能力和抗疲劳性能等方面分析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高掺量RAP材料拌制的高模量混合料和传统的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具有相似的良好力学性能.但是,厂拌冷再生沥青路面材料最大利用率为30%.  相似文献   

10.
沥青混合料是复合材料,其空隙大小及位置分布,闭合空隙和相通空隙等对其结构及性质有很大影响.通过对沥青混合料典型结构空隙特征在不同温度、不同沥青品种条件下的低温静态力学特性、静态劲度模量、动态劲度模量的研究表明:沥青混合料的级配类型不同,其混合集料的空隙率不同;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