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晋  张建光  陈富泽  杨圣文 《公路》2023,(6):434-440
为科学衡量区域低碳交通发展水平,研判发展形势,通过分析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领域分布,并基于促发展、重要性、潜力度和可考核的原则从低碳运输系统、低碳交通设施和低碳能力建设三大方面构建了区域低碳交通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法的区域低碳交通发展水平测度模型,重点对区域低碳交通水平测度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低碳运输系统的贡献度最高,对促进区域低碳交通发展水平具有明显作用;二级指标中的关键因素为城市低碳出行、低碳公路网和低碳铁路网三项指标。最后以云南省2020年各指标数据为例验证了该测度模型的科学性及合理性,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测度模型能够较好表征云南省低碳交通发展水平。该测度模型可为省级行政区域或城市低碳交通发展水平的监测和考核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借鉴国际低碳交通经验良性发展我国低碳交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剖析低碳交通的发展背景和内涵,梳理总结了国际都市的低碳交通发展经验,对我国城市与国际都市发展低碳交通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我国城市发展低碳交通的基本思路和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3.
刘露 《公路交通科技》2013,(10):324-326
低碳交通发展呼唤智能信息化,交通运输部大力加强交通低碳科技研发与推广,大力发展智能交通与信息化建设。本文通过探讨交通信息化的实现技术及网络融合,进而提出构建交通信息化平台的方案和措施,以真正实现低碳交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可持续发展交通、绿色循环低碳交通等相关理论及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的特点,提出了建立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和分类方法;结合江西省交通运输发展实际和特色,构建了由六大类共36个指标构成的江西省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5.
<正>实现低碳交通,不仅要通过控制机动车的数量减少碳排放,还需要发展紧凑型城市空间、推广绿色新技术和提高交通系统运营效率等策略的配合。"低碳交通"就是在日常出行中选择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交通方式,这是城市可持续交通发展的大趋势。近年来,城市交通成为了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大户。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深圳  相似文献   

6.
随着低碳模式逐渐获得人们的重视,构建低碳、环保、低耗、高效、安全的交通发展模式势在必行。现有国内外研究多集中于通过能源消耗或客运周转量作为目标对交通结构进行优化。在这种情况下,利用碳足迹计算公式,将人均碳足迹最小和城市客运交通运输效率最大作为目标,以城市市民出行需求总量、发达城市能源消耗限值、居民可达性以及各类交通方式的运力上限作为约束条件,构建出低碳高效的城市客运交通优化模型。运用该模型对2020年北京市客运交通结构进行配置,并与传统的客运交通结构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新的客运交通结构的交通运输能效要比传统的模式有一定的提升,同时人均碳足迹降低了5.965g/人,下降了13.7%。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低碳模式进行优化后的城市客运交通结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对于研究符合城市发展的低碳客运交通发展模式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北京低碳交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政策措施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蓝  包路林  王建宙 《公路》2011,(5):209-213
北京的交通建设近年来取得了显著成绩,但随着机动化进程显著加快,交通引发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逐渐凸显.阐述了低碳交通的内涵,全面分析了北京低碳交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建议,为城市建设和管理者以及城市居民共同促进北京低碳交通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交通领域低碳策略的分类,构建了不同层次交通仿真模型与低碳交通策略评价的对应关系,提出了交通仿真技术在低碳交通策略方案评价中的应用步骤。结合交通仿真模型输出数据特点、低碳策略评价的侧重点,选取碳排放量和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作为低碳策略评价的主要指标。在此基础上,以秦皇岛2020年规划路网为分析对象,开展了不同出行方式比例下低碳类指标的对比分析研究,以说明基于交通仿真的低碳交通策略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自行车》2010,(6):56-56
<正>国际金融危机以后,低碳经济成为引领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潮流,发展低碳交通已成为后危机时代绿色复苏的必然选择。自行车产业作为绿色低碳产业,自行车作为环保健康交通工  相似文献   

10.
林诗云  杜豫川 《上海公路》2013,(1):65-68,72,14
在碳排放的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减少道路交通的排放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国外研究机构和各国政府的低碳交通政策与指标发展的综述,对低碳交通指标体系进行初步研究,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低碳交通指标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动态信息     
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开展"绿色低碳交通伴我行"主题宣传活动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等14个部委联合发出通知,确定今年全国节能宣传周为6月15日~21日,6月17日为首个全国低碳日,今年活动主题是"践行节能低碳,建设美丽家园"。交通运输部门将开展"绿色低碳交通伴我行"主题宣传活动,大力传播绿色低碳交通运输发展理念,宣传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成效,倡导公众绿色出行。交通运输部要求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认真组织开展绿色低碳体验和宣传活动。围绕国家和行业节  相似文献   

12.
为完成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节能减排目标,文章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和国内其他行业、省市的碳减排政策,结合内蒙古自治区交通领域碳减排政策基础,将内蒙古自治区交通领域现有碳减排政策和未来政策设计划分为低碳交通装备、运输结构优化、高效运输组织、引导绿色出行、低碳基础设施、发展智能交通六大类别,分别对现有碳减排政策进行总结并分析相应的政策需求。研究表明:由于内蒙古自治区气候条件偏冷,铁路运输结构调整空间逐步减小,推广新能源运输装备潜力巨大,公共交通发展还存在一部分空间,后续相关政策应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特定地区,优化铁路运输结构,加强运输装备低碳化转型,加强运输组织,构建公共交通系统;此外,内蒙古自治区低碳基础设施不完善,智能交通发展速度较慢,应及时出台低碳基础设施与智能交通发展的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13.
首先对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组成的6个方面进行解析,然后对国内外高速公路低碳交通运营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总结,指出中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目前中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过程中能耗问题突出的现象,提出高速公路低碳交通运营管理对策建议,以促进高速公路低碳交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驾驶园》2012,(7):69
6月12日,湖北省低碳交通和节能减排示范企业授牌仪式暨2012年节能宣传周启动仪式在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本次节能周以"节能低碳绿色发展"为主题,通过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倡导节能低碳的生产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人们愈发关注由交通运输引发的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新时期现代化交通运输系统逐渐向资源节约、绿色循环方向发展,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如何发展低废气污染的交通运输成为主要的研究方向。在深入研究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相互作用演化过程的基础上,从政府决策、人口、车辆、经济等因素出发,分析了城市人口数量与GDP、机动车保有量、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交通保有量、管理水平和交通政策对城市低碳交通发展的影响,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了受政策影响的城市低碳交通系统模型。以哈尔滨市为例,结合城市发展具体情况,利用Vensim PLE软件仿真分析了不同交通管理政策对交通碳排放和城市拥堵现象的抑制效果。以降低城市交通碳排量和保障城市交通效率最优为目标,给出了优化建议,探索了哈尔滨市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发展的城市交通发展方式。结果表明:限行限号政策、新能源车补贴政策可以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和减少尾气排放;交通供给侧改革政策可以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提升交通管理水平对尾气排放和道路拥挤具有缓解作用;采取灵活有效的交通管理政策,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将有助于减小交通拥堵现象,降低污染气体的排放,实现交通、人口、经济和环境的平衡。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西藏自治区在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工作中不断加大力度。文章在系统研究目前通用的城市低碳交通政策体系的基础上,着力研究拉萨市交通低碳化路径,利用实证研究法及Kaya模型,合理地计算拉萨市交通碳排放数据。结果表明,拉萨市的交通运输业碳排放总量随着经济的增长逐年递增,且交通碳排放中货运交通占比最大,逐年递增。在此基础上,文章与拉萨市地理优势、环境优势相结合,科学地设计拉萨市交通低碳化路径和框架,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温室效应,加速改变公民的出行方式。  相似文献   

17.
为减少汽车尾气污染,政府部门应制定交通政策推动出行者采用低碳出行方式.有效的交通政策需要深入了解影响出行者低碳出行的心理因素.通过实证分析,研究出行者环保态度、环保行为、公交偏好等潜在变量对低碳交通政策支持度的影响.基于结构方程模型(SEM模型)的基本原理,建立模型假设,并通过Mplus进行数据分析.研究发现,环保态度...  相似文献   

18.
地下磁悬浮交通设计研究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七虎 《隧道建设》2011,31(2):154-160
通过分析城市化带来的土地安全问题、环境安全问题、能源安全问题和交通事故引发的公共安全问题,详细论述了发展地下磁悬浮交通的动因。提出未来的城市交通和城际交通方式宜考虑发展地下磁悬浮交通,其中未来的城市客、货运交通宜发展地下中低速磁悬浮交通,而未来的城际交通宜发展成为绿色、低碳的地下高速磁悬浮交通。详细介绍了地下磁悬浮交通和地下物流系统的构造组成,重点介绍了地下磁悬浮系统具有节约土地、环境友好及高速大运量等优越性以及与该系统当前有关的试验研究成果,主要包括隧道的真空压力范围确定、截面设计、空气动力学试验模型、机械电力设备研究、生命支持系统研究以及建设成本估计等。  相似文献   

19.
全球人们都深切感受到环保对生活质素影响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日常使用的汽车成为环保低碳交通出行的重要部分,人们急切需要低碳汽车降低甚至避免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碳汽车技术作为新鲜产物正广泛吸引全球有识人士对其演化路径进行深入认真的探索,希望从中找到全球低碳汽车技术演化过程和规律,为今后全球低碳汽车技术演化创新发展路径等揭开崭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20.
绿色交通是低碳高效的城市交通网络和安全长寿的基础设施的有机结合,以安全、高效、低碳、生态及智慧为整体定位,以行业引领、功能提升、弹性韧性、集约低碳、循环节约、自然共生、价值创造及智慧服务为基本属性,分别提出交通工程和道路工程的指标体系,并指出绿色交通评价指标的基准值。指标体系以交通工程为导向,以道路工程为载体,指导建设城市的交通系统,实现绿色交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