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陈晓 《水上消防》2024,(5):193-195
中小河道治理在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清淤技术包括人工清淤技术、机械清淤技术和水力冲淤技术。淤泥处理方法包括淤泥的自然干化方法、淤泥填埋法以及淤泥资源化利用方法。河道治理中存在清淤标准不一致、淤泥处理成本高,以及环境影响评价不足等问题,需要多学科合作和全面考虑,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降低洪水风险,改善水质和维护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淤泥软基加固施工时间长、费用高的技术难题。在淤泥层中,将药包埋到下部淤泥层内爆炸,使淤泥中产生超孔隙水压力,破坏淤泥的骨架结构,使淤泥内产生更多的排水通道,加速水的排出,缩短淤泥软基的固结时间,缩短工期,降低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3.
湖泊疏浚泥固化筑堤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结合无锡五里湖疏浚泥的处理问题,第一次利用国产大型淤泥固化处理专用设备和复合型淤泥固化材料,对疏浚出的底泥进行了固化处理和筑堤试验。通过对堤体现场取样测定了填筑土样的强度、变形和渗透性性质,结果表明采用淤泥固化处理设备固化的淤泥28d强度、变形和渗透系数能够满足堤防筑堤的要求,可以作为土方材料进行使用,实现了疏浚泥的资源化利用,解决了大量疏浚泥难以处理的难题,同时也证明了国产淤泥固化设备在处理淤泥问题上具有技术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龚永康  肖望 《水运工程》2019,(12):145-149
针对浅层吹填淤泥层处理效果相对较差的问题,分析宽、窄排水板相结合的加固机理,采用室内和现场试验的方法,对宽、窄热熔排水板的物理力学指标以及单独使用不同宽度排水板的加固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宽板的加固效果略优于窄板;宽、窄板相结合进行加固比单独使用宽板在吹填淤泥层内孔压消散量、加固后十字板剪切强度等方面的优势明显,且经济性较强,该方法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通过大量十字板剪切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和扁铲侧胀试验,研究了海滩区淤泥抗剪强度的分布规律,发现淤泥路基强度基本随深度增加线性增长,并分析了淤泥路基抗剪强度变化规律对淤泥路基稳定性的影响,揭示了路基稳定性安全系数及滑动面位置随淤泥强度分布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淤泥原位固化处理的方法就是通过固化材料使淤泥活性得到激发,并且使淤泥强度得到提高,利用螺旋式淤泥固化机对淤泥原位固化施工。其固化速度比较快,并且具有较高的强度,解决交通、水利等工程中的淤泥软基处理问题。本文以具体围堰基础工程,对原位固化施工工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我国每年河湖疏浚产生大量废弃淤泥,这些淤泥固结周期长、固化强度低且含有大量重金属,难以进行资源化利用。采用超细偏高岭土地聚合物,研究其对淤泥固化强度、水稳系数和重金属固结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超细地聚合物掺量增加,淤泥固化土的强度逐渐增大,7 d无侧限抗压强度可达1.68 MPa,具有优异的淤泥固化效果;水稳系数先增大后减小,掺入超细偏高岭土的淤泥固化土水稳系数均达到了90%以上,是纯淤泥土的两倍以上。超细地聚合物对镉、铅等6种重金属离子均具有良好的固结效果,尤其是对镉和汞的固结作用最为显著,且各组淤泥固化土中6种重金属元素浸出量均未超过相关标准的要求。超细地聚合物对淤泥具有良好的固化和重金属固结效果,与普通硅酸盐水泥固化材料有较大区别。  相似文献   

8.
韦敬民 《珠江水运》2023,(11):62-64
为降低河道内污染,清淤是河道治理的一种重要措施,以东引运河流域河道为例,对其河道生态清淤及淤泥处理技术展开探讨,全面分析生态清淤以及淤泥处理效果。对该河道淤泥采样,分析淤泥的物理性质、有机污染情况、重金属污染情况;将分析结果和环境情况、污染和污泌程度相结合,主要使用机械脱水固结一体化措施,实现生态清淤和淤泥处理;并且在进行固结处理过程中,为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固结处理主要包含三个部分实现,分别为淤泥的钝化处理、固化处理、工业化利用处理,为东引运河流域河道治理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9.
淤泥海砂混合料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沿海地区淤泥和海砂储量丰富,适当配合比的淤泥海砂混合料理论上可用于海堤填筑。采用DDS-70型动三轴试验系统和GZZ-50型共振柱试验系统,对不同配合比的淤泥海砂混合料进行动力特性试验研究,得出淤泥海砂混合料的动强度和最大动剪切模量,并分析不同配合比和固结围压对淤泥海砂混合料的动强度以及最大动剪切模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淤泥海砂混合料的动强度和最大动剪切模量均会随着固结围压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混合料中海砂含量的降低及淤泥含量的增加,其动强度和最大动剪切模量会减小。  相似文献   

10.
将性能优异的土壤固化剂(HAS)应用于海相淤泥的改性处理。通过直接剪切、无侧限抗压强度灵敏度、标准固结试验、孔隙分析X射线衍射及扫描电镜等现代测试手段,研究了改性淤泥的强度特性,探讨固化剂的改性淤泥的机理。试验结果表明,一定掺量下的灰渣胶凝材料能够显著提高改性淤泥的各个龄期强度,改性淤泥的早期强度较高,后期强度能持续增长,同时具有良好的耐水浸泡性。扫描电镜试验结果表明,由于固化剂的加入,彻底改变了淤泥结构。在改性淤泥中,主体结构为钙矾石晶体形成的“空间网状结构”,辅助结构为在碱性环境中土颗粒之间的离子交换、团粒化作用和碳酸化作用所形成的微晶体与凝胶体结构。  相似文献   

11.
深厚淤泥软基的爆破挤淤施工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深厚淤泥软基的爆破处理与浅淤泥软基(小于12m)的施工方法和参数是不同的.针对深厚淤泥软基的特点,结合温州深水港围堤工程的爆破挤淤施工实践,介绍了深厚淤泥软基爆破挤淤的原理、施工工艺、施工参数的选择和检测方法,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改性淤泥做码头填筑材料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新型固化剂对江底淤泥的改性作用,使得江底淤泥达到作为堤岸码头填筑材料的技术要求,同时使得淤泥改性后淤泥改性土在抗剪强度指标上达到C≥30Kpa、内摩擦角f>25°,成为工程用土。一方面可以减少江底清淤工程量;另一方面,可以将淤泥作为填筑材料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3.
关云飞  吴志强  韩迅 《港口科技》2022,(1):18-21,46
针对淤泥地质条件下传统板桩码头结构受力和变形较大的技术难题,提出采用由固化淤泥和单锚板桩形成的组合式码头结构,提升板桩码头结构在淤泥地质中的承载能力.通过数值分析,研究在不同水泥含量、养护龄期条件下固化淤泥地基上板桩码头结构的受力和变形特性,得到固化淤泥地基板桩码头结构前墙土压力的分布规律和结构水平位移变化规律:前墙土...  相似文献   

14.
高兆福  宋兵 《中国水运》2013,(12):345-347
真空预压加固淤泥地基是上世纪80年代发展的新技术,连云港地区采用真空预压加固的淤泥和吹填淤泥软基面积超过了1,000万m2,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中针对连云港淤泥的特点和真空预压工程的质量和技术发展做总结研究,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电渗法可以快速降低淤泥的含水量,提高其不排水抗剪强度,实现淤泥的资源化处理,变废为宝。但是如何提高电渗效率,节约能源是该方法在工程应用中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利用自行研制的试验装置,进行自然排水和3种类型电渗方案排水降低淤泥含水率的对比试验。通过测量各组试验过程中的排水量、电流和电势,以及试验前后土样含水率和不排水抗剪强度,从能量耗散和电渗效率及经济效益角度研究土体的性状。结果表明:采用电渗法对疏浚淤泥进行处理时,可以通过平行移动电极、控制合理电极间距和通电时间,达到高效节能降低淤泥含水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疏浚淤泥废弃泡沫塑料轻质土的力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殿光  朱晨  姬凤玲 《水道港口》2005,26(4):237-240
为了处理我国港口航道工程的维护和建设中产生的大量疏浚淤泥,以疏浚淤泥为原料土,添加水泥及废弃泡沫塑料,开发出了具有较高技术经济效益的新型土工材料—疏浚淤泥废弃泡沫塑料轻质土。对某一特定配方的试样进行了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各向等压压缩试验及三轴试验,并对疏浚淤泥废弃泡沫塑料轻质土的压缩、剪切特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高含水率疏浚淤泥流动固化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高效处理高含水率疏浚淤泥,提出将高含水率疏浚淤泥进行流动固化处理,并对"固化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和固化土强度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疏浚淤泥初始含水率、固化剂掺量、放置时间对"固化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均有很大影响;同时试验亦表明疏浚淤泥固化土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添加磷石膏对水泥固化土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适航淤泥重度的取值是港口适航资源与适航水深应用技术的关键。以连云港港为例,通过对连云港港底质淤泥进行现场采样分析,分别开展了淤泥流变性试验、船舶模型阻力试验与层流-紊流流态转换理论分析,对于适航资源应用最重要的参数——适航淤泥重度的取值进行分析总结,得出连云港港适航淤泥重度的取值结果,并提出了取值建议。  相似文献   

19.
叶军 《水运工程》2012,(9):164-169
采用大面积吹填砂进行围海造地过程中,会产生淤泥集中区,对大面积超厚淤泥层的地基处理,尤其是地表持力层形成是一项亟待解决的工程难题。通过对洋山深水港西Ⅲ区大面积超厚淤泥区地表持力层形成关键技术的探索、研究、运用,为类似工程中对超厚淤泥层进行地基处理、尤其是地表持力层形成提供了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王浩斌  白兴兰  周上博 《中国水运》2014,(2):163-165,167
淤泥固化技术可以实现淤泥的资源化利用,可以解决近年来日益严重的疏浚淤泥处置和沿海城市建设用地的紧缺问题。依据管中混合固化处理的施工工艺,设计一套新型管中固化处理试验装置,开展海洋疏浚泥固化处理的试验研究。该装置将模拟现场管中固化处理的施工流程,通过气泵等空气压送装置向疏浚管道内压送空气,应用螺杆泵、粉末泵等泵入由水泥、粉煤灰、生石灰等不同配比组成的粉质稳定剂,利用管道中泵送疏浚泥时产生的紊流效果,在一定输送距离内,疏浚泥、稳定剂充分混合,有效利用空间,方便运输,便于大量快速施工。以图示方式描述了淤泥投放与过滤、固化剂添加、固化出料及养护的处理流程,介绍了固化处理实验系统的主要装置和工作原理。总结了日淤泥固化处理作为填方的工程应用实例,并从经济性角度阐述了淤泥固化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