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联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仪器分析技术检测摩擦复合材料组成结构的试验工作,根据表面显微分析、组成定性和半定量分析的试验结果,对摩擦复合材料组成结构检测技术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高速公路各种交通动态数据检测技术特性和精度的基础上,通过现场调研与试验,分析交通检测技术的应用特性,重点研究超声波与微波非接触式检测技术的应用功能;通过建立交通数据采集站,系统地研究基于微波——线圈的组合应用及其数据融合。试验结果表明,非接触式交通检测技术在高速公路动态数据检测中可以使用,但不宜单独使用;应采用多种检测技术,通过多检测技术数据融合的检测精度能够提高10%~20%。  相似文献   

3.
徐海宾  邓宗才 《公路》2012,(9):189-192
粘贴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桥梁结构时,空鼓是影响加固质量的重要原因。目前对空鼓的检测多采用小锤敲击法,该方法存在受人为主观因素影响较大、费时费力、对未完全空鼓区和空鼓面积无法准确判断等缺点。空鼓检测成为了制约完善粘贴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法检测体系的的重要因素。利用红外热像仪对纤维复合材料的粘贴质量进行了检验,通过在不同条件下的检验结果,分析了物体表面红外辐射率、风、热源类型、加热时间以及使用环境对检测效果的影响,并介绍了分层和空鼓的判定。研究表明,在合适的条件下,利用红外热像仪可以对纤维复合材料的粘贴质量进行方便、快捷、准确地检验,该方法对完善加固结构质量检验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樊孟孟  陈团结  曹海波 《公路》2023,(2):260-264
利用自主研发的微波敏感型乳化沥青LDNK-26与石料拌和,并采用微波照射辅助加热,制备出一种用于沥青路面坑槽修补的微波敏感型冷拌热补混合料。首先通过乳化沥青与石料拌和的方式观察确定出混合料水的最佳掺加量。然后采用修正马歇尔试验方法检测确定出最佳水泥掺加量、微波作用时间和击实处置方式。最后对该混合料的在不同温度环境养生的强度形成情况进行考察,同时对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及水稳定性也进行了检测评价。通过试验研究发现微波敏感型冷拌热补混合料各项路用性能表现优良。  相似文献   

5.
热塑性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高、密度低、韧性好、可直接回收利用等特点,有逐渐取代热固性复合材料的趋势。介绍了热塑性复合材料的种类、成型工艺、性能特点和发展方向,说明了不同种类热塑性复合材料在商用车零部件上的应用情况及设计时的注意事项,可以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选材、设计、检测和扩展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复合材料由于自身轻质、高强的特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中,其内部损伤位置及严重程度极大的影响结构安全状况和承载力要求。为保障航空航天结构的安全性及使用性,复合材料中最常见的分层损伤在无损检测技术也相应得到迅速发展。总结了航空航天复合材料构件无损检测的主要方法,即:基于顺向问题的无损识别技术及基于逆向问题的无损识别技术。  相似文献   

7.
李宏志 《中外公路》2001,21(6):62-64
文中从工程实际出发,针对目前在公路施工质量控制中所采取的含水量测定方法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微波加热法进行含水量的测定方法,并根据现场施工质量控制的结果,对微波加热法测定含水量进行了检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建议在现场含水量检测中采用火力100%的微波加热法进行施工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在高速公路交通动态数据融合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环形线圈和微波检测器建立多检测器动态数据的现场试验站,通过多检测器组合方式构建数据检测方案;应用基于自适应加权和改进BP神经网络的数据融合方法,建立交通动态数据融合模型,研究高速公路同一时间、相同断面的多检测器的数据融合。现场试验与检测数据分析表明: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融合方法所获得试验数据的平均相对误差较微波和环形线圈各自的精度提高了10%-20%。  相似文献   

9.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高速公路拥堵情况日益严重。为了有效提升高速公路的运营服务水平,管理单位需要对易形成拥堵的收费站节点进行精细化管理。现通过对微波检测方式的特点、功能和点位布设进行细致分析,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微波检测的高速公路收费站排队预警系统,并且系统化建立了预警系统的架构、预警流程以及相应的应急预案框架。该预警系统能够满足对高速公路收费站排队检测进行预警管理的要求,进而提升高速公路的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0.
交通事件的迅速、有效是高速公路交通管理与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核Fisher鉴别的微波数据交通事件自动检测算法。通过分析交通事件发生后交通参数的变化规律,选择合适的检测参数;再根据实际采集的西安市南二环的微波交通流数据,训练核Fisher鉴别分类器,得到最佳判别阈值,从而检测交通事件的发生。实验数据验证表明,本文方法效果良好,检测正确率高达92%。  相似文献   

11.
以嘉绍大桥应用物联网技术为例,介绍了物联网在微波车辆检测器、数字摄像机、事件检测分析仪、桥梁结构检测系统方面的具体应用,并提出了高速公路应用物联网技术的展望。  相似文献   

12.
针对如何实现高精度、高动态、全天候大跨径桥梁动位移测试问题,介绍了一种非常规动位移测试手段——微波干涉技术进行桥梁动位移测试的原理,并以其在赣州公路大桥的应用测试数据进行分析,试验表明该手段能有效提高桥梁试验动位移测试的精度和效率,对微波干涉技术在桥梁检测中的推广应用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汽车毫米微波雷达预警系统的可靠性及优良性,说明了毫米波信息检测技术,提出了汽车多层保护及临界报警方案。  相似文献   

14.
微波除冰效率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提高微波除冰效率,实现冬季道路快速微波除冰,对影响微波除冰效率的关键因素(微波频率和道路材料)进行了仿真和试验研究。通过对微波除冰效率的分析,提出了以冰层和路面结合处温度到达0℃所需的时间作为微波除冰效率的判定指标。建立了微波除冰模型,运用CST、Matlab和ANSYS仿真软件,得出了微波除冰效率与微波频率、不同介质损耗角正切的道路材料关系,并通过试验验证了仿真结论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2.45 GHz微波,5.8 GHz微波能够提高微波除冰效率4~6倍;相对于普通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铁磁性材料加铺层能够提高除冰效率3~5倍。  相似文献   

15.
智能车辆检测系统作为智能交通系统的关键子系统,对发展ITS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简述了车辆检测系统的发展历程,对各种检测技术进行分析和比较,归纳和总结出各种技术的优缺点.然后根据技术成熟度、适应性和经济性等因素设计出适合无锡本地的工程方案,即以线圈检测技术为主,逐步向视频技术和微波技术过渡的技术路线.最后以无锡市当前城市格局和路网条件为例,对智能车辆检测系统进行整体规划和布置,达到市区范围内的全覆盖.  相似文献   

16.
内燃机微波点火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光  王志 《车用发动机》2012,(3):1-6,11
综述了国内外运用于内燃机的微波点火的研究现状和技术特点,将微波点火主要分为3类,即微波谐振炬点火(Microwave resonator Torch Ignition,MTI)、微波辐射空间点火(Microwave radiation Space Ignition,MSI)、微波等离子体助燃(Microwave plasma Assisted Ignition,MAI),并介绍了微波点火可能的着火燃烧机制。指出微波点火有可能大幅拓展发动机稀燃极限,相对传统火花点火有显著的节能和减排潜力。  相似文献   

17.
沥青路面微波养护和微波加热技术在沥青道路养护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阐述了沥青道路微波养护车结构组成、系统功能和技术参数,对比了沥青道路微波养护车早期技术不足和最新型养护车的特点,认为新型微波养护车车在整机匹配、微波均匀加热、高效供电、微波屏蔽以及智能化和工艺适应性等方面实现了技术突破和创新。  相似文献   

18.
本刊特稿     
微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随处可见,微波加热技术也正凭借其独特的优势而逐渐被用于路面的养护和除冰等领域。本刊主编焦生杰教授正在进行微波养护车关键技术、微波除冰除雪技术、旧沥青混合料厂拌微波加热技术等项目的研究,理论深刻、经验丰富.故在此邀其对微波加热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当前的研究、应用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9.
高速公路交通流数据检测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富  熊烈强  李杰 《公路》2005,(12):120-124
结合应用实践,介绍了现代交通流检测技术——视频检测技术、磁映像技术、橡胶气压管传感器技术和远程微波传感器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在高速公路交通流检测中的应用,对每种检测设备的适用条件、安装要求进行了详细论述。并以MetroCount 5600车辆分型统计系统的Traffic Executive交通量管理软件为例,对高速公路的交通流参数关系进行分析。实践证明,以上4种检测技术能为高速公路交通流特性研究提供所有交通流参数,为高速公路交通流特性研究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0.
卢高明  周建军  张兵  潘东江  童天扬 《隧道建设》2020,40(11):1578-1585
为研究微波处理对循环加卸载条件下岩石的损伤变形及能量特征的影响,分别对未进行微波处理和微波处理后的玄武岩试样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和循环加卸载试验(循环4次,应力上限分别为相应单轴压缩峰值强度的4个等分点),分析微波作用对循环荷载下玄武岩应力-应变曲线、强度、变形、损伤和能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1) 微波照射后试样的强度、峰值变形与微波照射时间呈负相关关系; 2) 由于微波的作用,加载的损伤随着循环次数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其中最后一次循环对试样造成的损伤最大,且微波照射时间越长,每次循环的应力上限越低,其损伤变量越小; 3) 微波照射后,每个循环过程中耗散的能量和外力功均随照射时间的增加呈递减趋势,试样破坏需要的能量随微波照射时间的增加而减小,微波照射降低了试样破坏的能量门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