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香港经济发展由工业贸易作起步.至上世纪八十年代经济起飞.然後随着内地经济对外开放.香港的工厂逐渐北移.时至今日,有言论指工厂愈来愈少.代表本港的工贸已死,但有数据证明并非如此。据香港贸易发展局的一项调查显示.工贸行业仍对本港经济举足轻重,贸易占本港GDP比重较金融为高,工贸在2004年占本港GDP25%,而金融及保险业只占13%。若要工贸继续在本港维持重要的经济支柱地位,可以有甚么方法?  相似文献   

2.
亚洲开发银行代理首席经济师李钟和3月31日于记者会表示,预测本港今年经济会由去年增长2.5%,降至收缩2%,因本港经济受环球经济衰退的直接打击,尤其是金融业出现严重萎缩。但他认为,本港开放型的经济体系可于明年环球经济回顺时自动复苏,预测明年香港经济增长3%。  相似文献   

3.
在金融海啸及两岸包机直航影响日渐显现下,本港旅游业原已受到打击:H7N7甲型流感在本港爆发,以及内地实施新的《旅行社条例》,更令本港旅游业雪上加霜。今年上半年累计访港旅客较去年同期减少3.4%,除结束多年来持续增长趋势外,也超出旅发局原本全年萎缩1.6%预测,市民外游意欲同告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4.
《经济导报》2007,(42):48-48
据政府统计处上月发表的对外商品贸易统计数字显示,2007年8月份本港整体出口和进口货值均缘得按年增长,分别上升7.5%和9.0%。[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梁启洪 《经济导报》2007,(21):49-49
受惠於全球经济快速增长,亚洲各国零售业发展迅速,整体销售气氛愈加畅旺。本港亦不例外。本地零售市场自2003年沙士事件后己逐渐走出谷底,随着失业率回落至低位,市民消费信心增加.加上近来股市所创造的财富效应带动,令高档货品的销售录得理想的增长。而人民币升值.吸引大量内地旅客到港购物,也是令高档货品需求不绝的主因。根据本港统计处公布去年“珠宝首饰、钟表及名贵礼物”和“衣履”全年销售额分别为港币11.7亿元和762亿元.较前年分别大幅上升39.4%和P2.3%(见表),可见高档货品零售商的经营环境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经济导报》2010,(32):1-1
本港7月份通胀率同比上升2.8%,创17个月来的高位:内地7月份CPI(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3%,高于本港,超过5月份3.1%的年度高点。虽然内地通胀率均有明显回升,但仍属于温和水平(通常认为3—5%左右的通胀率属于温和通胀)。  相似文献   

7.
去年首十个月,本港新股上市集资额已超过2.580亿港元,较前年同期大增76%。去年全球25大招股活动中,本港已独占其六。当中包括创了全球集资额纪录(279亿美元)的工商银行上市。目前为止,连同第五位的中国银行和第八位的建设银行.本港已在全球十大招股活动占三个席位。  相似文献   

8.
一场环球金融海啸不但令投资者(包括股民和公积金MPF的供款人)身家“大缩水”,也连累本港的外汇基金2008年整体亏损749亿元,是自1993年成立以来首次全年”见红”!其投资回报率是负5.6%,低於基准组合表现的负3.7%,对比外汇基金每年正6.0、1%的复合增长率,更是大大逊色。连任总也坦言,对此感到失望,但强调将继续保持审慎投资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A股健康调整     
《经济导报》2007,(49):59-59
过去两星期,环球股市经过大型调整後,再次作出强力反弹。本港恒生指数於截稿当天(12月6日),曾经反弹至29889点,接近30000点水平,比低位回升了约15%.但此升势与成交并不配合,近日港股每天平均成交金额只有约7.200亿元。  相似文献   

10.
《经济导报》2010,(7):32-33
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2月1日指出,2008年第四季至去年底,共有6,400亿元资金流入本港.当中估计涉及本港股市及集资活动而流入港元的资金高达3,500亿元,  相似文献   

11.
香港经济在2003-2007年间高速增长后,在2008年显着放缓。在2008年头两季按年增长7.3%和4.2%后,因为内部需求转弱及出口受压,第三季度按年增长幅度下降到1.7%。以按季环比计算,香港经济在第二季收缩7.4%,第三季则再出现0.5%的负增长。香港经济在2008年急转直下,是因为在9月发生雷曼兄弟破产事件,触发环球金融海啸,波及全球经济。  相似文献   

12.
陈支农 《经济导报》2010,(31):32-33
亚洲开发银行(ADB)上月底发布的最新一期《亚洲经济监测》报告调高了对东亚经济体2010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由4月份预计的7.7%上调至8.1%。与此同时,亚行仍维持对中国经济增长9.6%的预测。  相似文献   

13.
本港约有70%的小童及5%的成人患有哮喘,而至少每月一次出现胃食道反流的人士则有8.9%。香港大学医学院一项研究发现,有四成哮喘病人患胃食道反流,显示胃食道反流能诱发哮喘。  相似文献   

14.
《经济导报》2007,(33):48-48
据政府统计处本月发表的统计数字,2007年第二季归入本港五个主要工业的港产品出口货值,包括纺织制品业:服装制品业;电器及电子制品业;化学品及化学产品业;与机械,设备,仪器及零件业,合计占本港产品出口总货值的70%。  相似文献   

15.
何洁霞 《经济导报》2009,(26):19-20
纵然金融海啸令全球经济受到打击,然而.过去半年香港股市及楼市迅速反弹,市场上出现两种理论.有学者认为,香港经历金融海啸的经济寒冬后,春天已悄悄降临,残枝上正冒出生机,本港经济隐现“绿芽”(GFeen Shoots),预期银行金融业,地产业,零售业将最先茁壮出嫩芽。但是,有些持反对意见的学者,  相似文献   

16.
《经济导报》2007,(49):1-1
自今年初开始,内地通胀加剧,预计明年第一季度CPI将达到甚至超过7%;本港受输入食品价格持续上涨带动的影响,近期通胀率也将达到3—4%的水平并可能继续升温。在资本市场畅旺的同时,通胀亦越来越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7.
李尚毅 《经济导报》2007,(17):44-45
国企南下上市热潮.可能会于不久将来冷却下来。有传闻指.内地证监会已向一众国企发出指引.如果集资金额不逾10亿美元将只准许留在A股市场.而不能在本港上市。即使达到标准.企业也不能单独在本港股市挂牌。若传闻属实。这意味着国企今后在本港的集资规模将比以往大减。一众从国企新股大赚的股民望门兴叹之余.本港集资额不及去年也有机会成事实。  相似文献   

18.
金融海啸席卷全球,香港作为一个外向型的经济体系,亦不能独善其身。过去数月,受外围因素影响,香港的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从2008年第一季的7.3%,到第二季的4.2%,再进一步回落至第三季的7.7%。预计2008年全年本地生产总值的增长将从早前预测的4-5%下调至3-3.5%。  相似文献   

19.
《经济导报》2007,(46):48-48
据政府统计处本月发表的统计数字,2007年第三季归入本港五个主要工业的港产品出口货值,包括纺织制品业:服装制品业:电器及电子制品业:机械,设备,仪器及零件业;与化学品及化学产品业,合计占本港产品出口总货值的74%。[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本月16日,传统基金会公布了2007年“经济自由度”指数报告,结果香港连续第13年获选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系,可是得分却较去年少1.6分。至於向来视香港为竞争对手的新加坡虽位列香港之後,但只较本港少3.6分。该会的国际贸易及经济中心总监Tim Kane表示,只要新加坡在银行体系方面作出改善便有条件超越香港。此外,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透露,该国将调低企业利得税1个百分点至19%,更强调:“若政府不调低公司税率,便等於把外来投资拱手让给香港。”事件对香港带来什麽启示?[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