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问题解答     
《公路》1957,(7)
问:设计准则(修订草案)上对涵洞的全长没有明确规定,究竟不同式样的涵洞,其全长是否需要中央统一规定?(商邱赵如森) 答:涵洞全长一般指洞身长度加洞口建筑的长度,在“公路涵洞’(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及一般涵洞标准图中都是这样叙述或表示的,设计准则现在没有统一规定。(杨振清) 问:LS≥Bl_3/i_2中的B为路面宽度,六级路标准又称B为行车部分宽度,究竟以何为准?(云南赵锡光) 答:当行车部分不超过路面宽度时,B指的宽度为路面宽度,也就等于行车部分的宽度,超高应在B宽度上设置。如行事部分大于路面宽度则超高应在行事部分上设置。这时B所指的宽度应为行车部分的宽度。设6.5公尺宽的路基上,铺3.5公尺宽的路面,超高不能只在3.5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行的公路工程设计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对桥梁人行道作了如下规定:“Ⅰ、Ⅱ级公路上的全部桥梁及Ⅲ级公路上采用净-7的桥梁,一律设人行道。Ⅲ级路采用净-8的桥梁,不设人行道。Ⅲ、Ⅴ、Ⅵ级公路采用净-6的桥梁,一般应设人行道:采用净-7的桥梁,一般不设人行道……”但从历年使用的情况来看,在远离市镇或桥长较短的桥梁上设置人行道的作用是不大的。桥梁人行道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保障行人安全,减少车辆肇事。根据历年来对肇事的调查,在线路上发生的较多,而在桥梁上发生的几乎没有。而一般的桥面净空是窄于路基宽度的,由此可见撞人肇事的原因,并不是由于路太窄、行人无处走而造成的;不按规定的高速行驶,才是车祸的根源之一。这里,还可以用计算来说明这个问题。准则规定Ⅲ级公路的行车最大密度为每昼夜3,000辆,假定在白天  相似文献   

3.
问题解答     
〔问〕你刊1957年第3期公路工程设计准则若干问题解说中计算平曲线超高公式i=V~2/127R—φ_2,并说明准则中规定的超高值是按设计行车速率的0.65~0.7倍计算的。可是,按照这一解说去算Ⅵ级路50公尺以上半径的弯道,根本就无需设超高了(这是指φ_2采用0.05时的情况,如果φ_2用得更小,或者V用设计的行车速率,当然还需设超高,但解说中介绍的φ_2值最小是0.05,故计算时φ_2应只能用0.05)。而准则中表2—4内却规定  相似文献   

4.
《公路》1958,(3)
简单情况 1956年我们修建一条公路,行车道宽度为5.5公尺,两边人行道各宽1.5公尺,路基全宽8.5公尺,设计为级配砾石路面,其中有6公里为又层路面,面层厚度8公分,基层厚度12公分,面层砾石最大颗粒不得超过3公分,底层不得超过6公分,采用附近河道出产的天然砾石和砂,结合材料的粘土含量要求不低于25%和塑性指数不少于17。  相似文献   

5.
对沿溪(河)线的设线高程问题,一般都着重以安全可靠为原则。在以往的设计规范(准则)和新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历来有所规定,路基高度应高出各级公路所规定的洪水频率计算水位0.5米以上。而对各级公路的设计洪水频率,除四级路按具体情况确定外,其余各级路都有明确规定。但近几年来据各地有关资料报导,时有道路水毁情况发生,尤以沿溪线居多。针对水毁情况,  相似文献   

6.
超高加宽表     
在计算路基设计表中的加宽超高时,笔者将超高加宽编成函数表,功效提高很多。现试将Ⅵ级路(山岭区)路基宽为7.5公尺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一)改建任务的提出京塘公路是在反动时期修建的。从通县到接近天津的一段,原有路面为3公尺宽的单幅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厚14~16公分。解放后,这条公路担负的运量不断增长,行车密度每日接近两千辆,但原有路基高度不足,有些地段发生雨季水淹、春季翻浆的现象,路面也损坏很多,已不能满足当前运输的需要。因此,1955年秋季就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改建,将路面加宽至7公尺,并有局部的改线和一部分路面的重建。改建工程是由公路总局第五工程局  相似文献   

8.
一、概 述 新建八达岭过境公路又名“新建昌平至八达岭公路”,起于昌平县十三陵道口,止于延庆县莲花池妫水河大桥南头,全长38.4公里,为我国第一条山岭区二级公路。笔者曾参加这条公路勘察设计全过程,谨就此来谈谈山区二级公路的测设及经验教训,难免有一定局限性,请读者指正。 1974年交通部、北京市交通局安排委托二院承担本路的勘测设计。要求按两阶段进行设计,路基、路面宽度全部采用平原微丘区的二级公路技术标准(即路基宽度12米,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国内多条已建成高速公路沟谷地形地段路基病害的调查,基于"沟谷"地形地貌特征与路基横纵填筑高度的差异和软弱地基强度的变异性特点,进行典型山区沟谷地形公路破坏、滑坡现象分析,以合理措施与动态信息指导路基施工,为路基结构的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六级公路修建标准”第24条第二点对于路面宽度的规定如下:“路面可按各使用时期的需要分期修建至必要的宽度,如行车密度较小,又无大型载货汽车行驶时,可以考虑修筑3.0公尺宽的路面。”第十一条说明单车道路面有3.0公尺及3.5公尺两种。 1956年我参加了五条路线共约200余公里的测设与  相似文献   

11.
公路的路基和路面宽度,系根据道路性质、车辆种类、行车密度,而有所有差别。但以往修筑公路时,常常只考虑汽车前进,不考虑回转,以致汽车走到中途需要回转时,只有继续前进寻找较宽的地段或交叉道,分次倒车,调转车头,才能向回开。因为倒车一般是利用路肩,雨天路肩泥泞,倒车也非常危险。如遇战时,利用路肩或交叉道倒车,更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所以公路路线是不是需要考虑汽车回转问题,似有商榷的必要。我国公路设计准则,对汽车回转问题没有明文规定,只有对于1公尺以下的填土,规定边坡采用1:3。据说这是考虑边坡小,汽车可以开下坡去琉散或调头。这项办法,往往因路肩是土壤,易于陷车;又因边坡宣泄  相似文献   

12.
滨州至大高高速公路是山东省中部地区南北交通主动脉(新建)国道205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国道主干线的重要补充。国道205线滨州至大高公路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计算行车速度120km/h,路基宽度为28m,桥涵与路基同宽,全线桥涵设计荷载采用公路-I级。路线基本走向为南北向  相似文献   

13.
Ⅴ、挡墙和护坡在公路路基冲刷防护中,目前挡墙用的最多(特别是防洪抢险,多用铁丝石笼建成)。其优点,正如第一节中所讨论的,主要是:一方面用它来支撑路基填土,以保证路基的必要宽度,另外,它又起到抵御洪水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汽车交通量日益增长,近年来,我省在省会郊区为疏通城市出口,测设了几条山区一、二级公路,有的正在动工修建。现根据实践中的初步摸索,谈一谈测设中的粗浅体会。一、关于技术标准的选定公路技术标准的选定,主要指公路等级的选定,以及按使用要求需在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之外,补充或另定的某些主要技术指标(如:设计时速、车道划分、路基宽度、路面宽度、最大纵坡、最小平曲线半径等)。  相似文献   

15.
唐述泽 《公路》1993,(2):11-15
以横断面测设的地面线资料、路基宽度、填挖高度、超高、加宽、边坡率等数据为参数,导出公路横断面设计的数学模型。并据此编制了通用程序,在PC-1500机上实现,运算速度快而准确。  相似文献   

16.
陈展辉  陈晓宇 《公路工程》2009,34(2):135-139
为适应交通量增长,广东省国省道修建了不少二级公路超宽路段(路基宽度超过15 m),大多划分为不设中间带的四车道公路.据统计,其交通事故多发(黑点)的特征突出.通过现场调研和致因分析,提出预防碰撞事故的措施,并从道路本身和周边环境入手,阐述超宽路段改善安全性的设置方案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山东泰安公路段在铺筑济南至长清公路的级配路面时,采用了拖拉机牵引多铧犁来拌合级配材料的办法,效果很好。兹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一、概况该路长17.2公里,原为拳石底层的碎石路面,因年久失于养护,上层碎石已国光,以致拳石外露,行车颠簸甚剧。后经设计为级配碎石和天然砾石路面,路面厚度5~12公分,单车道宽3.5公尺,路基宽为7.5~9公尺。因旧有拳石在设计中仍做底层,所以在铺料前用12吨压路机碾压还很难压平,仍有拳石外露,用畜力犁拌  相似文献   

18.
《公路》1959,(15)
一、建议公路工程设计准则使用的公路土分类表(简称分类表,下同)主要为公路路基路面(尤其是路基)的设计、施工、养护服务,包括基本分类、亚类及专门分类三种,按使用目的之不同分别采用其中一种。一般情况下用基本分类,亚类主要用于对路基土的深入研究。包括在这里的专门分类有两种,一为路基土分组  相似文献   

19.
运营公路路基坍塌后由于受地形条件以及坍塌地段具有复杂性,传统的测量方式难以对高路堤坍塌进行快速且全面描述。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全自动公路高路堤坍塌的快速测量与三维模型重构方法,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公路高路堤坍塌地段进行快速扫描,通过点云数据和多视影像数据密集匹配的方法,提出快速重建出公路路基坍塌区域的三维模型。选取云南省某国道路基坍塌地段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全面快速边坡坍塌整体形态和保持局部细节特征而且具备高效低成本等特点,在公路边坡测量中具备非常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为求行车的安全与舒适,公路弯道上须设置超高。超高数值除可按设计准则采用外,还可按理论公式(1)计算。式中:V车速公尺/秒 V车速公里/小时 i_B超高度μ横向力系数利用式(1)决定某一弯道所需之超高时,横向力系数μ之大小有极大影响。由式(1)可见,当V及R已定时,μ与i_B两者变动之绝对值相等,即μ之增加或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